创新型城市指标体系与评价研究

创新型城市指标体系与评价研究

论文摘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2006年1月,在全国科技大会上,胡锦涛主席发表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讲话。在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城市肩负着组织与实施创新战略的历史使命。如何测度和评价创新型城市,即对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便成为人们迫切关注的问题。该选题来源于重庆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创新型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这部分主要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第二章创新型城市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创新相关理论,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的提出和发展;第三章创新型城市的理论框架。这部分阐述了城市发展的驱动因素变迁,创新型城市的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第四章创新型城市指标评价体系。该论文从城市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创新能力、创新支撑能力四个方面设计了相关评价指标,并通过鉴别力分析进行筛选;第五章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运用SPSS统计软件和因子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19个样本城市的创新能力。定量分析了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水平,并针对重庆城市创新能力较弱的评价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创新型城市是一个新兴的发展迅速的观念。该论文重点研究了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问题,结合国内外有关创新评价研究的经验,探索建立了一套对我国创新型城市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为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客观定量的比较评价依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创新型城市的理论基础
  • 2.1 创新理论及其发展
  • 2.1.1 创新概念提出
  • 2.1.2 技术创新论与制度创新论
  • 2.2 国家创新系统及相关理论研究
  • 2.2.1 国家创新系统的提出
  • 2.2.2 从国家创新系统到区域创新体系
  • 2.3 区域创新系统及相关理论研究
  • 2.3.1 区域创新系统的提出
  • 2.3.2 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
  • 3 创新型城市的理论框架
  • 3.1 城市发展驱动因素阶段分析
  • 3.1.1 初级要素驱动的城市发展阶段
  • 3.1.2 投资驱动的城市发展阶段
  • 3.1.3 创新驱动的城市发展阶段
  • 3.2 城市创新与创新型城市
  • 3.2.1 城市创新与创新型城市的关系
  • 3.2.2 从城市创新转向创新型城市的约束条件
  • 3.3 创新型城市的内涵、构成要素与基本特征
  • 3.3.1 创新型城市的内涵
  • 3.3.2 创新型城市的构成要素
  • 3.3.3 创新型城市的基本特征
  • 3.3.4 创新型城市的核心内容
  • 4 创新型城市指标评价体系
  • 4.1 国内外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评价体系综述
  • 4.1.1 国外相关评价体系回顾
  • 4.1.2 国内相关评价体系回顾
  • 4.2 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设计思路
  • 4.2.1 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2 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 4.3 创新型城市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
  • 4.3.1 城市知识创新能力
  • 4.3.2 城市技术创新能力
  • 4.3.3 城市产业创新能力
  • 4.3.4 城市创新支撑能力
  • 4.4 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
  • 4.5 最终的指标体系
  • 5 创新型城市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
  • 5.1 评价原理与模型
  • 5.1.1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概念
  • 5.1.2 基于因子分析的创新型城市指标评价方法与模型
  • 5.2 创新型城市指标评价体系实证分析
  • 5.2.1 评价城市的选择和数据库的建立
  • 5.2.2 样本城市的因子分析评价过程
  • 5.2.3 评价结果分析
  • 6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策探讨[J]. 经济师 2008(12)
    • [2].武汉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对策思考[J]. 中国市场 2011(22)
    • [3].创新型城市与生态城市的比较分析[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08(10)
    • [4].创新型城市创新文化建设刍议[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8(22)
    • [5].“加快创新型城市暨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理论研讨会”综述[J].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6].国外创新城市的发展现状及启示[J]. 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 2018(03)
    • [7].基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3(08)
    • [8].对兰州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几点认识[J]. 甘肃科技纵横 2011(05)
    • [9].创新型城市:济南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8(04)
    • [10].发展晋中经济 全力打造创新型城市[J]. 法制与社会 2019(06)
    • [11].创新型城市社区群众舞蹈的创新发展[J]. 作家 2012(24)
    • [12].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推进情况评价及展望——以连云港市为样本[J]. 科技促进发展 2014(02)
    • [13].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人才引进问题探讨[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9(01)
    • [14].以软件产业为突破口 推动南京创新城市建设[J]. 商场现代化 2008(34)
    • [15].浅析创新型城市的构建途径[J]. 当代经济 2009(23)
    • [16].论构建创新型城市的对策[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12)
    • [17].构建沈阳创新型城市的对策建议[J]. 财经界 2018(25)
    • [18].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及路径研究——以江苏常州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23)
    • [19].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型城市融合发展探讨[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12)
    • [20].苏州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16)
    • [21].国际创新型城市建设对我国的启示与对策:产业创新[J]. 商场现代化 2010(20)
    • [22].创新型城市构成要素问题新析[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08(06)
    • [23].基于苏浙粤比较的安徽“创新型”城市政策研究[J]. 绿色科技 2013(09)
    • [24].建设创新型城市,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07)
    • [25].建设创新型城市中值得注意的几个政策问题[J]. 公共管理评论 2008(00)
    • [26].中国创新型城市国际合作网络研究[J]. 世界地理研究 2013(03)
    • [27].创新型城市的文化识别研究[J]. 价值工程 2010(13)
    • [28].试论创新型城市战略模式[J]. 中国集体经济 2009(13)
    • [29].创新型城市形成的条件及其内在关系研究——基于对国际公认的创新型城市的分析[J]. 现代城市研究 2013(05)
    • [30].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J]. 江苏政协 2008(11)

    标签:;  ;  ;  ;  

    创新型城市指标体系与评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