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8例胃肠道间质瘤的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思[1](2021)在《伊马替尼与舒尼替尼对胃肠道间质瘤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从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组织标本,到原代培养的间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群落分析,最终到原子力显微镜在单细胞水平上的检测,三个层次、不同角度来解析伊马替尼与舒尼替尼联合用药对胃肠道间质瘤的抑制作用。1、通过解析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临床病理及术后随访资料,探讨Ki-67增殖指数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以期对胃肠间质瘤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2、研究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对原代培养的人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观察联合用药的效果,完善其靶向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机制研究。3、探讨原子力显微镜测量胃肠道间质瘤细胞机械特性的原理和方法,对原代培养的胃肠道间质瘤细胞药物处理后,细胞膜机械性能变化及药物对配体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分子力的改变进行解析。方法:1、(1)回顾性纳入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胃肠外科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2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资料,分析Ki-67增殖指数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2)随访2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预后生存信息,对影响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2、药物处理人胃肠道间质瘤细胞:(1)CCK-8实验观察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2)划痕愈合实验及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观察细胞体外运动迁移能力的改变;(3)RT-PCR实验检测药物处理细胞后Gab1、Grb2、PI3K、AKT及GSK-3β基因水平的变化;(4)流式细胞术检测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凋亡比例的变化。3、基于AFM的纳米压痕技术测定药物作用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前后,单细胞机械特性及配体与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分子力的变化。结果:1、(1)胃肠道间质瘤Ki-67增殖指数与肿瘤细胞形状、核分裂象、NIH分级及是否服用靶向药物治疗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肿瘤细胞形状、肿瘤原发位置、肿瘤大小、核分裂象、NIH分级、手术治疗方式、是否服用靶向药物治疗、CD117、DOG-1、CD34、SMA、S-100、Desmin均未影响患者预后,还需寻找更多的预后因子对临床预后进行精确评估。2、(1)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并减弱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的迁移能力(p<0.05),联合作用时以上作用效果更为明显(p<0.05);(2)Gab1、Grb2、PI3K、AKT及GSK-3β基因水平在药物处理作用下降低,联合作用时以上作用效果更为明显(p<0.05);(3)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处理的胃肠道间质瘤细胞,G0/G1期比例增加,凋亡比例增高(p<0.05);联合用药凋亡比例较单独用药差异显着(p<0.05)。3、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原代培养的胃肠道间质瘤细胞进行扫描,分别得到GIST单细胞偏差图、高度图及三维成像图,利用纳米压痕测定抗癌药物伊马替尼、舒尼替尼及联合用药对原代培养的胃肠道间质瘤单细胞机械性能的变化,结果显示:药物作用后杨氏模量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GIST细胞硬度变小,趋于凋亡,即药物达到一定的疗效。同时利用修饰有EGF的探针测量药物作用下EGF与间质瘤细胞表面受体EGFR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结果显示药物作用后EGF-EGFR之间分子结合力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胃肠道间质瘤Ki-67增殖指数与肿瘤细胞形状、核分裂象、NIH分级及是否服用靶向药物治疗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作为评估GIST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2、伊马替尼、舒尼替尼都可以抑制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联合作用时具有协同作用。3、伊马替尼、舒尼替尼可以通过影响GIST细胞的机械特性及EGFR通路中细胞膜表面配体与受体的分子结合力而发挥药效,深化对两种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总之,伊马替尼及舒尼替尼联合用药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膜表面机械特性及EGF-EGFR之间分子结合力产生影响,进而引起细胞内部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从而引起胃肠道间质瘤生物学行为的改变。我们对此进行探讨,以期对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王新滨[2](2020)在《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回顾性分析在我院237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进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收治住院并经术后病理确诊为胃肠间质瘤的2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的方式为电话、住院复查以及门诊复查,辅助检查胃镜、EUS、增强CT、MRI等,末次随访日期为2019年2月。选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于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方式、肿瘤直径、核分裂像、NIH危险度分级、术后复发情况、复发后治疗、是否靶向治疗、Ki-67增值指数等进行分析,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了解,应用单因素与多因素进行胃肠间质瘤患者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当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情况:统计了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收治住院并经术后病理确诊为胃肠间质瘤的237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21例,女性患者116例。患者平均年龄(59.26±2.64)岁,年龄<59岁患者102例,年龄≥59岁患者135例。2.发病位置:GIST患者发病位置胃部160(67.51%)例;十二指肠12(5.06%)例;空回肠43(18.14%)例;结直肠3(1.27%)例;胃肠以外部位19(8.02%)例。常见的临床症状特征腹痛212(89.45%)例;恶心、呕吐、反酸等上腹部不适症状197(83.12%)例;腹部包块42(17.72%)例;消化道出血39(16.46%)例;无症状常规体检11(4.65%)例;其他16(6.75%)例。3.GIST临床病例特征:GIST患者首次治疗肿瘤直径:≤2cm,60(25.32%)例;>2cm≤5cm,76(32.07%)例;>5cm≤10cm,58(24.47%)例;>10cm,43(18.14%)例。核分裂象≤5个/50HPF 167(70.47%)例;6-10个/50HPF 27(11.39%)例;>10个/50HPF 43(18.14%)例。4.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细胞形态为梭形细胞型患者41(17.30%)例;上皮样细胞型患者172(72.57%)例;混合型患者24(10.13%)例。