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子商务——21世纪的良辰美景(论文文献综述)
居易成[1](2021)在《基于参数化的音箱产品定制服务平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数字技术尖端化和消费需求个性化的背景下,定制设计迎来新的机遇和发展方向。本课题来源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从拟态到数态-参数化建构策略研究”,目的是,在传统定制渠道的基础上,以新一代消费群体需求为目标,设计师如何借助参数化为代表的数字生成技术,将数字制造和个性定制结合以探索新的造物手段,同时结合线上平台,构建全新的定制体系。在理论研究方面,围绕定制服务平台的研究背景,音箱产品定制的设计内容范畴以及参数化的技术手段进行桌面研究。通过对参数化设计技术的的定义、概念阐述以及应用分析,论证参数化技术在定制服务与平台中的应用方式与可行性,应用价值与发展问题。同时探索音箱产品的定制范畴,主要分为基于部件与功能结构的定制以及融合参数化技术的基于产品语义学的音箱造型定制。并建立适用于课题的参数化定制平台。在调研分析阶段,通过问卷、用户访谈、实地观察将用户进行参数化定制音箱的行为功能模块选择定制阶段、外观参数化调控定制阶段以及生产与配送阶段后服务阶段,保证参数化平台建立的基础具有全链路的视角。通过汇总问卷、焦点小组、用户深度访谈,并进行洞察归类。得到本文聚焦解决的问题类别,分为平台信息、平台交互、平台服务与产品四个层级方向。并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定制平台差异化信息流程搭建;定制流程多通道交互方式融合;定制服务的全链路循环系统构建;基于参数化技术和产品语义的产品定制方式。设计实践阶段首先细分场景进行参数化定制平台功能内容的导出,并基于主要功能内容,对参数化音箱定制平台进行利益相关者以及信息和物资等流动的产品定义;其次借助参数化软件实现设计结果可控性与多样性,通过参数化造型语义与造型元素的对应关系生成音箱外观;对音箱产品功能与部件的定制内容进行导出,分为声音特性、其他功能特性与物理属性;在以轻量化为主的界面设计准则指导下完成参数化定制平台交互原型设计。最终实现课题研究目标——在传统定制服务的基础上,结合参数化生成技术,构建全新的线上平台定制体系,为实现消费者需求,且拓展定制服务新的发展方向。
韩园妍[2](2021)在《老字号S公司品牌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老字号们经历了几十年乃至数百年的岁月洗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藏,具有地域垄断性资源,含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较高的美誉度,是企业无形资产价值的体现。品牌展示了企业的形象,也体现了自身的经营管理综合能力,是企业的无形资产。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升,人们不再简单追求产品本身的功能,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品牌管理的工作,加大品牌创新的力度,增加产品附加价值,从而提高产品销量,增加企业收入。企业的品牌战略在现代市场竞争中至关重要,品牌战略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或标志,它融合了企业的管理、决策、文化内涵等要素,是建立、发展企业品牌的计划。因此,实施品牌战略,有利于企业吸引更多消费者,扩大品牌的市场影响力,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老字号S公司主要生产酱菜、酱油、花色酱、腐乳、醋等系列调味品,是全国调味品50强骨干企业。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越来越深,老字号S品牌却开始衰退,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对老字号S公司品牌的认识。因此本研究在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品牌发展战略理论,思考并探索老字号S公司在新形势下品牌战略的发展。本文以老字号S公司品牌为研究对象,结合品牌战略的相关理论,运用相关分析方法等综合分析老字号S公司在品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并在总结国内外学者们对品牌战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老字号S公司品牌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分析,根据面临的实际问题,制定出适合老字号S公司的品牌发展战略。最后,根据S公司内部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品牌发展战略的需要,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确保公司品牌战略的成功实施,并对其他老字号企业品牌发展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对发展老字号产业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指导意义。
付吉力根[3](2020)在《资源与规则:尕扎村社会转型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社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进入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如何基于地方特点,结合传统与现代是乡村社会转型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选取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尕扎村,运用结构化理论,探讨了高原村落的社会转型实践。高原村落的资源稀缺性和生态多样性是社会转型的制约因素,同时也是社会转型的能动因素。发挥高原村落的能动性,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在更大的空间配置资源是社会转型的核心问题。本研究基于民族志的方法,通过为期14个月的田野调查,使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结合地方志、历史文献以及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历史空间、生产空间、亲属空间、象征空间以及组织空间中的各种实践,对乡村社会转型进行了分析和阐释。在历史空间中,尕扎村经历部落制度、土司制度以及寺院体系等,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土地制度由封建贵族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人们获得了使用土地的平等权利,社会发展有了质的飞跃。这个历史过程是地方社会进入国家整体的分配体系的过程。历史空间是当前社会转型的前提条件。在生产空间中,村民的农牧业生产围绕定居点、牧场和借牧地三个空间展开。在河谷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通过空间轮转突破资源限制,使农牧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生产空间是社会转型的物质基础。在亲属空间中,家庭结构以扩大家庭为主,通婚范围集中在河谷之内,这与当地的农牧业生产方式有密切关系。从人情往来中的礼物形式来看,哈达加礼金是最普遍的形式。礼物的货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哈达所承载的象征意义变得更加宽泛,同时实物形式的礼物收缩在亲密的亲属之间。亲属空间是社会转型的规则基础。在象征空间中,人们通过仪式的方式,展演资源共享的规则。措哇、村落、河谷等山神祭祀的不同单位,代表着不同的资源共享和纠纷调节范围。敦巴斋会、嘛尼会则通过物的汇集和分散,调节合作与竞争的社会规范。象征空间是社会转型的文化基础。在组织空间中,借助国家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以旅游资源开发、环保协会、合作社为载体,在超越村落的层面上建立新的组织形式,使得村落在更广阔的领域进行资源配置和利用。环保协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成为乡村承接国家政策指导和市场机制新载体。组织空间是社会转型的制度保障。综合而言,从历史空间、生产空间、亲属空间、象征空间以及组织空间构成的整体生活空间来看,尕扎村的社会转型在传统农牧业生产和注重集体协作的基础上进行。历史空间和生产空间是社会转型的前提和基础;亲属空间和象征空间是在长期社会转型中形成的地方资源配置方式,而组织空间是村落在乡村关系网络的基础上与国家政策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形成新的资源配置方式的载体。从资源与规则的理论视角来看,乡村社会转型是资源与规则的结构化过程。在此,结构具有资源与规则的二重性,资源由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构成,而规则具有管制性和构成性。社会转型需要发挥资源的配置性和规则的构成性,也利用资源的权威性和规则的管制性。尕扎村社会转型的关键点在于当地的权威性资源与国家政策和市场机制的构成性上。当地的权威性资源是配置性资源的基础上通过长时间的规则化过程而形成的。国家政策和市场机制的构成性通过资源化过程转化为当地新的配置性资源,这一过程通过生产空间来完成。生产空间与其他空间通过资源化和规则化相互影响,其中组织空间作为最具构成性的权威性资源,更新地方的资源配置方式,形成新的权威性资源。生产空间和组织空间在乡村社会转型中作为资源与规则转化的两个重要空间,连接地方和国家/市场,成为从社会整合到系统整合的主要实践领域。总而言之,高原村落的社会转型是村落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导下,在乡村关系网络的基础上,运用市场机制,通过资源与规则的结构化过程,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过程。
