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开展有特色的农村学前班游戏活动(论文文献综述)
蒲金玉[1](2021)在《幼儿教师自然教育观念与实践行为的个案研究》文中提出幼儿园自然教育不管是在个人层面还是社会层面上都能够带来积极的影响。在个人层面上,幼儿园自然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机会,加强了幼儿与自然的联系,培养了幼儿对自然的亲近和尊重,满足了幼儿对自然的需求,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层面上,幼儿园自然教育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要实现这些目标,不仅需要教师重视自然教育的开展,树立正确的自然教育观念,还要求教师要以适合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形式开展自然教育,有着恰当的教育教学实践行为。以往对幼儿园自然教育的研究集中于现状调查,主要分析幼儿园自然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前有的幼儿园在自然教育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独具特色。因此,本研究选取在自然教育领域积累了深厚经验的园所开展个案研究,从教师的自然教育观念及实践行为两方面入手,归纳总结个案园教师在这两方面的经验特点,分析教师在实践行为中对观念的具体落实,并以此概括出影响幼儿园自然教育的因素,提出有关建议。本研究通过对个案园教师的访谈,呈现了幼儿教师在自然教育观念方面的特点,这包括:自然教育是在自然环境中开展的教育;自然教育是“自然而然”的教育;自然教育对儿童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此外,通过实地观察,研究总结了幼儿教师自然教育实践行为方面的特点,并分析了其观念落实到实践行为中的具体路径。首先,教师在室内和户外均创设了极富生态性的自然环境,这是对“在自然环境中的教育”的具体落实;其次,教师在自然教育开展过程中的行为主要是基于密切观察的退后、自然的支持以及自然环境的开放使用,这是“自然而然”的教育观念在实践行为上的落实。研究根据以上结果,分析概括出了影响幼儿园自然教育的因素,这包括:自然教育理论知识,自然环境创设,基于观察的师幼互动以及对儿童的个性化支持。最后,研究从两方面提出了提升幼儿园自然教育质量的有关建议。首先是创建一个具有多种自然元素的自然环境,其次是教师应积极发挥家庭的作用,让家庭成为同盟军。
雷晓桂[2](2020)在《美国俄勒冈州西北中文书院中文全沉浸式教学考察与分析 ——以一年级为例》文中指出沉浸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科内容以目的语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沉浸式项目中不仅要学习目的语,还要用目的语学习其他课程。近年来,中文沉浸式项目在美国发展迅速。中文沉浸式教学用中文作为教学用语来教授其他科目,使学生在提高第二语言能力的同时保证学科知识的学习。笔者作为志愿者教师于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在波特兰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下设的孔子课堂——西北中文书院(Northwest Chinese Academy)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教学实习。西北中文书院是一所有10年教学经验的中文全沉浸式学校,受到家长的一致认可。本文介绍了该校中文全沉浸式项目的中文环境、学生特点、师资、教材等几个方面,阐述中文全沉浸式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并将一年级作为研究对象,对课堂教学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分析,发现全沉浸式课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共有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论述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相关研究动态以及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西北中文书院的总体教学情况,包括校园环境、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学生与教师的基本情况以及教材选用情况等。第三章以一年级为例对中文全沉浸式课堂进行考察分析,包括各学科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多模态教学资源与教学评估等。第四章是对美国中文全沉浸式课堂的思考与建议。本文指出要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增加对沉浸式课堂本土教师的汉语本体知识及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培训;在教材方面要创造性使用现有教材并开发多模态教学资源;教学方面应结合儿童学习特点及智能优势设计课堂活动。
王莉[3](2020)在《幼小衔接中家园合作策略个案研究》文中提出家庭是幼儿成长的起点,幼儿园是幼儿人生的第一课堂。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及教育观念的改变,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良好合作对幼儿成长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家园双方共同努力,协同共育已成为现代世界幼儿教育发展的总趋向;同时,在怎样进行幼小衔接、科学幼小衔接中,家园合作是一个必然策略。由于幼儿的成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影响最直接的就是家庭和幼儿园,幼儿教育也不是单靠一方就能完成的,是需要幼儿园和家庭双方积极的努力与合作,而进入小学又是幼儿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所以良好的家园合作能促进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也能为幼儿一生的学习生活做好铺垫。然而在现实中仍然存在着由于家庭和幼儿园双方观念和育儿方式的不一致,幼儿园的教育得不到家长充分的支持和配合,导致一些幼儿在进入小学后表现出一些不适应的状态,进而影响到后续的学习与成长。因此,需要凝聚家庭和幼儿园双方的力量,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出连续一致的成长环境,这也就更需要科学的家园合作的方法,用有效的合作方法助力幼小衔接。为了深入了解幼儿园在幼小衔接中是如何与家庭进行合作并协调多方力量为幼儿营造和谐一致的衔接环境,本研究选取C市Z园为个案,运用访谈法,观察法,实物分析法的方法收集资料;通过对资料的深入整理和分析,从幼儿园视角进行研究,对该幼儿园在幼小衔接中的家园合作方式进行深层了解,以呈现Z园在家园合作中的具体内容和做法,并对其特征进行总结,展示个案园的独特之处;最后通过对Z园家园合作方式的总结和特征分析,归纳出促进幼儿园在幼小衔接中更好开展家园合作的相关建议。因此,本研究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家园合作是世界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幼小衔接关系到幼儿的整体发展,也是幼儿教育中的热点。