Ki-67指数:其中<10%患者174(73.42%)例;10%-20%患者42(17.72%)例;>20%患者21(8.86%)例。237例胃肠间质瘤患者免疫组化表达CD117阳性患者225(94.94%)例;CD34阳性患者201(84.81%)例;DOG-1阳性患者231(97.47%)例。其中18例患者进行GIST基因突变检验,c-kit基因突变患者13(72.22%)例,其中9外显子突变2例,11外显子突变5例,13外显子突变3例,17外显子突变2例,18外显子突变1例;PDGFRA突变患者2(11.11%)例;野生型患者3(16.67%)例。根据NIH分级,极低危患者51(21.52%)例;低危患者82(34.60%)例;中危患者40(16.88%)例,高危患者64(27.00%)例。5.患者术前服用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有48例(20.25%),未服用189例(79.75%)。术后使用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共有58例(24.47%),未使用179例(75.53%)。其中术后复发患者共有43例,其中胃复发患者27(62.79%)例;小肠复发患者11(25.58%)例;胃肠道外复发患者5(11.63%)例。43例患者复发后采用单纯靶向药物治疗患者共有23例(53.49%),单纯手术治疗8例(18.60%),靶向药物联合手术治疗9例(20.93%),3例(6.98%)患者拒绝接受二次治疗。6.随访末次随访日期为2019年2月。患者生存时间截止为随访结束或患者死亡日期.共有208例患者存活,29例死亡。结论:1.胃肠间质瘤发病年龄广,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2.胃肠间质瘤发病位置多发生于胃、其次小肠,结直肠少见。3.术后靶向药物治疗、危险度分级、Ki-67指数、核分裂象、肿瘤直径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4.胃肠间质瘤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但要尽可能完全切除肿瘤,保证肿瘤不破裂,且切缘阴性。术后病理提示中高危复发可能或已发生转移者,可给予靶向药物治疗。
王奕丹[3](2020)在《310例胃肠道间质瘤回顾性分析及老年与中青年患者临床特征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我院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病的临床特征,分析影响危险度分级的因素,比较老年与中青年GIST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应用病案检索系统对我院近15年收治的310例GIST患者的性别、年龄、首发症状、临床表现、肿瘤部位及特征、病理诊断、免疫组化检测、危险度分级及治疗情况等资料归纳整理,进行回顾性分析。以60岁为标准将GIST患者分成老年组(年龄≥60岁)及中青年组(年龄<60岁),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一)310例GIST临床病理特征1.临床特点:GIST患者中男性151例,女性159例,男女比例1:1.05。发病年龄20~87岁,平均年龄60.7±11.8岁,50~59岁95例(30.6%),60~69岁93例(30.0%),50~69岁年龄组发病人数最多。发病部位:胃220例(71%),小肠50例(16.1%),结直肠17例(5.5%),十二指肠15例(4.8%),以胃GIST最多。首发症状以腹痛为主(94例,占30.3%);其次为“发现腹部包块”91例(29.4%),余下依次为:腹部不适66例(21.3%),消化道出血56例(18%),进食哽咽感3例(1%)。2.辅助检查:腹部CT检查发现肿物阳性率83.5%,钡餐检查阳性率62.3%,腹部超声阳性率29.5%,MRI检查阳性率90%。胃镜、肠镜检查阳性率分别为73.6%、23.7%,其各自病理活检阳性率为22.2%、33.3%,超声内镜检查发现肿物阳性率100%。3.病理及组织学:GIST肿瘤直径0.2~22cm,均值5.47±4.10cm。其中<2cm51例(16.8%),2~5cm 150例(49.3%),5cm~10cm 56例(18.4%),≥10cm 47例(15.5%)。单发间质瘤290例(95.4%),多发间质瘤14例(4.6%)。肿瘤伴坏死14例(4.6%),出血6例(2.0%),钙化1例(0.3%),未发现有肿瘤破裂。细胞形态:梭形细胞型293例(94.5%),上皮细胞型3例(1%),混合细胞型14例(4.5%)。核分裂象:≤5/50HP 106例(83.5%),5~10/50HP之间14例(11%),>10/50HP 7例(5.5%)。4.免疫组化:DOGl、CDll7、CD34、actin、Desmin、S-100阳性率分别为:95.3%、91.9%、85.5%、23.2%、12.5%、11.2%。CDll7、DOGl、CD34阳性率均明显高于actin、Desmin、S-100(P<0.05)。DOG1的阳性率高于CDll7和CD34(P<0.05)。5.转移情况:伴有转移20例(6.5%)。肿瘤原发部位以胃多见(65%),其次为十二指肠(15%)、小肠(15%)、结肠(5%)。其中<60岁5例(25%),≥60岁15例(75%)。肿瘤直径2~5cm为主(55%),其次为>10cm(25%)、5~10cm(15%)、≤2cm(5%)。6.治疗情况:304人行间质瘤切除术,开腹手术248例(80.0%),腹腔镜切除45例(14.5%),内镜下肿物剥离术8例(2.6%),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3例(1%)。保守治疗6例(1.9%)。(二)危险度评估1.GIST患者中高危65例(21.4%),中危97例(31.9%),低危106例(34.2%),极低危36例(11.8%)。2.危险度分级与性别、肿瘤是否伴出血坏死等存在相关性(P<0.05),与年龄、是否合并基础疾病、不同细胞形态之间无相关性(P>0.05)。Ki-67指数与危险度分级正相关(P<0.001),Ki-67指数<3的患者以极低危(20.7%)和低危(40.5%)为主,随着Ki-67指数升高,极低危患者比例逐渐减少,而高危患者比例逐渐增加,Ki-67指数>10的患者以高危为主(63.6%)。而CD117、CD34、DOG1与危险度分级无关(P>0.05)。(三)老年组与中青年组临床特征比较两组性别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组胃GIST(77%)比例多于中青年组(64.1%),且合并基础疾病者多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首发症状以发现腹部包块最多见(33.9%),而中青年组首发症状以腹痛多见(37.9%)。两组合并胃肠肿瘤、合并贫血及肿瘤标志物升高、肿瘤直径、细胞形态、核分裂象进行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老年组28/165例(17%)侵犯浆膜,中青年组10/145例(6.9%)侵犯浆膜;老年组15/165例(9.1%)发生转移,中青年组5/145例(3.4%)发生转移。在侵犯浆膜及发生转移方面,老年组均多于中青年组(P<0.05)。两组肿瘤出血坏死比较无差别(P>0.05)。老年组Ki67指数以≤3为主,而中青年组Ki67指数≥3多见,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存(P<0.05),两组在CD117、CD34、DOG1、Actin、S100、Desmin表达方面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1.GIST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可发生在胃肠道任何部位,以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2.老年GIST首发症状以腹部包块为主,以胃GIST更多见,起病更为隐匿,更易发生转移及浆膜浸润。3.肿瘤标志物对GIST诊断辅助意义不大。内镜、超声内镜与上腹增强CT或MRI检查结合有利于早期发现GIST。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查。DOG1、CD117、CD34在GIST诊断中有明显优势,可作为诊断GIST的重要指标。4.除了肿瘤大小、核分裂象、肿瘤部位可作为判断预后的危险因素外,男性患者及肿瘤伴有出血坏死可能提示其预后更差。将危险度分级与Ki-67指数结合有利于判断GIST患者的预后和转归。
