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与现实:恒顺百年创业写真(论文文献综述)
吕姝焱[1](2019)在《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文中指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诗歌创作,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诗歌活动和诗学理念的梳理与讨论。吴蔚光、孙原湘相继主持了乾嘉之际的虞山诗坛,此时性灵诗风最受推崇。道光九年(1829)孙原湘去世,这标志着虞山诗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虞邑诗人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民生苦难及自身不幸遭际的诗歌。同治、光绪与宣统三朝,同光体风靡诗坛,虞邑诗人仍然坚守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学传统。特别是在光绪末年,张鸿等人组织了吴下西昆派,他们以诗笔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与时代。受“诗界革命”和“革命诗潮”的影响,此期的虞邑诗人也有从事新诗创作者,更有加入革命团体的革命诗人。民国时期,虞邑的宗唐派诗人开始向其他诗派寻求新路,但他们不忘汲取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史精神,以诗歌关注社会时事与民生疾苦。虞邑文人十分重视乡邦文化,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助益地域诗学的发展。虞邑诗人对凝结着钱谦益精神的红豆特别关注,他们创作了大量红豆题材的诗歌。藏书、读书、文学创作更是相互促进,他们将藏书活动引入诗歌,充实了诗歌题材。糅合了诗、书、画艺术之长的题画诗,则丰富了本邑诗学图景。有清以来,虞邑地域文化繁盛,这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保障。晚清虞山地区涌现出以席佩兰、归懋仪、屈秉筠为首的众多才媛,她们与才子夫婿联吟唱和,并承担起教育子嗣的重任,这为文学世家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常熟的士绅贵族也多设有义庄、义田,这为家族教育提供了充裕的经济支持。母教与义庄的兴盛直接推动了虞山地区科举事业的发展,由此造就了众多科举世家。举业兴盛的家族,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可以取得丰硕成就。家集和乡镇诗歌选本是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交互与呈现的重要载体,文学世家以保存家族文脉、传承地域文化为己任。得益于对虞邑乡贤的感召、旧学知识的累积和发达报刊业,清末民初虞邑文人的结社酬唱活动特别频繁。它们勾连起家族内部、家族之间、虞邑与其它地区的诗歌交往活动,并为丰富和传播虞邑诗学做出贡献。晚清民国的虞山诗坛涌现出许多极具代表性、影响巨大的文学世家。孙原湘引领了虞邑的性灵诗风,他是虞山乾嘉诗坛向晚清诗坛过渡的关键。清末民初,孙原湘的裔孙孙雄在经学、诗文创作、选诗等领域均有建树,孙雄在承继家学的同时,也能够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家族诗学作出适时调整。杨氏家族的学诗过程有明显的宗宋倾向,杨沂孙在咸同时期创作了大量忧时悯乱的作品。杨圻诗学盛唐,这与其家族诗学异趣,也在清末民国的诗坛独树一帜。翁心存雅好苏轼而独崇唐诗,“结道光前宗唐之局”。翁同龢推崇苏轼、黄庭坚,诗歌重典实、尚真挚,显赫的政治地位更是助力他成为清末虞山诗坛的盟主。清初钱谦益、二冯、钱陆灿等人领衔的“虞山诗派”,其诗论主张在清末民初再次兴盛。汪氏、钱氏与单氏家族是追效钱氏诗学的代表。钱氏家族直承钱谦益兼采众长而去门户之见的诗学思想。汪氏家族与单氏家族则通过学习钱陆灿、钱良择、陈祖范、王应奎等人的诗学思想,上承钱谦益“学人之诗”的传统。庞氏、张氏家族是宗二冯诗学的典范,庞树典、庞树阶以及张鸿均学习李商隐,他们是清末吴下西昆派的主要力量。宗氏家族学诗兼采众长而自出机杼,诗歌反映时变,颇能代表虞山地域诗学的诗史精神。民国时期的宗威将诗歌融入大学课堂,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的旧体诗词创作。
李瀚诚[2](2018)在《美术工艺与工艺美术 ——兼论传统手工艺的评价体系》文中研究说明“美术工艺”,是具有美术倾向或是带有美术性质的工艺,属于“工艺”;“工艺美术”,是用工艺完成的美术,属于“美术”。此二者具有本质区别。20世纪50年代以来,“工艺美术”一词已逐渐取代了“美术工艺”,并涵盖了“传统手工艺”的全部。“工艺美术”也全面取得了话语权的主导,社会各界用“工艺美术”评价“美术工艺”的现象严重,阻碍了传统手工艺的健康合理发展。明确“美术工艺”与“工艺美术”的区别,建立属于传统手工艺自身的评价体系,是传统手工艺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命题。首先,本文从字面逻辑和语源角度出发,明确“美术工艺”与“工艺美术”在基本概念上的区别。“美术工艺”用“美术”修饰“工艺”,是具有“美术”倾向的“工艺”,其本质属于“工艺”,传统手工艺属于“美术工艺”的范畴;而“工艺美术”用“工艺”修饰“美术”,是用“工艺”完成的“美术”,其本质仍是“美术”,一般情况下用“美术”的标准进行评价。其次,本文对相关概念传入中国的背景进行研究。“美术工艺”或“工艺美术”的思想源泉是英国手工艺运动。英国手工艺运动传播至法国,促成了注重图案与装饰的法国新艺术运动;手工艺运动传播至日本,促成了注重手工艺的日本民艺运动。中国出于发展新兴工业、创办工艺学堂的需求,结合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手工艺运动及其思想,通过中国留日留法等人员的翻译传播,被介绍到中国。再次,本文通过对20世纪以来,“美术工艺”和“工艺美术”行业重要文献、事件、政策、理论等的梳理与分析,对“美术工艺”和“工艺美术”在中国的发展做出分期,明确了“美术工艺”和“工艺美术”在中国发展的基本脉络和概念更替,大致分为,概念提出、概念并行、“美术工艺”为主、“美术工艺”确立、再次混乱、“工艺美术”为主、完全混乱、认识复苏等几个阶段。从次,根据以上分析,本文认为,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工艺”与“工艺美术”,在时间上属同时传播、在内容上有相似之处、在结果上“工艺美术”发展充分而“美术工艺”则发展相对欠缺,“美术”的标准凌驾于“工艺”之上。这造成了对“美术工艺”认识的偏差、重视“工艺美术”而轻视“美术工艺”、用“工艺美术”的标准去评价“美术工艺”等影响。这与对概念理解不充分、没有结合中国实际、政治“正确”需求下的语义变化、意见领袖的作用、语境变化的快速性与观念转变的滞后性、文化自信不足、审美能力落后等因素有关。最后,在清楚认识“美术工艺”和“工艺美术”,明确此二者差异的基础上,结合传统手工艺的本质和特征,笔者认为对传统手工艺可从材料、手段、形态、适用四方面进行评价。
蔚风[3](2018)在《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现状调查评估及改进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传统产业发展面临瓶颈、产业转型压力日益升级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应运而生,成为国内外城市重点发展、大力培育的新兴产业。2004年以来,南京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内建成了一大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此过程中,人们缺乏产业认识、园区运营管理水平低下所带来的诸多弊病也在如火如荼的“造园”运动中逐渐突显。本文基于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评估,并研究提出改进路径,为南京园区今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本文首先针对文化创意产业及园区相关概念和理论知识展开综述分析,对国内外优秀的创意园区实践案例进行研究借鉴,综合理论与案例分析成果,梳理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情况的评估因子,包括3个一级因子、9个二级因子、26个三级因子,并以此建立起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现状评估框架。其次展开了针对南京3个代表性园区的实地调查工作,在评估框架下逐项评估其发展情况,总结出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三大主要问题为园区空间封闭呆板、产业经营偏移缺位、遗产保护价值缺失。最后通过问题归因,剖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并对改进路径进行研究,从政策体系完善、产业服务支撑、园区运营机制、工业遗产保护管理四个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
