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参与脊髓水平伤害性信息的传递及痛觉过敏的形成。由于胞外没有谷氨酸代谢酶,细胞外谷氨酸的稳态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的高效性谷氨酸转运体来调节。目前已克隆出五种高亲和力谷氨酸转运体,包括GLAST(EAAT1)、GLT-1 (EAAT2)、EAAC1(EAAT3)、EAAT4和EAAT5。研究表明,谷氨酸转运体亚型GLT-1(glial glutamate transporter)参与病理性痛和痛过敏。例如,在坐骨神经慢性结扎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以及吗啡耐受大鼠模型中,脊髓后角的GLT-1表达下调介导了自发痛和痛觉过敏。应用谷氨酸转运体摄取促进剂利鲁唑后,减轻了痛和痛过敏,而应用谷氨酸转运体的抑制剂L-transpyrrolidine- 2-4-dicarboxylate(PDC)则增强了大鼠对疼痛的敏感性。这些研究结果提示增强GLT-1的表达和功能则可以产生抗伤害性作用,而阻断GLT-1的表达和功能则增强了痛觉过敏。由此可见,调制GLT-1有可能成为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的新位点。目前已有的GLT-1促进剂的特异性较差,且作用较复杂。因此,更特异性的GLT-1促进剂的发现可为证明上述设想提供可能。2005年Rothstein等在《Nature》上报道,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以特异性的增加GLT-1的表达和对谷氨酸的摄取。因此,我们推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能会对疼痛过程产生影响。为证实这一设想,本实验观察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曲松钠(Ceftriaxone,Cef)对CCI导致的慢性神经病理性痛过敏的影响,并应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大鼠脊髓后角GLT-1表达的变化,为阐明GLT-1在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提供依据,并为临床上该类疼痛的防治提供新的线索和思路。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90只,体重280±20克,随机分为以下4组:Sham组:仅暴露坐骨神经而不进行结扎处理,于术前1天,术后第1天、3天、5天、7天、9天、11天和14天测定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和机械缩足反射阈值;CCI 14天组:行右侧坐骨神经CCI,其它步骤同Sham组;另设CCI 1天组、CCI 4天组和CCI 7天组,观察CCI后GLT-1表达的动态变化;Cef预防组:于CCI后当天开始腹腔注射Ce(f200 mg/kg),每日一次,共注射7次。于CCI术前1天、术后第1天、3天、5天和7天观察热缩足反射潜伏期、机械缩足反射阈值的变化;另设腹腔注射NS组作为对照;Cef治疗组:于CCI后第7天开始腹腔注射Cef(200 mg/kg),每日一次,共注射7次,其它同Sham组;另设腹腔注射NS组作为对照;上述各组在完成上述预定实验程序后,将动物断头取材,应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脊髓后角GLT-1表达的变化。结果Sham组大鼠手术侧后肢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和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在所观测的14天内均无明显的变化。CCI诱导大鼠产生了热和机械性痛敏,表现为大鼠CCI后第3天CCI侧后肢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和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开始下降(P<0.05),CCI后第5天和第7天分别下降到基础值的55%和20%左右,达最低值,持续到所测试的第14天。腹腔注射NS对CCI诱导的热和机械性痛敏无影响。而Cef预防组大鼠CCI侧后肢热缩足反射潜伏期于CCI后第5天、第7天同NS对照组以及CCI组相比明显延长(P<0.05),机械缩足反射阈值于术后第7天同NS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Cef治疗组大鼠CCI侧后肢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在术后第11天、第14天同NS对照组以及CCI组相比明显延长(P<0.05),机械缩足反射阈值于术后第14天同NS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免疫组化检测发现,在Sham组大鼠脊髓后角各层均可见棕黄色GLT-1的免疫反应颗粒,染色较浅,左右两侧无明显差异。CCI后脊髓后角GLT-1表达出现双向性变化,CCI后第1天和第4天脊髓后角浅层GLT-1的表达显著增强,表现为积分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平均光密度(average optical density,AOD)、染色面积值的升高(P<0.05)。CCI后第7天和第14天脊髓后角浅层GLT-1的表达下降。NS对照组GLT-1的表达同CCI 7天组和CCI 14天组相比无明显变化,而Cef预防组和Cef治疗组分别抑制和逆转了GLT-1在CCI后期表达的降低,表现为IOD、AOD、染色面积值的升高(P<0.05)。Western blot分析发现,在Sham组大鼠,可见脊髓后角GLT-1蛋白的表达。CCI后脊髓后角GLT-1的蛋白表达出现双向性变化,与Sham组相比,CCI后第1天和第4天脊髓后角GLT-1的表达显著升高,表现为GLT-1与β-actin的IOD值的比值升高(P<0.05)。CCI后第7天和第14天脊髓后角GLT-1的表达下降。NS对照组GLT-1的表达同CCI 7天组和CCI 14天组相比无明显变化,而Cef预防组和Cef治疗组分别抑制和逆转了GLT-1在CCI后期表达的降低,表现为GLT-1与β-actin的IOD值比值的升高(P<0.05)。结论CCI后大鼠产生热和机械性痛觉过敏,导致CCI后期脊髓后角GLT-1表达下调。应用GLT-1的特异性激动剂Cef后减轻了CCI诱导的痛觉过敏,并且抑制和逆转了CCI后期脊髓后角GLT-1表达的下降。以上结果提示Cef可通过上调GLT-1的表达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痛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地佐辛减轻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实验研究[J]. 海峡药学 2017(08)
