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波夏增香
(青州市东夏中心卫生院;山东青州262514)
【摘要】咳嗽作为疾病症状之一,多见于呼吸系统疾病。由于小儿呼吸道敏感,刺激性异味、异物均易引起咳嗽。由于咳嗽可以排出呼吸道异物、减轻不适感,故有一小部分咳嗽属于自我保护性机制。根据病程区别可将小儿咳嗽分为急性和慢性,其中症状持续一个月以上属于慢性咳嗽。因儿童年龄较小、抵抗力较弱,长期咳嗽对其生长发育危害较大,本文对儿童慢性咳嗽治疗进展进行论述。
【关键词】儿童慢性咳嗽;祛痰;盐酸氨溴索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9)04-0201-01
由于儿童身体组织尚未发育完全、无法准确表达感受,导致误诊率偏高,所以在治疗儿童疾病时较为复杂,需考虑因素较多[1]。目前治疗儿童咳嗽需首先控制症状,及时了解病因并分析儿童身体健康情况,确定疾病类型,如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近年来,科技的进步推动检查手段的提高,快速准确的发现病因是给予儿童针对性治疗的关键[2]。基于此,本文就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危害、诊断及治疗作出如下综述。
1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及特点
因先天性发育异常发生风险与年龄成反比,儿童咳嗽病因复杂,故观察儿童咳嗽规律对分析病因有着重要作用。夜间或清晨咳嗽并咳痰,有可能为支气管炎;哺乳或进食时咳嗽,需注意儿童食道反流情况;吸入刺激性气体后咳嗽,多为上呼吸道感染[3]。另外,发热、感冒、肺炎等均会出现慢性咳嗽症状。
2儿童慢性咳嗽危害
长期咳嗽易使大脑缺氧,造成干呕等症状,严重可诱发哮喘或急性肺水肿,且会影响儿童睡眠、休息质量,对学习造成影响。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咳血症状对儿童身体健康造成深度伤害。由于儿童心理不成熟,慢性咳嗽不仅对儿童身体伤害大,对儿童心理伤害可能更深。因咳嗽症状明显,易被群体排斥,引起儿童负面情绪,郁郁寡欢导致心理疾病产生[4]。
3儿童慢性咳嗽诊断及治疗
3.1诊断
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咳嗽是慢性咳嗽的两个类型,由于特异性咳嗽存在与其病因对应的特定症状,所以较为容易发现病因并有效治疗,而非特异性咳嗽不具有较为特定的临床症状,诊断难度较大[5]。如条件允许,可进行食道造影、C14呼气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等方法对患者作进一步诊断[6]。随着科技进步,血液及其他仪器检查水平日益提高,增加了诊断效率。评估手段的迅速发展也对慢性咳嗽的诊疗起到积极作用,通过信号、电子等技术对咳嗽进行监测,使诊断依据基数及准确性增加。在临床诊疗中,由于儿童对自身病情表达较模糊,所以根据症状推测病因时需慎重,以免误诊使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或导致病情加重。具体诊断参照标准如下:(1)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咳痰或不咳痰;伴有咽喉不适或鼻后滴流感;部分患者伴有低热、头晕等症状;经造影检查后可确认为鼻窦炎引起慢性咳嗽。(2)胃食管反流病:多发于进食或夜间;无变异性哮喘病史,且与哺乳或进食有关的慢性咳嗽;24h内食管监测SAP与DEMEESTER积分分别高于75%、12.7%[7]。婴幼儿阶段为常见生理现象,一岁后自然缓解,需注意胃食管反流可能造成婴幼儿心动过缓、窒息等。(3)变异性哮喘:无喘息感但呼吸困难,无明显时间段区分的反复咳嗽;运动、冷空气刺激均导致症状加重;CRP血C反应蛋白试验结果为阴性;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为阳性;病情反复[8]。此外,还有先天性呼吸道疾病与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等病因,但由于具有偶然性或发病情况并不明确,故无特异性症状。
3.2治疗
常见治疗慢性咳嗽的药物包括祛痰药、镇咳药、抗组胺药、消化系统药物、平喘抗炎药及抗菌药物。其中,中药对儿童慢性咳嗽尤其针对咳痰型有明显治疗优势,主要包括治疗后不易复发、无副作用、治疗成本低等。
儿童咳痰应及时祛痰,以免病情加重导致呼吸道堵塞,单纯止咳为错误疗法,药物可选用中药祛痰剂、盐酸氨溴索或愈创木酚甘油醚等。当确诊为肺炎或细菌感染后可使用抗菌药物,如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等,需调整抗生素案例应严格执行过敏试验。确诊为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炎、支气管炎等需针对使用糖皮质激素、茶碱、β2受体激动剂等药物。确诊为胃食管返流患者采用口服西咪替丁或多潘立酮促进胃肠运动。临床表现严重患者可暂时采用M受体阻断剂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控制病情。需注意,未明病因前慢性咳嗽不主张对儿童患者使用镇咳药,相关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且使用后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
4小结
由于病因及病情较为复杂,且儿童诊疗过程较复杂,导致慢性咳嗽确诊难度偏大。治疗过程存在习惯性和盲目性,但药物治疗效果普遍优良,目前,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的药物众多,疗效存在差异同时具备各自优势。当病因不明且检查手段有限时,应进行顺序为胃食管反流(GERD)、变异性哮喘(CVA)、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UACS)的诊断性治疗。随着呼吸病学的不断发展,疗程不断缩短,慢性咳嗽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由于该病的治疗周期较长,不应单纯关注就医与药物治疗阶段,对患者进行观察、等待、随访阶段均应被重视。
参考文献
[1]翁泽林,姜文文,郑艳霞,等.儿童慢性咳嗽279例常见病因与危险因素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7,16(2):172-176.
[2]吉大章,莫伟倩,谢洲林.广东省珠海地区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7,32(12):2724-2726.
[3]潘志伟,文永钊,陈国华.佛山中心城区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分析[J].海南医学,2017,28(19):3231-3233.
[4]李银.儿童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诊治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7,44(5):336-338.
[5]彭万胜,瞿色华,武玉猛,等.5岁及以下儿童非特异性慢性咳嗽的病因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3):302-304.
[6]周雪冰,张海生,李为.C14呼气试验应用于儿童慢性咳嗽诊断的可行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10):1368-1369.
[7]王进东,葛玥铭,宋高飞,等.鼻窦炎和胃食管反流与儿童慢性咳嗽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2017,30(6):825-827.
[8]张娟,王林.天津地区冬季儿童咳嗽及相关因素分析[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6,33(5):463-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