王福华[4](2017)在《清末民初东北地区商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商号是近代中国东北地区传统工商业经营的主要形式,其生存、发展有着深刻的背景和规律。东北地区商号以其独特的管理机制和经营方式,在东北地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壮大,并且近代东北商号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完成了现代化的嬗变;商号为生存发展需要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团体如商会、商团等,并为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东北地区商号形成了与关内商号不同的发展特点,如商号名称的地域特征、移民商号居多、社会关系和角色复杂等。商号发展促进了东北地区工业现代化、城市和商业街区的发展,特别是商号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再现了东北地区“老字号”的文化精髓。本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绪论:学术回顾及基本概念的理清,特别是商号概念的重新考证。第一章:东北地区商号的兴起和发展有着深刻的背景因素,如列强资本的侵入、政府的商业开放和移民实边政策、实业救国思潮影响等。商号在东北地区不仅分布地域广阔,经营行业广泛,而且在整体和个体上发展规模都日趋渐大。第二章:东北地区商号管理和经营有着自己的一套体系。管理方面沿袭了具有中国商业特色的“东伙制”,商号各具特色的商俗商规也是其有效的管理举措。东北地区商号在经营方式方面呈现了自己的特色,如兼营产业和联号经营等。第三章:东北地区商号在近代开始由传统模式向现代体制变革。“东伙制”向“股份制”变革,经营体制、管理机制、经营理念与策略都开始向西方资本主义经营模式转变,使商号发展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第四章:东北地区商号为了更好的生存发展,在政府支持下自发的设立一些团体组织,如同乡会、会馆、公会议、商会、商团等,这些团体组织对商号的发展和进步起了很大的作用。第五章:东北地区商号在发展过程中是心系国家命运和融入社会发展的,如参与慈善公益事业、提倡国货、实业救国等活动,为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第六章:东北地区商号的特点除了体现在名称上,还表现在移民商帮建立的商号和复杂的社会关系和角色。商号的工业化发展促进了工业的现代化,也成就了一批城市和商业街区的形成。商号传承和发展的商俗文化增添了如今“老字号”的文化内涵和韵味。结语:分析东北地区商号生存发展的历程及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谢璇[5](2011)在《1937-1949年重庆城市建设与规划研究》文中认为重庆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从古代的区域军事与政治堡垒,发展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从偏居西南一隅的内陆山城,发展成为抗战时期的中国战时首都,其城市发展历程独一无二。这座内陆山城曾因军事防御优势,在南宋晚期长达四十余年的抗蒙战争和近代的抗日战争中,两度闻名于世,在民族危急存亡之时担负起天下兴亡之重任,表现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两次战争改变了世界,同时也改变了重庆。南宋晚期,重庆不仅成为全国的抗敌中心,也开发了区域的经济优势,当时修筑的城池,初步奠定了重庆古城的大致范围;抗日战争更使得重庆从一个区域中心城市一跃成为中国以至全世界的焦点和世界反抗法西斯的中心。因为战争,重庆成为人类战争史上“无差别轰炸”战略的第一个受害城市。但同样源于抵抗战争的城市防御优势,在抗战的八年间,在内迁而来的外部动力作用下,城市得到跳跃式的发展。今天的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从改革开放、直辖到西部大开发,城市经历了几次重要的发展契机,追根溯源,今天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抗战时期形成的城市格局。本论文是在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框架中,力求从宏观走向微观精细化方向的典型个案;同时也是抗日战争期间,非占领地城市中发展最为重要和特殊的城市。论文以“中国古代城池选址和防御体系”、城市发展机制的“底波率”原理、近代西方城市功能分区思想、有机疏散、卫星城市等相关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指引。通过对现有的“陪都档案”、历史文献、地方志等第一手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深入挖掘,对实地进行调研和访谈,应用类比、归纳、推理、数理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构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本文以战争和城市防御为切入点,以战争形势变化为线索,研究对象范畴通过物质层面上的战时重庆城市防御建设(包括火巷建设和旧城区改造、兵工厂建筑、城市空间拓展等);文化层面的战时建筑思潮、建筑理论、建筑教育等;制度层面上对《陪都十年计划草案》的编制、战时城市管理和法规的制定等;以及建设者层面(包括城市管理者、城市规划、建筑的设计者等)等四个层面,全面构建出1937-1949年期间重庆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动力机制、发展轨迹以及运行规律等多方面特征。论文的创新点有四点,第一,首次以战争与城市防御角度,深入研究抗日战争期间重庆特殊的防御型城市建设;第二,通过分析战时出于城市安全以及生产建设的需要,城市向乡村疏散这一必然的“自救”过程,探寻战时重庆郊区的城市化发展,以及形成“大分散、小集中、梅花点状”城市雏形的动力机制。第三,通过战后《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与战前《首都计划》;战时重庆的分散式功能分区意向与战时西南其他城市计划等的对比,总结出中国近代由国人“自主”完成的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和针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城市所采取的不同规划策略。第四,通过分析抗战大后方的建筑思潮和理论特征,以及特殊时期的建筑教育的特殊发展特点,最终力图使本研究成果能进一步拓宽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范畴。