刘秋雨[4](2020)在《特殊类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遗传学变异特征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GIST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研究背景与目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约20%-30%显示恶性生物学特征,同时11%-47%以转移灶为首发症状,而GIST的治疗与相应的预后因子有很大的相关性,有鉴于此,本研究拟探讨和分析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相关的预后预测因子。材料与方法:搜集2008年9月至2014年4月间的GIST病例共168例,均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诊断证实。回顾性分析其相应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按照1年、3年、5年随访患者生存率;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相关指标,统计学方法分析预后相关因子。结果:168例患者中,男性113例,女性55例,年龄范围18岁-78岁。常见的临床症状有腹痛、消化道出血。原发部位在消化系统者115例(68.4%),其中51例(30.4%)呈多发性病灶;88例(52.4%)病灶瘤体最大径>5cm,80例肿瘤组织核分裂像≥5个/50HPF。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大部分肿瘤组织呈CD117阳性,比率约占92.9%(156/12),DOG1阳性比率为97.0%(163/5),CD34阳性比率为53.0%(89/79),S-100阳性比率为25.6%(43/125)。获随访患者149例,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临床表现、肿瘤部位、肿瘤数目、CD34与S-100表达率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最大径、核分裂数目与肿瘤预后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即肿瘤最大径>5cm,或核分裂数≥5个/50HPF者,常常提示肿瘤预后较差。结论:核分裂数和肿瘤最大径是GIST评估预后的有用指标。第二部分经典突变型GIST罕见分子遗传学变异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研究背景与目的:GIST基因突变主要见于KIT基因,少部分出现PDGFRA基因突变。本部分拟探讨除常见的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外,是否存在少见的类型,以及其突变所对应的病理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8月间共96例经手术切除的局限性GIST病例,搜集相应临床及病理学信息,采用二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检测分析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同时分析肿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危险度、治疗方法等,并随访患者。结果:本组96例GIST中,检测出80例存在KIT基因突变,4例存在PDGFRA基因突变。突变型84例患者,男性44例,女性40例,年龄范围38岁至70岁,平均年龄64岁。1)80例KIT突变病例中,64例存在11号外显子突变,主要为缺失突变,缺失片段包括555-559密码子、576密码子、557-558密码子,少见类型有576、557替代突变,同时合并存在少见的基因突变,即FLT1基因替代突变、DDR2基因替代突变。9例存在9号外显子突变,包括常见的502-503重复突变,少见的501插入突变,以及486替代突变,后者同时合并新型的CCNYL1–BRAF基因融合突变,且该例形态学上呈混合型,上皮样肿瘤细胞排列呈小巢状、漩涡状,类似于脑膜瘤样形态;13号外显子突变类型为常见的642替代突变;17号外显子突变类型为常见的822替代突变;2)PDGFRA基因突变4例,3例位于18号外显子,除了常见的D842V突变类型外,新发现843插入突变,以及842-845缺失突变,同时合并DDR2基因替代突变;12号外显子1例,呈561替代突变。结论:GIST中存在少见的KIT突变类型,同时可合并新型的融合性基因,以及新型的基因突变,这些变异可能与特殊的组织学类型具有相关性。第三部分经典突变型GIST中少见病例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背景与目的:GIST消化系统外原发性者少见,包括区域淋巴结转移、骨转移者亦很少见;最常转移部位是肝脏,且少部分患者以转移灶为首发症状。而原发于消化道的GIST可合并其他肿瘤,是否存在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应用靶向治疗的GIST,是否基因突变类型和病理学特征有改变?本部分拟探讨上述少见特殊类型GIST(伴淋巴结转移的GIST、伴骨转移的GIST、胃肠道外原发性GIST、合并消化系统肿瘤的GIST、靶向治疗后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材料与方法:搜集2008年9月至2016年12月间经病理确诊为GIST共924例,搜集符合本次研究目的的病例,并采集相应临床及病理学信息,采用一代测序技术检测分析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同时分析肿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危险度、治疗方法等,并随访患者。结果:消化系统外原发性GIST(EGIST)共9例,男性2例,女性7例,年龄28-72岁,以腹膜后最多见,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和基因突变特征与原发于消化系统的GSIT相似;合并消化系统肿瘤的小GIST病例共14例,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48-82岁,小GIST主要发生于胃,肿瘤细胞稀疏,且多存在KIT基因突变;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突变型GIST 6例,5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跨度48-75岁,几乎均存在同时性肝转移灶和腹腔播散,均存在KIT基因突变;伴有罕见骨转移的病例3例,原发部位在食管、胃和小肠,骨转移灶主要发生于锥体、肱骨,均存在KIT基因突变;靶向治疗后伴有罕见同时性骨和肺转移GIST病例1例,女,71岁,转移灶在靶向治疗后出现多灶性坏死,肿瘤细胞可见横纹肌样形态。结论:EGIST在病理特征、遗传学特征、生物学行为判断标准上与GIST相同;合并消化系统病变的小GIST呈极低危险度,遗传学表现提示其可能为GIST发生早期事件;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突变型GIST常呈高危险度,存在同时性肝脏和腹腔转移的可能;GIST骨转移最常发生于脊柱,肿瘤呈高危险度,且伴有肝转移者尤其应警惕骨转移的可能;靶向治疗后伴有罕见骨和肺转移的GIST常出现转移灶形态学改变。第四部分野生型GIST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背景与目的:野生型GIST大多存在SDH缺失突变、BRAF基因突变等,是否存在其他突变基因及突变类型?本部分拟探讨除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外,是否存在少见的突变,以及其突变所对应的临床病理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8月间共96例经手术切除的局限性GIST病例,搜集相应临床及病理学信息,首先采用一代测序技术筛选野生型GIST,并进一步对这部分肿瘤采用NGS检测分析是否存在已知或未知的基因突变类型;同时分析肿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危险度、治疗方法等,并随访患者。结果:本组95例GIST中,12例为野生型GIST,其中女性7例,男性5例,年龄36-82岁。其中5例为SDH缺陷型GIST,免疫组化呈SDHB表达缺失,女性为主,均发生于胃,组织学主要呈上皮样型;分子检测发现1例存在SDHA基因替代突变(E564K),同时存在CCND1和RB1基因扩增突变,肿瘤呈恶性行为;1例存在SDHD基因替代突变(D113Tfs22),同时存在TP53基因替代突变(D281Y),p53蛋白弥漫阳性表达;1例存在TP53基因的两种不同突变类型共存,替代突变(R273H)和300308缺失插入突变,p53蛋白弥漫阳性表达,肿瘤呈恶性行为。非SDH缺陷型GIST共7例,2例存在BRAF基因替代突变(V600E),同时相应蛋白阳性表达,均呈梭形细胞型,其中1例发生于肿瘤体积为0.6cm的micro GIST;1例存在CDH1基因功能性胚系突变,类型为替代突变(D786N),该例肿瘤原发于十二指肠,增殖指数较高(20%),呈高危险度。结论:野生型GIST中可存在少见的突变类型,如TP53基因突变、CCND1基因扩增、RB1基因扩增,且可以和SDH亚单位基因突变合并存在,部分基因突变可能与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非SDH缺陷型GIST中除常见的BRAF基因突变外,尚有少见的CDH1基因突变,且也有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相关。
