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白先勇是当今中国极具悲悯感的作家,然而其悲悯情怀一直被视做西方基督教精神影响下的产物。本文试图从白先勇小说中悲悯情愫的发现入手,通过研究他的成长经历探究其悲悯精神的本源、形成过程及在小说世界中的展现。一、白先勇悲悯精神的来源白先勇现代派的立场让人误解他是在基督教精神笼罩下形成了悲悯情怀,然而其成长过程中的颠沛流离及接受教育的经历证明其悲悯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悲悯精神。在1949年后的台湾,一批去台自由知识分子却以振兴儒学为己任,并创出一番新天地。此时,对于孔子思想的理解似乎回到了一种反朴归真的时期。此外,《文学杂志》、《自由中国》等杂志集合了一大批活跃于五四时期且远离政治的作家、评论家,他们认为文学创作的最终目的是对人性的描写刻画。因此,白先勇在此影响下,有机会接触到比较素朴的孔子思想,而受教于夏济安、夏志清等强调普遍人性的评论家的影响,使得他的思想中并不存在阶级观念。同时,白先勇父亲白崇禧是个儒将,给予他的教育是儒家的家国观念及平等思想。在台湾念中学时,他由衷敬佩的老师李雅韵又继续传授中国古典文学知识,让他体认到儒家安贫乐道的精神。这些都使得他的悲悯思想从中国传统悲悯精神中萌发出来。二、白先勇悲悯精神的建构及悲悯之美除了传统儒家教育及去台自由知识分子影响,白先勇所受教育的复杂性使他吸收了佛教基督教的博爱精神。在离开大陆暂居香港时,他进了一家天主教学校。留学美国时,当然又会再次受到基督教影响。此外,童年时的一场肺病将他与家人隔绝开来,小小年纪已有了一种绝望的生命体验。由大陆去台湾,自家境遇急转直下,他心中人生幻灭无常的感觉又是佛教的感悟。但无论是儒家、基督教还是佛教,都泯灭了阶级概念,以人为核心。因此,白先勇的悲悯思想里不仅有对孔子悲悯精神的继承,更融入了基督教和佛教的观念,同时,他又扬弃了其中狭隘和激进的成分,形成了一种依附又卓越、独立却并不背叛的关系。三、悲悯精神的时代境遇及当代意义五四之后,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使得孔子的悲悯精神几乎销声匿迹,加上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反复对工农兵文艺的强调,整个中国文学作品中就只剩下工农的呻吟和反抗而不见对其他阶级人众生活状态的关注和哀障了。时至今日,受文学观念世俗化、功利化的影响,悲悯思想几乎再不见踪迹。此时重提悲悯的意义,实际上不失为解决时下文学创作的冷漠、残酷、背叛的一剂良方。四、结论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白先勇论文; 中国传统悲悯精神论文; 传承论文; 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