梁智勋[6](2011)在《中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实用性及其特点》文中研究指明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的题目是《中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实用性及其特点》。论文由九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包括正文的八章。绪论的主要内容是:论文选题的意义、相关研究动态、论文的内容、采用的研究方法。正文的八章可分为两部分:第一章至第六章是论述中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实用表现;第七章与第八章是分析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文化特点及主题共性。这一部分是论文的重点和创新点,即进行了前人没有做的综合研究和理论探讨。论文选题的意义有六点:1.有助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有助于博物馆的建设;3.有助于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和生产;4.有助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5.有助于提高和美化群众生活;6.有助于推动工艺美术研究。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民族学实地调查法、跨文化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跨学科综合研究法。论文的第一章与第二章论述了工艺美术在少数民族服饰中的具体表现和应用。第一章介绍特殊服装、鞋、服装上的织锦和刺绣、服装面料上的工艺美术。第二章介绍少数民族的首饰与帽子。第三章介绍饮食文化中的工艺美术,主要表现在餐饮具上。第四章介绍世俗建筑中的工艺美术,重点是民居、宫殿、官署、园林和公共建筑。第五章介绍宗教文化中的工艺美术,重点是藏传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寺庙、塔建筑,还有伊斯兰教的陵墓和萨满教的服饰。第六章介绍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的工艺美术,包括文娱活动中的乐器、家庭日用箱柜、着名的刀具、社会交往中的绣球、出行用的挎包等。第七章综合分析了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特点。这些特点是:1.实用性突出;2.民族特点鲜明;3.制作材料多样;4.传承历史悠久;5.文物价值宝贵。第八章探讨了中华民族工艺美术的主题共性。首先分析汉族传统工艺美术的主题思想,其次分析中国人吉祥文化的具体表现,第三是研究中国普遍存在的“福”文化现象,最后综合得出结论,即中华民族工艺美术的共同主题是追求幸福吉祥的生活。整篇论文所列举的工艺美术品涉及到中国56个民族,基本上包括了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精华。除建筑物之外,所列的各项工艺美术品,都是在现实生活中仍有传承的东西,体现出厚今薄古的原则,以及想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贡献绵薄之力的愿望。
王红梅[7](2010)在《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的互动关联机制,并从中总结出可供我国依法治国借鉴的现代价值。逻辑结构框架沿着法制近代化对商会产生和发展的影响、商会对法制近代化的作用展开,最后得出结论。第一章商会与中国近代商人结社法律制度的近代转型本章首先梳理中国古代商人团体与商人结社法律制度的关系,以此作为商会与商人结社法律制度近代转型的比较基础。中国古代商人结社缺乏国家法的规范,并对古代商人结社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商人团体组织发展不成熟;商人结社多以“联乡谊、祀神祗、办善举”为宗旨,出现了商人团体“在商不言商”的结社宗旨的异化;也由于法律的缺失,商人团体的权益保障更多的依赖融洽官商关系而得到保护。1901年伴随着清政府新政的开始,始于商事法律制度变革的中国法制近代化进程也拉开了序幕,并为商人结社制度的近代转型提供了契机。清末《商会简明章程》的颁布实现了商人结社制度的近代转型,促进了商人团体组织发展的成熟化和跨行业跨地域的联合,并为中国近代商人法律地位的确立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正是商人结社制度的近代转型,为商会参与中国法制近代化的进程提供了组织基础。当然,中国近代商会法律制度在中国法制近代化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留有很深的时代烙印,’近代商会制度的建立具有很强的功利色彩,商会法的制定和修改也体现出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冲突和利益协调。与近代中国其他法律制度的建立一样,中国近代商会法律制度也具有明显的移植性。第二章商会与中国近代宪政运动本章首先介绍宪政思想的勃兴对商人的影响,以此作为商会参与近代宪政运动的历史背景材料。然后以商会参与清末国会请愿活动、民初商会“争复公权”的努力以及商界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的两次民治实践为素材,论证商会参与中国近代宪政运动的过程,并对此作出评价。清末新政以后,随着立宪思潮的勃兴,商人渐受影响,不仅权利意识增强,商人的身影也出现在立宪政治团体中,商人也成为一些地区自治运动的主力。1910年绅学两界发起国会请愿邀请商会加入以壮声势时,多地商会纷纷响应,以“社会中坚”的姿态开始走上了全国的政治舞台。民国初建,商人即为争夺选举权而努力,并以不纳税捐作为向北京临时参议院施压的筹码。似乎商人对议会政治有着积极的追求,对民主政治表现出很高的政治热情,实际上无论是清末的国会请愿与民初的争复公权,商界对民主的追求,更多的是局限于商界利益之下,他们显示出的政治关怀,多从商界利益出发,往往产生一种利益驱动下的民主和专制选择。这种利益驱动机制,左右了商界在民初的政治选择,使他们在武昌起义时可以成为革命的支持力量,也使他们在二次革命以后成为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帮凶。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商教联席会议倡议召开国是会议,上海总商会发起成立民治委员会。两次民治运动希望籍以人民的力量解决时局问题,但是都归于失败。在当时南北对持、军阀拥军自重、不同职业和阶层的社团纷纷出现的复杂政治格局下,民治运动的领导权问题成为商界无法解开的魔咒。即使商界倡导的民治运动能够实现,他们也改变不了中国当时的武人政治,抗拒不了外国的干涉。商界不能认识中国民主革命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他们设想的民主运动必将遇到无数难以解开的魔咒而终归于失败。第三章商会与中国近代商事法律制度建设本章选取了商会与清末民间商法编撰活动、商会与清末民初的民商事习惯调查、商会对民初商事立法的推动三方面的史实作为描述商会参与中国近代民商法律制度建设的切入点,并以商会在此过程中的表现作为评价商会对中国近代民商法律制度建设的依据。研究表明,1907年至1909年清末民间商法编撰活动,并不如学界已有的评价那样认为是“资产阶级争取立法权、商人独立拟定商法的首次尝试”,而是由预备立宪公会发起,由上海商务总会、商学公会共同参与的一个团体合作的过程,预备立宪公会以其人才优势负责商法编撰,商会以其群体优势,发起全国性的商法讨论大会,为编撰商法活动“造势”,并成功的将区域性民间商法编撰活动实现了向全国性商法编撰活动的转化。商会在此次商法编撰活动中,除了“造势”、提供经费支持外,对商法草案文本的编撰活动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其结果《商法调查案理由书》由预备立宪公会五位编撰者负责,也是他们商法学术水平的体现。讨论商事习惯作为召开商法讨论大会的主要动机,在第一次商法大会上只字未提,也没有布置各商会调查商事习惯,因此,各地商会并没有专门开展为此次民间商法编撰活动而进行的商事习惯调查活动。但是《商法调查案理由书》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立法价值,编撰法律草案附注理由书的形式,尤可为当今立法所借鉴。清末民初商事法律颁行以后,商会常以不合习惯为籍口表示出对立法的不满,但有确切的资料表明,民初民商事习惯调查,商会参与得极少。清末民商事习惯调查过程中,商会的参与程度如何,没有确切的史料可以证明,但从其取得的商事习惯调查的成果看,商事习惯调查应当有商会的协助。商会对民初商事立法的积极推动,主要归功于1912年成立的全国商会联合会,其召开的全国性代表大会成为与会代表集中讨论商法修订问题的场所,《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会报》成为宣传商法知识的媒介,尤其会报宣传多以大白话形式,适合文化水平不高的商人群体,发行范围又广,覆盖城乡,对基层商会和商人普及商法知识意义尤显重大。