杨军[5](2019)在《130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治与预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探讨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表现、诊疗策略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为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病理确诊的1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相关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相关辅助检查、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治疗方式、术后病理、是否靶向治疗及术后随访结果,并分析这些指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1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男性61例,女性69例;发病年龄分布在27-81岁,中位发病年龄58岁;临床表现差异较大:腹痛32例,消化道出血24例,体检发现35例,肠梗阻7例,腹部包块5例,其他27例;肿瘤发生部位:胃104例,小肠20例,直肠4例,十二指肠和结肠各1例;辅助检查方式:CT检查98例,消化内镜检查60例,消化道放射检查18例,EUS检查23例,MRI检查2例。2.130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开腹手术72例,腹腔镜手术30例,内镜下切除28例;肿瘤直径<2.0cm 40例,2.05.0cm 41例、5.010.0cm34例,≥10.0cm 15例;根据改良NIH危险度分级,极低危组39例,低危组34例,中危组17例,高危组40例;术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117阳性123例,DOG-1阳性113例,CD34阳性120例,Ki-67阳性91例,S-100阳性16例;核分裂象(/50HPF)≤5 78例,610 17例,>10 10例;23例患者术后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片辅助治疗。3.130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60月:其中24例失访,复发13例,死亡12例;生存分析结果显示GIST的预后与肿瘤大小、核分裂象及危险度分级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胃肠道间质瘤在男女发病率上无明显差异,可发生于各年龄段,高发年龄段为4070岁。2.胃肠道间质瘤主要发病于胃,其次是小肠,结直肠及十二指肠较少见。手术切除肿瘤是目前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最主要及有效的方式,对于起源于固有肌层的较小的胃间质瘤可在内镜下切除。3.胃肠道间质瘤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肠梗阻、腹部包块等。相关辅助检查可依靠CT、内镜、消化道放射检查、EUS等,其中CT应用最广泛,EUS检出率最高,可联合两种检查方法提高诊断率。胃肠道间质瘤术前诊断较为困难,确诊主要依靠术后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及基因检测。4.胃肠道间质瘤的预后与肿瘤大小、核分裂象及危险度分级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李培峰[6](2019)在《胃肠道间质瘤原发性高级别转化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表现可以从良性至恶性。GIST肿瘤危险度评估多根据肿瘤发生部位、大小、核分裂象计数以及肿瘤是否破裂,良恶性GIST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仍不明确。大多数恶性GIST表现为多结节或单个结节内均一的高级别病理组织形态,但有少数病例表现为结节内高低级别组织形态共存或多结节病变中部分结节为高级别部分为低级别。因而,恶性GIST是初始发生即为恶性,还是由已存在的低侵袭性肿瘤进展而来还存在争议。目前,已有基于不同个体的基因突变检测和基因表达分析显示高危GIST较低危肿瘤具有不同的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但多病例同一患者原发性低级别GIST向高级别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未见报道。【目的】本研究拟首先从组织学水平阐述GIST原发性高级别转化的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表达改变,进而在分子水平采用全外显子测序检测高级别肿瘤较低级别肿瘤的差异性基因改变,并进一步探讨和验证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为GIST准确预后分级提供新的依据,有望阐述部分恶性GIST发生机制,为恶性GIST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本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比较高低级别共存GIST肿瘤中两种成分的形态学差异及免疫组化表达差异;2.比较GIST高级别较低级别成分差异性基因突变,分析基因突变可能产生的功能,并进一步探讨其促进GIST高级别转化的可能分子机制;3.分析全外显子测序数据中MYC拷贝数变异,检测多量GIST样本中MYC基因拷贝数变异,探讨MYC拷贝数变异促进GIST高级别进展的分子机制;4.细胞功能实验检测MGA在GIST细胞增殖中的功能,并初步探讨其抑制细胞增殖的相关分子机制;5.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 D1和p16INK4A在GIST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进展中的功能。【方法】本研究采用了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高通量测序、荧光原位杂交(FISH)以及分子生物学实验等研究方法,主要列举如下:1.回顾性分析22例高低级别共存GIST病例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两种成分的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表达差异,并随访患者预后;2.10对高级别和低级别肿瘤样本行全外显子测序,比较高级别GIST较配对低级别肿瘤差异性基因突变及基因拷贝数变异;3.Sanger测序验证高级别较低级别差异性肿瘤驱动基因突变;FISH验证基因拷贝数变异,并用于大样本检测目的基因拷贝数变异;4.应用Western Blot检测GIST细胞系中MGA、MAX、MYC、p16INK4A和Cyclin D1的蛋白表达水平;5.应用sh RNA慢病毒感染技术构建MGA低表达GIST细胞系;6.利用细胞生长曲线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GIST细胞系的细胞增殖能力;7.免疫组化染色检测GIST肿瘤中Cyclin D1和p16INK4A表达。【结果】1.22例高低级别肿瘤成分共存的GIST患者术前均未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肿瘤多发生于小肠(16例)和胃(5例),直径均≥4 cm,9例表现为多灶性病变,6例发生转移,1例术后半年复发,4例术后4年内死亡。低级别肿瘤成分细胞密度低,细胞呈梭形,形态温和,核分裂象少见,12个/50高倍视野(HPF);高级别成分细胞排列紧密,呈短梭形或上皮样,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690个/50 HPF。高级别肿瘤较低级别肿瘤CD34表达明显减少,两种成分Ki-67增殖指数有明显差异。2.与人参考基因组GRCh37/hg19比对,20例样本全外显子测序结果共检测到247个肿瘤驱动基因的802个位点突变;其中193个(78.14%)突变基因同时发生在GIST高级别和低级别成分中,另外,30个(12.15%)突变基因只出现在高级别肿瘤,24个(9.71%)突变基因仅出现在低级别肿瘤。3.10对GIST肿瘤样本的全外显子测序中,每例患者肿瘤高低级别成分均具有相同的KIT基因突变。4.全外显子测序检测到30个肿瘤驱动基因的35个突变仅发生在GIST高级别成分;Sanger测序证实9个基因的突变仅发生在高级别肿瘤,包括MGA、SDHA、ARID1A、LATS2、MAX、SETD2、RB1、RPS6KB2和PIK3CA,其中MGA突变在2个病例中被检测到。KEGG pathway分析提示这些差异性突变的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凋亡抑制和染色体重塑等相关的通路。5.比对c Bio Portal数据库,RB1、MAX、SETD2、SDHA、ARID1A、MGA和PIK3CA均为可重复性突变,前6个均为GIST前20位常见突变基因;基因LATS2和RPS6KB2突变首次在GIST中报道。6.全外显子测序基因拷贝数分析发现3例患者高级别肿瘤较低级别肿瘤MYC基因拷贝数增加;FISH证实1例患者高级别肿瘤MYC拷贝数扩增,另外2例高低级别成分均为8号染色体多体伴有MYC拷贝数增加。7.分子生物学实验发现MGA sh RNA慢病毒感染GIST细胞系较正常和阴性对照细胞系p16INK4A表达降低,Cyclin D1表达升高,MAX和MYC表达无明显差异;MGA sh RNA稳定感染GIST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活性和克隆形成能力。8.p16INK4A在高级别GIST肿瘤组织表达减少,其表达与核分裂象计数、Ki-67增殖指数、肿瘤危险度分级以及肿瘤最大直径呈负相关;Cyclin D1在高级别肿瘤组织高表达,其表达与核分裂象计数和肿瘤最大直径呈正相关。9.130例GIST样本中50.77%的样本发生MYC基因低拷贝数增加;高低级别共存GIST中高级别成分较低级别成分MYC拷贝数增加明显,单纯性病例高级别肿瘤较低级别肿瘤MYC拷贝数增加发生率增高;高低级别共存GIST低级别肿瘤MYC拷贝数增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性低级别肿瘤;在单纯性高级别或低级别GIST,MYC拷贝数增加与核分裂象计数和Ki-67增殖指数呈正相关,与p16INK4A表达呈负相关。