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都柏林人》中女性主体性的建设

论《都柏林人》中女性主体性的建设

论文摘要

詹姆士·乔伊斯,爱尔兰小说家兼诗人,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二十世纪现代人的生存状况。在这个由十五个小故事组成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里,乔伊斯第一次开始关注他的故乡都柏林的风土人情。更值得让人关注的是,在这部探索都柏林人生存状况的作品中,乔伊斯也描绘了一个丰富的女性世界。这些女性虽然身处都柏林瘫痪的边缘地带,没有话语权,但是在文本的深层次,作者却赋予了她们女性主体性的地位。为了探讨女性是如何失语,成为第二性,以及作者又是怎样从文本的深层次赋予了她们女性主体性,本论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都柏林人》里的女性人物形象,对乔伊斯研究做一个有益的尝试。西蒙娜·德·波伏娃认为,女性在父权社会中成为他者变成了“第二性”,然而女性可以利用他者潜在的颠覆力量去构建女性主体性。本文利用经典他者理论解读女性是如何从被忽视到成功构建起女性主体性这一过程。通过文本细读,本文揭示女性是如何在父权制的都柏林社会中遭受到迫害,沦为他者,同时本文进一步挖掘女性的潜在的主体性是如何挑战传统性别观念和男性权威的。

论文目录

  •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Ⅰ INTRODUCTION
  • 1.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James Joyce and Dubliners
  • 1.2 Literature Review
  • CHAPTER Ⅱ THEROTICAL FRAMEWORK
  • 2.1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Simone de Beauvoir’s Theory of the Other
  • 2.2 Simone de Beauvoir’s Theory of the Other
  • CHAPTER Ⅲ WOMEN BEING THE OPRESSED IN A PATRIARCHAL SOCIETY
  • 3.1 Women’s Limited Roles in Dublin Life
  • 3.1.1 The unappealing virgin and spinster
  • 3.1.2 Desperate housewives
  • 3.1.3 Manipulative mothers
  • 3.2 The Men’s Superiority in Dubliners
  • CHAPTER Ⅳ WOMEN AS THE OTHER IN MALE COMMUNITY
  • 4.1 The Paralysis of the Dublin Men
  • 4.2. The Women as the Victim in Patriarchal society
  • 4.2.1 The absence of women in the events concerning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politics
  • 4.2.2 Silenced women in the patriarchy society
  • 4.2.3 Manipulative mothers towards the helpless daughters
  • CHAPTER Ⅴ WOMEN’S FEMALE SUBJECTIVITY UNDER BENEATH
  • 5.1 Women’s Female Subjectivity under the Male Authority
  • 5.2 Women’s Female Subjectivity in “A Painful Case”
  • 5.3 Women’s Female Subjectivity in the Encounter Scene in “The Dead”
  • CHAPTER Ⅵ CONCLUSION
  • WORKS CITED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福柯的生存美学视域解读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J].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7(02)
    • [2].乔伊斯这个症状:拉康论乔伊斯[J]. 文艺研究 2015(11)
    • [3].乔伊斯的风洞(外二首)[J]. 诗歌月刊 2019(05)
    • [4].《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的“顿悟”手法[J]. 文教资料 2016(36)
    • [5].倾听音乐,更重要的是要倾听彼此——蕾秋·乔伊斯的跨越之旅[J]. 出版人 2018(09)
    • [6].“耶稣会士的狂吠和愤愤不平的撕咬”——乔伊斯的天主教情结[J]. 现代传记研究 2016(02)
    • [7].大师和悍妇天生一对[J]. 视野 2017(03)
    • [8].在你的怀里温柔地沦陷[J]. 散文诗 2017(06)
    • [9].2016年“最搞笑”动物[J]. 少先队小干部 2017(Z1)
    • [10].青年乔伊斯之歌(组诗)[J]. 广西文学 2017(07)
    • [11].出发,去遇见更好的自己[J]. 意林 2017(13)
    • [12].不给善良增加负担[J]. 山西老年 2017(07)
    • [13].现实困境与理想可能性的探寻——对比乔伊斯的《一片浮云》与鲁迅的《端午节》[J]. 北方文学 2017(18)
    • [14].从《死者》看詹姆士·乔伊斯的爱国情[J]. 青年文学家 2014(21)
    • [15].漂泊——解读乔伊斯的一把钥匙[J]. 长城 2014(10)
    • [16].谁读乔伊斯[J]. 上海文化 2013(07)
    • [17].“你可以既是他的也是我的”:乔伊斯《流亡者》中的“人格分裂”与戏剧反讽[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18].不给善良增加负担[J]. 思维与智慧 2016(19)
    • [19].乔伊斯美学思想中的距离问题[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10)
    • [20].乔·乔伊斯:重量级“剑圣”[J]. 拳击与格斗 2019(08)
    • [21].奔跑的心[J]. 少年文艺(上旬版) 2016(03)
    • [22].从传统走向后现代——论乔伊斯的自传性小说[J]. 现代传记研究 2014(02)
    • [23].从词语抵达主题——解构乔伊斯名篇《死者》中的两个重要词语[J]. 作家 2012(24)
    • [24].《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乔伊斯写作手法的新突破[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03)
    • [25].乔伊斯:为谁“守灵”?[J]. 世界文化 2008(07)
    • [26].乔伊斯:为谁“守灵”?[J]. 名作欣赏 2008(17)
    • [27].论乔伊斯小说中的西方饮酒文化审美[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 [28].初探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的语言风格与特点[J]. 青年文学家 2019(36)
    • [29].“直到汉与匈的消亡”——乔伊斯,中国和种族化的世界史[J].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2013(02)
    • [30].美国教学模式述评:布鲁斯·乔伊斯《教学模式》第八版[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1)

    标签:;  ;  ;  ;  

    论《都柏林人》中女性主体性的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