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在研究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有效数学交流的有关理论:有效数学交流的概念、有效数学交流的理论依据、原则、特征。通过对高中学生数学交流有效性的调查,笔者发现当前高中数学交流的有效性状况不容乐观:(1)数学交流的有效性有待加强;(2)数学交流的深度不够;(3)数学交流的对象有待拓宽;(4)数学交流的形式单一;(5)数学交流的技巧性需要加强;(6)师生关系值得思考;(7)师生的数学交流意识淡薄。根据数学交流有效性的现状同时结合数学交流有效性的理论依据、原则、特征,笔者给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提高高中阶段数学交流有效性的策略,对教师的策略有:(1)准备适宜的数学交流内容;(2)创造数学交流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数学交流;(3)提出有意义、有深度的数学交流问题;(4)抓住数学交流契机,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交流;(5)加强数学语言的转化学习,提高数学交流的准确性;(6)增强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激起学生读数学的兴趣;(7)培养学生写数学日记的习惯,加强学生进行自我交流。对学生的策略有:(1)转变数学交流的心态,提高数学交流意识;(2)提前预习交流内容,做好数学交流的准备;(3)明确数学交流的目的,提高数学交流的主动性;(4)加强数学模式的学习,提高数学交流的效率;(5)学会反思,提高数学交流的质量。最后,笔者给出了有效数学交流的教学设计。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部分 问题提出1.1 研究的背景1.2 研究的必要性1.2.1 有效的数学交流有利于教学相长1.2.2 有效的数学交流有利于高中数学学习1.2.3 有效的数学交流有利于高中学生思维的发展1.3 问题的阐述第二部分 当前国内外对数学交流研究的概况2.1 国外数学交流的研究2.2 国内数学交流的研究2.3 评述第三部分 有效数学交流的理论建构3.1 有效数学交流的定义3.2 有效数学交流的理论依据3.2.1 和谐发展观3.2.2 系统论3.2.3 信息加工理论3.2.4 建构主义理论3.3 有效的数学交流的原则3.3.1 有效性原则3.3.2 启发性原则3.3.3 多产性原则3.3.4 创造性原则3.4 有效数学交流的特征3.4.1 目的性3.4.2 情景性3.4.3 基础性3.4.4 技巧性3.4.5 量力性3.4.6 开放性3.4.7 批判性3.4.8 模式性第四部分 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方法4.1 基本思路4.2 研究方法第五部分 研究过程与结论5.1 高中阶段数学交流有效性的研究过程5.1.1 调查目的5.1.2 调查问卷的指标及制定依据5.1.3 调查方法5.1.4 调查对象5.1.5 数据处理5.2 高中阶段数学交流有效性研究的调查结果及结论5.2.1 调查结果5.2.1.1 数学交流有效性的总体现状5.2.1.2 数学交流的参与度5.2.1.3 数学交流的深度5.2.1.4 数学交流对象的广度5.2.1.5 数学交流技巧的运用程度5.2.1.6 数学交流的难度5.2.1.7 数学交流的形式5.2.1.8 影响数学交流有效性的因素5.2.2 结论5.2.2.1 数学交流的有效性有待加强5.2.2.2 数学交流的深度不够5.2.2.3 数学交流的对象有待拓宽5.2.2.4 数学交流的形式单一5.2.2.5 数学交流的技巧性需要加强5.2.2.6 师生关系值得思考5.2.2.7 师生的数学交流意识淡薄第六部分 有效数学交流的对策6.1 教师在有效数学交流中的策略6.1.1 准备适宜的数学交流内容6.1.2 创造数学交流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数学交流6.1.3 提出有意义、有深度的数学交流问题6.1.4 抓住数学交流契机,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交流6.1.5 加强数学语言的转化学习,提高数学交流的准确性6.1.6 增强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激起学生读数学的兴趣6.1.7 培养学生写数学日记的习惯,加强学生进行自我交流6.2 学生在有效数学交流中的策略6.2.1 转变数学交流的心态,提高数学交流意识6.2.2 提前预习交流内容,做好数学交流的准备6.2.3 明确数学交流的目的,提高数学交流的主动性6.2.4 加强数学模式的学习,提高数学交流的效率6.2.5 学会反思,提高数学交流的质量第七部分 有效数学交流的一个案例设计第八部分 总结与展望参考文献附录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高中数学论文; 有效性论文; 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