【结论】1.高级别和低级别成分共存的GIST肿瘤多发生在小肠,易发生转移,患者预后较差。与低级别肿瘤成分相比,高级别肿瘤细胞密度高,呈短梭形或上皮样,异型性明显,可见坏死,核分裂象更多见,Ki-67增殖指数增高,CD34表达降低。2.全外显子测序数据显示高低级别共存GIST病例中两种成分的基因突变多数相同,包括KIT突变,提示两者可能起源于共同的祖细胞,随着肿瘤生长发生一些差异性的突变,从而形成了高级别和低级别肿瘤的异质性。3.仅发生在高级别GIST的差异性突变可能是肿瘤进展中的原发性分子事件。GIST肿瘤进展可能是多个基因通过不同的细胞信号通路分别或协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基因突变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进而导致GIST由低级别向高级别转化。4.MGA/MAX/MYC网络可能在GIST肿瘤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MGA表达下调促进GIST细胞生长和细胞克隆形成,可能是通过p16INK4A/CDK4/Cyclin D1细胞周期调控通路实现。5.MYC拷贝数增加在GIST是一种常见的基因改变,可能在肿瘤早期即发生;伴有MYC拷贝数增加的低级别肿瘤更可能进展为高级别,MYC拷贝数增加的GIST具有更高的增殖活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p16INK4A调控细胞周期实现的。6.p16INK4A表达减少和Cyclin D1表达增高可能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增生导致GIST由低级别肿瘤向高级别肿瘤进展。总之,高级别和低级别GIST具有较为显着的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表达差异,GIST肿瘤原发性进展可能是多种基因通过不同通路分别或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基因突变、MYC基因拷贝数增加以及细胞周期调控因子表达改变在GIST肿瘤原发性进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朱胜男[7](2019)在《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粘膜下隆起性病变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研究上消化道粘膜下隆起性病变的分布特点及超声内镜特点。2.探讨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粘膜下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对各类型病变后续治疗方式的指导意义。3.研究超声内镜对鉴别平滑肌瘤与间质瘤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超声内镜检查诊断为上消化道粘膜下隆起性病变共457处作为分析、研究对象,收集每个病变的一般情况、普通电子胃镜特点、超声内镜表现、后续治疗方式及病理结果,计算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粘膜下隆起性病变诊断总符合率并分析误诊误判情况,并选取病理结果为平滑肌瘤及间质瘤的病例,进一步分析其一般情况及超声内镜特点。结果:1.上消化道粘膜下隆起性病变多分布于胃,尤其是胃底、胃窦,其次为食管,尤其是食管下段,分布最少的部位是十二指肠;食管病变多起源于粘膜肌层,贲门病变多起源于粘膜层及固有肌层,胃隆起性病变多起源于粘膜层及固有肌层,十二指肠病变多起源于粘膜层;平滑肌瘤多位于食管(109/160),间质瘤多位于胃(61/68),息肉多见于胃(34/51),囊肿多见于食管(28/40),异位胰腺多见于胃(23/31),脂肪瘤多见于胃(21/28),炎性增生多见于胃(11/13),腺瘤多见于十二指肠(13/13),癌多见于胃(9/12);腔外压迫多见于胃,可为肝脏、脾脏、结肠及腹腔占位性病变导致,也常见于食管,多为胸主动脉、气管隆突等导致,十二指肠较为少见,可为腔外血管、胰腺等。2.EUS诊断例数138例,病理结果符合例数为102例,总符合率为73.91%;各病变类型在EUS下的表现:平滑肌瘤的超声内镜特点为起源于粘膜肌层或者固有肌层的低回声影,内部回声均匀,远场观察清晰。间质瘤主要表现为起源于固有肌层的低回声影,内部回声不均匀,远场观察不清晰;息肉的超声内镜特点为起源于粘膜层的高回声影,内部回声均匀;囊肿则表现为起源于粘膜层的无回声影,内部无回声;腺瘤多表现为起源于粘膜层的高回声影,内部回声多不均匀;异位胰腺多表现为起源于粘膜层内部回声不均匀的团块影,回声高低不等,可为高回声,也可为低回声或混杂回声;本组病例多采用ESD术处理,尤其是起源层次深和(或)体积较大的病灶。起源于粘膜层及粘膜下层的病灶可采用EMR切除,而起源于固有肌层的病灶因位置较深多采用ESD法切除,层次显示不清的病灶多为恶性肿瘤,多采用ESD及外科手术切除。术后并发出血2例,穿孔1例,可能与病灶体积过大、位置较深及手术者技巧有关。3.病理明确诊断为平滑肌瘤的病例共24例,其中18例位于食管(75.00%),1例位于贲门(4.17%),5例位于胃(20.83%);6例行EMR治疗(25.00%),18例行ESD治疗(75.00%)。平滑肌瘤与间质瘤患者的性别、病变表面是否光滑或糜烂溃疡、边缘有无粘膜桥、生长方式、回声高低、内部有无点片状高回声影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大小、起源、内部回声均匀与否及远场观察是否清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7、<0.001、<0.001、<0.001、0.041),间质瘤患者相较于平滑肌瘤患者年龄更大,肿瘤体积更偏大,更多起源于固有肌层,内部回声不均匀,远场观察不清晰。结论:1.EUS诊断总符合率为73.91%,可明确上消化道粘膜下病变的起源、病变的大小、浸润的深度等,并可对表现典型的病例进行诊断,在治疗方面对粘膜下隆起性病变的治疗方式具有指导意义。2.超声内镜对于鉴别平滑肌瘤与间质瘤具有指导意义,间质瘤患者相较于平滑肌瘤患者年龄更大,肿瘤的长径或体积更大,更多起源于固有肌层,内部回声不均匀,远场观察不清晰。
王欣[8](2019)在《RNAscope技术对胃肠道间质瘤PD-1和PD-L1检测的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NAscope技术分别检测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蛋白和m RNA的表达,并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探讨PD-1、PD-L1m RNA的表达与GIST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收集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经临床病理确诊的50例GIST患者组织石蜡标本,另收集正常胃肠粘膜8例、平滑肌瘤4例、神经鞘瘤4例及侵袭性纤维瘤4例共20例良性胃肠病变作为对照。采用m RNA原位杂交(RNAscope)技术检测50例GIST病例及20例对照组织石蜡标本中PD-1、PD-L1m RNA的表达情况,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GIST病例及20例对照组织石蜡标本中PD-1、PD-L1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结果50例GIST中男性20例,女性30例;中位年龄57岁(4574岁)。肿瘤发病部位:原发胃22例(44.0%),原发于胃外的28例,包括小肠22例(44.0%)、直肠3例(6.0%)、十二指肠2例(4.0%)及腹腔1例(2.0%)。在50例胃肠道间质瘤病例中,PD-1、PD-L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4.0%(22/50)和60.0%(30/50),对照组织中PD-1/PD-L1蛋白阳性率均为5.0%(1/20),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50例胃肠道间质瘤病例中,PD-1蛋白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型均无关(P>0.05)。PD-1蛋白与患者的肿瘤部位、肿物大小、核分裂象计数、Ki-67指数及危险度分级相关(P<0.05)。PD-1蛋白在非胃部GIST患者中阳性率(57.1%,16/28)高于发生于胃部GIST患者(27.3%,6/22),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有显着性(P=0.047);在肿物大小分组中,肿物较大者阳性率高于肿物较小者,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着性(P=0.001)。PD-1蛋白在核分裂象计数较多的GIST患者中阳性表达率更高,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有显着性(P=0.001);在Ki-67大于8%的GIST患者中阳性率(70.0%,14/20)高于Ki-67小于8%患者(26.7%,8/30),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有显着性(P=0.002);在危险度分级分组中,危险度越高的GIST患者阳性表达率更高,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有显着性(P=0.001)。