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秆棉产量构成及形成机理的研究

双秆棉产量构成及形成机理的研究

论文摘要

江淮棉区是我国重要的优质商品棉基地,横跨我国长江下游和黄河下游两大流域,年无霜期200-250天,≥10℃活动积温4500-5300℃。该棉区现有的棉花栽培技术体系单季生长期长、优质棉率低、植棉效益低。本研究试图把棉花开花结铃盛期与成铃最佳光热季节、肥效高峰“三同步调控”和集中现蕾、集中开花、集中成铃、集中吐絮的“四集中调控”优化成铃原理用于双秆棉,利用双秆棉的双秆优势,前迟后缩大田生长期,尽可能降低伏前桃和晚秋桃的比率,充分发挥同步期内群体生产力,最大限度的利用伏桃和早秋桃,力求在高产的基础上实现棉花的优质高效栽培。试验分别于2002-2004年在南京、东台、启东等地进行,以苏棉12号、南抗3号和南抗7号为材料,研究双秆棉的产量构成及产量品质的形成与调节机理,主要结论如下: 1.双秆棉产量高,纤维品质优 本试验双秆棉籽棉产量2002年较单秆棉增加12.72%,2004年DS处理较CKⅠ和CKⅡ处理分别增加17.04%、20.99%,均达显著水平,这种增产优势表现为极显著的成铃数优势。利用关联度方法对2004年三个处理的纤维品质指标值进行综合分析评判,表明双秆栽培DS处理总体棉花纤维品质优于单秆栽培CKⅠ、CKⅡ处理。 2.双秆棉表现明显的成铃聚载效应、光合生产聚积效应 双秆棉大田生长期较同期播种单秆棉缩短27天,全生育期缩短21天;果枝始节较同期播种单秆棉降低1.0个节位;双秆处理在现蕾高峰期内,现蕾强度高达14.00万个·hm-2·d-1,最终有效果节量达296.56万个·hm-2,均显著高于单秆对照;双秆棉在高温富照期该期内平均成铃强度达3.65万个·hm-2·d-1,表现明显的成铃聚载效应;双秆处理DS的伏桃和早秋桃铃数高达109.78万个·hm-1,6-10台果枝铃数为48.6万个·hm-2,内围铃数为79.0万个·hm-2,成铃时空分布利于实现棉花高产优质;单铃经济系数高达76.96%;平均成铃率达37.70%;从9月9日至10月25日的46天内,双秆处理DS的吐絮铃总数为101.55万个·hm-2,占总铃数的90.90%,吐絮集中。 双秆处理DS从8月14日-8月29日的干物质积累强度达到219.73kg·hm-2·d-1,干物质积累总量达1.40×104kg·hm-2,向生殖器官中的分配比例为56.67%;双秆棉最大LAI为4.14,最小BLT为2.5%;双秆处理DS在最佳光热季节内的叶绿素最大含量达2.56mg·g-1FW,单叶光合速率最大值达33.4umolCO2·m-2·s-1,光合产物积累量较大。 3.双秆棉表现高产优质的群体调节效应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常规(单秆)棉花的产量构成及产量品质形成机理
  • 1.1 产量构成因素
  • 1.2 棉花产量构成的时空分布
  • 1.2.1 棉花产量构成的时间分布
  • 1.2.2 棉花产量构成的空间分布
  • 1.3 棉花产量及品质形成的机理
  • 1.3.1 棉花产量及品质形成的生育机理
  • 1.3.1.1 干物质积累与棉花产量的关系
  • 1.3.1.2 棉花的合理生育进程、有效果节量和成铃强度
  • 1.3.2 棉花产量形成的光合生理
  • 1.3.2.1 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
  • 1.3.2.2 叶面积指数(LAI)和透光率(BLT)
  • 2. 双秆棉
  • 2.1 双秆棉的概念和应用的理论依据
  • 2.2 双秆棉的增产效应及实践
  • 3.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双秆棉产量构成和品质优势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1.1 试验地情况
  • 1.1.2 试验设计
  • 1.1.3 主要栽培管理措施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生育动态调查
  • 1.2.2 铃重及衣分测定
  • 1.2.3 测产
  • 1.2.4 纤维品质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构成
  • 2.1.1 “双秆棉和单秆棉对比”处理的产量及其构成
  • 2.1.1.1 产量结果及其构成因素比较
  • 2.1.1.2 产量与其构成因素及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2.1.1.2.1 产量与构成因素间的相关分析
  • 2.1.1.2.2 产量与其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
  • 2.2 “双秆棉和单秆棉对比”处理的纤维品质评价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双秆棉产量品质的形成机理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1.1 试验地情况
  • 1.1.2 试验设计
  • 1.1.2.1 双秆棉和单秆棉对比试验
  • 1.1.2.2 品种和密度试验
  • 1.1.2.3 外源调节物质试验
  • 1.1.3 主要栽培管理措施
  •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2.1 田间考察项目与方法
  • 1.2.1.1 生育动态调查
  • 1.2.1.2 铃重及衣分测定
  • 1.2.2 生理测定项目
  • 1.2.2.1 干物重测定
  • 1.2.2.2 叶面积指数测定
  • 1.2.2.3 叶绿素含量测定
  • 1.2.2.4 透光率的测定
  • 1.2.2.5 单叶光合速率(Pn)的测定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育性状
  • 2.1.1 生育进程
  • 2.1.2 果枝始节
  • 2.2 群体现蕾强度和果节量
  • 2.3 群体成铃强度及成铃时空分布
  • 2.3.1 群体成铃强度
  • 2.3.2 成铃的时空分布