以此为背景提出家园合作帮助幼儿完成向小学过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研究意义。然后对研究中的重要概念进行解释。其次对幼小衔接中家园合作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为本研究提供思考和借鉴,并列举本研究主要运用的理论,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最后提出本研究的主要研究问题。第二部分是研究设计。本研究以个案为主,在该部分中具体阐述了研究方法的确立、研究对象的选取、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研究效度和伦理。通过表格的形式呈现收集到的资料,并对收集方式和过程进行详细描述,以保证资料呈现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第三部分是Z园幼小衔接中家园合作的实践探索。依据家园合作的目的、内容、方式、特色活动这一内在逻辑,通过表格、详细的访谈记录以及图片的形式对Z园幼小衔接中家园合作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呈现,以更加系统的展示Z园在家园合作中的思想和做法,进而突出该园的独特之处。第四部分是Z园幼小衔接中家园合作总体特征。通过以上的展示与分析,本研究从办园思想、家园合作方式、合作内容、教育共同体四个角度总结Z园在幼小衔接中家园合作的总体特征。第五部分是结论与建议。依据Z园幼小衔接中家园合作的基本情况及呈现出的特征,从特色活动、资源利用、合作方式、合作效果四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了该园获得优质家园合作的原因,并探讨了家园合作中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从幼儿园和教师角度归纳出促进更好家园合作的相关建议,给该幼儿园提供参考的同时,也希望给其他幼儿园有益的启示。
黄静华[4](2019)在《地方性知识在乡村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以保靖土家族地区仙仁小学为中心》文中指出地方性知识是指当地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发展中建构起来的以具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文化以及世界观为基础所形成或产生的具有地方性特征的知识体系,对地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起指导作用。而乡村学校作为乡村社会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播的最大场域,应当成为乡村社会规范、乡村文明、乡村文化弘扬等方面的典范,是帮助学生学习生活与引导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培育地。因此,在现代教育的背景下将地方性知识融入乡村学校教育,不仅能够为年轻一代人输送地方性知识,增强地方人的民族自豪感,也为乡村社会以及乡村学校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的原仙仁乡以及仙仁小学进行田野调查。解读了原仙仁乡地方性知识中的土家族文化,阐释了地方性知识融入乡村学校教育的内容及其相关教育价值。同时对仙仁小学应用地方性知识教学的案例进行分析,解读了乡村学校教育中地方性知识教学的相关价值,包括社会价值、个体价值。并探究了乡村学校教育中地方性知识应用的现状,阐释了现状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发了地方性知识融入乡村学校教育的思考并提出了几点策略,首先应该改变对地方性知识的思想认识;其次增加学校课程设置中的地方性知识;最后在学校教育中增设相应的民族特色文化活动,创设特色乡村学校。
王华燕[5](2019)在《浅议幼儿园趣味体育游戏的有效开展策略》文中指出体育是幼儿园全面和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三维健康观的出现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施,幼儿园趣味体育游戏的开展也随之丰富多彩,但在开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幼儿园的趣味体育游戏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莫诗逸[6](2019)在《W县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现状的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由于长期得不到重视、起步晚、发展慢,存在办园条件差、质量低、发展不均衡等严重问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乡镇中心幼儿园作为农村学前教育的窗口,承担着指导、示范和引领本乡镇学前教育工作的重任,在推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乡镇中心幼儿园在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既影响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农村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建设乡镇中心幼儿园、完善乡镇中心幼儿园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以缩小城乡之间学前教育的差距,促进农村学前教育更好的发展,是现实的必然选择。对县域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现状的研究,可以了解县域乡镇学前教育发展的整体情况,还可以推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进而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本研究采用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法等研究方法,对广西来宾市所辖的W县实施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来,新建/改扩建的9所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从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园舍建设(建园率、园址分布、幼儿园班额情况、各类用房)、教学设施配备(室外设施设备、室内设施设备)、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建设(师幼比、园长基本情况、保教人员基本情况、教研科研能力、教师培训情况)以及幼儿园管理等多个角度阐述了W县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现状,分析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的对策。研究发现,W县乡镇中心幼儿园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1.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进程缓慢,幼儿园布局分配不均衡;2.教育教学活动材料投入没有按需分配,且种类单一数量不足;3.资金投入缺口大,“一刀切”明显;4.教师专业成长缓慢,缺乏有效的指导;5.乡镇中心幼儿园三级管理不健全,职权分工不明确。结合实际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是:1.对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的认识不足;2.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的政策法规执行不到位;3.农村学前教育教育经费投入不足;4.乡镇中心幼儿园师资力量薄弱,职后培训针对性不强。针对乡镇中心幼儿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对于进一步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提出如下对策:1.树立科学的均衡发展观,科学规划乡镇中心幼儿园发展路径;2.规划灵活多元的乡镇教师培训计划,提高中心幼儿园师资队伍整体水平;3.出台“责权利”明确的管理制度,规范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管理。