第四章商会与中国近代多元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的形成与发展本章主要立足于清末民初商会理处商事纠纷理案权的变化,描述中国近代多元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的形成与发展。研究过程中首先阐述了商会成立以前商事纠纷处理机制,并以此作为清末商会理案权的比较基础,分析清末商会理案与传统民间调解相比显示的规范化特点,与官府断案相比也有众多优势。接着将清末商会依据《商会简明章程》获得的理案权与民初依据《商事公断处章程》获得商事案件仲裁权置于近代司法变革的大背景之下,探讨清末民初商会理案权的不同性质以及民初商会与司法部关于商事裁判权争议的实质。清末商会理案与民国商事公断处的性质不同,清末商会是经过授权获得商事纠纷理案权的审判机构,民国商事公断处成为附设于商会的商事仲裁机关。民初商会与司法部形成商事裁判权争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司法部在民初司法变革的背景之下拘泥于司法独立理念,片面的追求西方化的法制形式和司法体系所致。由于司法部拒绝采纳商会提出的扩大商事公断权的若干有价值的建议,与当时社会的司法需求相脱节,也使司法部所构想的民主化、社会化的商事公断制度,在一些地区未能得到商人的认可,反而成为官商司法理念冲突的根源。最后分析了民初商事公断处的运作情况,并以苏州、上海、京师、云南商事公断处的理案概况作为实证分析材料,探究商事公断处在民初解决商事纠纷的作用。结论显示,这四个同为商务繁富之地的商事公断处受理案件多寡不等,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欲对民初商事公断处作出客观评价,应当在研究方法上采取审慎的态度,以往研究商事公断处时采用的上海、苏州等地商事公断处为视点的“选精法”不能推导出商事公断在“民初解决商事纠纷发挥巨大作用”的一般性结论。本文最后一部分为结论。通过上述四章的描述,至少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动关联机制,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法制近代化是实现商人结社制度近代转型的关键因素;第二,商会参与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进程;第三,商会虽然参与中国法制近代化的过程,但总体来说,缺乏主体认知意义上的主动追求,商会作为一种民间力量对法制近代化的进程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却改变不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艰难历程。透过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的这种互动关联机制,可以获得中国法制近代化过程中国家和社会关系的一些更普遍意义上的新认识:国家对社会力量的扶植和培育可以为法治近代化提供必要的社会基础;社会力量的异化会导致法制近代化进程的徘徊和停滞。法制近代化过程中表现出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为当代依法治国的推进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现代价值内涵:当代中国法治进程中要实现国家和社会的良性互动。
武建宇[8](2004)在《《夷坚志》复音词研究》文中认为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的研究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使我们对从魏晋六朝到清代初年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的词汇面貌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比之过去汉语研究看重两头忽视中间的格局有了极大的改观,毕竟中古和近代汉语是从上古向现代的过渡,是研究中不可跨越的阶梯。但是在我们看到众多成果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对中古近代词汇研究的整体现状进行深入的思考。过去我们的注意力都在疑难词语的考释上,发现了许多的新词新义,对我们阅读这两个时期的文献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但这只是进行研究的起点,还不是词汇研究的全部。完整的词汇研究还要包括常用词的演变研究、构词法的研究、词汇断代史的研究以及完整的汉语词汇史的研究等等,所以更广大的领域需要(?)开拓。 本文所要研究的课题属于常用词的研究,我们首先选取宋代着名的笔记小说《夷坚志》作为研究对象。面对《夷坚志》的词汇系统,我们选择从复音词的角度进行切入,因为复音词属于语法范畴,涉及到构词法的问题,同时在把语句切分为复音词的时候我们更多地是依据语义的标准,这样我们就可以兼顾语法和语义,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横的(?)纵的研究。我们先把《夷坚志》中的语句拆分为复音词,再按照复音词的种类进行分类描写,并对复音词的内部构成进行研究。在纵的方面,利用大型辞书对每一个词的源头进行发掘,找到他们的起点,使我们对每一个复音词在历史上的沿革都能有清醒的认识,达到历史研究的目的。((夷坚志》是一部具有口语色彩的文献,是作者收集记录的各地奇闻轶事、风土人情,能够反映宋代语言的基本面貌。书中必然会出现宋代流行在口语中的词汇,所以我们在关注常用词的时候,也密切注意到了《夷坚志》中的口语词汇,不仅是书中记录的口语词汇,还是书中反映出的口语词汇都进行收集,并尽量给与正确的训释。有的词汇是前辈学者发明的,但为了专书词汇研究的需要,我们仍然把他们收录进来。通过把《夷坚志》的复音词与大型工具书相对照,我们发现,书中部分复音词没有被工具书所收录,虽然有的并不常用,但作为工具书应该搜集全面,所以我们把这些失收的复音词也搜集出来加以整理,并尽量给与正确的注释。在使用到《夷坚志》的材料时,我们发现现代人对该书的整理、校勘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也一并列出,算作附录,放在全文的最后,以便向诸位方家请教。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简单介绍了本选题的目的和进行研究的方法,同时对洪迈及《夷坚志》这本书作了简短的介绍;第二章是对复音词的分类,对复音词内部构成的分析,我们只侧重分析了联合式的复音词,其它类型只是侧重于举例性质;第三章是对复音词的历时研究,根据复音词产生的历史时期,我们划分了先秦、两汉、魏晋六朝、隋唐五代和宋代五个阶段,对其产生时期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第四章是对《夷坚志》中记录的和反映出的俗语词进行整理,并联系前代和同时代的文献确定其意义;第五章是对工具书中失收的《夷坚志》中的复音词加以搜集,并利用历史文献确定其意义;最后的附录是我们提出的有关对《夷坚志》校点的一些认识。关键词:《夷坚志》复音词共时与历时俗语词失收校勘
明法[9](2000)在《传统与现实:恒顺百年创业写真》文中指出 从朱恒顺糟坊到恒顺酱醋股份有限公司 1840年10月(清道光二十年)的一天,镇江城最早的一家专业酱醋作坊——朱恒顺糟坊,在鸦片战争的硝烟中,在满目疮痍的大西路老街上,悄然开张了。
二、传统与现实:恒顺百年创业写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传统与现实:恒顺百年创业写真(论文提纲范文)
(1)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
三、本课题的学术研究回顾 |
四、既往研究成果的反思 |
五、研究内容概述 |
上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形成 |
第一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人的诗学思想演进 |
第一节 道咸时期虞山诗坛:“性灵”风落潮与“虞山诗派”回春 |
一、延续、修正孙原湘的性情说 |
二、承继清初虞山诗派 |
三、虞山诗人对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的现实书写 |
第二节 同光宣时期虞山诗人对宗宋祧唐及宗唐诗学传统的坚守 |
一、承继钱谦益宗宋祧唐的诗学思想 |
二、与同光体异趣的宗宋诗人 |
三、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虞山宗唐诗风 |
四、光宣时期虞山诗坛的新诗接受者及革命诗人 |
第三节 民国时期虞山诗人的诗史精神与诗学宗向新变 |
一、虞邑诗人对钱谦益的尊崇 |
