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诗歌论文-地丁

大学校园诗歌论文-地丁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学校园诗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财经大学,对话活动,《飞天》,传媒学院

大学校园诗歌论文文献综述

地丁[1](2016)在《《飞天》进校园 与你面对面——《飞天》与兰州财经大学商务传媒学院联合举办诗歌交流对话活动》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12月4日,《飞天》编辑部与兰州财经大学商务传媒学院联合举办了"《飞天》进校园与你面对面"暨"诗韵流长传媒颂党"为主题的诗歌朗诵和文学对话活动。作家、诗人马步升、牛庆国、马青山、乌兰哈达、刚杰·索木东、郭晓琦等与兰州财经大学商务传媒学院、校团委负责人及师生18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中,兰州财经大学商务传媒学院的师生现场演绎了经典诗歌朗诵、话剧选(本文来源于《飞天》期刊2016年02期)

李悦娴[2](2015)在《校园文学对五四“启蒙”线索的坚持——以抗战时期重庆复旦大学《诗垦地丛刊》学生诗歌创作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文艺界发生了一次关于"民族形式"的大讨论,辩论主要在向林冰和胡风之间展开。这场讨论发生于需要联合工农抗战的大背景下,双方围绕新的文艺到底需不需要"民间形式","民间形式"到底是不是"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诸多的讨论。在风云诡谲的大时代中,文学创作很难独善其身,胡风的文艺坚持也显得略微滑稽与孤寂,回望抗战时期的大后方重庆,1937年底内迁至北碚的复旦大学校园中,确有一群校园诗人有意无意的地坚持着胡风所提倡的五四"启蒙"的文艺线索,在抗战的滚滚硝烟中绽放了诗意的花。(本文来源于《鸭绿江(下半月版)》期刊2015年05期)

王士强[3](2014)在《诗歌与大学校园的牵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驻校诗人制度是进入21世纪才出现的新生事物,2004年首都师范大学开此先河,诗人江非成为首位驻校诗人。十年之间,驻校诗人制度在中国逐渐为人所知,生根发芽,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已经有多所高校开展了驻校诗人项目。 十年历程回顾 首都(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4-07-07)

李一扬[4](2014)在《新时期以来武汉地区大学生校园诗歌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摇篮》诗歌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新诗诞生以来,大学校园就成为大学生诗歌创作的试验场和根据地,当代文学进入新时期后,更是酝酿出轰动一时的大学生诗歌运动,一时"大学生诗派"诗人、诗作各领风骚。武汉作为新时期以来大学生诗歌的创作"重镇"之一,为当代大学生诗歌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话语场域。本文立足于对新时期以来武汉高校文学社团资料的搜集、梳理,首先阐释了武汉作为大学生校园诗歌创作发生外部环境所具备的地理文化资源优势,其次探讨了武汉高校教育环境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其叁,以华中师范大学校刊《摇篮》为例,从大学生诗歌与主流诗潮和大众流行文化的互动关系分析大学生诗歌的创作特色,指出武汉地区大学生诗歌的本地特色、大学生诗歌与主流诗潮的同步与错位态以及被大众流行文化渗透的趋势。(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上)》期刊2014年02期)

刘小平[5](2012)在《大学新诗教学与校园诗歌发展的困境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新诗教学与校园诗歌发展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问题。前者在课程、教师、学生、教材等方面,后者在新诗地位、社团活动、作者、读者等方面都面临困境。改进大学新诗教学并促进校园诗歌发展,要从鉴赏、理论、写作、朗诵等四个方面入手,在教学中使之有机结合并相互促进。(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2年03期)

吴桦[6](2011)在《大学还会是诗歌的伊甸园吗?——兼谈高校校报与校园诗歌》一文中研究指出诗歌是感性、发散的艺术思维形式,大学生与诗歌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和倾向。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今天,培育和引导大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取向,对营造积极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大学校园的人文气质,具有潜在而深远的意义。作为高校重要的传媒平台,大学校报在这项事业中具有相当的潜在优势,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天府新论》期刊2011年01期)

