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现阶段破解“三农”问题的制度分析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经济思想史
作者: 王峰
导师: 许经勇
关键词: 三农问题,体制障碍,制度创新
文献来源: 厦门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结构性、体制性矛盾长期积累的产物。现阶段,我国农业不仅发展后劲不足、农业发展水平还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且整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层次矛盾日趋激化,特别是农民增收缓慢已成为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焦点和难点。从一定意义上讲,目前的“三农”问题已经和过去的农业问题发生了质的变化。如果说过去的农业问题主要表现在宏观经济层面上的诸如粮食产量、农业产业等问题的话,那么,现在的“三农”问题则已经从单纯的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演变成一个以收入分配、公平待遇为核心的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在工业化进程的背景之下,应坚定不移地推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从体制上清除城乡协调发展的障碍,从缓解长期形成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矛盾入手,进行制度创新,从根本上改革计划经济体制渗透到农村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形成的体制,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机制,一揽子解决当前“三农”所面临的各种尖锐矛盾,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这是我国当前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为指导,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合理有益的研究成果,对我国现阶段“三农”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认为,当前“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核心是农民增收缓慢,根源在于体制性障碍。文章首先对“三农”问题的实质进行深入的剖析。紧紧抓住如何破解农民增收缓慢这一核心问题,对农村产权制度、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土地征用制度、农村经营体制、农村财政与税收制度、农村金融体制、农村教育体制和乡镇管理体制等八个方面的体制障碍进行详尽的探讨,与此同时,相应地提出其制度创新的具体措施和基本内容。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四、主要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
第一节 “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增收缓慢
一、农民增收缓慢的层次分析
二、农民增收缓慢的基本原因
第二节 “三农”问题的集中表现——内需不足与差距扩大
一、工农差距扩大
二、城乡差距扩大
三、阶层差距扩大
四、地区差距扩大
第三节 破解“三农”问题的途径——制度创新
一、制度、制度创新
二、制度创新的基本内涵
第二章 农村产权制度创新
第一节 现阶段我国农村产权制度的弊端
一、土地产权主体虚置
二、集体所有的土地在法律上与国有土地不相等的产权地位
三、农村集体公有产权主体不到位
第二节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制度创新
一、农地使用权制度创新
二、社区性股份合作制
三、农地直接进入市场
四、农村宅基地
第三章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制度创新
第一节 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劳动力转移
二、西方主要的劳动力转移理论简介
第二节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迫切性及其基本特征
一、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严峻挑战
二、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重要的举措
三、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
四、“民工潮”与“民工荒”
第三节 制约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两个主要因素
一、人地关系高度紧张
二、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
第四节 户籍制度改革——让城镇成为农民创业的新领地
一、户籍制度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
二、户籍制度创新的轨道——三次真正的户籍制度创新
三、户籍制度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现阶段户籍制度创新内容
第五节 劳动就业制度创新
一、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制度障碍
二、现阶段就业制度创新内容
第六节 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一、我国农村基本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二、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制约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
三、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经验
四、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制度创新措施
第四章 土地征用制度及其创新
第一节 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主要特征
一、目的的特定性
二、行使的强制性
三、运作的程序性
四、补偿的限定性
第二节 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的弊端
一、在目前的征地制度下,农民丧失了双重权利
二、土地征用制度的立法缺陷
三、征地和供地的双轨制,激励着地方和单位多征多占
四、地方政府违法问题突出
五、征地补偿标准、期限和方式的缺陷
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合理
七、征地沿用计划经济的习惯做法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符
八、补偿安置费分配混乱
第三节 我国失地农民面临的难题
一、失地农民已成为日益扩大的弱势群体
二、失地农民生计的挑战
三、失地农民就业的挑战
四、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挑战
第四节 现阶段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创新举措
一、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
二、土地款收益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解决“失地农民”的福利
三、给予村集体组织一定比例的非农建设用地