二、宗唐诗人的诗学变化及革命诗人的诗风转变 |
三、虞山诗人保存国粹的努力 |
四、虞山诗人重视乡邦文化建设 |
第二章 乡邦文化与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发展 |
第一节 虞山文人诗歌中的“红豆”意象——兼谈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进程 |
一、芙蓉庄红豆与虞山文人的“红豆”情结 |
二、虞山红豆诗歌的多样内涵 |
三、民国时期虞邑文人引领的红豆研究热潮 |
四、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过程 |
第二节 藏书、读书与虞山文人的诗歌创作 |
一、虞山藏书流派的形成及其特色 |
二、藏书、读书、诗歌创作的相互促进 |
第三节 诗画互动关系与虞山文人题画诗创作 |
一、虞山画派的艺术特色及诗画的互动关系 |
二、以人物情事为主的题画诗 |
三、虞邑题画诗创作的家族性 |
四、以画理阐诗学 |
第三章 才媛、义庄、科举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形成 |
第一节 才媛与文学世家网络的形成、延续 |
一、文学夫妻 |
二、母教与家学的传承 |
第二节 义庄、家训与家族教育 |
一、义庄为家族教育提供经济支撑 |
二、家训为家族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
第三节 科举与诗书之家 |
一、科举:世家望族形成与维持的正途 |
二、科举仕宦对诗歌创作既促进又制约的双重关系 |
三、科举家族对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贡献和影响 |
第四章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交互与呈现 |
第一节 常熟家集的编刊及其文化意蕴——以对家集序跋为中心的考察 |
一、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存目及其时间分布 |
二、家集:家谱的另一种呈现形态 |
三、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形态 |
四、家集的主要内容:诗歌与试艺 |
五、家集中的女性 |
第二节 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编选及其诗学特色 |
一、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 |
二、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编选 |
三、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选诗特征 |
第三节 结社酬唱活动盛况 |
一、晚清民国虞山地区诗社简况 |
二、晚清民国虞山地域文士联吟酬唱活动 |
三、晚清民国虞山文士结社酬唱之风兴盛原因、特色及对地域诗学的贡献 |
下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专题研究 |
第五章 虞山诗坛“性灵诗风”的风靡与消解——以孙氏家族为考察对象 |
第一节 孙原湘与晚清虞山诗坛的演进 |
一、虞邑文化与孙原湘诗学理念的形成 |
二、孙原湘与吴蔚光诗歌创作理路的异同 |
三、“性灵之风”与嘉道时期的虞山诗坛 |
四、清末民初性灵诗风的消解 |
第二节 孙雄诗学思想中的家学渊源——兼谈《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编刊及选诗理念 |
一、性情·诗史·忠孝——孙雄于孙原湘诗学思想的继承 |
二、《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刊印 |
三、由《四朝诗史·甲集》论及孙雄的选诗理念 |
第六章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与诗学宗向变化 |
第一节 晚清民国虞山杨氏家族行传、着述 |
第二节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兼论杨沂孙诗作中的劫后记忆 |
一、杨景仁:诗学陶、苏,诗风本色无雕琢 |
二、杨希钰:诗近陶、苏、陆,诗风率直 |
三、杨沂孙诗歌内容与诗学宗向 |
第三节 清末民国杨氏家族诗学代表——力振唐音的杨圻 |
一、杨圻研究综述及上图藏《江山万里楼诗钞》誊清稿本发掘 |
二、杨圻宗唐趣尚 |
三、杨圻诗学风格的转变 |
第七章 翁氏家族的隆起及其在清末虞山诗坛地位的确立 |
第一节 晚清民国常熟翁氏家族的生平及着述 |
第二节 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及其诗歌创作 |
一、家庭教育与幕府生涯——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 |
二、翁心存的诗歌创作 |
三、翁心存对子女及虞邑后学的教育与提携 |
第三节 从消遣到遮蔽:翁同龢诗歌创作的心理变迁 |
一、翁同龢诗集的刊印及文献缺失 |
二、“君亦能诗耶”:翁同龢居京时期的诗歌创作 |
三、古籍的鉴赏、收藏活动与翁同龢的诗歌创作 |
四、翁同龢晚年诗歌中的“庙堂”想象 |
第八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坛的“唐宋兼采”——以汪氏、钱氏、单氏家族为中心 |
第一节 汪氏家族的学韩风尚 |
一、汪氏家族的“状元诗人” |
二、汪佑南 |
第二节 兼采众长、关注民生:虞山钱氏家族的诗学及诗艺 |
一、钱氏家族的世袭及对钱谦益的追忆 |
二、钱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
三、钱育仁领导下的虞社 |
第三节 晚清民国虞山单氏家族诗学研究 |
一、诗法少陵与昌黎:康乾时期的单氏诗人 |
二、兼采众家:晚清的单学傅与单良玉 |
三、《海虞诗话》的编纂及其编选特色 |
第九章 虞山文学世家的西昆风尚——以庞氏、张氏家族为中心 |
第一节 庞氏家族的崛起及庞树阶“不专事色相”的西昆诗风 |
一、庞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着述 |
二、积学励行与“贻安堂”庞氏的崛起 |
三、虽尚西昆然更崇本色——庞氏家族的诗学实践与新变 |
第二节 张氏家族的诗风演进与张鸿掀起的清末虞山西昆热潮 |
一、张燮的藏书与写诗 |
二、张定鋆 |
三、伉俪情深的张蓉镜与姚畹真 |
四、吴下西昆的旗帜——张鸿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
第三节 清末民初吴下西昆的诗风演进、诗歌理念及其诗学成就 |
一、“西砖酬唱”与清末吴下西昆诗风的兴起 |
二、吴下西昆的诗歌理念及其兴盛原因 |
三、以史入诗、以诗鉴史——吴下西昆的诗学特色及其艺术上的得失 |
第十章 宗氏家族兼采众长与自抒机杼诗学路径的形成——兼论民国教授诗人宗威、宗白华 |
第一节 虞山宗氏家族的源流世系与诗文着述 |
第二节 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晚清宗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
一、吾家多闺秀,俱各擅文辞 |
二、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 |
三、宗氏家族的诗学主张 |
第三节 传道授业、竞艳诗坛——民国宗威、宗白华的诗歌创作 |
一、宗威的诗歌活动 |
二、宗白华的旧体诗创作及其诗学思想 |
结语 |
参考书目 |
后记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2)美术工艺与工艺美术 ——兼论传统手工艺的评价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解题 |
第二节、研究意义 |
第三节、研究现状 |
第四节、研究框架 |
第一章 “美术工艺”与“工艺美术”的语义 |
第一节、“美术工艺”与“工艺美术” |
第二节、美术 |
第三节、工艺 |
第四节、小结 |
第二章 背景研究 |
第一节、国际背景 |
第二节、国内背景 |
第三章 “美术工艺”与“工艺美术”在中国的发展 |
第一节、概念提出期 |
第二节、概念并行期 |
第三节、“美术工艺”为主期 |
第四节、“美术工艺”确立期 |
第五节、再次混乱期 |
第六节、“工艺美术”为主期 |
第七节、完全混乱期 |
第八节、认识复苏期 |
第九节、小结 |
第四章 对“美术工艺”与“工艺美术”发展的解析 |
第一节、特点 |
第二节、影响 |