郭麦霞[7](2010)在《新时期以来西北师范大学校园诗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硝烟之中的西北师范大学,长期以来培育出了许多优秀的校园诗人,被誉为“甘肃作家的摇篮”。在诗歌创作实践中西北师范大学逐渐形成了关注国家民族命运,以批判的眼光对待现实,主张思想的自由和精神的独立,尊重人的价值,创新进取,以求促进人性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的为目标的优秀文学传统。本篇论文贯串西北师范大学自西迁兰州之日起到现今近70多年的校园诗歌创作历程,以新时期诗歌创作为重点,以各个时期在校学生身份进行诗歌创作的校园诗人为创作主体,以校园诗人所创作的自由体新诗作为研究对象,对西北师范大学校园诗歌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对许多重要校园诗人的诗歌作品进行了梳理,通过对处于不同时期、不同诗歌社团内具有代表性的校园诗人作品的解析,在循序渐进的线索里,概括了校园诗歌的一些美学特征,并且发现了一些在校园诗歌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的范围以西北师范大学青年诗歌学会会刊《我们》为核心,涉及到校园内众多的诗歌社团、文学社,大学生出版发行的期刊、杂志,以及丰富的大学生个人的诗歌作品。在研究过程中注重诗歌创作史料的整理,通过对大量的校园诗人的诗歌作品进行分析和审察,力求做到点面结合,综合把握。研究中既有集中针对大学校园诗歌进行的综合考察和研究,也有对不同时期代表性诗人及作品重点介绍。对诗歌在校园中的丰富性和延续性,以及对当代诗坛的影响都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总结。(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0-05-01)

叁米深[8](2009)在《我的大学不再见——一个80后的校园诗歌记忆》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从未想过我的大学,我为之奋斗了十二年的大学竟然是这样开始的。福州有句俗话:"七溜八溜,不离福州。"直到我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才明白了它的意义。后来在我的母校福州一中,我俨然成了名人。在学弟学妹步入高考考场以前,老师总会以我为反面教材,提醒他们务必认真,切勿漏题,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本文来源于《福建文学》期刊2009年09期)

史欣[9](2009)在《憩息的诗歌——校园诗人,大学里已难寻他们的踪迹》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世纪末的大学校园,曾经历过一个诗歌的黄金时代。1200余万热爱诗歌的校园学子,足可以形成一种蔚为壮观的潮流,构成中国当代诗歌史的一大奇观。(本文来源于《教育》期刊2009年08期)