徐青[7](2019)在《南昌市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以南昌市四所特殊教育学校为例》文中认为特殊音乐教育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在残疾人群体中开展科学、系统的音乐教育,不仅有利于残疾人改善情绪、拓展思维、开发潜能,还有利于他们提高综合素养和就业机率,并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着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南昌市特殊学校音乐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政府主管部门经费投入不足、音乐教学设备严重缺乏;2.音乐教材陈旧、课程设置不合理、音乐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课外活动缺少普遍性;3.音乐教师整体专业性不强、数量严重缺乏、整体培养体系不完善;4.家长对音乐教育认同度低,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笔者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主要是:1.主管部门设立专项基金支持特殊音乐教育的发展;2.学校应健全音乐教师引进和培养机制,提高教师专业化能力和水平;3.教师应该加强特殊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学习,创新音乐教学方法;4.建立家校联合机制,提高家长对音乐教育作用的认识;5.增强校园音乐文化的氛围,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爱好。
李晨曦[8](2019)在《莱芜市幼儿园结构游戏开展的现状研究》文中认为相关研究表明,所有的游戏中,结构游戏对于儿童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十分有利于儿童的全方位发展。因此本文基于国内外结构游戏的相关文献,在梳理莱芜市的部分幼儿园结构游戏场地选择情况、游戏时间情况、材料投放情况和教师指导情况的基础上,对当前该区的结构游戏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基于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结果分析,给出未来应该如何合理配置结构游戏、提升教师指导结构游戏能力的建议,并针对本文研究的不足提出了展望。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讲述本研究的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对其中的“结构游戏”、“幼儿园结构游戏”等概念进行了核心概念界定,并进行了相关为文献综述,也对已有的研究进行了评析。并对本文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进行了研究设计。第二部分笔者选择了莱芜市部分幼儿园进行了调查与访谈,通过对幼儿园进行的实地调查和对幼儿园内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先了解了幼儿园的基本情况,然后从幼儿园结构游戏场地选择、时间分配、材料投放、教师指导等各方面进行了对幼儿园结构游戏现状的分析,并对这部分幼儿园的结构游戏现状得出了思考与总结。第三部分笔者对当下莱芜市幼儿园结构游戏开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存在着场地问题——游戏场地空间密度不合理、时间问题——游戏时间与年龄段不匹配、材料问题——游戏材料种类的单一、教师问题——教师支架式引导不足等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也通过访谈和调查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笔者针对莱芜市幼儿园结构游戏存在的问题,根据个人见解提出了改善的意见与建议,提出了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的支持、创设合适幼儿的结构游戏的环境以及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这几方面的建议,在论文最后反思了论文的不足,并对未来提出了展望。
张薇[9](2019)在《瑶族歌谣在幼儿混合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以湖南九嶷山瑶族地区Y幼儿园C班为例》文中指出瑶族歌谣是中华民族民间歌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经由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具有生活性和本真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与幼儿的天赋秉性相适宜。瑶族歌谣是瑶族人民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艺术瑰宝,是瑶族历史文化的缩影,包含着诸如民族历史文化、民族风土人情等多方面的内容,具有较高的传承与发展价值。将瑶族歌谣应用到幼儿园课程体系中,应用到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本研究以九嶷山瑶族地区Y幼儿园C混合班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的是行动研究法,辅之以文献法、观察法和访谈法对瑶族歌谣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这一章主要包括阐述研究的选题缘由,界定研究相关概念,整理相关文献综述,介绍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明确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等内容。第二章,行动研究的准备。这一章主要是调查并总结九嶷山地区瑶族歌谣的孕育条件、起源、艺术特点和应用价值;并对瑶族歌谣在Y幼儿园的应用现状及瑶族歌谣在Y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应用缺失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确立本研究的问题。第三章,行动研究的实施。这一章是本研究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的过程。