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时代的发展使高层建筑共享空间设计产生了新的变化。变化主要来自于高层建筑在城市环境中重要性的提升、共享空间创作中制约因素的增多以及自然生态系统对建筑空间的需求。一方面,这些因素会对空间设计的可能性、任意性造成限制;另一方面,它们也能激发设计灵感,形成特色化的共享空间。因此,在新的发展趋向下,如何积极利用城市空间环境,如何强化高层建筑自身系统的生动灵活,如何塑造与自然生态系统匹配的共享空间,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当代高层建筑共享空间的发展和设计上出现的变化为切入点,从理论基础和发展历程入手,通过分析其设计影响因素的改变和空间构成要素的发展,提炼出不断变化的设计原则取向与创作手法。在此基础上,论文结合相关理论,系统地提出了当代高层建筑共享空间设计在“城市”、“建筑”、“环境”不同层面上新的发展趋向:从封闭独立到开放共享的“城市化”趋向、从机械组织到多维高效的“动态化”趋向、从物理模拟到情态塑造的“生态化”趋向。三者共同构成了论文的理论框架。在并列的三章核心章节中,论文致力于采用适合思维逻辑的方法进行研究论证。首先,分别从城市角度、空间自身角度、自然生态环境角度出发,明确了共享空间所具有的相关属性和概念。其次,分别总结了高层建筑共享空间“城市化”、立体化、生态化的表现形式。最后,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相对应的设计手法,以期对高层建筑共享空间设计在新世纪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使其更健康、积极、有效地参与城市生活的组织,保障自身系统的完善以及创造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论文从发展现状入手,在分析自身特征、总结设计表现形式的同时,借鉴了城市设计学、统筹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在阐述设计原则、归纳设计手法时,运用理论研究与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拓展并深入了文章的内涵。全文共五章,完成68024字,插图110幅。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1.1.1 课题研究背景1.1.2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1.2 课题相关研究概况1.2.1 相关概念界定1.2.2 发展历程概述1.2.3 课题研究现状1.3 课题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1.3.1 研究方法1.3.2 研究内容1.3.3 研究框架第2章 当代高层建筑共享空间设计的应变2.1 共享空间设计影响因素的变异2.1.1 社会层面2.1.2 技术层面2.1.3 心理层面2.1.4 行为层面2.2 共享空间设计原则取向的转变2.2.1 逐步关注内在逻辑的整体性2.2.2 愈加关注体验感受的多样性2.2.3 开始关注情态建构的渗透性2.3 共享空间设计手法的更新2.3.1 以共享空间位置展现功能结构2.3.2 以共享空间原型呈现建构理念2.3.3 以共享空间界面表现材料技术2.3.4 以共享空间尺度体现人性关怀2.4 本章小结第3章 高层建筑共享空间设计的“城市化”趋向3.1 高层建筑共享空间的“城市化”属性3.1.1 公共性3.1.2 相对独立性3.1.3 渗透流动性3.2 高层建筑共享空间“城市化”表现形式3.2.1 容纳部分城市职能3.2.2 契合城市历史文脉3.2.3 引入城市空间语言3.2.4 提供城市公共设施3.2.5 整合城市动态交通3.3 高层建筑共享空间“城市化”设计手法3.3.1 实体界面的消解3.3.2 城市尺度的并置3.3.3 建筑材料的内外互换3.3.4 室外景观的延续3.4 本章小结第4章 当代高层建筑共享空间设计的动态化趋向4.1 高层建筑共享空间的动态化特质4.1.1 共享空间动态化的定义解析4.1.2 共享空间动态化的基本条件4.2 高层建筑共享空间动态化表现形式4.2.1 平面动态化4.2.2 立体动态化4.2.3 形式动态化4.3 高层建筑共享空间动态化设计手法4.3.1 动态化共享空间的平面设计手法4.3.2 动态化共享空间的立体设计手法4.3.3 多维时空观对共享空间动态化设计的影响4.4 本章小结第5章 当代高层建筑共享空间设计的生态化趋向5.1 高层建筑共享空间的生态化理念5.1.1 尊重自然环境5.1.2 强调对人的关心5.1.3 可持续性设计5.1.4 注重多元共存5.2 高层建筑共享空间生态化表现方式5.2.1 架空共享空间5.2.2 边庭的出现和发展5.2.3 屋顶花园的设置5.2.4 相关技术的兴起5.3 高层建筑共享空间生态化设计手法5.3.1 以内置化方式营造自然生态环境5.3.2 以外置化方式营造自然生态环境5.3.3 以立体化方式营造自然生态环境5.3.4 以高技术手段营造自然生态环境5.4 本章小结结论参考文献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高层建筑论文; 共享空间论文; 城市化论文; 立体化论文; 生态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