祁乐[4](2020)在《十三行时期外销金银材质包装设计与现代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三行时期,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唯一对西洋外商开放的通商口岸,经营管理着中西方商行。而十三行时期外销金银材质包装是销往西方的重要商品之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文献研究等多种方法,对十三行时期外销金银材质包装的发展背景、发展脉络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了它的造型、纹样等艺术特征,并结合现代金银材质包装的现状与趋势,深度刨析十三行时期金银材质包装所传递出的文化特征,提取最能代表其文化的元素符号,进行打散、重构、变换,设计出满足消费者审美和需求的现代丝绸包装,以期对现代包装设计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首先,以社会、经济学的视角,对十三行时期的社会历史以及金银工艺、种类、用途等方面进行分析,思考这些时代背景与工艺背景对包装的艺术特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而外销金银材质包装在此时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其内容物与之有何关联,同时,要对外销金银材质包装的种类进行探索,结合理论与实际案例,研究不同种类的包装功能、纹样、材质的变换,既有利于探寻十三行时期外销金银材质包装风靡西方的原因,使现代包装可以从中汲取经验,也有利于为现代包装设计寻找适合的案例。其次,将十三行时期外销金银材质包装分类为,方形与圆形、多曲形、仿生形、其他形等包装造型,以及人物宗教、动植物、山水建筑、徽章船舶等包装纹样,并对这些艺术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出十三行时期外销金银材质包装在中国传统岭南文化、海洋文化等以及西方巴洛克、洛可可风格等影响下,呈现出以西式造型、中式纹样为代表的中西结合的艺术特征,并以古鉴今,探究在经济全球化、一带一路、文化自信的背景下,中国现代包装的未来发展方向。最后,基于十三行时期外销金银材质包装设计进行现代应用,选取十三行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中交易较多的商品-丝绸,做为现代金银材质包装的内容物,结合现代金银材质包装设计现状、工艺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包装趋势,对现代丝绸包装进行市场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市场上的丝绸包装存在档次不清晰、包装同质化、对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挖掘的不够深入等问题,因此,需要对现代丝绸品牌进行准确的产品定位,包装定位,消费者定位,并借鉴十三行时期外销金银材质包装的艺术风格、文化内涵与设计理念中所表现出的包容性特征,设计出具有中西方文化特色的包装,并赋予其情感化、可持续、功能性、私人订制等包装理念。包装品牌以“羊城美锦”为品牌名称,以十三行时期外销金银材质包装中的代表性元素、岭南与西方的特色建筑,以及现代广州地标性建筑元素为基础,进行再设计、再创作,并结合十三行时期金银錾刻工艺与现代烫金、模切等印刷工艺,创作出具有深层次文化内涵的丝绸包装,这种具有文化属性的包装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增强了品牌的竞争力,还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为现代包装提供了设计新思路。
王晨[5](2020)在《探索乡村旅游新模式 ——康养旅游》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传统的旅游模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旅游需求,人们越来越渴望在娱乐休闲的同时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康养旅游的出现是顺应市场需求而兴起的旅游新模式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举措。发展产业鲜明、环境舒适宜人、配套设施完善的康养旅游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本文以磁县磁安康养小镇为例,探索乡村旅游新模式——康养旅游,通过阅读资料、实地调研、经验借鉴等研究方法,从磁安康养小镇的发展规划、设计理念和功能定位出发,通过实地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对磁县的区位条件、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条件进行分析研究,为磁安康养旅游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通过归纳演绎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对国内外康养旅游的发展现状、建立背景、设计定位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并运用到磁安康养小镇的建设中。通过SWOT分析法,对建设磁安康养小镇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分析总结,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的发展磁安康养特色小镇。经调查,康养旅游发展存在康养专业人才短缺,需大力培养康养专业人才;康养产品结构单一,需完善产品研发体系,创造多样化的康养旅游产品;要凸显地方特色,要立足于创新性和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方面进行开发。不仅可以提升当地知名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还可以给其他康养小镇的开发建设提供参考价值。
张弛[6](2019)在《互联网背景下财产概念的流变及对刑法适用的影响》文中认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使传统的财产形式发生虚拟化、电子化、数据化的流变,催生了一大批网络化的新型财产,由此带来大量的实践难题,给刑法中“财产”、“财物”等基础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造成巨大冲击。本文主要就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新的财产类型和财产形式进行探讨,并对相关的司法疑难问题予以解答:第一章主要对“财产”和“财物”等概念的刑法含义进行深入解读,准确把握概念的特征与认定标准,并对两者的关系加以厘清。本章首先对“财产”概念的历史流变与域外立法情况进行了梳理,对我国刑法学界围绕“财产”和“财物”等概念的理论争议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得出刑法中财物(财产)概念的认定标准:具有客观的物质存在形式、具有能够以金钱衡量的客观经济价值、具有占有和转移的可能性。此外,本章还对互联网背景下财产概念的流变给刑法造成的冲击进行了总结,具体包括财产概念边界的模糊、财产犯罪行为模式的异化、与罪名界限的纠葛、犯罪数额与既遂标准的认定困境等。第二章主要对与电子资金有关的问题进行研究。以银行电子现金、第三方支付账户余额、具有支付功能的理财产品与比特币等“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为代表的电子资金均应当被视为刑法意义上的“财物”。侵害电子资金的案件按照行为模式可以被划分为“窃取型”、“复制型”、“套取型”等基本类型,前两者原则上应当以盗窃罪认定,而后者则可能涉及非法经营罪、高利转贷罪等罪名。在对涉电子资金犯罪案件的既遂标准进行把握时,应当坚持控制说的立场,以行为人取得对电子资金的控制和占有作为认定犯罪既遂的节点和标志。此外,本章还对涉电子资金犯罪案件中的罪名界分问题进行了讨论。