本章首先对C混合班瑶族歌谣音乐教学活动的应用方案进行设计,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组织形式以及活动环节的设计;再在此基础上,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围绕瑶族歌谣历史歌、劳动歌、礼俗歌和常识歌四大类型,分别开展相应的音乐教学活动;按照“计划——实施——反思——再计划——再实施——再反思”的操作过程对瑶族歌谣音乐教学活动的实施进行反思和调整,不断提升行动研究的质量。第四章,研究结果的讨论与分析。经过两轮行动研究之后,幼儿园瑶族歌谣的应用现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瑶族资源真正走进了Y幼儿园;幼儿、幼儿园教师以及笔者都各自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成长。第五章,研究的结论与建议。在完成行动研究之后,笔者得出了一系列的研究结论;并根据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结果,分别从教师、幼儿园和外部支持环境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瑶族歌谣在今后能更好的应用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
韦国芬[10](2019)在《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艺术文化是水族传统文化的特色体现,它产生于水族发展过程中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彰显了浓郁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其中,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作为传承民族艺术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幼儿艺术素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深入挖掘它的价值,对培养幼儿的美术能力以及丰富我国的民族文化都非常必要。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中的强度抽样,从榔木水寨选取了三户幼儿家庭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深度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从观念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开展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者归纳了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的特点。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具有传承民族艺术文化的教育观念,体现浓郁的民族艺术氛围,教育内容取材于民族艺术资源,教育方法贴近民族日常生活,彰显强烈的民族宗教色彩。虽然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在历史的演变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特点,但在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从认识层面上看,家长对家庭美术教育内涵的理解有偏差,对幼儿主体地位的认识不到位,对家庭美术教育持有较强的功利性动机;从具体实践层面上看,教育内容缺乏必要的科学性,教育方式比较机械,教育评价过于单一。对此,研究者根据家庭美术教育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且从家长自身和教育环境两个维度探寻了影响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活动开展的因素。其中家长自身因素主要有家长受传统教养观念的牵制,受文化及艺术素养的制约和参与及指导行为的缺乏;而涉及的教育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内部不良环境的影响和外部多元文化的冲击。基于以上因素的考虑,研究者结合已有资料为促进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的开展提出了如下策略,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提高文化及艺术素养,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及美术教育观,创设良好的家庭艺术氛围,选择适宜幼儿发展特点的教育内容,重视幼儿美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
二、谈开展有特色的农村学前班游戏活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开展有特色的农村学前班游戏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1)幼儿教师自然教育观念与实践行为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自然缺失症”所引发的思考 |
1.1.2 一些幼儿园自然教育理念的启发 |
1.1.3 对幼儿教师自然教育观念与行为的思考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幼儿园自然教育 |
1.3.2 幼儿教师自然教育观念 |
1.3.3 幼儿教师自然教育实践行为 |
1.4 文献综述 |
1.4.1 幼儿园自然教育的有关研究 |
1.4.2 幼儿教师自然教育观念与行为的有关研究 |
1.4.3 对已有文献的评述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流程 |
2.3 研究对象的选择 |
2.3.1 个案园的基本情况 |
2.3.2 幼儿教师的选择 |
2.4 研究方法 |
2.4.1 观察法 |
2.4.2 访谈法 |
3 幼儿教师自然教育观念特点 |
3.1 自然教育是在自然环境中的教育 |
3.1.1 自然且安全的环境是最适合的自然教育环境 |
3.1.2 天然材料是最适合的自然教育材料 |
3.1.3 当今社会环境要求在自然环境中开展教育 |
3.2 自然教育是“自然而然”的教育 |
3.2.1 教师的角色是观察者 |
3.2.2 教师要在能力和意识上做好准备 |
3.2.3 自然教育是有“边界”的 |
3.3 自然教育对儿童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 |
4 幼儿教师自然教育实践行为特点——观念的落实 |
4.1 观念的落实——自然教育是在自然环境中的教育 |
4.1.1 使用各类自然元素创建一个“原生态的”户外自然环境 |
4.1.2 户外自然环境的延伸——室内自然环境的创建 |
4.2 观念的落实——自然教育是“自然而然”的教育 |
4.2.1 教师基于密切观察的退后 |
4.2.2 教师的自然支持 |
4.2.3 自然环境的开放使用 |
5 讨论与分析:幼儿园自然教育影响因素 |
5.1 自然教育理论知识 |
5.2 自然环境创设 |
5.3 基于观察的师幼互动 |
5.4 对儿童的个性化支持 |
6 建议的提出 |
6.1 创建一个具有多种自然元素的自然环境 |
6.2 发挥家庭的作用,让家庭成为同盟军 |
7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幼儿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幼儿园环境观察记录表 |
致谢 |
(2)美国俄勒冈州西北中文书院中文全沉浸式教学考察与分析 ——以一年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起 |