50例胃肠道间质瘤病例中,PD-L1蛋白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型均无关(P>0.05)。PD-L1蛋白与患者的肿瘤部位、肿物大小、核分裂象计数、Ki-67指数及危险度分级相关(P<0.05)。PD-L1蛋白在非胃部GIST患者中阳性率(92.9%,26/28)高于发生于胃部GIST患者(18.2%,4/22),统计分析两者差异有显着性(P=0.001);在肿物大小分组中,肿物较大者阳性率高于肿物较小者,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着性(P=0.001)。PD-L1蛋白在核分裂象计数较多的GIST患者中阳性表达率更高,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有显着性(P=0.001);在Ki-67大于8%的GIST患者中阳性率(100%,20/20)高于Ki-67小于8%患者(33.3%,10/30),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有显着性(P=0.001);在危险度分级分组中,危险度越高的GIST患者中阳性表达率更高,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有显着性(P=0.001)。在50例胃肠道间质瘤病例中,PD-1、PD-L1m RNA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2.0%(26/50)和68.0%(34/50),而在对照组织中PD-1/PD-L1m RNA阳性率均为10.0%(2/20),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50例胃肠道间质瘤病例中,PD-1m RNA的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与肿瘤部位、大小、核分裂象计数、Ki-67指数及危险度分级相关(P<0.05)。PD-1m RNA在非胃部GIST患者中阳性率(78.6%,22/28)高于发生于胃部GIST患者(18.2%,4/22),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有显着性(P=0.001);在肿物大小分组中,肿物较大者阳性率高于肿物较小者,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着性(P=0.017)。PD-1m RNA在核分裂象计数较多的GIST患者中阳性表达率更高,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有显着性(P=0.019);在Ki-67大于8%的GIST患者中阳性率(80.0%,16/20)高于发生于Ki-67小于8%患者(33.3%,10/30),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有显着性(P=0.001);在危险度分级分组中,危险度越高的GIST患者中阳性表达率更高,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有显着性(P=0.001)。在50例胃肠道间质瘤病例中,PD-L1m RNA的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大小、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与肿瘤部位、核分裂象计数、Ki-67指数及危险度分级相关(P<0.05)。PD-L1m RNA在非胃部GIST患者中阳性率(85.7%,24/28)高于发生于胃部GIST患者(45.5%,10/22),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有显着性(P=0.002)。PD-L1m RNA在核分裂象计数较多的GIST患者中阳性表达率更高,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有显着性(P=0.014);在Ki-67大于8%的GIST患者阳性率(90.0%,18/20)高于发生于Ki-67小于8%患者(53.3%,16/30),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有显着性(P=0.006);在危险度分级分组中,危险度越高的GIST患者中阳性表达率更高,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有显着性(P=0.001)。本实验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NAscope技术检测5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PD-1的表达情况,19例均为阳性,21例均为阴性,有3例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而RNAscope技术检测为阴性,有7例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为阴性而RNAscope技术检测结果为阳性,两种检测方法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值为0.602表示一致性一般。本实验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NAscope技术检测5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PD-L1的表达情况,26例均为阳性,12例均为阴性,有4例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而RNAscope技术检测为阴性,有8例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为阴性而RNAscope技术检测结果为阳性,两种检测方法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值为0.483表示一致性一般。结论1胃肠道间质瘤患者PD-1/PD-L1蛋白、m RNA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织(包括:正常胃肠黏膜、平滑肌瘤、神经鞘瘤及侵袭性纤维瘤)。2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PD-1蛋白、PD-1m RNA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型均无关(P>0.05),与患者的肿瘤部位、肿物大小、核分裂象计数、Ki-67指数及危险度分级相关(P<0.05)。3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PD-L1蛋白、PD-L1m RNA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型均无关(P>0.05),与患者的肿瘤部位、肿物大小、核分裂象计数、Ki-67指数及危险度分级相关(P<0.05)。4免疫组织化学及RNAscope技术检测PD-1/PD-L1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无显着性差异,二者的一致性一般。RNAscope技术检测GIST病例的PD-1、PD-L1m RNA是否比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D-1、PD-L1蛋白更精准,有待更多实验数据比较分析。图7幅;表9个;参41篇。
黄振鹏[9](2017)在《Cajal间质细胞参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cute acalculous cholecystitis,AAC)具有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并发症和死亡率高等临床特点,胆囊平滑肌收缩功能减弱是AAC发生的主要特征之一。胆道系统内广泛存在和分布的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具有产生和传播胆囊自发性节律、调节胆囊运动、引起胆囊收缩等功能,当发生AAC时,胆囊内ICCs数量分布、形态结构改变,以及当炎症减轻或消除后,胆囊ICCs数量和形态结构是否可以恢复,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研究当发生AAC时及炎症减轻后胆囊内ICCs数量分布及细胞形态结构改变。