第三章以近年来出现的各类电子化的权利凭证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物品电子凭证、服务电子凭证与电子积分等三种典型的电子权利凭证的犯罪问题进行讨论。物品电子凭证无论获取途径免费与否均应被认定为刑法意义上的“财物”,而服务电子凭证只有在同时满足有偿获取与能够独立兑换服务的情况下方可被认定为“财物”,至于电子积分,则应依据其实际功能具体判断。侵害电子权利凭证的案件可能涉嫌盗窃罪、诈骗罪以及伪造、倒卖伪造的有价票证罪等罪名。仅具有打折或折抵功能、无法单独兑换物品或服务的电子权利凭证不属于“财物”。第四章主要涉及大数据与大数据财产的问题。“大数据”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集合而非一个单独的概念,只有那些满足刑法上“财物”认定标准的大数据表现形式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财产”。具体说来,“大数据财产”应当仅限于能够在大数据平台或者大数据交易市场上交易和出售的,经过收集的底层数据、清洗后的匿名化数据以及经过挖掘之后形成的大数据产品。大数据财产应当归属于大数据挖掘者和控制者所有,而非归属于产生数据的个人。对于侵害大数据财产的行为可以适用盗窃罪、合同诈骗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等罪名,而对于那些无法被认定为“财物”的大数据表现形式则可以援引计算机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侵犯商业秘密罪、侵犯着作权罪等罪名加以保护。第五章对实践中争议颇多的“虚拟财产”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所谓的“虚拟财产”虽然被冠以“财产”之名,但其既不具有能够以货币加以衡量的客观经济价值,也不具有可以被玩家占有或转移的可能性,不能被认定为刑法意义上的“财物”,在本质上是一种互联网娱乐服务的虚拟权利凭证。以技术手段从游戏运营商处非法获取虚拟财产的行为应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论处;对于以技术手段从其他游戏玩家处“窃取”虚拟财产的行为则应以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认定。采取抢劫、诱骗、威胁等现实性手段非法获取他人虚拟财产的行为不能被认定为犯罪。此外,利用互联网游戏外挂大量获取虚拟财产的行为,在未使用破坏性程序、未对互联网游戏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破坏的情况下也不宜作为犯罪处理。仅以个人娱乐为目的而制作、使用游戏外挂程序或者以其他技术性手段非法获取虚拟财产,并未用于销售牟利的,无论如何也不应以犯罪论处。任何人不能仅仅因为打游戏而受到刑事追诉。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就互联网背景下刑法如何应对“财产”概念的流变所带来的冲击作出全面回应。
牛晨越[7](2019)在《民国前期出版多元化发展研究(1912-1931)》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出版业的不断发展,出版业多元化发展现象已经成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但是,目前关于出版业多元化的研究,多以当代出版机构作为研究重点和出发点,很少涉及到民国前期的出版多元化发展。论文以此为切入点,对1912-1931年间的出版多元化发展现象进行了研究,本选题属于断代出版史的专题研究。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多元化发展进行了界定,介绍了研究使用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对已有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正文部分,论文研究了出版机构的主业多元化,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世界书局为例,研究了三大书局出主业多元化特征,并对三者的主业多元化发展方式进行了比较。接下来,论文从出版物形态和出版物内容类型入手,研究了三大书局“书——刊”交融的发展模式;又对当时的报馆和杂志社出版图书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了除书局外,其他出版机构的出版物多元化现象。论文对出版机构的跨界多元化做了重点的分析。论文发现,商务印书馆不仅拍摄电影,还在教育培训、制造业等领域有嘱目的成就,跨界多元化发展程度最高。中华书局的跨界多元化发展紧紧围绕主业展开,主要拓展教育领域的产业;世界书局的跨界多元化发展与主业的关联程度最低,主要从事信托事业和地产事业。论文最后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理论方面,论文首先根据媒介生态学理论,对1912年-1931年的出版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然后借用媒介环境学理论中的补偿媒介理论,对出版业多元化对出版内容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史料方面,论文将1912年-1931年的出版业多元化现象进行了划分,将民国前期出版业的多元化现象划分为主业的多元化、出版物形态的多元化以及跨界多元化三种。最后,文章对1912-1931年间出版业多元化发展现象进行了提炼、总结和归纳。
孟庆舜[8](2018)在《丹东休闲农业发展中的政府履职行为研究》文中提出丹东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农业资源禀赋良好,在丹东发展休闲农业,不仅可以进一步挖掘资源优势,还能有效拓宽农业功能,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结构从单一向多元转变。在休闲农业的发展进程中,政府一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履行职能,引导并服务着产业发展。因此,对于丹东来说,研究如何发挥好政府在休闲农业中的作用,不断完善政府履职行为,助推休闲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写作过程中,通过实地调研,掌握了大量的统计数据和第一手资料,并通过文献的查阅,对休闲农业中政府履职研究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定性分析,并将相关结论运用到论文写作之中。本文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的绪论和第二章的基本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为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从论文的选题背景入手,指出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研究所涉及到的休闲农业基本概念和政府职能相关理论进行了概述,并对政府在休闲农业中的应尽职能进行了具体界定。第三章和第四章可划分为第二部分,在这一部分中,通过产业统计数据的呈现,从自然条件、区位、人文、产业现状等角度,介绍了丹东休闲农业的发展优势和发展现状,分析了丹东市政府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履职行为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五章作为第三部分,分别从规划制定、健全监管协调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人才支撑、提高宣传水平和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等方面,提出如何完善政府履职行为的建议。第四部分即为第六章结论,指出丹东休闲农业发展中政府履职面临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多措并举,完善政府履职行为,促进休闲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杨慧子[9](2017)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国,以丰富的非遗项目传承着独特的文化基因。同时,文化创意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切相关,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重要方向。论文所研究的内容及创新之处,正是关于非遗与文创产品设计关系的分析,深入论证了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品相结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来源,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品”(简称“非遗文创”)。