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园林设计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摘要:植物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起到很重要的生态、美化及文化载体作用,植物是有生命的,且随着历史变迁很多植物被赋予文化内涵,因而植物景观多具有地域特性,不同的城市所需要的城市公共空间的植物景观应该能适应其地域气候和文化匹配,最好能凸显城市的地域特色。当前大多城市公共空间的植物景观多缺乏这种地域特色,景观趋于单一、千篇一律,不能很好的契合本城市的文化背景和人们的实际需要。因此,在进行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时需要根据城市的地域特色和具体定位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设计。
关键词:植物景观;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1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1.1改善人居环境
首先,科学、合理的植物景观设计需要满足“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植物空间尺度、树种选择及景观意境营造需要以满足人的活动功能需求为出发点,从安全性、舒适性、景观性、艺术性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其次,科学、合理的植物景观设计应立足于“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尊重现场原有植物群落,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提升,改善植物群落结构,提升植物生态稳定性,改善城市小气候并增强植物景观观赏期,以有力保障植物景观设计项目的质量、品质。
1.2美化城市空间
美化装饰城市公共空间,为城市增添景观艺术性是植物景观设计的宗旨之一,目的是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继而提升城市魅力。植物景观的美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植物空间组织与布局;第二,植物结构层次、树种搭配组合;第三,植物的形、色、气味。优秀的植物景观设计往往能恰到好处的把握这三者的分寸以营造极佳的景观意境效果。
2植物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思路
2.1植物景观的设计原则
因地制宜:植物景观设计需依托于城市地域环境,尊重场地植被肌理,对已成景大树进行保护利用,对好的景观资源、景观风貌进行修复、恢复利用,优先考虑从场地原生植物群落中提取植物品种,多选用乡土树种、城市文化特色树种,构建富有地域特色的景观,形成生态稳定性强、地域特色鲜明的景观。
合理性原则:综合考虑场地环境、功能、生态及景观需求,整体布局,合理细化种植设计;活动空间应多考虑人性化种植,增加遮荫树、防护带等;经济合理性-优选乡土特色、低维护树种,合理配置,形成可粗放管理的可持续景观。
景观多样性原则:通过植物文化、形貌、空间意境营造等多角度进行景观设计,配置上以场地功能活动需求为引导,进行匹配性景观营造,做到植物空间宜人、景观主次分明,林冠、林缘线优美,并充分利用植物花、果、叶等季节变化结合主题氛围打造四季景观。
2.2空间的合理运用
植物景观的优化设计须深度挖掘场地的空间特性,注重空间尺度的合理运用,旨在构建更为合理、富有美感的植物景观形态,充分发挥景观视觉效果。合理把握空间尺度的关键在于掌握人的视域范围与感官外延。植物景观的优化设计需要做到空间横向、纵向、竖向距离比例的平衡,协调好植物景观(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的关系,让空间软硬、虚实、高低大小比例和谐统一。比如在居住小区小广场使用体量过大的常绿乔木,会遮挡过多阳光,使空间显得阴暗、狭小、拥挤;而如果是在开阔的城市广场中,需要使用体量大的乔木,以体现广场的雄伟、壮阔,并为市民提供遮荫功能;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比较合理的配置是选取遮荫乔木+低矮常绿灌木,既能起到遮荫、空间分割和避免眩光的作用,又能避免遮挡驾驶人员与路人的视野,保证安全形式。
2.3植物配植设计的构图方式
植物配植设计的构图方式可概括为3种——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自然式也被称之为景观式、山水派园林、不规则式等,主要以模拟自然造景形成有一定韵律、构图和谐的自然景观。自然式的构图方式从整体上看非常优雅、愉悦,具体也可以分成丛植、孤植、片植等,植株之间没有标准的距离,不要求植物形态统一,一般不需要人工修剪。自然式是最能体现植物生态多样性的景观,通过植物群落构建形成生机勃勃的动态自然式植物美景,比如自然生长的灌木丛、自然式花镜等。城市公共绿地如城市游园、公园等较多使用自然式。规则式为引进造景手法,通常以一定的规律形成整齐/对称的景观,选用的植物素材多以修剪整形或树形统一为主进行配置,形成规整、大气的景观,多使用在城市道路、广场等城市空间中。混合式是自然式和规则式的结合,同时兼备两者的特点。
2.4植物形态和色彩搭配