- [2].基于CCI和MODIS数据的淮河流域地表土壤湿度降尺度方法研究[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5(02)
- [3].黄芪甲苷对CCI模型所致神经损伤修复的机制初步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31)
- [4].电针联合身痛逐瘀胶囊对CCI模型大鼠疼痛及脊髓组织GFAP表达的影响[J]. 中医药学报 2017(02)
- [5].基于CCI土壤水分产品的干旱指数精度评价及其对东北地区粮食产量的影响[J].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20(01)
- [6].CCI模型大鼠疼痛行为学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 2012(20)
- [7].罗哌卡因抑制脊髓胶质细胞的激活而减轻CCI大鼠的神经病理性疼痛[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17)
- [8].右美托咪定及舒芬太尼联合鞘内注射对CCI模型大鼠的镇痛效应[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3(06)
- [9].帕瑞昔布钠及甲基强的松龙对CCI模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J].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06)
- [10].CCI旁路系统在600MW直接空冷机组的应用[J]. 中国电力 2011(04)
- [11].改良CCI大鼠痛行为学检测与损伤区自发放电活动再观察[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1(14)
- [12].手法对CCI模型大鼠局部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J].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6(11)
- [13].参芪扶正注射液延缓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9(10)
- [14].基于CCI资料与EnKF方法的单点土壤湿度同化[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7(01)
- [15].CCI评分结合改良POSSUM评分评估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预后临床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06)
- [16].腹腔联合注射氯胺酮及可乐定对CCI模型大鼠的镇痛效应[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1(05)
- [17].罗哌卡因对CCI模型鼠DRG神经元GABA激活膜电流的影响[J]. 重庆医学 2013(27)
- [18].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CCI)与外贸进出口增长率的实证研究[J]. 商品与质量 2012(S5)
- [19].触液核NGF/ERK信号通路参与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20(09)
- [20].脊髓CXCR2在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7(14)
- [21].延胡索乙素对小鼠坐骨神经CCI模型背根神经节Cav1.2表达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5(11)
- [2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对CCI模型大鼠机械性痛阈及相关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20(07)
- [23].海马注射miR-181c对CCI模型大鼠热痛的影响[J].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20(02)
- [24].坐骨神经周围注射可乐定对CCI大鼠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09(05)
- [25].基于CCI数据的中国北方地区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26].CCI液压旁路异常跳机的分析与控制策略优化[J]. 电力安全技术 2017(08)
- [27].对SNI和CCI两种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的实验观察[J].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3(01)
- [28].CCI劣质煤提质技术及经济评价[J]. 煤化工 2011(01)
- [29].丝线、羊肠线及结扎道数对大鼠CCI疼痛模型的影响[J].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 [30].远位触液神经元Fos蛋白的表达在CCI致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J].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05)
标签: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论文; 头孢曲松钠论文; 大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