其资源一方面来自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则源于有形之物,包括将非遗的文化概念进行物化的产品、和非遗相关的文化空间、以制作技艺形成的工艺品等。论文立足于当代,对非遗文创进行定义与分析,指出非遗文创设计的关键所在。论文除引言与结语之外,共分六个篇章,从多个方面对非遗与文创产品进行了论述。第一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文化创意产品的意义入手,阐述了二者融合的可能性;第二章主要分析中国的文化创意产品及其现状;第三章结合前两章分析了非遗和非遗文创意产品的关系,提出“非遗文创”的概念;第四章对非遗文创的现存问题逐一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归纳了非遗文创产品设计的五条核心原则和六种设计方法;第六章针对非遗文创的发展,提出复合型“经纪人”、“流水线”、政策制度、宣传营销、人才培养等相关对策。论文结合了多个田野调查的案例与笔者对非遗的研究、民间美术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方面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三个创新点:一是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品”(“非遗文创”)的概念,特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资源进行设计的文化创意产品;二是指出“非遗文创”得以形成的关键在于非遗“本真”的保持;三是提出了非遗文创“经纪人”的概念,特指在民间手工艺人和文创产业之间牵线搭桥的角色。作者希望以此为政府主管部门、院校、相关文化机构和设计师在非遗文创的管理、设计、生产方面,提供一些建议和新的思路。
李拉扬[10](2017)在《“旅游凝视”视角下的城市研究:从城市性到城市景观》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在旅游目的地体系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城市旅游已经成为“遍及全球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旅游形式”(Ashworth&Page,2011)。然而,在实际的城市旅游开发中,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加之一直强调经济利益,政治与资本力量充斥着城市旅游空间的生产过程,因此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城市旅游发展的进程和方向,产生了很多现实问题。已有的国内外关于城市旅游的研究成果更多的是偏向于政府管理层面的对策性研究和地理学意义上的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而忽视了城市旅游者主体在城市景观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本研究提出城市旅游者是城市旅游活动的主体,是城市景观打造必须考虑的对象性存在,只有旅游者对城市景观的积极认同与体验,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因此,旅游者与城市的体验关系就成为了城市旅游研究迫切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城市旅游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旅游凝视”作为理论分析工具,对“旅游城市”、“城市性”、“意义世界”、“城市景观”等概念的内涵做出新的判断和诠释。研究数据通过深度访谈、网络文本以及问卷调查三种方式获取,运用理论思辨、扎根理论以及定量研究三种方法来深入分析城市旅游体验的整体结构,并探索城市旅游者景观体验的偏好和认同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的具体内容安排大致可分为如下六章:第一章绪论,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奠定整个研究的基础。通过介绍研究背景,梳理国内外在城市旅游领域的研究动态与理论走向,提出旅游者与城市的体验关系是城市旅游研究的这一核心命题,确立本研究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选用的研究方法,并说明本研究在研究视角以及研究内容上的创新之处。第二章,引入“旅游凝视”,对“旅游凝视”的概念与理论发展进行梳理,提出“旅游凝视”的真正内涵所在,发现“旅游凝视”与“旅游体验”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研究框架,探讨城市旅游体验研究的逻辑主线:旅游城市→城市性→意义世界→城市景观。第三章,首先简单梳理城市的历史变迁和城市本质主义的历史演变,剖析当代城市中城市意识的启蒙,提出脱离现实城市存在于“旅游凝视”中的“旅游城市”概念,将旅游研究中的“城市”直接转变为“旅游城市”,并对其内涵和特征进行阐述。第四章以“城市性”与“城市旅游者的意义世界”为线索展开,研究旅游者与城市之间的体验关系。在上一章“旅游城市”提出的基础上,进而探讨“旅游城市”的特征——“城市性”——这一“旅游城市”被旅游者通过“凝视”所赋予的意义。因此,本章的另外一部分着重研究城市旅游者意义世界的共同点和变化特征。第五章研究“城市景观”,首先,通过定性的扎根理论与定量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总结城市景观的旅游偏好,并探讨各类城市景观与旅游者意义认同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验证城市旅游对于旅游者生命存在的意义所在。第六章是本研究的结论部分。除了阐述和总结本研究的主要观点,还提出了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本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旅游凝视”理论的应用涉及到现实世界的符号表征,也涉及到旅游者形而上的欲望和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旅游者如何选择景观,又如何超越景观进入意义世界?一直悬而未解。而“旅游凝视”在学术界的引用,长期以来一直与“视觉”、“权力”等社会学隐喻联系在一起,其“从物到意”这样一个特殊过程却一直被研究者们所忽视,包括Urry本人在内的众多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都言辞含糊,虽然我们能够理解Urry对宏大叙事的企图。因此,对“旅游凝视”概念内涵的清晰界定是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在梳理“旅游凝视”概念发展以及解释困境的基础上,将“旅游凝视”重构出四个维度的内涵:形而上的意义世界、多感官身体、旅游符号与景观、“规训”与“主体”。(2)透过“旅游凝视”这一理论,本研究发现,旅游者所面对、所“凝视”的城市并非现实城市,是由现实城市中的若干景观符号“拼贴”而成,因此本研究在这一基础上提出“旅游城市”的新观点,“旅游城市”并非现实中的城市,而是由于“旅游凝视”存在于旅游者意识之中。“旅游城市”的本质是一种感性的城市,是知觉与情感在第一时间交融后的产物。而这一概念的提出,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3)停留在旅游者意识中的“旅游城市”直接决定了城市旅游研究中的“城市性”不能直接借用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领域的既有研究结果,而应该意识到“旅游凝视”下的“旅游城市”有其自身特性,而这个特性正是“城市性”在旅游语境中的应有之义。因此,本研究从访谈和游记的文本归纳出五种“城市性”:多样与整体;场所精神;情感乌托邦;地方性;有限性。(4)意义是决定“旅游凝视”的最高原则,也是城市旅游者的终极体验目标。具体有以下四个维度:首先,城市旅游对于旅游者可以看作是日常生活的彼岸。在旅游者看来,日常生活是重复的、乏味无奇的、人际交往冷漠的、压抑的一个世界,而城市旅游由于其内在的“超越性”,必然与日常生活存在着差异;其次,城市旅游与其他类型的旅游可能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身体快感”的解放,而且只有在城市中,旅游者的身体快感和欲望才能达到全方位的极致和满足;第三,由于城市中文化的丰富以及人类活动的表征,因此城市旅游者获得审美体验也就显得理所当然;最后,在“旅游凝视”过程中,一部分城市旅游者是关注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的,城市提供了旅游者更多的机会进行自我尝试和挑战。(5)当“意义”重新回到“旅游凝视”中,“城市景观”作为意义的通道就有了举足轻重的研究价值。与“旅游城市”一样,“城市景观”在本研究中重新回到旅游者意识中,从而与现实景观相区分。在对游记文本的扎根理论分析中,本研究发现4个结论:①城市景观既有结构性的,即社会赋予的,又有随机性,而其随机性又佐证了“旅游凝视”和“旅游城市”的选择性和多样性;②城市景观是意义世界的通路,旅游的目的在于脱离景观进入意义世界;③对“城市景观”的“旅游凝视”经常表现出一种反抗性意识;④城市景观的“凝视”方式分为两种:物欲占有者和漫游者,这也是城市快感和美感的两种获得方式。