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为了给我国极地科学考察提供科学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极地科考事业的发展,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立项,建立“基于GIS的极地考察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极地科考管理系统’)”,服务于我国的极地科考事业,为极地科学考察的计划与管理者、研究项目的立项和组织者、现场考察实施者和评审者等不同用户搭建一个统一的、更为高效和透明的协同工作平台。实现极地办人员的网络化办公,利用GIS为极地科学考察的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参考;使极地科考队员及时提交科考数据;使普通公众更好的了解南北极。 本文是在“极地科考系统”项目基础上展开,对极地科考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根据极地科学考察的业务现状及功能需求,分析了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根据系统的应用背景,在研究分布式系统构建方式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基于web的分布式结构进行系统架构。根据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的现状以及数据资源管理(基本采用集中管理)的现状,分析了极地科考管理系统中数据的内容及其分类,指出了极地科考数据的物理部署。对极地科考数据的多源性进行分析,结合空间数据集成形式与我国极地科考领域的特殊性,提出了相应的数据集成方案。最后,论文还讨论了GIS与极地科考电子政务的集成。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极地考察档案的构成与作用[J]. 上海档案 2010(09)
- [2].抓住机遇 开拓进取 努力开创极地考察工作新局面[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2(02)
- [3].极地考察工作会议[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1(06)
- [4].抓住机遇 开拓进取 努力实现我国极地考察事业新的发展——国家海洋局陈连增副局长在极地考察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1(06)
- [5].纪念极地考察25周年座谈会召开[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9(11)
- [6].决赛极地考察[J]. 教育 2008(08)
- [7].“双龙探极”开启中国极地考察新格局[J].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9(11)
- [8].向极地科考强国目标迈进[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0(02)
- [9].“专用”要慎用[J]. 语文学习 2008(02)
- [10].极地考察站三维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测绘通报 2012(03)
- [11].中国安科院赴南极开展极地考察活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调研[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6(12)
- [12].香港“侠女”李乐诗[J]. 老年教育(长者家园) 2013(11)
- [13].诚邀投稿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中国极地考察30周年特别专刊——“北极海冰快速变化及其对中高纬地区天气与气候的可能影响”专刊与“南极半岛地区生态系统现状”专刊[J]. 极地研究 2014(01)
- [14].中国极地考察站广域网通信建设与服务现状及展望[J]. 极地研究 2017(01)
- [15].北冰洋极地考察纪实两则[J]. 航海技术 2011(01)
- [16].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J]. 太平洋学报 2011(08)
- [17].凯旋!“雪龙2”号完成中国第11次北极科考任务返回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J]. 船舶工程 2020(09)
- [18].黔人南极行[J]. 大众科学 2014(03)
- [19].高考地理热点追踪与命题猜想[J]. 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2013(Z2)
- [20].中国极地科学考察回顾与展望[J]. 中国科学基金 2008(04)
- [21].太空笔诞生记[J]. 军事文摘 2017(10)
- [22].科普视窗[J]. 大众科学 2015(12)
- [23].2014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模拟试卷(二)[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4(05)
- [24].中国走向极地考察“陆海空”时代[J]. 大众科学 2014(03)
- [25].北冰洋成为中国新竞技场[J]. 丹东海工 2012(01)
- [26].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赴南极开展调研任务圆满完成[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7(05)
- [27].极地科考,远洋寻踪[J].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2(08)
- [28].图闻天下[J]. 浙江画报 2014(05)
- [29].安全督导165天极地科考——记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中国安科院安全督导[J]. 劳动保护 2018(07)
- [30].事件[J]. 军工文化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