一、中文沉浸式教学在美国快速发展 |
二、个人海外实习经历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一、为俄勒冈比弗顿地区中文沉浸式教学提供参考意见 |
二、促进学界对中文全沉浸式教学模式的进一步认识 |
三、为赴美中文沉浸式课堂新手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 |
第三节 研究动态 |
一、外语沉浸式教学研究 |
二、美国中文沉浸式教育研究 |
三、美国少儿汉语教学研究 |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美国俄勒冈州西北中文书院中文全沉浸式项目概况 |
第一节 西北中文书院的基本情况 |
一、学校基本情况 |
二、学校的教学理念与目标 |
第二节 西北中文书院中文全沉浸式课程设置 |
一、沉浸式的校园与课堂教学环境 |
二、课程设置 |
三、课程特色 |
四、教学安排 |
第三节 西北中文书院学生的学习特点 |
一、喜欢直观性事物 |
二、喜欢趣味性事物 |
三、依靠合作学习 |
第四节 西北中文书院的教师及校本培训情况介绍 |
一、教师情况 |
二、校本培训情况 |
第五节 西北中文书院中文全沉浸式课堂使用教材 |
一、语文教材 |
二、数学教材 |
三、科学与社会课教材 |
第三章 西北中文书院一年级中文全沉浸式教学考察与分析 |
第一节 课堂教学内容 |
一、使用中国教材课程的教学内容 |
二、使用美国教材课程的教学内容 |
三、无教材及教学大纲课程的教学内容 |
第二节 课堂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
一、教学理念 |
二、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多模态教学资源 |
一、听觉模态教学资源 |
二、视觉模态教学资源 |
三、触觉模态教学资源 |
第四节 课堂管理 |
一、课堂规则 |
二、管理信号 |
三、管理游戏 |
四、赏罚明确 |
第五节 考核方式 |
一、学期末考核 |
二、中文语言能力测试 |
第四章 西北中文书院中文全沉浸式课堂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
第一节 西北中文书院中文全沉浸式课堂教学特点 |
一、重视学前沉浸阶段 |
二、使用中国学生的本土教材 |
三、重视学生读写能力发展 |
四、重视儿童多元智能发展 |
第二节 西北中文书院中文全沉浸式教学优势 |
一、学生中文读写能力较强 |
二、学生学科成绩突出 |
三、学生具有多元文化视角 |
第三节 西北中文书院中文全沉浸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翻译教材与中国本土教材的弊端 |
二、缺乏教学大纲 |
三、教师缺乏第二语言教学相关理论与培训 |
四、语言课并未单独设课 |
第四节 对美国中文全沉浸式课堂教学的一些建议 |
一、教材方面 |
二、教学方面 |
三、教师方面 |
结语 |
本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西北中文书院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3)幼小衔接中家园合作策略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家园合作是世界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
2.我国当前家园合作仍存在不足 |
3.幼小衔接需要家园合作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1.幼小衔接 |
2.家园合作 |
(四)文献综述 |
1.幼小衔接相关研究 |
2.家园合作相关研究 |
3.幼小衔接中家园合作相关研究 |
4.理论基础 |
(五)研究问题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的确立 |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 |
1.Z园整体概况 |
2.选择Z园的缘由 |
(三)研究资料的收集 |
1.访谈法 |
2.观察法 |
3.实物分析法 |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五)研究效度和伦理 |
1.研究效度 |
2.研究伦理 |
三、Z园幼小衔接中家园合作的实践探索 |
(一)促进幼儿率性成长——家园合作最终目的 |
(二)无痕过渡,家园共同“助力”率性教育——全面的家园合作内容 |
1.学习适应方面 |
2.生活适应方面 |
3.社会适应方面 |
(三)多种形式协同共建合作平台——家园合作方式的独特运用 |
1.家长会 |
2.分小组家长访谈 |
3.家园联系手册 |
4.家长进课堂 |
5.亲子活动 |
(四)特色活动,给予幼儿率性成长的力量——具有园本特色的家园合作活动 |
1.幼儿园为主导的全园特色活动形式引领方向 |
2.家长参与为主的班级特色活动形式助力率性成长 |
四、Z园幼小衔接中家园合作总体特征 |
(一)幼儿园与小学遵循统一的办学理念 |
(二)幼儿园利用多种方式与家长建立共同目标 |
(三)多层次立体化的合作活动 |
(四)独特的幼儿园、小学、社区教育共同体 |
五、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1.利用各种特色活动,实现家园协同共育 |
2.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幼儿的率性成长 |
3.多样合作方式满足家长的不同需要 |
4.活动效果显着,赢得家长认可 |
(二)幼小衔接中家园合作相关建议 |
1.优化办园理念 |
2.建立共同目标 |
3.创新合作方式 |
4.民主开放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
(4)地方性知识在乡村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以保靖土家族地区仙仁小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一、乡村学校教育的目的 |
二、文化资源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何在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地方性知识的本体论研究 |
二、乡村学校教育民族志研究 |
三、地方性知识与乡村学校教育相结合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意义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田野点介绍 |
第一节 仙仁乡人口环境与社会文化 |
一、人口环境 |
二、社会文化 |
第二节 仙仁小学概况 |
一、历史沿革 |
二、教学资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地方性知识融入乡村学校教育的内容 |
第一节 地方性知识中物质文化在学校教育的呈现 |
一、物质生产 |
二、物质生活 |
第二节 地方性知识中精神文化在学校教育的呈现 |
一、宗教信仰 |
二、文学艺术 |
三、民间传说故事 |
四、民间传统游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方性知识融入乡村学校教育的价值 |
第一节 地方性知识教学的社会价值 |
第二节 地方性知识教学的个体价值 |
一、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
二、内化学生情感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仙仁小学教育中地方性知识应用的现状 |
第一节 学校教育中地方性知识的实际应用 |
一、地方性知识在课程设置中的应用状况 |
