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微等离子体氧化陶瓷膜的制备及抗热冲击性能研究

铝合金微等离子体氧化陶瓷膜的制备及抗热冲击性能研究

论文摘要

铝及其合金由于其比强度高、导热和导电性好、以及塑性优良、成形性好、无低温脆性等优点,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铝合金高温强度较低、抗腐蚀性能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在高温环境中的进一步应用。微等离子体氧化技术可以不从外部引入陶瓷材料就在铝合金表面原位生长出具有耐磨、隔热及耐腐蚀等性能的陶瓷膜,为高温环境下承受热冲击的铝合金零部件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本文首先通过正交试验,对电解液配方进行优化,并研究了电流密度、氧化时间对微等离子体氧化陶瓷膜生长速度的影响;通过XRD、SEM分析了陶瓷层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并初步探讨了陶瓷膜的生长机理。抗热冲击性能是材料承受温度骤变而不被破坏的能力。本文用加热-淬冷的方法深入地研究了微等离子体氧化陶瓷膜的抗热冲击性能,并结合微等离子体氧化陶瓷膜的组织、结构和生长机理,探讨了陶瓷膜的抗热冲击失效机理。试验结果表明:(1)微等离子体氧化陶瓷膜具有较好的抗热冲击性能,致密层与基体具有良好的结合强度;(2)抗热冲击试验中,微等离子体氧化陶瓷膜的失效形式表现为:首先是疏松层的点状或块状剥落,进而致密层从铝基体上脱落;(3)陶瓷膜的抗热冲击性能还取决于电流密度的影响,电流密度太大,膜层组织疏松,抗热冲击性能下降,电流密度太小,将影响成膜速率,所以合适的电流密度为3—7A/dm2;(4)陶瓷膜的厚度过厚或过薄,都会使得MPO陶瓷膜的抗热冲击性能下降。本文的另一个研究工作是建立了MPO陶瓷膜活塞的一维平壁模型,对影响陶瓷膜抗热冲击性能的因素定性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陶瓷膜层的温度梯度与其所处的冷热端的环境温差成正相关关系;(2)一般来说,导热系数较小的MPO陶瓷膜,其抗热冲击性能较差;(3)随着陶瓷膜层厚度的增加,陶瓷膜的抗热冲击性能下降,所以MPO陶瓷膜的适宜厚度范围为20—30μm,并且范围随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变小。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铝合金表面陶瓷化的制备方法
  • 1.2.1 等离子喷涂技术
  • 1.2.2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
  • 1.2.3 阳极氧化技术
  • 1.3 微等离子体氧化技术的研究概况
  • 1.3.1 微等离子体氧化技术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 1.3.2 微等离子体氧化的基本原理
  • 1.3.3 微等离子体氧化的工艺特点及膜层的性能特点
  • 1.3.4 微等离子体氧化的应用领域及前景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5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设备与试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材料化学成分
  • 2.1.2 试样尺寸与制备
  • 2.1.3 微等离子体氧化电解液的配制
  • 2.2 试验设备
  • 2.2.1 微等离子体氧化处理设备
  • 2.2.2 陶瓷膜性能检测设备
  • 2.3 试验研究方法
  • 2.3.1 试验工艺过程
  • 2.3.2 陶瓷膜层性能检测
  • 2.3.3 MPO 陶瓷膜抗热冲击性能的评价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MPO 陶瓷膜制备工艺研究
  • 3.1 电解液配方的研究及优化
  • 3.2 微等离子体氧化工艺参数对陶瓷膜生长速度和性能的影响
  • 3.2.1 氧化时间对陶瓷膜厚度和性能的影响
  • 3.2.2 电流密度对陶瓷膜生长速度和性能的影响
  • 4 微等离子体氧化的生长过程及机理
  • 4.1 微等离子体氧化陶瓷膜的生长过程
  • 4.2 微等离子体氧化陶瓷膜形成机理分析
  • 5 MPO 陶瓷膜抗热冲击性能研究
  • 5.1 陶瓷膜在不同试验温度下的抗热冲击性能
  • 5.1.1 试验方法及方案
  • 5.1.2 试验现象及结果
  • 5.2 电流密度对MPO 陶瓷膜抗热冲击性能的影响
  • 5.2.1 试验方法及方案
  • 5.2.2 试验现象及结果
  • 5.3 MPO 陶瓷膜厚度与抗热冲击性能的关系
  • 5.3.1 试验方法及方案
  • 5.3.2 试验现象及结果
  • 5.4 MPO 陶瓷膜的XRD 分析
  • 5.5 MPO 陶瓷膜的形貌分析
  • 5.6 MPO 陶瓷膜抗热冲击失效机理的研究及性能评价
  • 5.7 本章小结
  • 6 MPO 陶瓷膜活塞抗热冲击性能探讨
  • 6.1 热分析的理论基础
  • 6.2 活塞抗热冲击1维平壁模型