在考察城市旅游者景观偏好与体验认同的相关性时,本研究还发现:①用聚类分析给出的三维结构来描述城市旅游者的“景观偏好”和“意义认同”,“景观偏好”可以分为主动“凝视”的景观、被动“凝视”的景观和“异化”景观三个维度;“意义认同”可以包括“生命价值”、“物质欲望”、“文化修养”三个维度;②景观偏好与意义认同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景观偏好的三个维度通过既平行又交叉的交互作用影响意义认同的三个维度。本文研究视角的新意与特色在于,以旅游者微观视角来研究城市旅游,有别于以往城市旅游研究中泛滥的宏观或中观的研究视角以及对策性的研究旨趣。“旅游凝视”视角的介入,既厘清了旅游体验过程中从感知到生成意义世界的过程,也彰显了旅游的本质在于超越现实的精神世界。以“旅游视角”的切入,本研究发现“城市”、“旅游城市”、“城市性”等概念都具有了与既有研究截然不同的内涵。不过,限于目前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本研究仍有一些尚待发掘的理论空间,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表现在:第一,本研究虽然考察了国内外大量的文献资料,并且结合定性材料,试图从中清晰挖掘出“旅游城市”、“城市性”、“城市体验”以及“城市景观”等概念的内涵,但囿于本人在理论思辨能力和知识架构方面的局限,在进行逻辑推理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对研究资料的处理和分析存在不足,从而影响了对本文上述观点的阐释深度。第二,尽管本研究采取了扎根理论方法来对“城市景观”的“凝视”结构进行分析,并尽可能地归纳这一结构的特点,这种分析局限于单一维度,并未延展至综合性诠释,需要未来做进一步理论探究。第三,本研究采用的是网络问卷发放和收集,由于网民在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结构上的特殊性,因此就规模庞大的城市旅游者来说,本研究所抽取的样本在代表性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本文努力采用一些技术手段做一些完善,但难免依然留有局部的系统性偏误。
二、电子商务——21世纪的良辰美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子商务——21世纪的良辰美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参数化的音箱产品定制服务平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1.1.1 定制设计体系推动产品设计 |
1.1.2 音箱产品的定制化设计成为新趋势 |
1.1.3 参数化技术是实现个性化消费体验的一个重要途径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课题研究阶段 |
2.用户及情景研究阶段 |
3.需求定义阶段 |
4.设计实践阶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关于产品定制服务平台的研究现状 |
1.4.2 参数化定制的研究现状 |
1.4.3 音箱设计的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参数化相关概念及定制平台发展现状 |
2.1 参数化定制服务平台的相关概念 |
2.1.1 参数化设计及其应用 |
2.1.2 定制产品与定制服务的相关概念 |
2.1.3 定制服务平台与用户参与设计 |
2.1.4 参数化定制平台的概念、发展及问题 |
2.2 音箱产品定制相关内容 |
2.2.1 基于部件与功能结构的音箱定制范畴 |
2.2.2 基于产品语义学的音箱定制设计研究 |
2.3 参数化驱动的音箱定制服务平台设计 |
2.3.1 音箱定制服务平台的基本内容 |
2.3.2 音箱定制服务平台参数提取 |
2.3.3 音箱定制服务平台的参数模型构建 |
2.4 参数提取后的参数化模型初步实验与效果展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参数化驱动下音箱设计与定制平台的的调研与分析 |
3.1 参数化驱动下音箱设计与定制平台的的调研策略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内容 |
3.1.3 调研方法 |
3.2 音箱定制服务平台的通用参数调研与具体案例分析 |
3.2.1 音箱定制服务平台案例分析 |
3.3 参数化定制音箱产品设计需求调研 |
3.3.1 调研脚本设计 |
3.3.2 访谈记录及需求导出 |
3.3.3 基于用户偏好收集的音响产品语义域提取 |
3.4 定制音箱设计服务平台功能需求调研 |
3.4.1 调研问卷脚本设计 |
3.4.2 访谈记录及需求导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参数化音箱定制服务平台的设计策略 |
4.1 参数化定制平台用户需求导入与分析 |
4.1.1 关于平台的用户阶段需求分类 |
4.1.2 关于平台的设计方向导出 |
4.2 参数化音箱定制服务平台的设计策略 |
4.2.1 信息层设计策略 |
4.2.2 交互层设计策略 |
4.2.3 服务层设计策略 |
4.2.4 基于参数化技术的音箱产品设计策略 |
4.3 用户模型与场景构建 |
4.3.1 用户模型的构建 |
4.3.2 关键场景构建与故事描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参数化音箱定制服务平台的设计实践 |
5.1 平台功能内容导出与产品定义 |
5.1.1 基于细分场景的平台功能内容导出 |
5.1.2 产品定义 |
5.2 音箱产品层设计 |
5.2.1 音箱产品参数化设计流程思路 |
5.2.2 音箱产品参数化设计结果 |
5.2.3 音箱产品功能与部件的定制内容导出 |
5.3 交互体验设计 |
5.3.1 平台结构层信息架构 |
5.3.2 平台界面设计原则与实践 |
5.3.3 原型设计 |
5.4 原型测试与评估 |
5.5 展览效果展示 |
5.6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论文中图片和表格来源索引 |
附录二: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履历 |
(2)老字号S公司品牌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归纳法 |
1.4.2 案例分析法 |
1.4.3 比较分析法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品牌战略 |
2.1.2 老字号 |
2.2 品牌战略理论基础 |
2.2.1 品牌的产生 |
2.2.2 品牌战略的理论基础 |
第3章 老字号S公司品牌发展现状分析 |
3.1 老字号S公司介绍 |
3.1.1 企业生产经营能力 |
3.1.2 企业营销能力 |
3.1.3 企业财务能力 |
3.1.4 企业组织能力 |
3.2 老字号S公司品牌发展现状 |
3.3 老字号S公司品牌发展调研 |
3.3.1 问卷设计 |
3.3.2 发放与回收 |
3.3.3 结果 |
3.4 老字号S公司品牌发展存在问题 |
3.4.1 S品牌形象陈旧,公司忽视品牌管理 |
3.4.2 S品牌消费者群体固化,市场份额缩小 |
3.4.3 S品牌品牌质量维度较高,但联想维度较低 |
3.4.4 S品牌传播缺乏 |
3.5. 品牌发展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3.5.1 品牌认识不够,人才不足 |
3.5.2 品牌定位不明确 |
3.5.3 品牌缺少维护和个性化 |
3.5.4 品牌宣传手段和销售渠道缺乏创新 |
第4章 老字号S公司品牌发展战略制定 |
4.1 老字号S公司品牌发展环境分析 |
4.1.1 品牌外部环境分析 |
4.1.2 品牌内部环境分析 |
4.2 老字号S公司品牌发展原则和目标 |
4.2.1 确立原则 |
4.2.2 目标 |
4.3 老字号S公司品牌发展战略的制定 |
4.3.1 品牌模式的选择 |
4.3.2 品牌识别界定 |
4.3.3 品牌定位策略 |
4.3.4 品牌延伸策略 |
4.3.5 品牌整合传播策略 |
4.3.6 品牌维护策略 |
4.3.7 品牌创新策略 |
第5章 老字号S公司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
5.1 激活老字号企业文化 |
5.1.1 创新品牌经营理念 |
5.1.2 继承品牌的核心价值,创新品牌形象 |
5.1.3 拓宽品牌传播渠道 |
5.2 完善组织保障 |
5.2.1 管理模式生态化 |
5.2.2 完善公司组织治理 |
5.2.3 全方位实行集中管控 |
5.3 革新技术 |
5.3.1 加快生产技术革新 |
5.3.2 加大老字号产品创新力度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资源与规则:尕扎村社会转型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缘由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中国社会与社会转型 |
二、高原地区与社会转型 |
第三节 理论范式和重要概念 |
一、结构化理论 |
二、重要概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历史空间与转型实践 |
第一节 村落历史 |
