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岭市第二中学317500
摘要:课堂作业设计和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教师检查教学情况、沟通家校信息的有效手段。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作业和其他学科的作业有些不同,以往学生一般只需在课堂上完成上机操作内容即可,但现在,浙江省教育厅出台《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和《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实施办法》,规定从2014届高中学生起信息技术纳入高考以后,考试变为纸质“笔试”的形式,不同于以往的上机操作考,学生不能仅局限于机器上的熟练操作,还需要把操作题知识迁移到“纸质”试题上。随着考试形式的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随之变化,而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个部分是作业形式的设计及其评价。本文就新高考背景下对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设计和评价的重新思考,以及相关的一些探索和尝试进行了总结和阐述。
关键词:新高考信息技术课堂作业设计评价
学习是一个过程,从学生在校学习的外在操作过程看,学生的学习可简洁地描述为“预习——上课——作业”。学生的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学习评价方法,是学生学习成长中必不可少的记录。
在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在设计一节课堂任务时,适当地、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作业,对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训练思维方法、发展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对于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重新思考重难点在课堂中应该如何呈现和突破,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现在,浙江省教育厅出台《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和《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实施办法》,规定从2014届高中学生起,学考每年4月和10月举行,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同期进行。新高考政策规定,除语、数、英之外,考生须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等7个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无论是学业水平测试还是高考,都采用“笔试”形式,原本课堂上注重上机操作,学生只要会操作即可,但现在不仅要会操作,还需要将知识迁移到“纸质”试题上,这就需要我们要重新认知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重新思考、设计和评价课堂作业。
下面是本人在新高考背景下,结合课堂教学的实践,对课堂作业的设计和评价进行了一些尝试,发表一下个人看法。
一、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设计
学生作业传统有两种作用:一是学生通过作业,可以提高自己对知识的巩固识记、理解运用、融会贯通;二是教师通过作业批改,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做到对症下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的作业和其他学科的作业有些不同,主要以课堂作业为主,一般需要学生上机完成(包括基础题和操作题),注重实践。就像《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中指出: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要求学生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这在高中信息技术会考中,可以得以很好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也比较容易实施,因为会考的形式是“上机”考,要求学生能完成作品即可。但现在信息技术纳入了高考,原本是只要能做出结果就可以了的操作题,现在变成了笔试的考试形式,它考查的不仅是学生的操作能力,更是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因此,针对不同的考试形式,本人尝试了以下几种方式:
1.教室中的作业方式
针对新高考的“笔试”考试形式,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不一定都要设在学生机房中,有大部分的章节内容应在教室里开设,效果会更佳。
例如第一章中的“进制间的换算”,类似数学课中的计算题,需要学生理解,并配以相应的作业加深、巩固即可,完全没有必要用到电脑操作。这块内容若在学生机房中进行,反而会使得有些学生分心,一心想操作电脑,不想听老师解题。那么,在教室中怎样实现课堂作业的设计显得非常重要。
本人尝试了“讲”、“练”相结合的方法。即理论知识与习题相结合,在课堂上先把知识点讲完,然后配以相关习题,这个习题做在PPT上,点名请学生回答,或请学生到黑板上解题。
如在讲了“二进制与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之后,就给学生布置了2015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中出现的题目:“用24位二进制数来表示的RGB颜色,将其每位二进制数取反为(0改为1,1改为0),即变为另一种颜色,这种操作称为颜色反相。若某RGB颜色取用十六进制表示为123456H,取其反相后的颜色值用十六进制表示为()”,学生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既能让学生集中精神,防止有些学生思想开小差走神,又能让学生对当前的知识点得到及时的巩固。
2.机房中的作业方式
信息技术学科有其自己的特殊性,《技术课程标准》中指出:技术课程是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每个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术能力的发展。因此,课程中大部分的知识都需要学生通过自己亲身体验去获取知识。
譬如《信息技术基础》中的Excel电子表格处理、Word文字处理等,《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Flash和Photoshop内容,这都得需要学生在学生机房中熟练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获取知识。
如2008年10月份的高考题:李斌制作将数字“1”变成数字“2”的Flash变形动画。他在第1帧利用“文本工具”输入“1”,在第25帧插入空白关键帧,并利用“文本工具”输入“2”,在设置补间动画时选择“形状”,结果出现错误,(如图一)所示,错误的原因是__。
图一
像此类题目,就必须要求学生对Flash的操作非常熟练,清楚设置补间动画时应注意哪些方面,若出错,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因此,在设计课堂作业时,采用“操作”、“练习”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进而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技术能力,从而提高自身高考成绩。