第三节 原因 |
第五章 传统手工艺的评价体系建设 |
第一节、材料 |
第二节、工艺 |
第三节、形态 |
第四节、适用 |
第六章 结语 |
图片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一、20世纪以来“美术工艺”与“工艺美术”大事年表 |
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手工艺”项目表 |
(3)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现状调查评估及改进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 |
1.1.2 南京市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
2.1 相关概念研究 |
2.1.1 文化创意产业 |
2.1.2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理论研究 |
2.2.2 国内理论研究 |
2.3 国内外实践案例 |
2.3.1 伦敦:东区之重生 |
2.3.2 纽约:苏荷之变迁 |
2.3.3 北京:798之肇始 |
2.3.4 上海:苏州河之蝶变 |
2.3.5 经验与启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现状调查 |
3.1 广电越界梦幻城现状调查 |
3.1.1 空间特征 |
3.1.2 业态构成 |
3.1.3 工业遗产保护 |
3.2 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现状调查 |
3.2.1 空间特征 |
3.2.2 业态构成 |
3.2.3 工业遗产保护 |
3.3 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现状调查 |
3.3.1 空间特征 |
3.3.2 业态构成 |
3.3.3 工业遗产保护 |
第四章 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现状评估 |
4.1 评估框架的建立 |
4.1.1 创意空间塑造 |
4.1.2 创意产业经营 |
4.1.3 工业遗产再利用 |
4.2 创意空间塑造的评估 |
4.2.1 空间氛围的宜人性 |
4.2.2 空间使用的模糊性 |
4.2.3 空间管理的开放性 |
4.3 创意产业经营的评估 |
4.3.1 创意企业的集聚 |
4.3.2 创意业态的联动 |
4.3.3 服务平台的支撑 |
4.3.4 社会活动的开展 |
4.4 工业遗产再利用的评估 |
4.4.1 物质要素的保护与再利用 |
4.4.2 非物质要素的保护与再利用 |
4.5 评估结果 |
第五章 问题剖析及改进路径研究 |
5.1 现状问题总结 |
5.1.1 园区空间封闭呆板,人气空间难见人气 |
5.1.2 产业经营偏移缺位,创意园区难谈创意 |
5.1.3 遗产保护价值缺失,历史厂区难寻历史 |
5.2 问题成因剖析 |
5.2.1 园区自我定位僵化 |
5.2.2 巨大的成本投入造成经营压力 |
5.2.3 产业发展环境尚不成熟 |
5.2.4 使用主体变更导致工业遗产湮灭 |
5.2.5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管理困难 |
5.3 改进路径研究 |
5.3.1 加强政策体系建立与完善 |
5.3.2 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服务体系 |
5.3.3 提高园区运营水平,建立多元监管机制 |
5.3.4 完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体系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分园区建筑编号图 |
附录b:分园区企业明细表 |
附录c:分园区现状评估表 |
作者简介 |
(4)清末民初东北地区商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选题缘由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研究方法 |
三、资料来源 |
四、论文整体框架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东北地区商号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一节 东北地区商号的兴起背景 |
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 |
二、东北地区的解禁与开放 |
三、社会条件与环境因素 |
第二节 东北地区商号的发展状况 |
一、商号的分布地域 |
二、商号的经营行业 |
三、商号的发展规模 |
第二章 东北地区商号的管理与经营 |
第一节 商号的管理机制 |
一、“东伙制”的经营体制 |
二、商俗与商规的形成 |
第二节 商号的经营方式 |
一、兼营产业 |
二、联号经营 |
第三章 东北地区商号的现代化嬗变 |
第一节 经营体制的变革 |
一、资本来源的变化 |
二、资本分割的变革 |
三、商业利润获取方式的演变 |
第二节 管理机制的变革 |
一、组织机构和人员关系的变化 |
二、财会制度、劳资关系等革新 |
第三节 经营理念与策略的变革 |
一、品牌与市场理念的革新 |
二、商品购销策略的变化 |
三、商品宣传推广方式的变革 |
第四章 东北地区商号的团体组织 |
第一节 同乡会与会馆 |
一、同乡会与会馆的设置 |
二、同乡会与会馆的职能 |
第二节 同业公会、公议会与商会 |
一、同业公会与公议会的设立与职能 |
二、商会的建立与作用 |
第三节 商团的建立与历史作用 |
一、商团的设置与建立 |
二、商团的管理与规则 |
三、商团的历史使命及作用 |
第五章 东北地区商号的社会活动 |
第一节 商号的慈善公益活动 |
一、商号的传统慈善救济活动 |
二、商号的新式慈善公益活动 |
三、商号参与慈善公益的动机和作用 |
第二节 商号的反帝爱国活动 |
一、提倡国货,发展实业 |
二、捐献款物,参与救国 |
第六章 东北地区商号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
第一节 东北地区商号的特点 |
一、东北地区商号名称考究 |
二、移民商帮建立地缘商号 |
三、复杂的社会关系与角色 |
第二节 东北地区商号的历史作用 |
一、商业工业化推动了工业近代化 |
二、推动了区域城市空间的近代化 |
三、促进了商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1937-1949年重庆城市建设与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
1.1.1 缘起 |
1.1.2 意义 |
1.2 研究状况 |
1.2.1 国内外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
1.2.2 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研究 |
1.2.3 近代重庆城市史的研究 |
1.2.4 抗战时期重庆城市史的研究 |
1.3 研究范畴与理论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空间范畴和时间跨度 |
1.3.3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战时防御安全的抗战首都的选择 |
2.1 战争与城市防御 |
2.1.1 战争与城市的关系 |
2.1.2 中国古代的城池防御 |
2.2 南宋晚期的山地城市防御体系 |
2.2.1 山地城池防御体系的构筑 |
2.2.2 作为防御中心的重庆城 |
2.2.3 具有山地特色的要塞式城池 |
2.2.4 要塞式山地城池的典例──合川钓鱼城 |
2.3 抗日战争与国府迁都 |
2.3.1 防御战争的都城迁移 |
2.3.2 抗战初期的迁都预演 |
2.3.3 抗战大后方与国防中心区的形成 |
2.4 中国的战时首都重庆 |
2.4.1 从军事城邑到区域商贸中心的重庆古城 |
2.4.2 近代立体战争下的重庆城市防御优势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战时重庆城市御灾防卫与市区重建 |
3.1 战时首都重庆面临的城市安全问题 |
3.1.1 日军的“无差别轰炸”战略 |
3.1.2 重庆应对空袭轰炸的现实问题 |
3.1.3 空袭轰炸对重庆城市的破坏 |
3.2 临战应急型防空体系的建立 |
3.2.1 战时城市的消极防空体系 |
3.2.2 构筑战时城市防空设施 |