二、地方性知识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状况 |
第二节 学校教育中地方性知识的缺乏 |
一、学生地方性知识缺乏的状况 |
二、学生地方性知识缺乏的原因 |
三、地方性知识缺乏对学生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方性知识融入乡村学校教育的思考与策略 |
第一节 地方性知识融入乡村学校教育的思考 |
第二节 地方性知识融入乡村学校教育的策略 |
一、改变对地方性知识的思想认识 |
二、增加课程设置中的地方性知识 |
三、增设学校教育的特色文化活动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浅议幼儿园趣味体育游戏的有效开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趣味体育游戏的认识 |
二、幼儿园开展趣味体育游戏的价值分析 |
(一) 趣味体育游戏是促进幼儿身体发育的良好途径 |
(二) 趣味体育游戏有利于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
(三) 趣味体育游戏能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和意志品质 |
三、幼儿园开展趣味体育游戏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
四、幼儿园开展趣味体育游戏组织的原则 |
(一) 实用性原则 |
(二) 游戏性原则 |
(三) 开放性原则 |
(四) 安全性原则 |
(五) 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原则 |
(六) 创新性原则 |
(6)W县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现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一)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是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重点 |
(二)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 |
(三)乡镇中心幼儿园现状不容乐观 |
(四)W县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起步晚、发展缓慢 |
二、文献综述 |
(一)县域学前教育发展的相关研究 |
(二)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三、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过程 |
第2章 W县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现状 |
一、W县学前教育发展概况 |
(一)W县简介 |
(二)W县学前教育发展的总体概况 |
二、W县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的总体情况 |
(一)园舍建设 |
(二)教学设施配备 |
(三)经费投入 |
(四)师资队伍建设 |
(五)幼儿园管理制度 |
三、W县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取得的成效 |
(一)乡镇中心幼儿园布局基本完成 |
(二)教学活动硬件设备基本配置到位 |
(三)师资队伍年龄结构趋向年轻化 |
(四)幼儿园各项工作岗位管理制度已经建立 |
第3章 W县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W县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一)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进程缓慢,幼儿园布局分配不均衡 |
(二)教育教学活动材料投入没有按需分配,且种类单一数量不足 |
(三)资金投入缺口大,“一刀切”明显 |
(四)教师专业成长缓慢,缺乏有效的指导 |
(五)乡镇中心幼儿园三级管理不健全,职权分工不明确 |
二、W县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对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的认识不足 |
(二)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的政策法规执行不到位 |
(三)农村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
(四)乡镇中心幼儿园师资力量薄弱,职后培训针对性不强 |
第4章 加强W县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的对策 |
一、树立科学的均衡发展观,科学规划乡镇中心幼儿园发展路径 |
(一)明确政府职能,因地制宜制定中心幼儿园建设方案 |
(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促进乡镇中心幼儿园教育均衡发展 |
二、规划灵活多元的乡镇教师培训计划,提高中心幼儿园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
(一)多渠道培养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 |
(二)对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教师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 |
(三)增加编制,提高教师待遇,保障乡镇中心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 |
三、出台“责权利”明确的管理制度,规范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管理 |
(一)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保障各级负责人的责任和权利 |
(二)建立健全幼儿园各项管理制度,促进乡镇中心幼儿园教育均衡发展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课题 |
致谢 |
(7)南昌市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以南昌市四所特殊教育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题研究的背景 |
1.2 论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论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1.3.1 论题研究的国内现状 |
1.3.2 论题研究的国外现状 |
1.4 论题研究的重难点、创新及不足之处 |
1.5 论题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
1.5.1 论题研究的对象 |
1.5.2 论题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特殊音乐教育的基本问题研究 |
2.1 特殊教育对象的界定 |
2.2 特殊音乐教育的发展概况和概念界定 |
2.2.1 特殊教育 |
2.2.2 音乐教育 |
2.2.3 特殊音乐教育 |
2.3 特殊音乐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
2.3.1 特殊音乐教育的学科价值 |
2.3.2 特殊音乐教育的现实意义 |
