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利益分配是供应链企业合作中关键而又矛盾突出的一个问题,利润共享契约作为供应链协调的一种重要契约机制,对供应链合作关系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当企业面临着一个不确定的市场和激烈竞争时,对短生命周期的高新产品而言,不易获取到足够的信息,从而难以用统计数据或概率曲线来精确地描述市场的需求变动,对市场需求变动的规模和方向只能有一个大致的判断。因此,采用相应的理论研究产品市场需求情况,并作出有效的对策来协调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利益关系,对维护和提高供应链的正常运作秩序与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模糊需求下三级供应链利润共享契约模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产品市场模糊需求环境下利润共享契约对三级供应链的协调问题。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阐述了模糊需求下供应链利润共享契约相关的模糊可信性理论、供应链协调的定义、三级供应链的构成与特点等;通过对分散式无协调情形和集中控制下的利润模型的分析,设计了利润共享契约协调的二层规划模型;结合模糊模拟技术和遗传算法设计了混合智能算法对二层规划模型中有关的契约参数进行求解的思路和方法;最后通过算例数值代入模型,以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算法的有效性。研究结论表明,该模型不仅具有较好的可测度,同时在实际操作中还具有运算方便,可信度高的特点。本论文的目的,旨在为市场需求模糊环境下的供应链协调管理提供相关的理论指导和借鉴,在平衡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利益的基础上,提高供应链整体的运作效率和市场竞争能力。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现代农业协同创新的关系契约模型及治理机制[J]. 湖南社会科学 2014(05)
- [2].基于团队合作的工程项目激励分配契约模型研究[J]. 价值工程 2017(24)
- [3].国有企业经营者报酬契约模型研究[J]. 商业研究 2011(07)
- [4].高校辅导员心理契约模型建构[J]. 中外企业家 2018(30)
- [5].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风险投资家激励契约模型[J]. 管理学报 2011(06)
- [6].基于期权与技术创新的收入共享契约模型的协调研究[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7].考虑损失规避与质量水平的供应链协调契约模型[J]. 系统工程学报 2017(01)
- [8].一个新的模糊免赔契约模型[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4(10)
- [9].基于双边道德风险的公路工程监理关系契约模型[J].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4(04)
- [10].需求不确定下的两类VMI契约模型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10(20)
- [11].基于企业集团内部资本配置的激励契约模型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12(06)
- [12].理论视角和理想模型——政府与高校关系研究的分析[J]. 大学(学术版) 2012(06)
- [13].基于回馈与惩罚策略的资源节约共享契约模型[J]. 统计与决策 2011(07)
- [14].一种基于两维度相对业绩的报酬契约模型构建与分析[J]. 系统工程 2012(04)
- [15].基于质量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契约模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1)
- [16].企业C基于VMI的供应商契约模型[J]. 中外企业家 2013(30)
- [17].价格契约模型在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中的应用[J]. 财会通讯 2012(21)
- [18].重塑心理契约模型 构建和谐企业——以A公司为例[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9(06)
- [19].随机需求下供应链协调的联合契约模型研究[J]. 科技和产业 2015(04)
- [20].试论理念型心理契约模型对公安文职队伍建设的启迪[J].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6)
- [21].古建筑群火灾保险的契约模型[J]. 保险研究 2016(05)
- [22].基于双向期权的供应链柔性契约模型[J]. 管理工程学报 2008(04)
- [23].基于预期的上市公司高管激励相容薪酬契约模型研究[J]. 生产力研究 2013(02)
- [24].基于异质消费群体的废旧品回收契约设计研究[J]. 管理工程学报 2016(04)
- [25].博弈论在网格资源分配中的应用[J]. 安康学院学报 2013(06)
- [26].港口供应链物流能力最优关系契约模型[J]. 水运工程 2016(11)
- [27].公司制PE基金的线性契约激励机制的研究与设计[J].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1(11)
- [28].风险投资多阶段契约模型[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2019(01)
- [29].基于奖惩双重契约模型的随机供应链协调机制[J].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 [30].高校师生心理契约模型的构建与维护[J]. 教育发展研究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