3.2.3 战时城市的其他御灾形式 |
3.3 开辟火巷与战时城市御灾 |
3.3.1 火巷是城市预防火灾的重要措施 |
3.3.2 开辟火巷的组织与实施过程 |
3.3.3 火巷带动的旧市区道路改造 |
3.4 战时重庆旧市区城市空间改造 |
3.4.1 抗战前重庆市区的改造和拓展 |
3.4.2 战时重庆市区的道路系统改造 |
3.4.3 战时防空下的房屋布局特点 |
3.4.4 体现战时象征意义的空间改造 |
3.4.5 旧市区城市新中心的形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战时重庆城市防空疏散与乡村建设 |
4.1 战争空袭与城市向乡村疏散 |
4.1.1 城市成为空袭轰炸的主要目标 |
4.1.2 疏散是乡村建设的特殊机遇 |
4.2 战时首都重庆城市向乡村疏散 |
4.2.1 战时安全疏散的组织 |
4.2.2 市民疏散原则与地点的确定 |
4.2.3 疏散促进重庆近远郊乡村的发展 |
4.2.4 国民政府中枢和主要机构的疏散 |
4.3 疏散与开发并存的战时歌乐山建设 |
4.3.1 山洞疏散区 |
4.3.2 歌乐山战时医疗卫生中心 |
4.3.3 战时歌乐山区的开发 |
4.3.4 歌乐山风景区的建设 |
4.4 作为迁建区建设典范的北碚 |
4.4.1 战前北碚的乡村现代化试验 |
4.4.2 战时防空要求下北碚市区改造 |
4.5 市民疏散与郊外市场的营建 |
4.5.1 郊外市场营建委员会的成立及任务 |
4.5.2 郊外市场的选址与建设 |
4.6 战时重庆的平民住宅建设 |
4.6.1 战前全国的平民住宅试验 |
4.6.2 战时重庆的居住危机 |
4.6.3 战时重庆的平民住宅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战时重庆近郊分散式工业区建设 |
5.1 国民政府内迁工厂计划与实施 |
5.1.1 兵工厂的内迁 |
5.1.2 民营厂的内迁 |
5.2 迁渝工厂的选址与布局 |
5.2.1 近代中国城市工业区布局的普遍形式 |
5.2.2 防空要求和现实条件下的战时工厂选址 |
5.2.3 内迁工矿厂区建设 |
5.3 作为内迁工厂建设典例的第50 兵工厂 |
5.3.1 从广东潖江炮厂到广东第二兵器厂 |
5.3.2 内迁后第50 兵工厂的建设 |
5.4 战时重庆工业区与城市近代化 |
5.4.1 战时分散式工业区(点)的形成 |
5.4.2 战时工厂建设促进的乡村城市化 |
5.4.3 战时工厂影响下的城市空间变化 |
5.4.4 战时工业区的发展及现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战时重庆教育文化区的形成 |
6.1 抗日战争与学府西迁 |
6.1.1 战前重庆的教育建筑 |
6.1.2 战争改变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轨迹 |
6.2 抗战期间全国教育中心的形成 |
6.2.1 战时重庆的教育 |
6.2.2 结合疏散的内迁学校分布 |
6.2.3 内迁学校的校舍建设 |
6.2.4 校中之校的中央大学 |
6.2.5 内迁北碚的复旦大学 |
6.3 内迁先驱南开中学 |
6.3.1 建校经过 |
6.3.2 校园建设概况 |
6.3.3 教育理念与校园规划 |
6.3.4 现代主义风格的校园建筑 |
6.4 在战争中发展壮大的重庆大学 |
6.4.1 战前的重庆大学 |
6.4.2 战时重庆大学的发展 |
6.5 “沙磁文化区”的形成与城市发展 |
6.5.1 战前沙坪坝的初步城市化 |
6.5.2 战时的“沙磁文化区” |
6.5.3 战时教育促进了重庆城市发展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战时重庆的建筑思潮与建筑教育 |
7.1 战时重庆的设计与营建机构 |
7.1.1 战时在渝的营造厂 |
7.1.2 馥记与嘉陵新村的建设 |
7.1.3 战时在渝的设计机构与建筑师 |
7.2 战时的建筑学术研究 |
7.2.1 战时防空的重视 |
7.2.2 新建筑运动的继续 |
7.2.3 对“古典样式”建筑的反思 |
7.3 战时重庆的新建筑 |
7.3.1 现代主义建筑的实践 |
7.3.2 现代山地建筑的探索 |
7.3.3 杨廷宝先生设计作品剖析 |
7.4 战时首都的建筑教育 |
7.4.1 战前中国的建筑教育 |
7.4.2 战时的中大建筑系 |
7.5 战时创立的重庆大学建筑系 |
7.5.1 成立与发展 |
7.5.2 教学体系的形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抗战背景下重庆的城市管理与计划实施 |
8.1 战时重庆城市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 |
8.1.1 战前重庆城市管理 |
8.1.2 战时国民政府对重庆的经营 |
8.1.3 战时重庆市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能机构 |
8.2 现代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导入与传播 |
8.2.1 现代城市“功能分区”思想 |
8.2.2 城市分散理论在战时中国的运用 |
8.3 “重庆市建设方案”与陪都功能分区计划 |
8.3.1 “重庆市建设方案”内容 |
8.3.2 战时陪都分散式的城市功能分区 |
8.3.3 战时城市功能分区计划的意义 |
8.3.4 嘉陵江三峡实验区战时计划纲要 |
8.4 战后《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 |
8.4.1 编制背景 |
8.4.2 组成与框架 |
8.4.3 主要内容 |
8.4.4 实施情况 |
8.4.5 评价与总结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歌乐山陪都主要军政要员及社会名流住宅建设概况一览表 |
附录2 抗战时期山洞建筑一览表 |
附录3 重庆市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注:在本论文研究时域空间范围内 |
附录4 重庆市部分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注:在本论文研究时域空间范围内 |
附录5 重庆市城区部分厂区工业遗产调查表(以解放前建设为主) |
附录6 重庆市工务局1941 年登记甲等营造厂一览表 |
插图总目录 |
表格总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中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实用性及其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主要内容 |
四、主要研究方法和理论 |
第一章 服装中的工艺美术 |
第一节 特殊服装与鞋靴 |
一、狍皮衣帽 |
二、摔跤服装 |
三、鱼皮衣服 |
四、文身绣脸 |
五、贝珠衣 |
六、鞋靴 |
七、腰箍 |
第二节 服装上的织锦 |
一、"氆氇""帮典" |
二、壮锦 |
三、侗锦 |
四、瑶锦 |
五、西兰卡普 |
六、傣锦 |
七、黎锦 |
八、景颇锦 |
第三节 服装上的刺绣 |
一、衣袖花 |
二、苗族刺绣 |
三、壮族彩带 |
四、侗绣 |
五、瑶绣 |
六、白族挑花刺绣 |
七、畲族彩带 |
八、拉祜族背袋 |
九、水族马尾绣 |
十、土族刺绣 |
十一、仡佬族刺绣 |
十二、羌族挑花刺绣 |
第四节 面料上的工艺美术 |
一、蜡染 |
二、扎染 |
三、爱德丽丝绸 |
四、七彩绸缎 |
五、怒毯 |
六、独龙毯 |
七、门巴族纺织 |
八、褐子 |
九、高山族纺织 |
第二章 首饰与帽子中的工艺美术 |
第一节 首饰 |
一、苗族银佩饰 |
二、侗族银饰 |
三、瑶族银饰 |
四、银泡 |
五、水族银首饰 |
六、朝鲜族金饰工艺 |
第二节 新疆各民族帽子 |
一、维吾尔族的帽子 |
二、哈萨克族的帽子和头饰 |
三、柯尔克孜族头饰 |
四、塔塔尔族头饰 |
五、塔吉克族头饰 |
六、乌孜别克花帽 |
第三节 其他民族的帽子与头饰 |
一、蒙古族头带 |
二、彝族鸡冠帽 |
三、满族绢花 |
四、瑶族头帕 |
五、达斡尔族"曼格尔其" |
六、毛南族"顶卡花" |
七、畲族斗笠 |
八、裕固族头面 |
九、藏族头饰 |
第三章 饮食文化中的工艺美术 |
第一节 餐具中的工艺美术 |
一、陶器 |
二、木器 |
三、竹器藤器 |
四、石器 |
五、槟榔袋 |
六、骆驼皮碗 |
七、漆器 |
第二节 饮具中的工艺美术 |
第四章 世俗建筑中的工艺美术 |
第一节 民居中的工艺美术 |
一、白族、纳西族民居 |
二、回族民居 |
三、新疆部分民居 |
四、蒙古族民居 |
五、高山族民居 |
第二节 宫殿中的工艺美术 |