第3章 南昌市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3.1 南昌市特殊教育现状 |
3.1.1 残疾人概况 |
3.1.2 南昌市特殊教育机构的概况 |
3.2 南昌市特殊学校音乐师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2.1 音乐教师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 |
3.2.2 音乐教师培训情况的调查分析 |
3.2.3 教师知识技能水平的调查与分析 |
3.2.4 教师指导学生艺术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
3.2.5 音乐教师的困惑 |
3.3 学校音乐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3.3.1 音乐教育设备和图书资料现状 |
3.3.2 音乐课程设置现状 |
3.3.3 音乐教材配备及使用情况 |
3.3.4 学校开展音乐教研活动的情况 |
3.3.5 学校开设音乐兴趣班的情况 |
3.4 学生音乐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3.4.1 关于学生音乐喜好问题调查研究 |
3.4.2 学生音乐综合能力调查情况 |
3.5 家长给予孩子音乐教育的现状 |
3.5.1 家长对音乐治疗的了解情况 |
3.5.2 家长对学校开设音乐课的态度情况分析 |
第4章 南昌市特殊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
4.1 主管部门对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育投入上的问题及其成因 |
4.2 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
4.2.1 音乐教材内容陈旧 |
4.2.2 课程设置不合理 |
4.2.3 音乐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 |
4.2.4 课外活动缺少普遍性 |
4.3 南昌市特殊学校音乐师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3.1 音乐教师整体专业性不强 |
4.3.2 缺乏特殊教育类音乐教师 |
4.3.3 教师对特殊教育的认识不深 |
4.3.4 音乐教师整体培养体系不完善 |
4.4 南昌市特殊学校家长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4.1 家长对音乐教育认同度低 |
4.4.2 家庭音乐教育缺失 |
第5章 促进南昌市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建议 |
5.1 主管部门应重视特殊音乐教育的发展,进一步加大投入 |
5.1.1 在制度上保障 |
5.1.2 在观念上改变 |
5.1.3 在经费上支持 |
5.2 学校健全音乐教师培养机制,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
5.2.1 师范院校开设特殊教育基础知识课程 |
5.2.2 提升音乐教师培训效果 |
5.2.3 制定本土特殊音乐教材 |
5.3 教师应加强理论与实践学习,创新音乐教学方法 |
5.4 建立家校联合机制,提高家长对音乐教育的认识 |
5.5 增强校园音乐氛围,培养学生音乐兴趣 |
5.5.1 增强校园音乐文化建设 |
5.5.2 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课外活动 |
5.5.3 注重文化交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南昌市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育调查问卷表(教师问卷) |
附录B 南昌市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育调查问卷表(学生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课题研究情况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8)莱芜市幼儿园结构游戏开展的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时代背景 |
(二)实践语境 |
(三)个人兴趣 |
二、研究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三、文献综述 |
(一)有关结构游戏定义的研究 |
(二)有关结构游戏环境创设的研究 |
(三)有关结构游戏材料投放的研究 |
(四)有关结构游戏教师指导的研究 |
(五)有关结构游戏存在问题的研究 |
(六)已有研究的思考与启示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结构游戏 |
(二)幼儿园结构游戏 |
(三)幼儿园结构游戏现状研究 |
第2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一)问卷调查法 |
(二)访谈法 |
(三)观察法 |
四、研究路径 |
第3章 幼儿园结构游戏的现状及分析 |
一、幼儿园结构游戏的场地选择 |
二、幼儿园结构游戏的时间安排 |
(一)游戏频率 |
(二)游戏时长 |
三、幼儿园结构游戏的材料投放 |
(一)游戏材料的种类 |
(二)游戏材料的数量 |
(三)辅助材料 |
四、幼儿园结构游戏的教师指导 |
(一)教师观念 |
(二)开展形式 |
(三)指导方式 |
(四)作品处理 |
(五)游戏评价 |
五、幼儿园结构游戏开展的需求 |
第4章 幼儿园结构游戏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存在问题 |
(一)场地问题——游戏场地空间密度不合理 |
(二)时间问题——游戏时间与年龄段不匹配 |
(三)材料问题——游戏材料种类的单一 |
(四)教师问题——教师支架式引导不足 |
二、原因分析 |
(一)社会层面 |
(二)园所层面 |
(三)教师层面 |
第5章 莱芜市幼儿园结构游戏实施建议 |
一、政府要加强帮扶支持 |
(一)财政经费支持 |
(二)教育教学帮扶 |
二、幼儿园应创设适宜游戏环境 |
(一)充足的场地 |
(二)合理的时间 |
(三)适宜的材料 |
三、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
(一)树立正确理念 |
(二)据年龄段指导 |
(三)合理有效评价 |
(四)形式多样教研 |
第6章 研究反思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瑶族歌谣在幼儿混合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以湖南九嶷山瑶族地区Y幼儿园C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传承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需要 |
二、基于促进儿童审美发展与民族情感培养的价值 |
三、《纲要》和《指南》的精神要求 |
四、笔者个人的研究旨趣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歌谣与瑶族歌谣 |
二、幼儿混合班 |
三、幼儿园音乐教育与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 |
四、瑶族歌谣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 |
三、研究资料的收集与编码 |
第六节 研究的信效度和伦理道德问题 |
一、研究的信效度 |
二、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 |