方法:体重250-350g豚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operated Group,Sham组)、胆总管结扎术 24 小时组(Common Bile Duct Ligation-24h Group,CBDL-24h组)、胆总管结扎术 48 小时组(Common Bile Duct Ligation-48h Group,CBDL-48h组),Sham组进行开腹手术后关腹,其余各组行CBDL术,到达各自观察时间点后取动物胆囊,测量各组动物胆囊胆汁容量,通过大体病理学和HE染色评价AAC炎症程度;其次,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化学、Tunel凋亡检测、透射电镜等观察胆囊ICCs数量分布、形态结构变化,并通过蛋白质印迹、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观察SCF、c-kit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SCF/c-kit信号通路改变情况;再次,通过比较各组动物胆囊各部位ICCs分布,阐明炎症过程中胆囊ICCs分布变化;最后,在AAC疾病动物模型内预先使用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ti-polymorphonuclear antibody,anti-PMN),Sham 组进行开腹手术后关腹,CBDL-24h组、CBDL-48h组、预处理胆总管结扎术24小时组(anti-PMN Common Bile Duct Ligation-24h Group,anti-PMN CBDL-24h 组)、预处理胆总管结扎术 48小时组(anti-PMN Common Bile Duct Ligation-24h Group,anti-PMN CBDL-48h 组)行CBDL术,到达各自观察时间点后取动物胆囊,观察各组组织病理学、胆囊组织炎症评分,并观察胆囊ICC数量、形态结构是否可以恢复以及SCF/c-kit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行CBDL术后,随着胆道梗阻时间延长,豚鼠胆囊增大,胆汁混浊,胆囊内可见絮状物形成,胆囊容积逐渐增大,组织病理学可见充血、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出血等炎症反应,胆囊组织炎症评分升高(P<0.01)。当发生AAC时,胆囊ICCs数量减少、凋亡增加、细胞超微结构受损、SCF/c-kit信号通路下调(均P<0.05)。胆囊ICCs数量分布从胆囊颈到胆囊底依次递减,当发生AAC时,胆囊各部位ICCs数量均低于正常组(均P<0.05)。给予动物预先注射抗中性粒细胞抗体后,预处理组动物胆囊组织病理学、胆囊组织炎症评分均低于同一时间点未予预处理组动物(P<0.05)。当胆囊炎症减轻后,胆囊内受损的ICCs在形态学和超微结构均可得到修复,ICCs数量较前增加,细胞凋亡较前减少,被抑制的SCF/c-kit信号通路表达水平上调,可能影响胆囊收缩功能障碍恢复(均P<0.05)。结论:当发生AAC时,胆囊ICCs形态结构受损,细胞凋亡增加、数量减少,SCF/c-kit信号通路下调,并可能影响细胞功能,这可能是AAC发生早期即可伴随发胆囊动力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当胆囊炎症程度减轻后,胆囊组织ICCs形态结构和数量可以得到恢复,被抑制的SCF/c-kit信号通路上调,并可能对细胞功能及胆囊收缩功能障碍恢复产生影响。
谭真[10](2016)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9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结果 29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病理检查提示恶性11例,潜在恶性6例,良性12例;肿瘤位于肌层间22例,黏膜下3例,浆膜下4例;镜下表现为梭形细胞10例,上皮样细胞15例,混合型4例;免疫组化结果提示CD117阳性27例(93.1%),CD34阳性25例(86.2%),SMA阳性16例(55.2%),S100阳性3例(10.3%)。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组织形态学表现较为复杂,联合应用免疫组化检查可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
二、28例胃肠道间质瘤的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8例胃肠道间质瘤的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伊马替尼与舒尼替尼对胃肠道间质瘤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病理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免疫组化检测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判读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临床特征 |
3.1.1 性别、年龄 |
3.1.2 发生部位 |
3.2 病理特征 |
3.2.1 大体检查 |
3.2.2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
3.3 免疫组化检测 |
3.3.1 HE染色 |
3.3.2 免疫组化检测 |
3.4 Ki-67增殖指数与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关系 |
3.4.1 Ki-67与GIST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
3.4.2 Ki-67与免疫组化指标的关系 |
3.5 临床病理因素对患者预后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
3.6 生存曲线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伊马替尼与舒尼替尼对原代培养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 |
2.2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原代细胞培养 |
2.3.2 免疫荧光 |
2.3.3 细胞总RNA的提取 |
2.3.4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3.5 CCK-8实验 |
2.3.6 划痕实验 |
2.3.7 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 |
2.3.8 cDNA合成 |
2.3.9 实时定量PCR |
2.3.10 凋亡实验 |
2.4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原代培养 |
3.2 免疫荧光实验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细胞CD117蛋白的表达 |
3.3 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外显子基因突变测序分析 |
3.4 CCK-8实验检测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的抑制情况 |
3.5 划痕实验检测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迁移的影响 |
3.6 Transwell实验检测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侵袭的影响 |
3.7 qRT-PCR实验检测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对PI3K/AKT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 |
3.8 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诱导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凋亡情况检测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基于原子力显微镜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机械特性及分子结合力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 |
2.2 主要仪器 |
2.3 原子力显微镜检测胃肠道间质瘤细胞杨氏模量 |
2.4 探针功能化 |
2.5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胃肠道间质瘤单细胞纳米级成像 |
3.2 胃肠道间质瘤细胞机械特性测量 |
3.3 探针功能化结果验证 |
3.4 EGF与EGFR分子间作用力测量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胃肠道间质瘤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基于原子力显微镜对生物学相关机械力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综述 |
第3章 资料和方法 |
3.1 一般资料 |
3.1.1 纳入标准 |
3.1.2 排除标准 |
3.2 患者分组 |
3.3 随访 |
3.4 统计分析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一般资料 |
4.1.1 性别 |
4.1.2 年龄 |
4.1.3 发病位置 |
4.1.4 临床症状特征 |
4.2 GIST临床病理特征 |
4.2.1 肿瘤大小 |
4.2.2 核分裂象 |
4.2.3 KI-67 指数 |
4.2.4 组织形态 |
4.2.5 免疫组化 |
4.3 GIST基因突变类型 |
4.4 GIST术后危险度分级 |
4.5 术前靶向药物治疗 |
4.6 术后靶向药物治疗 |
4.7 术后复发 |
4.8 复发后治疗 |
4.9 随访 |
4.10 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
4.10.1 预后单因素分析 |
4.10.2 预后多因素分析 |
4.11 术后生存相关因素分析 |
4.11.1 术后生存单因素分析 |
