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微囊藻是国内外水体常见的水华种类,由于某些种类能产生一种已被认为能诱发人类原发性肝癌的环状肝肽-微囊藻毒素,因此微囊藻水华产生机理及其危害引起科学界和社会各界长期和广泛的关注。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水华蓝藻,特别是微囊藻发展了一套独特的生理学机制和适应特性,形成了极强的生态竞争优势。由于微囊藻主要以群体形式存在于微囊藻水华中,近几十年来对群体微囊藻在微囊藻水华的形成和保持中的作用已经开展了一些研究。然而,由于缺乏可比对的资料和数据,这种群体形式存在的竞争机制仍然存在较大的空白。我们实验室先前的研究表明群体和单细胞形态的微囊藻在生理适应方面有明显不同。为了进一步研究群体种群优势的机制和微囊藻的多样性,本文主要针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研究:1、群体微囊藻形成水华优势的生理基础是什么?2、在水华形成过程中,单细胞形态的微囊藻如何转化为群体形态微囊藻,这种转化的机制是什么?3、我国水体常见微囊藻水华,这些种类的亲缘关系、多样性和产毒特性如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的研究结果归纳如下:1.与单细胞微囊藻相比,群体微囊藻比生长率和叶绿素含量较低,但在整个生长阶段的光合放氧、ETRmax和高效的无机碳吸收能力(K0.5DIC≤8.395±0.701μM)均较高。此外,群体微囊藻的PC在整个藻蓝蛋白组分中的百分含量明显高于单细胞微囊藻,AP∶PE的比值(1.7∶1)较单细胞微囊藻稳定;2.比较了群体和单细胞微囊藻的外源无机磷和胞外产物积累,结果表明了单细胞微囊藻的Km高于群体微囊藻,但是群体和单细胞微囊藻在Vmax/Km和Vmax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这暗示了在形成水华过程中群体和单细胞微囊藻对磷的竞争能力大致相似,单细胞微囊藻略优于群体微囊藻。然而,群体微囊藻的胞外多糖(EPS)和总糖含量均高于单细胞微囊藻;3.群体和单细胞微囊藻的最大光合效率(Pm)和最适饱和光强(Ik)随着微囊藻群体直径大小的增加而增大。但两者的光合作用效率(α)、光补偿点(Ic)和暗呼吸(Rd)无显著的差异;4.在高光强胁迫下,微囊藻Fv/Fm、ETRmax、光合效率(α)和最适光强(Ik)都有所降低,但群体微囊藻降幅低于单细胞微囊藻;此外,群体微囊藻能通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微囊藻群体计数方法研究综述[J]. 污染防治技术 2020(02)
- [2].四环素对微囊藻生长及光合作用的毒性效应机制[J]. 生态毒理学报 2019(06)
- [3].微囊藻群体的竞争优势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4(07)
- [4].一种提高微囊藻计数精度的超声波前处理方法[J]. 水文 2018(06)
- [5].群体和单细胞微囊藻对短期高光胁迫的生理响应[J]. 水生生物学报 2017(02)
- [6].群体和单细胞微囊藻对短期温度变化的生理响应[J]. 水生生物学报 2017(05)
- [7].铜离子对绿色微囊藻增殖的影响[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1(04)
- [8].光强对微囊藻群体形态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 2014(01)
- [9].低强度超声波处理微囊藻的生物效应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7(10)
- [10].检测产毒微囊藻的特异性探针研究[J].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2(02)
- [11].太湖蓝藻水华期间水体和底泥中产毒微囊藻与非产毒微囊藻种群丰度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1(02)
- [12].巢湖夏季和冬季有毒微囊藻和无毒微囊藻种群丰度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1(12)
- [13].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对惠氏微囊藻(Microcystis wesenbergii)的化感作用[J]. 生态学杂志 2012(01)
- [14].连续水流和间歇水流对微囊藻生长的影响[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2(10)
- [15].太湖夏季水下光谱及色光对微囊藻群体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7(11)
- [16].流动条件下四尾栅藻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J]. 重庆大学学报 2013(07)
- [17].不同超声强度下微囊藻群体沉降及其上浮过程对光照和温度的响应[J]. 湖泊科学 2017(05)
- [18].太湖水华期间有毒和无毒微囊藻种群丰度的动态变化[J]. 生态学报 2012(22)
- [19].隆线蚤对微囊藻摄食消化的初步观察[J]. 当代水产 2013(11)
- [20].超声波法对微囊藻的去除和抑制作用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4(02)
- [21].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和流式细胞仪用于环境样品中产毒及非产毒微囊藻的定量监测[J].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0(03)
- [22].隆线蚤对微囊藻摄食消化的初步观察[J]. 当代水产 2014(04)
- [23].产毒微囊藻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01)
- [24].氮磷浓度对惠氏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生长的影响[J]. 南方水产科学 2017(02)
- [25].不同光照条件下水流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9)
- [26].太湖群体微囊藻对同形溞(Daphnia similis)生长和繁殖影响的模拟[J]. 湖泊科学 2012(01)
- [27].暗光缺氧条件下微囊藻的存活及胞内物质释放[J]. 中国环境科学 2018(04)
- [28].H_2O_2对惠氏微囊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 [29].温度与氮浓度对两种微囊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1(03)
- [30].微囊藻胞内毒素的批量快速提取方法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8(02)
标签:群体和单细胞微囊藻论文; 竞争优势论文; 生理特性论文; 形态转化论文; 基因多样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