一、布达拉宫 |
二、沈阳故宫 |
三、纳西族木氏土司署 |
第三节 园林和公共建筑中的工艺美术 |
一、承德避暑山庄 |
二、西藏罗布林卡 |
三、公共建筑 |
第五章 宗教文化中的工艺美术 |
第一节 佛教中工艺美术 |
一、藏传佛教中的工艺美术 |
二、南传上座部佛教中的工艺美术 |
第二节 伊斯兰教中的工艺美术 |
一、概述 |
二、着名清真寺及拱北举例 |
第三节 原始宗教等信仰中的工艺美术 |
一、原始宗教工艺美术举例 |
二、其它信仰中的工艺美术举例 |
第六章 日常生活中的工艺美术 |
第一节 文娱体育活动中的工艺美术 |
一、雕葫芦与贺兰石雕 |
二、傩戏面具 |
三、铜鼓等 |
四、玩具与弦乐器 |
五、绣球绣袋 |
第二节 生活日用中的工艺美术 |
一、毡毯工艺 |
二、鼻烟壶 |
三、卡垫 |
四、和田地毯 |
五、花木箱 |
六、褡裢 |
七、剪寿字 |
八、布依花包 |
九、十长生绣品 |
十、荷包香囊 |
十一、刺绣枕顶、幔套 |
十二、竹编 |
十三、花毡 |
十四、马鞭 |
十五、马佩饰工艺 |
十六、壁挂 |
十七、补花毡 |
十八、摇篮 |
十九、保安刀 |
二十、户撒刀 |
二十一、桦树皮工艺 |
二十二、牛皮烟荷包和鼻烟壶 |
二十三、芒箕编 |
第三节 生产工具中的工艺美术 |
一、渔船 |
二、木盾 |
三、弓弩 |
第七章 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特点 |
第一节 实用性很突出 |
一、服饰中的工艺美术 |
二、饮食文化中的工艺美术 |
三、建筑中的工艺美术 |
四、宗教文化中的工艺美术 |
五、日常生活中的工艺美术 |
第二节 民族特点鲜明 |
一、服饰中的民族特色 |
二、乐器中的民族特色 |
三、建筑中的民族特色 |
第三节 制作材料非常多 |
一、取自植物的材料有木、竹、藤、棉、麻草、树皮、椰壳、葫芦等 |
二、取自动物的材料有裘皮、皮革、鱼皮、鬃、毛、骨、贝、丝、鸟羽等 |
三、取自五金玉石类材料的工艺品 |
第四节 传承历史悠久 |
第五节 文物价值宝贵 |
一、社会历史价值 |
二、科学技术价值 |
三、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 |
第八章 中国民族工艺美术的主题共性 |
第一节 汉族工艺美术的主题思想 |
第二节 中国人的吉祥崇尚 |
一、吉祥崇尚的涵义、起源 |
二、吉祥崇尚的内容分类和表现形式 |
第三节 中国福文化 |
一、定义 |
二、福文化的具体表现 |
三、福文化中的辩证法反映了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人生观 |
第四节 各民族工艺美术的主题共性 |
参考文献 |
(7)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文献评论 |
四、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商会与中国商人结社法律制度的近代转型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商人团体与商人结社法律制度 |
一、唐宋的行与商人结社法律制度 |
二、明清时期的会馆、公所与商人结社法律制度 |
三、古代商人结社法律制度对商人结社的影响 |
第二节 商会与商人结社法律制度的近代转型 |
一、商会成立的历史背景 |
二、商会简明章程:商人结社法律制度的近代转型 |
三、近代商会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变迁 |
四、近代商会法律制度对近代商人结社的影响 |
第三节 近代商会法律制度的历史评价 |
一、功利的立法 |
二、国家与社会间的冲突和利益平衡 |
三、明显的移植性 |
小结 |
第二章 商会与中国近代宪政运动 |
第一节 清末宪政思潮的勃兴对商人的影响 |
一、宪政思想的启蒙 |
二、立宪思潮的兴起 |
三、近代宪政思想的传播对商人的影响 |
第二节 商会与清末国会请愿 |
一、国会请愿风潮与商会的参与 |
二、商会参与国会请愿的评价 |
第三节 民国初年商会"争复公权"的努力 |
一、民国初年商会"争复公权"的行动 |
二、利益驱动下的专制与民主选择 |
第四节 两次民治实践的失败——商界无法解开的魔咒 |
一、八团体国是会议的草草收场 |
二、上海总商会民治委员会的昙花一现 |
三、民治运动领导权的纠葛 |
小结 |
第三章 商会与中国近代商事法律制度建设 |
第一节 商会与清末民间商法编撰活动 |
一、预备立宪公会发起编撰商法典并联络商会参与的原因分析 |
二、商会的作用分析 |
三、《商法调查案理由书》的评价 |
第二节 商会与清末民初的民商事习惯调查 |
一、商会与清末民商事习惯调查 |
二、商会与民初民商事习惯调查 |
第三节 商会对民初商事立法的推动 |
一、商会民国元年工商会议上的微弱呼声 |
二、全国商会联合会对民初商事立法的积极推动 |
小结 |
第四章 商会与中国近代多元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清末商会理处案件的规范化 |
一、清朝商事纠纷处理机制概述 |
二、清末商会理案的规范化——与传统民间调解相比 |
三、清末商会理案的优势——与官府断案相比 |
第二节 司法体制变革下商会理案性质及权限争议的考察 |
一、商会理案性质的分析 |
二、商会与司法部关于商事裁判权争议的考察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商事公断处的运作 |
一、各地商事公断处的成立 |
二、民初商事公断处与清末商会理案的比较 |
三、从商事公断处公断书分析民初商事公断的运作 |
第四节 部分地区商事公断处办理案件概况分析 |
一、苏州总商会商事公断处办理案件概况 |
二、上海总商会商事公断处办理案件概况 |
三、京师总商会商事公断处办理案件概况 |
四、云南总商会商事公断处办理案件概况 |
小结 |
结论 |
一、国家对社会力量的扶植和培育可以为法治近代化提供必要的社会基础 |
二、社会力量的异化会导致法制近代化进程的徘徊和停滞 |
三、当代中国法治进程中要实现国家和社会的良性互动 |
附录一:北京临时参议院名单表 |
征引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8)《夷坚志》复音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夷坚志》复音词研究之缘起 |
2 《夷坚志》复音词共时研究 |
2.1 联合式复音词 |
2.2 偏正式复音词 |
2.3 主谓式复音词 |
2.4 述宾式复音词 |
2.5 述补式复音词、名量式复音词 |
2.6 附加式复音词 |
2.7 单纯复音词 |
3 《夷坚志》复音词历时研究 |
3.1 先秦词汇 |
3.2 两汉词汇 |
3.3 魏晋六朝词汇 |
3.4 隋唐五代词汇 |
3.5 宋代词汇 |
4 《夷坚志》中的复音俗语词 |
4.1 《夷坚志》中记录的俗语词 |
4.2 《夷坚志》词汇中反映出的俗语词 |
5 辞书中失收的《夷坚志》复音词 |
附录:《夷坚志》校点拾遗 |
引用文献: |
科研成果: |
声明 |
后记 |
四、传统与现实:恒顺百年创业写真(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D]. 吕姝焱.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2]美术工艺与工艺美术 ——兼论传统手工艺的评价体系[D]. 李瀚诚. 南京大学, 2018(09)
- [3]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现状调查评估及改进路径研究[D]. 蔚风. 东南大学, 2018(05)
- [4]清末民初东北地区商号研究[D]. 王福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17(11)
- [5]1937-1949年重庆城市建设与规划研究[D]. 谢璇.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 [6]中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实用性及其特点[D]. 梁智勋.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1)
- [7]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 王红梅. 华东政法大学, 2010(08)
- [8]《夷坚志》复音词研究[D]. 武建宇. 四川大学, 2004(02)
- [9]传统与现实:恒顺百年创业写真[J]. 明法. 百年潮,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