一、尕扎村的地理方位 |
二、地名传说中的村落历史 |
第二节 土地制度的历史沿革 |
一、行政体系的演变 |
二、土地制度的沿革 |
第三节 宗教文化与河谷整合 |
一、苯教文化的传统 |
二、苯教和佛教文化的融合 |
三、建立寺院的历史人物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产空间与转型实践 |
第一节 农牧业生产的政策变迁 |
一、农牧业生产的政策转变 |
二、改革开放后的致富事例 |
第二节 农牧业生产的时空安排 |
一、农牧林资源以及利用方式的变化 |
二、牧业生产中的空间转换 |
第三节 农牧业生产生活的转变 |
一、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 |
二、收入结构与生活转变 |
本章小结 |
本章附图 |
第四章 亲属空间与转型实践 |
第一节 家庭结构 |
一、家庭规模 |
二、家庭类型 |
三、亲属称谓 |
第二节 婚姻与继嗣 |
一、通婚范围 |
二、村落内部婚姻 |
三、村落外部婚姻 |
四、继嗣形式 |
第三节 人情往来与亲疏远近关系 |
一、婚礼 |
二、葬礼 |
三、盖房 |
第四节 口头起誓隐含的亲疏远近关系 |
一、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起誓 |
二、问卷调查 |
本章小结 |
本章附图 |
第五章 象征空间与转型实践 |
第一节 山神祭祀 |
一、措哇 |
二、山神祭祀 |
三、山神祭祀的象征意义 |
第二节 敦巴斋会 |
一、敦巴斋会的早期记录 |
二、敦巴斋会的主要内容 |
三、敦巴斋会的象征意义 |
第三节 嘛尼会 |
一、嘛尼会的过程及内容 |
二、嘛尼会中体现的村民关系 |
三、嘛尼会的象征意义 |
本章小结 |
本章附图 |
第六章 组织空间与转型实践 |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转型实践 |
一、寺院以及年度活动 |
二、转型中的寺院功能 |
第二节 环保协会与转型实践 |
一、参与公益活动 |
二、自行成立环保协会 |
三、村民对环保协会的态度 |
第三节 国家政策与转型实践 |
一、“生态文明村”建设项目与实施 |
二、“三变改革”与合作社建立 |
本章小结 |
本章附图 |
结论 |
一、牧村:农村与牧区之间 |
二、生活空间的社会转型特点 |
三、乡村社会转型与制度改革 |
四、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4)十三行时期外销金银材质包装设计与现代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 中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十三行时期外销金银材质包装的发展概况 |
2.1 社会历史发展 |
2.1.1 政治背景 |
2.1.2 经济背景 |
2.1.3 文化背景 |
2.2 金银材质特征 |
2.2.1 工艺特征 |
2.2.2 种类用途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十三行时期外销金银材质包装艺术特征 |
3.1 容器造型-包罗万象 |
3.1.1 圆形与方形 |
3.1.2 多曲形 |
3.1.3 仿生形 |
3.1.4 其他形 |
3.2 题材纹样-繁密瑰丽 |
3.2.1 人物宗教纹 |
3.2.2 动植物纹 |
3.2.3 山水建筑纹 |
3.2.4 徽章船舶纹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金银材质包装现状与趋势 |
4.1 发展现状 |
4.1.1 包装历程 |
4.1.2 包装现状 |
4.1.3 工艺现状 |
4.2 包装趋势 |
4.2.1 国潮包装 |
4.2.2 可持续包装 |
4.2.3 功能性包装 |
4.2.4 定制包装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十三行外销金银材质包装设计应用实践-以丝绸包装为例 |
5.1 丝绸及丝绸包装概述 |
5.2 丝绸包装发展现状 |
5.2.1 丝绸产品市场调研 |
5.2.2 丝绸包装设计现状 |
5.3 高档丝绸包装设计定位 |
5.3.1 产品定位 |
5.3.2 品牌定位 |
5.3.3 消费者定位 |
5.4 高档丝绸的金银材质包装设计创新与应用 |
5.4.1 包装造型 |
5.4.2 纹样创作 |
5.4.3 工艺材料 |
5.4.4 整体效果 |
5.5 本章小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附录 |
(5)探索乡村旅游新模式 ——康养旅游(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旅游发展现状 |
1.1.2 国家政策 |
1.1.3 社会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2 国内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3 研究综评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文章的创新性 |
第2章 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 |
2.1 乡村旅游的基本概述 |
2.1.1 乡村旅游发展的原因 |
2.1.2 发展乡村旅游的必要条件 |
2.2 乡村旅游的概况 |
2.2.1 乡村旅游的现状 |
2.2.2 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及典型案例 |
2.3 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4 针对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
第3章 乡村旅游新模式——康养旅游的理论研究 |
3.1 康养旅游的基本概述 |
3.1.1 康养旅游的发展环境 |
3.1.2 康养的相关概念 |
3.1.3 康养旅游的特征 |
3.2 乡村旅游与康养旅游的融合发展 |
3.3 康养旅游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发展方向 |
3.3.1 康养旅游发展的必要条件 |
3.3.2 康养旅游的发展方向 |
3.4 康养旅游的发展前景 |
第4章 国内外康养旅游实例分析和启示 |
4.1 国外实例——比利时SPA小镇(斯帕) |
4.1.1 SPA小镇建立的背景 |
4.1.2 SPA小镇的设计定位 |
4.1.3 康养旅游建设经验借鉴 |
4.2 国外实例——荷兰小镇 |
4.2.1 荷兰小镇的建立的背景 |
4.2.2 荷兰小镇的设计定位 |
4.2.3 康养旅游建设经验借鉴 |
4.3 国外建设康养旅游发展对磁县康养旅游发展的启示 |
4.3.1 以自然资源为依托 |
4.3.2 完善产品开发体系 |
4.3.3 弘扬传统文化 |
4.3.4 培养专业人才 |
4.3.5 建设合理的管理机制 |
第5章 研究区域概况 |
5.1 磁安康养小镇的区位条件 |
5.1.1 项目的地理位置 |
5.1.2 社会经济条件 |
5.1.3 历史文化 |
5.2 基础条件调查 |
5.2.1 调查范围 |
5.2.2 研究方法 |
5.2.3 调查内容 |
第6章 磁安康养小镇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
6.1 项目建设的社会背景 |
6.2 项目建设的思路解析 |
6.2.1 项目的空间布局 |
6.2.2 功能定位 |
6.2.3 板块解读 |
6.3 项目的创新性 |
6.3.1 具有很强的功能性 |
6.3.2 打造一体化糖尿病康疗产业链 |
6.3.3 采用建立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行为的手段 |
6.3.4 采用“小镇+互联网服务”的资源配置方式 |
6.4 可行性分析 |
6.5 SWOT分析 |
6.6 对磁县产生的影响 |
第7章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7.1 我国康养旅游存在的问题 |
7.2 磁安康养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7.2.1 投融资困难 |
7.2.2 缺乏专业设计团队 |
7.2.3 宣传效果差 |
7.3 建议 |
7.3.1 适时对旅游环境进行评估 |
7.3.2 拓展投融资渠道 |
7.3.3 打造专业的康养团队 |
7.3.4 加大营销力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6)互联网背景下财产概念的流变及对刑法适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刑法中的财产概念 |
第一节 “财产”概念的历史流变 |
一、早期:“物”与“财产”的具体化列举 |
二、发展:作为法律术语的“物”与“财产”概念的成型 |
三、成熟:无体物概念的提出 |
四、流变:财产概念外延的不断扩张 |
第二节 “财产”概念的域外考察 |
一、德国 |
二、日本 |
三、英国 |
四、美国 |
五、苏联 |
六、评析 |
第三节 我国刑法中的“财产”概念及认定标准 |
一、刑法中“财产”和“财物”概念的关系 |
二、关于“财物”属性的理论争讼 |
三、互联网背景下“财物”(财产)的认定标准 |
第四节 互联网背景下“财产”概念的流变及对刑法的冲击 |
一、财产形式的流变对“财物”概念边界的冲击 |