  • 6.3 MPO 陶瓷膜活塞抗热冲击性能的研究及讨论
  • 6.3.1 陶瓷膜层厚度对抗热冲击性能的影响
  • 6.3.2 冷端气流换热系数对抗热冲击性能的影响
  • 6.3.3 膜层导热系数对抗热冲击性能的影响
  • 6.3.4 各个因素对膜层抗热冲击性能的综合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微等离子体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J]. 有色金属 2009(03)
    • [2].铝合金微等离子体氧化着色工艺研究[J]. 有色金属加工 2008(04)
    • [3].微等离子体氧化法电源参数对TiO_2薄膜光催化性能的影响[J]. 污染防治技术 2012(01)
    • [4].7075铝合金硅酸盐体系微等离子体氧化陶瓷层制备工艺研究[J]. 轻合金加工技术 2012(08)
    • [5].电流密度对7075铝合金微等离子体氧化陶瓷层特性的影响[J]. 表面技术 2012(05)
    • [6].铝合金微等离子体氧化着色工艺[J]. 中国有色金属 2008(20)
    • [7].低温等离子体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 水处理技术 2008(07)
    • [8].7075铝合金微等离子体氧化硼酸盐体系电解液配方的优化[J]. 表面技术 2012(03)
    • [9].基于电介质击穿理论的异质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件整体等离子体氧化研究[J]. 表面技术 2019(05)
    • [10].非热等离子体氧化NO脱除实验研究[J].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4(03)
    • [11].AgCu/HZSM-5上甲醛和苯的共吸附及等离子体氧化脱除[J].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 [12].电子回旋共振氮等离子体氧化后退火对4H-Si CMOS电容TDDB特性的影响[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015(02)
    • [13].2024铝合金微等离子体氧化电解液配方优化[J]. 轻合金加工技术 2017(10)
    • [14].基于等离子体氧化的亲水性纯钛种植体的动物实验研究[J].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16(02)
    • [15].铝合金等离子体氧化放电特性及陶瓷膜层耐腐蚀性能研究[J]. 电镀与精饰 2013(05)
    • [16].分子筛吸附——低温等离子体氧化去除甲苯[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8(05)
    • [17].等离子体氧化NO的试验研究及神经网络预测[J]. 华东电力 2012(07)
    • [18].微等离子体氧化法制备纳米结构S掺杂TiO_2薄膜的光催化性能研究(英文)[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5(07)
    • [19].柴油机机外净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0(01)
    • [20].Ag-OMS-2的制备及其吸附-放电等离子体氧化脱除甲醛的研究[J].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 [21].等离子体氧化NO耦合湿式氨法同时脱硫脱硝试验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 [22].SiGe材料界面钝化研究新进展[J]. 微纳电子技术 2020(11)
    • [23].填料吸附-等离子体氧化协同处理苯酚废水[J]. 环境工程 2016(12)
    • [24].等离子体净化有机臭味气体研究[J]. 舰船防化 2009(01)
    • [25].基于等离子体氧化技术的医用钛材料亲水性表面制备研究[J]. 真空 2015(02)
    • [26].真空技术在新型医疗器械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真空 2014(03)
    • [27].六硼化镧场发射阴极阵列的制作及特性(英文)[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8(02)
    • [28].控制氧化层对双势垒纳米硅浮栅存储结构性能的影响[J]. 物理学报 2008(07)
    • [29].等离子体氧化和自组装技术改性铝合金的摩擦学特性[J]. 轻合金加工技术 2008(11)
    • [30].活性炭吸附和脱附-等离子体氧化净化有机废气的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 2010(11)

    标签:;  ;  ;  

    铝合金微等离子体氧化陶瓷膜的制备及抗热冲击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