龚渤[10](2007)在《新时期大学校园诗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久以来,大学都是文学艺术创新与传播的重要阵地。自新诗诞生以来,大学校园成为了新诗不断发展进步的摇篮,也成为了大学生尝试诗歌创作的实验场和根据地。早期的大学校园诗歌酝酿于国家的动荡与战争的烽火之中,诞生于诸如西南联大这样的不平凡的校园,涌现了一批优秀的诗人诗作,也为后来的大学生诗歌创作留下了好的传统。解放后的大学校园也曾出现了《理想之歌》这样的洋溢着青春气息与时代强音的作品。自文革结束后,大学校园诗歌重新恢复了自身的活力,并且以燎原之势席卷了大部分的中国。但凡在20世纪80年代初有过在大学求学经历的人都很清楚: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全民皆诗的时代。特别是在大学校园内部,抄送诗歌、创作诗歌不仅是大学生参与文学创作的一种方式,甚至成为了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在那个时代,留下了不少至今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也涌现出了很多至今活跃于诗坛的着名诗人。90年代以来,出于社会世俗化的不断淫浸,以及文学参与途径的不断多元,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纠葛之中,大学生中务实精神的扩散消解了昔日群体的理想主义。以复旦大学“复旦诗社”在1998年的解散为代表,不少的大学生诗歌社团或离散或流产,大学生的创作热情也空前低落,大学生诗歌运动落潮,一部分大学生诗人沉潜于地下,成为大学生诗歌复苏的星火。本世纪初,随着整个国家对人才教育的不断重视,大学与大学生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不少从大学校园走出来的诗人学者对大学校园诗歌的热切关注和有力擢拔,各个大学也试图恢复和重塑大学校园优秀文化传统,提升各个大学品牌形象,以不同形式不断鼓励大学生文艺创作,大学生的诗歌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研究大学校园诗歌,首先应该廓清大学生诗歌创作的校园特质,大学生诗歌创作的主体应该是当代大学生,其内容则侧重他们在大学校园内外的各种情感生活。此外,大学生这一群体特殊的年龄阶段和心理特点也是区别于其它群体性研究的关键。本论文中导论部分从宏观上阐述了新时期大学生诗歌研究的整体情况。第一章主要围绕大学校园与大学生诗歌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重点描述大学校园环境与大学生诗歌、大学生诗歌的品格以及大学生诗歌社团与大学生诗歌朗诵活动。由于大学生诗歌创作具有青春写作的心理特点,因此在第二章尝试从大学生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来探讨不同时代大学生的价值寻求、价值嬗变,以及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而引发的诗歌创作。此外,由于大学生诗歌创作实现的现代媒介的不断多元,在论文第叁章,增加了对大学生校园民谣以及网络诗歌创作的研究。在论文第四章,着重考察了大学生诗歌创作的理念,对于大学生来说,诗歌创作首先应该是一个模仿借鉴的过程,在这个阶段过后才有可能推陈出新,逐渐展现自身的诗歌创作风格。在论文最后,简要阐述大学生诗歌创作的文学史意义及其不足。从大学生诗歌文本特征来看,大学生校园诗歌多以对爱情、亲情、友情、师生情之间的情感倾诉为主,感情细腻、情感丰富,不少作品情真意切、真挚感人,同时也有不少“为赋新诗强说愁”式的矫揉造作的作品。此外,以乡愁、家园为主体的回忆和思恋也成为大学生诗歌创作最为常见的诗歌主体。除了这些基于现实生活的创作外,大学生理想化、浪漫化的心理特点使其不少诗歌作品天马行空、恣意想象,但是其中不少作品过于冥想或由于创作的过于晦涩而不具有可读性,但是不少大学生诗人的实验精神与创新品质是值得鼓励和借鉴的。在新世纪初,大学生诗歌在强势复苏之后,除了一些实验性、先锋性的诗歌文本之外,不少大学生不再拘泥于吟咏大学校园围墙之内的“风花雪月”,他们将创作视野越过围墙,不断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这也说明,新世纪初的大学生诗歌创作与整个诗坛重新保持了某种程度上的一致,大学生诗歌创作的“平民化倾向”日趋加重,这对于大学生诗歌创作的多元性与丰富性是一个有益的补充。总的来说,本论文以新时期大学生校园诗歌为研究对象,试图截取中国大学生诗歌发展链条中重要的时段进行梳理,考察大学校园与大学生创作之间的密切关系,剖析大学生诗歌创作心理与时代关联,分析大学校园诗歌创作的意义与不足。论文作为一种个人的学术发言,很不成熟,不过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学界对大学生校园诗歌创作的重视并对大学生诗歌的历史、现实与未来能有更坚实的研究与思考。(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期刊2007-05-20)

大学校园诗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文艺界发生了一次关于"民族形式"的大讨论,辩论主要在向林冰和胡风之间展开。这场讨论发生于需要联合工农抗战的大背景下,双方围绕新的文艺到底需不需要"民间形式","民间形式"到底是不是"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诸多的讨论。在风云诡谲的大时代中,文学创作很难独善其身,胡风的文艺坚持也显得略微滑稽与孤寂,回望抗战时期的大后方重庆,1937年底内迁至北碚的复旦大学校园中,确有一群校园诗人有意无意的地坚持着胡风所提倡的五四"启蒙"的文艺线索,在抗战的滚滚硝烟中绽放了诗意的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学校园诗歌论文参考文献

[1].地丁.《飞天》进校园与你面对面——《飞天》与兰州财经大学商务传媒学院联合举办诗歌交流对话活动[J].飞天.2016

[2].李悦娴.校园文学对五四“启蒙”线索的坚持——以抗战时期重庆复旦大学《诗垦地丛刊》学生诗歌创作为例[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

[3].王士强.诗歌与大学校园的牵手[N].光明日报.2014

[4].李一扬.新时期以来武汉地区大学生校园诗歌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摇篮》诗歌为例[J].文学教育(上).2014

[5].刘小平.大学新诗教学与校园诗歌发展的困境及对策[J].学理论.2012

[6].吴桦.大学还会是诗歌的伊甸园吗?——兼谈高校校报与校园诗歌[J].天府新论.2011

[7].郭麦霞.新时期以来西北师范大学校园诗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

[8].叁米深.我的大学不再见——一个80后的校园诗歌记忆[J].福建文学.2009

[9].史欣.憩息的诗歌——校园诗人,大学里已难寻他们的踪迹[J].教育.2009

[10].龚渤.新时期大学校园诗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标签:;  ;  ;  ;  

大学校园诗歌论文-地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