二、行为模式的异变对犯罪认定和罪名界限的冲击 |
三、财产的数据化带来的数额认定的困境与既遂标准的漂移 |
小结 |
第二章 电子资金犯罪的刑法应对 |
第一节 电子资金概述 |
一、电子资金的概念范畴 |
二、电子资金的本质与财产性根基 |
三、电子资金的出现给刑事司法认定带来的冲击 |
第二节 电子资金犯罪的基本类型与行为认定 |
一、窃取型电子资金犯罪 |
二、复制型电子资金犯罪 |
三、套取型电子资金犯罪 |
第三节 电子资金犯罪的罪名界分 |
一、电子资金犯罪案件的罪名纠葛 |
二、电子资金案件罪名界分的理论聚讼及评析 |
三、电子资金犯罪案件的罪名界分步骤 |
第四节 电子资金犯罪的既遂标准 |
一、电子资金犯罪案件既遂标准的漂移 |
二、财产犯罪既遂标准的理论聚讼 |
三、侵害电子资金犯罪案件的既遂标准 |
小结 |
第三章 涉电子权利凭证案件的刑事司法认定 |
第一节 电子权利凭证概述:分类、财产性与刑法研究现状 |
一、刑法视域下电子权利凭证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二、电子权利凭证的种类 |
三、电子权利凭证的财产性辨析 |
第二节 涉物品电子凭证案件的刑事司法认定 |
一、窃取他人物品电子凭证的行为定性 |
二、侵入系统生成物品电子凭证后倒卖行为的认定 |
第三节 侵害服务电子凭证行为的刑事司法认定 |
一、记名的服务电子凭证 |
二、不记名的服务电子凭证 |
第四节 电子积分犯罪的刑事司法认定 |
一、侵入系统后虚增电子积分行为的罪名适用 |
二、利用系统漏洞刷取电子积分案件的定性 |
三、利用规则漏洞刷取电子积分行为的认定 |
四、复制电子资金系统后伪卡盗刷案件的处理 |
小结 |
第四章 大数据财产的刑法保护 |
第一节 大数据的概念界定与本质析正 |
一、大数据的定义与本质 |
二、大数据挖掘 |
三、“大数据”与“大数据财产”之概念勘正 |
第二节 大数据的财产性分析与大数据财产的权利归属 |
一、大数据的财产性分析 |
二、“大数据财产”的认定标准与范围界定 |
三、大数据财产的权利归属 |
第三节 大数据财产的刑法保护路径 |
一、大数据财产的保护路径之争 |
二、大数据财产的刑事司法保护 |
三、其他大数据侵害行为的刑事司法认定 |
小结 |
第五章 虚拟财产犯罪的刑事司法认定 |
第一节 虚拟财产的概念界定 |
一、关于“虚拟财产”概念范围的学理争讼 |
二、虚拟财产的内涵厘清 |
三、虚拟财产的外延 |
第二节 虚拟财产的财产性分析 |
一、虚拟财产的客观价值性分析 |
二、虚拟财产是否具有占有和转移的可能性 |
三、虚拟财产的本质 |
第三节 侵犯虚拟财产行为的刑事司法认定 |
一、以技术手段侵害虚拟财产行为的认定 |
二、以现实手段侵害虚拟财产行为的处理 |
三、制售、使用外挂行为的定性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民国前期出版多元化发展研究(1912-1931)(论文提纲范文)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创新性声明 |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主要工作(贡献)声明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1.1 出版业 |
1.1.2 出版业的多元化发展 |
1.1.3 研究起止点 |
1.2 研究理论 |
1.2.1 媒介生态理论 |
1.2.2 媒介补偿理论 |
1.3 研究现状 |
1.3.1 出版多元化相关着作 |
1.3.2 出版多元化相关论文 |
1.3.3 研究现状小结 |
1.4 创新点 |
1.4.1 选题创新 |
1.4.2 视角创新 |
1.4.3 材料创新 |
1.5 研究意义 |
1.5.1 为建立科学的完备的出版史提供资料 |
1.5.2 为今天的出版多元化的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案例研究法 |
1.6.3 比较研究法 |
第2章 民国前期的出版产业链多元化 |
2.1 出版机构产业链 |
2.1.1 宋代以来印刷技术的发展 |
2.1.2 出版机构产业链多元化的萌芽 |
2.2 民国前期三大出版机构的产业链多元化 |
2.2.1 三大机构的典型特征 |
2.2.2 商务印书馆的产业链多元化 |
2.2.3 中华书局的产业链多元化 |
2.2.4 世界书局的产业链多元化 |
2.2.5 小结 |
2.3 三大出版机构的产业链多元化比较 |
2.3.1 相同之处 |
2.3.2 不同之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民国前期出版物的多元化 |
3.1 三大机构出版物的转型 |
3.1.1 商务印书馆的出版新特点 |
3.1.2 中华书局的出版新特点 |
3.1.3 世界书局的出版新特点 |
3.1.4 小结 |
3.2 三大书局的出版多元化 |
3.2.1 商务印书馆的杂志出版 |
3.2.2 中华书局的杂志出版 |
3.2.3 世界书局的杂志出版 |
3.3 民国前期三大书局出版物多元化分析 |
3.3.1 “书——刊”出版时间交融 |
3.3.2 “书——刊”主题交融 |
3.4 报馆、杂志社的出版物多元化 |
3.4.1 报馆的图书出版 |
3.4.2 杂志社的图书出版 |
3.4.3 报馆和杂志社出版图书类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出版机构的跨界多元化 |
4.1 商务印书馆的电影工作 |
4.1.1 购买电影器材 |
4.1.2 搭建影棚 |
4.1.3 搭建办公楼 |
4.1.4 拍摄影片 |
4.2 商务印书馆电影工作与出版工作的关联 |
4.2.1 图书内容成为电影内容的来源 |
4.2.2 电影丰富了图书和杂志的内容 |
4.2.3 小结 |
4.3 商务印书馆的其他跨界多元化 |
4.3.1 制造仪器 |
4.3.2 开设教育机构 |
4.3.3 开设广告公司 |
4.4 中华书局和世界书局的跨界多元化 |
4.4.1 中华书局开办制造厂 |
4.4.2 世界书局开展信托工作 |
4.4.3 世界书局开展地产工作 |
4.5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1912-1931年图书出版机构统计表 |
附录二:1912年-1931年报馆/杂志社出版图书一览表 |
附录三:商务印书馆出品剧情片电影一览表 |
附录四:1931年前报刊中以“活动影戏“为标题文章一览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丹东休闲农业发展中的政府履职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简要评价 |
三、研究方法 |
(一) 实地调研法 |
(二) 文献研究法 |
四、创新点 |
(一) 提出政府应分层次构建产业规划体系 |
(二) 提出由政府探索建立“村民资金互助社” |
(三) 提出政府要用好四类人才 |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休闲农业概念界定 |
(一) 休闲农业的基本概念 |
(二) 休闲农业的功能 |
(三) 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 |
二、休闲农业中的政府职能界定 |
(一) 规划职能 |
(二) 监管职能 |
(三) 资源配置职能 |
(四) 公共服务职能 |
(五) 宣传职能 |
(六) 生态保护职能 |
三、政府职能理论 |
(一) 西方政府职能理论 |
(二) 马克思主义政府职能理论 |
(三) 马克思主义政府职能理论在我国的丰富与发展 |
(四) 政府职能理论对本文的指导作用 |
第三章 丹东休闲农业发展和政府履职行为现状 |
一、丹东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优势 |
(一) 发展现状 |
(二) 发展优势 |
二、丹东市政府在休闲农业中履职行为现状 |
(一) 成立休闲农业组织领导小组 |
(二) 规划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方向 |
(三) 依靠典型示范引领产业发展 |
(四) 对外宣传推介丹东休闲农业 |
(五) 组织休闲农业相关培训 |
第四章 丹东休闲农业发展中政府履职行为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存在问题 |
(一) 缺少本地区休闲农业专项规划 |
(二) 监管协调作用发挥不充分 |
(三) 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不够 |
(四) 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
(五) 产业人才培养不到位 |
(六) 宣传推广力度不强 |
(七) 生态资源保护不力 |
二、产生原因 |
(一) 认识偏差导致重视程度不够 |
(二) 管理体制滞后 |
(三) 整体下行经济形势造成资金和人才短缺 |
第五章 丹东休闲农业发展中完善政府履职行为的对策 |
一、制定专项发展规划 |
(一) 提高对规划重要作用的认识 |
(二) 分层次细化丹东休闲农业专项规划 |
二、健全完善监管协调机制 |
(一) 加强各成员单位间横向沟通 |
(二) 加强领导小组对各职能部门纵向指导 |
(三) 切实提高领导小组的监管能力 |
(四) 建立工作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 |
三、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 |