植物形态和色彩的搭配是体现城市景观细节的重要因素,好的植物形态和色彩搭配能为城市景观效果有质的提升,因此必须重视植物选形及色彩配比设计。植物形态主要体现在树形、枝形、叶形等方面,此外还有各种人工修剪、绑扎形成的造型树,形成形形色色的园林植物形态素材。进行城市植物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运用植物形态特性,形成高低起伏、林冠线丰富、林缘线优美的景观。植物是有生命的景观元素,能够随着季节变化呈现不同的景观色彩效果,同时不同的植物往往有不同的叶色、花色、果色等,运用植物颜色差异进行色彩搭配,能够渲染出一幅颜色优美的生动变化的城市植物景观画卷。
3几个常见城市公共空间的植物景观设计策略
3.1植物景观在城市广场中的设计策略
植物景观在城市广场中主要为市民提供活动空间,应从空间的舒适性、安全性、植物季相、观赏期等多方面考虑。一般情况下,尤其是寒冷的冬季,下沉式的空间能够减少寒风的侵袭,选用乡土植物,场地北侧多设计常绿树以遮挡冬季北风,南部多采用落叶树既能遮挡夏季烈阳又能留出冬季阳光照入空间,形成一个冬暖夏凉的植物活动空间。城市广场类型较多,入口广场、集散广场、休闲广场等,因为广场人流量大、使用率高、硬质铺装多,因而在植物景观设计上应多考虑场地遮荫、观赏期、养护管理效率及成本,通常应结合场地环境选用遮荫树,地被多以绿篱/草坪为主,并适当增加花灌木增强观赏性,尽量选用低养护、轻管理的树种形成稳定性强、观赏期持久的广场植物景观。
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遮挡阳光的效果不同,常绿树能够全年遮挡阳光,落叶树能在夏季遮挡阳光、冬季透出阳光。在广场上使用常绿、落叶树应结合具体场地选用相应常绿树或落叶树,一般场地绿地少、硬质铺装多的广场建议使用常绿树以提高绿量,同时场地除去遮荫空间外还有足够阳光空间,不会显得场地过于荫庇;而场地绿地多、绿量大的空间则应以落叶树为主要的遮荫树,以满足夏季遮荫冬季落叶的需求,形成舒适的广场活动空间。广场绿地中则一般应兼顾常落树比例,形成有一定偏重的兼顾四季效果的景观片林效果。
3.2植物景观在居住公共区域的设计策略
居住区域的植物配植应优先考虑适地适树和场地的功能需求。一般情况下,居住区域的植物景观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常落结合、落叶树占较大比重。主要是考虑到住宅楼的采光通风,特别是考虑到夏季通风、冬季采光的普遍需求下,落叶树种显然更具优势。(2)选用无污染,无毒害,无刺激性气味等的无害植物为准则。居住区是市民起居生活的主要场所,植物设计时不能选用有污染性、毒副作用或具有刺激气味的植物,以免对居民特别是老人、小孩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在主要的活动场所应避免使用有刺、花粉量较高植物的使用。(3)一定的植物防护作用。居住区临近市政道路一侧应考虑滞尘降噪植物的设计,多以常绿树为主,并选用对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有吸收作用的植物品种,形成居住区绿化防护带。
3.3植物景观在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策略
城市滨水空间是最能体现城市生态理念的景观空间类型,越来越多的驳岸采用自然生态驳岸代替钢筋混凝土和石砌挡土墙式的硬质驳岸,其驳岸人工痕迹低、节能环保、景观性强。它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生态驳岸把滨水区植被与堤内植被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它也有三种处理方式:(1)自然原型驳岸。对于坡度缓或腹地大的河段可以考虑保持自然状态配合植物种植达到稳定河岸的目的,如种植深根性耐水湿植物柳、杨树、芦苇、菖蒲等,通过植物发达的根系来稳固堤岸,枝叶的柔韧,顺应水流增加抗洪护堤的能力。(2)自然型驳岸。对于较陡的坡岸或冲蚀较严重的地段需要采用天然石材/木材护底等护岸方式增强堤岸抗洪能力。如在坡脚采用石笼、木桩或浆砌石块(设有鱼巢)等护底,其上筑有一定坡度的土堤、斜坡种植植被,实行乔灌草相结合护岸绿化形式。(3)台阶式人工自然驳岸。对于防洪要求较高、而且腹地较小的河段而必须建造重力式挡土墙时,常需采取台阶式的分层驳岸处理形式。在自然型护堤的基础上再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确保大的抗洪能力。以上三种自然生态驳岸形式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都需考虑植物的耐涝抗冲刷能力、防风性、枝干的韧性等对场地生境的适应性,水生植物选择应优先考虑种植水深、生态效益等营造适应性强的湿地景观。
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公共空间中植物景观设计非常重要。在创造新的城市景观的过程中,和谐、有序、环保、健康、美丽的植物景观设计不仅为市民提供赏心悦目的景观体验,而且成为城市的美丽形象展示的名片。以上所述植物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设计策略只是笔者的浅见。
参考文献
[1]王昕璐.长春市公共空间植物配植设计适宜度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7.
[2]刘巍巍.西安市公共空间景观环境的适宜性对比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3]陈文婷.武汉市纪念性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7.
[4]王楠,周建华,李旭.对城市公共空间低碳景观设计的思考[J].林业调查规划,2017,42(01):13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