4.11.2 术后生存多因素分析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310例胃肠道间质瘤回顾性分析及老年与中青年患者临床特征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前言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特殊类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遗传学变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GIST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二部分 经典突变型GIST罕见分子遗传学变异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三部分 经典突变型GIST中少见病例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四部分 野生型GIST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胃肠道间质瘤分子遗传学最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5)130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治与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内镜下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6)胃肠道间质瘤原发性高级别转化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第一部分 高低级别共存GIST临床病理特征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高低级别共存GIST全外显子测序分析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MGA和 MYC可能通过细胞周期调控促进GIST原发性进展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粘膜下隆起性病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参考文献 |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材料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EUS检查方法 |
1.4 扫描内容 |
1.5 病变判定标准 |
1.6 治疗方法 |
1.7 病理标本处理 |
1.8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上消化道粘膜下隆起性病变的特点 |
1.1 病变的部位分布 |
1.2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起源 |
1.3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部位分布 |
1.4 外压病例的部位分布 |
2 上消化道粘膜下病变的病理诊断和治疗 |
2.1 EUS诊断符合率 |
2.2 EUS下各类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特点 |
2.3 粘膜下隆起性病变的治疗情况 |
3 胃镜以及超声内镜下平滑肌瘤与胃肠道间质瘤的特点分析 |
3.1 平滑肌瘤及胃肠道间质瘤部位分布及治疗方法 |
3.2 平滑肌瘤与胃肠道间质瘤胃镜、超声内镜特点及分析 |
讨论 |
1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疾病分布特点 |
2 超声内镜对各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方式的指导意义 |
3 超声内镜对胃肠道间质瘤与平滑肌瘤鉴别诊断的指导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胃肠道间质瘤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RNAscope技术对胃肠道间质瘤PD-1和PD-L1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实验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实验仪器 |
1.1.2 实验试剂 |
1.1.3 实验方法 |
1.1.4 实验步骤 |
1.1.5 结果判读 |
1.1.6 统计分析 |
1.2 实验结果 |
1.2.1 50 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
1.2.2 胃肠道间质瘤PD-1/PD-L1 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1.2.3 胃肠道间质瘤PD-1/PD-L1 mRNA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1.2.4 胃肠道间质瘤PD-1/PD-L1 免疫组织化学与RNAscope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比较 |
1.3 讨论 |
1.3.1 PD-1/PD-L1 的生物学特性 |
1.3.2 PD-1/PD-L1 蛋白的表达与GIST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1.3.3 PD-1/PD-L1mRNA的表达与GIST临床病理特征关系 |
1.3.4 RNAscope技术与其它检测方法一致性比较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PD-1/PD-L1 在实体肿瘤中的表达及研究进展 |
2.1 PD-1/PD-L1 相关免疫治疗 |
2.2 PD-1/PD-L1 的表达及其免疫治疗在实体瘤中的应用 |
2.2.1 肺癌 |
2.2.2 乳腺癌 |
2.2.3 胃癌 |
2.2.4 胶质瘤 |
2.2.5 结直肠癌 |
2.2.6 甲状腺癌 |
2.2.7 淋巴瘤 |
2.2.8 尿路上皮癌 |
2.2.9 胃肠道间质瘤 |
2.3 PD-1/PD-L1 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 |
2.4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Cajal间质细胞参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注释 |
前言 |
第一部分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动物模型建立与评价 |
第二部分 Cajal间质细胞在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中作用机制 |
第三部分 急性胆囊炎中胆囊Cajal间质细胞分布变化 |
第四部分 急性非梗阻性胆囊炎抗中性粒细胞后胆囊Cajal间质细胞变化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肿瘤良恶性判定标准: |
2 结果 |
2.1 肿瘤良恶性: |
2.2 病理结果: |
2.3 免疫组化结果: |
3 讨论 |
四、28例胃肠道间质瘤的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伊马替尼与舒尼替尼对胃肠道间质瘤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D]. 王文思.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2]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D]. 王新滨. 吉林大学, 2020(08)
- [3]310例胃肠道间质瘤回顾性分析及老年与中青年患者临床特征比较[D]. 王奕丹.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4]特殊类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遗传学变异特征研究[D]. 刘秋雨. 郑州大学, 2020(02)
- [5]130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治与预后分析[D]. 杨军.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 [6]胃肠道间质瘤原发性高级别转化分子机制研究[D]. 李培峰.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7]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粘膜下隆起性病变的临床研究[D]. 朱胜男. 苏州大学, 2019(04)
- [8]RNAscope技术对胃肠道间质瘤PD-1和PD-L1检测的临床意义[D]. 王欣.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9]Cajal间质细胞参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作用机制研究[D]. 黄振鹏. 武汉大学, 2017(06)
- [10]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分析[J]. 谭真. 中国医药指南, 20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