  • 2.3.2.1 铃数的时空分布
  • 2.3.2.2 成铃率的时空分布
  • 2.3.2.3 铃重的时空分布
  • 2.3.2.4 单铃籽棉经济系数的时空分布
  • 2.3.2.5 吐絮动态及霜前花率
  • 2.4 群体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2.4.1 干物质积累
  • 2.4.1.1 干物质积累强度
  • 2.4.1.2 干物质积累量
  • 2.4.1.3 干物质分配
  • 2.5 光合生理机制
  • 2.5.1 群体叶面积指数
  • 2.5.2 叶绿素含量
  • 2.5.3 底层透光率(BLT)
  • 2.5.4 单叶光合速率
  • 2.6 双秆棉高产优质的调节效应
  • 2.6.1 不同品种和密度对双秆棉的调节效应
  • 2.6.1.1 不同品种和密度处理的产量及其构成
  • 2.6.1.2 不同品种和密度处理的群体结构
  • 2.6.2 外源调节物质对双秆棉的调节效应
  • 2.6.2.1 “外源调节物质”处理的产量及其构成
  • 2.6.2.2 “外源调节物质”处理的群体结构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双秆棉的产量构成
  • 1.2 双秆棉的纤维品质
  • 1.3 双秆棉产量品质的形成机理
  • 1.3.1 双秆棉的现蕾强度和成铃强度
  • 1.3.2 双秆棉的干物质积累
  • 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密度和施肥量对杂交棉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09)
    • [2].密度与化控对麦后直播棉产量及与机采相关的农艺性状影响[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02)
    • [3].杂交棉产量及品质构成因素的主成分分析[J]. 石河子科技 2011(01)
    • [4].密度与化控对麦后直播棉产量及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J]. 棉花学报 2020(05)
    • [5].膜下滴灌氮、磷、钾耦合对杂交棉产量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 2010(09)
    • [6].膜下滴灌氮、磷、钾耦合对杂交棉产量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 2010(S1)
    • [7].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油后棉产量影响试验初报[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 2009(02)
    • [8].棉花货源充足[J].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7(39)
    • [9].播期对麦(油)后直播棉产量、品质及氮磷钾利用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01)
    • [10].棕色棉产量和品质的形成及改良研究进展[J]. 贵州农业科学 2020(08)
    • [11].施氮量对杂交棉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05)
    • [12].USDA:美棉产量预期未变[J]. 中国纤检 2013(15)
    • [13].彩色棉产量及品质构成因素的主成分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01)
    • [14].鄂杂棉30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1(23)
    • [15].纤维、纱线、面料[J]. 中国纤检 2013(21)
    • [16].密度和施氮量对麦后直播棉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 2012(11)
    • [17].喷灌条件下耕作方式和亏缺灌溉对麦后移栽棉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2(02)
    • [18].金杂棉3号在安徽望江的种植表现[J]. 中国棉花 2012(08)
    • [19].脱叶剂对夏播棉产量、品质及种子活力的影响[J]. 中国棉花 2015(12)
    • [20].不同种植密度与留叶枝方式对三系杂交棉产量构成和产量的影响[J]. 河北农业科学 2013(06)
    • [21].H318在沿海棉区密肥调组合技术研究[J]. 江西棉花 2011(05)
    • [22].巴基斯坦新棉产量前景乐观[J]. 纺织服装周刊 2011(20)
    • [23].密度对杂交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 2009(11)
    • [24].杂交棉在本棉区生产现状,出现的问题及关于提高产量的讨论[J]. 农民致富之友 2015(16)
    • [25].适宜河北省棉区棉草复种模式的棉花品种筛选[J]. 河北农业科学 2017(02)
    • [26].江汉平原棉田缩节胺适宜用量研究[J]. 中国种业 2013(S1)
    • [27].冀中南棉区石抗278子棉产量6000kg/hm~2的栽培技术规程[J]. 河北农业科学 2013(04)
    • [28].棉花无土移栽生产示范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02)
    • [29].湖北棉花生产氮肥最佳用量[J]. 农家顾问 2010(04)
    • [30].科技动态[J]. 大众科技 2008(01)

    标签:;  ;  ;  ;  ;  

    双秆棉产量构成及形成机理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