二、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评价
评价是教师获取信息技术教学的反馈信息、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控、对教学做出准确决策的必要手段。教师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评价手段对不同的学生进行评价,真正做到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了解每个学生的弱点,做到因材施“评”。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激励,体验成功与进步,建立自信,获得继续进步的动力。
随着信息技术纳入高考行列,评价的方式方法应发生转变。和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评价既要遵从教育评价理论的一般原理,也要具有一些区别于传统教学评价的特征。它强调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强调教育教学的人文性。
1.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坚持正面引导。
激励性评价能引导学生不断进步。学生十分重视教师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说可谓举足轻重。教师如果能综合评价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和进步,将有利于调动学生充分动脑、大胆发言的积极性,学生就敢于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说出来。教师不要吝啬对自己学生的表扬,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评价要自然、亲切、富有感染力,要让学生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明确发展方向。
例如高一(3)班金志伟经常“调皮捣蛋”,平常不爱学习,上课总爱开小差,对于批评,他根本不当一回事。有一次在上“数据的排序”时,他很快就完成了任务,本人就抓住他的这次亮点,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说:“大家看,金志伟同学今天的表现很棒!数据的排序这个任务他已经第一个完成了,我们请他给大家做一下演示,大家欢迎。”一开始他有点扭扭捏捏的,不好意思上台演示。但是看得出来,他内心里是非常激动的。自从这一次表扬之后,在接下来的上课中明显地感觉到他上课注意力开始集中了,学习态度也端正了。
所以,我们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不要吝啬,多给学生一些“很好!”“你这个操作很有创意!”等激励性语言,并多用“A”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在教师的激励评价中找到自信,增强学习信心。
2.重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传统的作业评价是教师单向的评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本人改变过去这种单一主体的评价形式,让学生也参与到作业评价中去。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等多主体评价,让学生通过这样的评价,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指出别人的错误,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把评价权交给学生,真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主体意识。
我们自行研制开发的“教学辅助平台”(如图二),就实现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总评的多元评价。平时学生在做作业时,完成的作品上传到“教学辅助平台”上,实现学生自评、互评,最后总评出最佳作品(如图三)。这种评价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
图二
图三
3.纸笔测验和上机测验相结合开展总结性评价。
纸笔测验和上机测验各有所长,适合不同的评价内容和目标,应相互补充,综合运用。纸笔测验的效率较高,适于短时间内对大量学生进行集中考查,适于考查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特别是参加信息技术高考的学生,高考的考试形式是“笔试”,加强纸笔测验尤为重要。但是纸笔测验不适于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因此,信息技术的纸笔测验,要控制选择题、填空题等客观题型的比例,适度设置和增加要求学生通过理解和探究来解决的开放性题目,如电子表格制作、Flash和Photoshop这些操作性比较强的知识,在高考中却大都以填空题形式来进行考查。
三、总结
课堂作业设计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教学信息反馈系统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注重课堂作业的设计,“理论”与“实践”、“操作”与“练习”相结合的作业形式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切实为教学服务,也能更好地实现引导和训练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目标,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在新高考中提高成绩。
信息技术课堂作业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坚持正面引导,要重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开展纸笔测验和上机测验相结合的总结性评价,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全面地发展和信息素养得到提升。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技术纳入了高考,考试形式发生了变化,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设计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应不断对课堂作业的设计和评价进行重新思考,并进而设计新的作业形式,以更好地服务于高考。本文仅是本人个人的一些尝试,有待于更深入地探讨和研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共同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和提高,促进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2]石培军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作业设计[J].教育艺术,2006,(10)。
[3]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研修手册——技术课程标准研修(信息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