(一) 研究制定土地及税收等优惠政策 |
(二) 加大休闲农业资金投入倾斜力度 |
(三) 设置“村民资金互助社” |
四、完善配套公共服务体系 |
(一) 完善休闲农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
(二) 建立项目“一站式”审批服务平台 |
(三) 建立休闲农业旅游集散中心 |
五、强化人才支撑作用 |
(一) 发挥“第一书记”带头作用 |
(二) 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发展舞台 |
(三) 培养“大学生双创”生力军 |
(四) 激发“返乡农民工”能动性 |
六、提高品牌宣传水平 |
(一) 创新宣传推介模式 |
(二) 强化休闲农业品牌项目的带动作用 |
(三) 挖掘休闲农业旅游目的地文化底蕴 |
七、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 |
(一) 合理适度开发资源 |
(二) 努力推动污染“零排放” |
第六章 结论 |
一、研究得出的结论 |
(一) 休闲农业发展中政府履职问题不容忽视 |
(二) 应采取多种措施完善休闲农业发展中的政府履职行为 |
二、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中国大陆地区研究现状 |
二 中国台湾地区研究现状 |
三 域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文化创意产品的意义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文脉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原则 |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的关系 |
第四节 源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创意产品 |
第二章 中国的文化创意产品 |
第一节 文化创意产品的概述 |
一 文化创意产品的概念 |
二 文化创意产品的分类 |
三 文化创意产品的功能 |
第二节 文化创意产品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品的关系 |
第一节 非遗和非遗文创意产品的共生 |
第二节“非遗+文创”需要“量身定制” |
第三节 非遗文创对非遗生产性方式保护的影响 |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方式保护 |
二 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改良 |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变革的方向与误区 |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品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文化与审美的缺失 |
第二节 劣材与次工 |
第三节 同质化问题 |
第四节 机器代替手工 |
第五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品设计原则及方法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品设计核心原则 |
一 文化内涵 |
二 手工技艺 |
三 传统图案 |
四 优质的原材料 |
五 立足民族与地域特征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品设计方法 |
一 使用传统工艺与材料,控制品质 |
二 基于传统技艺,改进工艺及扩展功能 |
三 归纳典型,提炼传统图案与造型 |
四 保留部分工艺,改变材料与造型 |
五 沿用传统题材,进行周边衍生设计 |
六 提供材料包,引导手工体验 |
第六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品的发展对策 |
第一节 设立复合型的“经纪人” |
第二节“流水线”产业链的完善 |
第三节 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与经济制度 |
第四节 建立宣传营销渠道 |
第五节 非遗文创设计方向的人才培养 |
第六节“非遗进校园”与校企合作 |
一 地方性职业技术院校的传统工艺类非遗传承与校企合作 |
二 艺术类高等院校的传统工艺类非遗课程 |
第七节 线下、线上手工课程与亲子活动 |
第八节 重视品牌建设与专利保护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10)“旅游凝视”视角下的城市研究:从城市性到城市景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综述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1.4.1 采用“旅游凝视”视角 |
1.4.2 研究内容的系统创新:从范畴到命题 |
2 旅游世界中城市研究的新视角:旅游凝视 |
2.1 “旅游凝视”的提出与嬗变 |
2.2 “旅游凝视”困境及转向 |
2.3 “旅游凝视”内涵的重构 |
2.3.1 形而上的意义世界 |
2.3.2 源于多感官的身体 |
2.3.3 旅游符号与景观 |
2.3.4 “规训”与“主体” |
2.4 “旅游凝视”与城市旅游 |
3 从“城市”到“旅游城市” |
3.1 城市是什么? |
3.1.1 城市的时间维度 |
3.1.2 城市的本质主义 |
3.2 城市意识的觉醒和变异 |
3.2.1 城乡二元结构 |
3.2.2 现代性与城市 |
3.2.3 消费城市 |
3.3 “凝视”中的旅游城市 |
3.3.1 形式:独立于现实城市 |
3.3.2 本质:感性城市或现象城市 |
3.3.3 “凝视”的中间环节:旅游想象 |
4 “城市性”与旅游者的生命意义 |
4.1 “旅游凝视”中的“城市性” |
4.1.1 意象的多样性与整体性 |
4.1.2 对场所精神的认知 |
4.1.3 情感的乌托邦理想 |
4.1.4 全球化中的地方性 |
4.1.5 有限性的延展与无限 |
4.2 城市旅游的意义世界 |
4.2.1 日常生活的彼岸 |
4.2.2 身体快感的极致 |
4.2.3 审美体验的多维 |
4.2.4 自我认同与实现 |
4.3 城市旅游体验的特征新变 |
4.3.1 大众化的世俗体验 |
4.3.2 娱乐化的欲望 |
4.3.3 平面化的刺激感 |
4.3.4 图像化的符号 |
5 “城市景观”的生产 |
5.1 城市景观的理论与实践 |
5.1.1 景观、旅游景观 |
5.1.2 城市景观与“旅游凝视” |
5.1.3 城市景观的建设迷思 |
5.1.4 城市景观的建设反思 |
5.2 城市景观的“凝视”过程 |
5.2.1 分析单位:游记 |
5.2.2 资料收集与数据清洗 |
5.2.3 资料整理:筛选文本 |
5.2.4 开放性编码 |
5.2.5 主轴编码 |
5.2.6 结构识别 |
5.2.7 研究发现 |
5.2.8 小结 |
5.3 城市景观与旅游体验的相关性分析 |
5.3.1 研究数据的收集 |
5.3.2 描述性统计 |
5.3.3 量表有效性评价 |
5.3.4 景观偏好因子分析 |
5.3.5 景观偏好聚类分析 |
5.3.6 体验认同的因子分析 |
5.3.7 体验认同的聚类分析 |
5.3.8 Pearson相关性分析 |
5.3.9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附录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电子商务——21世纪的良辰美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参数化的音箱产品定制服务平台设计研究[D]. 居易成. 江南大学, 2021(01)
- [2]老字号S公司品牌发展战略研究[D]. 韩园妍. 扬州大学, 2021(09)
- [3]资源与规则:尕扎村社会转型实践研究[D]. 付吉力根.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十三行时期外销金银材质包装设计与现代应用研究[D]. 祁乐.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5]探索乡村旅游新模式 ——康养旅游[D]. 王晨.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6]互联网背景下财产概念的流变及对刑法适用的影响[D]. 张弛.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7]民国前期出版多元化发展研究(1912-1931)[D]. 牛晨越.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8]丹东休闲农业发展中的政府履职行为研究[D]. 孟庆舜. 东北大学, 2018(02)
- [9]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D]. 杨慧子.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7(02)
- [10]“旅游凝视”视角下的城市研究:从城市性到城市景观[D]. 李拉扬. 东北财经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