四、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五、建立农地转用的新型管理制度
六、建立科学的征地纠纷仲裁制度
第五章 农村经营体制创新
第一节 我国农村基本经营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经营制度面临的微观基础和宏观环境变化
二、现行的农村经营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第二节 我国对家庭承包制认识的“三次飞跃”
第三节 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基本评价
第四节 现阶段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措施
一、继续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
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创新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
四、改革土地管理制度
第五节 厦门市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实践
一、扶持龙头企业的政策依据和扶持原则
二、扶持龙头企业的政策措施
三、扶持龙头企业的主要做法
四、扶持龙头企业取得的成效
第六章 农村财政与税收制度创新
第一节 当前我国农村财政与税收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财政与税收体制的“城市偏向”
二、一些政府部门或基层乡镇政府向农民和村集体收费
三、制度外财政收入剧增
四、财税部门管理不严间接造成农民的重复负担
五、税收制度对农民增收的消极影响
六、中央与地方税收分配结构不合理
第二节 农业投入和农业税制的国际经验扫描
一、农业投入的国际经验
二、农业税制的国际经验
第三节 现阶段我国农村财政与税收制度创新的内容
一、我国经济总体上已经进入反哺农业的时代
二、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均衡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三、实行农村公共产品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筹集体制
四、完善支农财政投入的结构合理化制度
五、全面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等涉农税收
六、未来我国农业税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和步骤
第七章 农村金融体制创新
第一节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景和环境
第二节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落后的农业金融环境牵制了农业经济发展速度
二、农村信用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当前农业保险面临的主要矛盾
第三节 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创新内容
一、农村信用社的体制创新
二、农业发展银行的制度创新
三、农村保险制度创新
四、加快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
第八章 农村教育体制创新
第一节 我国农村教育事业改革成效简介
第二节 当前我国农村教育问题的主要症结
一、义务教育经费需求与财政供给之间的尖锐矛盾
二、农村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农村教育目标脱离实际
三、城乡教师素质差异非常明显
四、教育资源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子女的读书费用支出
五、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存在的问题
六、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第三节 当前农村教育体制创新的内容
一、在农村率先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二、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创新
三、改革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四、农村学生高中非义务教育的合理补助
五、降低高校学费标准
六、全面推行农村教师聘任制,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质量
七、坚持“合理”和“精简”的原则调整中小学校布局结构
八、切实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问题
第四节 关于教育公平状况恶化的思考
一、目前我国城乡教育不公平性的表现十分明显
二、城乡之间的学历差距逐渐拉大
三、教育差距和不公的罪魁祸首是“城市偏向”的教育政策
第九章 乡镇管理体制创新
第一节 我国现行乡镇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
一、乡镇机构改革未收到预期效果的主要表现
二、条块关系、县镇关系不顺
三、乡镇职能扭曲
四、政府部门利益急剧膨胀,乡镇把沉重负担转移给农民
五、关于《乡镇政府非法生存的危害及对策初探》的思考
第二节 税费改革背景下乡镇管理体制创新的紧迫性
一、税费改革前后农村利益分配格局
二、税费改革后乡镇管理体制方面的矛盾凸显
第三节 现阶段乡镇管理体制创新
一、乡镇管理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二、乡镇管理体制创新的目标
三、乡镇管理体制创新的具体措施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7-03-19
参考文献
- [1].河北省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研究[D]. 路铁军.河北农业大学2013
- [2].果品产销组织化研究[D]. 崔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 [3].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均分地权和规模化经营研究[D]. 邵春杰.华中科技大学2005
- [4].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经济效应的研究[D]. 王德成.中国农业大学2005
- [5].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融资研究[D]. 费振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 [6].中国契约农业交易行为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 王亚静.华中农业大学2007
- [7].湖北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研究[D]. 陶红军.华中农业大学2007
- [8].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管理研究[D]. 刘天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 [9].PPP模式下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合同管理和评价方法研究[D]. 骆李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7
- [10].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研究[D]. 刘文.华中农业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