第二章 行动研究的准备 |
第一节 认识九嶷山地区的瑶族歌谣 |
一、九嶷山地区瑶族歌谣的孕育条件 |
二、九嶷山地区瑶族歌谣的起源学说 |
三、九嶷山地区瑶族歌谣的种类与艺术特点 |
四、瑶族歌谣的应用价值分析 |
第二节 走进Y幼儿园瑶族歌谣的应用现场 |
一、梳理Y幼儿园瑶族歌谣应用的现实状况 |
二、剖析Y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瑶族歌谣应用缺失的原因 |
三、确立研究的问题 |
第三章 行动研究的实施 |
第一节 瑶族歌谣在C混合班音乐教学活动中应用方案的设计 |
一、瑶族歌谣在C混合班音乐教学活动中应用目标的设计 |
二、瑶族歌谣在C混合班音乐教学活动中应用内容选择的设计 |
三、瑶族歌谣在C混合班音乐教学活动中应用组织形式的设计 |
四、瑶族歌谣在C混合班音乐教学活动中应用环节的设计 |
第二节 第一轮行动研究实施——从感受与欣赏角度积累幼儿的核心经验 |
一、历史歌在C混合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
二、劳动歌在C混合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
三、礼俗歌在C混合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
四、常识歌在C混合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
五、第一轮行动研究实施的总结与反思 |
第三节 第二轮行动研究实施——从表现与创造角度积累幼儿的核心经验 |
一、历史歌在C混合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
二、劳动歌在C混合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
三、礼俗歌在C混合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
四、常识歌在C混合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
五、第二轮行动研究实施的总结与反思 |
第四章 研究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
第一节 研究的成效 |
一、瑶族歌谣音乐教学活动在幼儿园实施的成效 |
二、瑶族歌谣音乐教学活动中幼儿情感态度的变化与能力的发展 |
三、瑶族歌谣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意识的转变与执教能力的提升 |
四、瑶族歌谣音乐教学活动中笔者科研能力与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 |
第二节 影响瑶族歌谣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应用的因素 |
一、教师是瑶族歌谣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应用的核心因素 |
二、幼儿园是瑶族歌谣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应用的关键一环 |
三、有效的外部支持是瑶族歌谣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应用的可靠保障 |
第五章 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瑶族歌谣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具有可行性 |
二、瑶族歌谣音乐教学活动能够丰富幼儿园教育资源和课程内容 |
三、开展幼儿园瑶族歌谣音乐教学活动需要关注混合班的特点 |
四、瑶族歌谣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受多方因素的影响 |
五、幼儿园瑶族歌谣音乐教学活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体系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给教师的建议 |
二、给幼儿园的建议 |
三、给外部支持环境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研究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
(二) 丰富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研究的必要性 |
(三) 发展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的个人需要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三) 已有研究的不足与本研究的创新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家庭教育 |
(二) 美术教育 |
(三) 家庭美术教育 |
(四) 幼儿家庭美术教育 |
五、研究设计 |
(一) 研究目标的制定 |
(二) 研究对象的选取 |
(三) 研究方法的采用 |
(四) 资料的编码与分析 |
(五) 研究信效度的检验 |
第一部分 研究个案的基本描述 |
一、水族概况 |
(一) 族源、族称溯源 |
(二) 语言与文字 |
(三) 图腾文化 |
(四) 民族艺术 |
二、榔木水寨简介 |
(一) 地理环境与民族特色 |
(二) 榔木水寨的教育概述 |
三、榔木水寨个案家庭的基本情况 |
(一) 小A的家庭情况简介 |
(二) 小B的家庭情况简介 |
(三) 小C的家庭情况简介 |
第二部分 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的描述与分析 |
一、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的观念与实践 |
(一) 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的观念 |
(二) 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的实践 |
二、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的特点 |
(一) 具有传承民族艺术文化的教育观念 |
(二) 体现浓郁的民族艺术氛围 |
(三) 教育内容取材于民族艺术资源 |
(四) 教育方法贴近民族日常生活 |
(五) 彰显强烈的民族宗教色彩 |
三、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 家长认识层面存在的问题 |
(二) 具体实践层面存在的问题 |
第三部分 影响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的因素 |
一、家长自身因素 |
(一) 传统教养观念的牵制 |
(二) 文化及艺术素养的制约 |
(三) 参与及指导行为的缺乏 |
二、教育环境因素 |
(一) 家庭内部不良环境的影响 |
(二) 外部多元文化的冲击 |
第四部分 促进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开展的策略 |
一、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
二、提高文化及艺术素养 |
三、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及美术教育观 |
四、创设良好的家庭艺术氛围 |
五、选择适宜幼儿发展特点的教育内容 |
六、重视幼儿美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 |
第五部分 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反思 |
(一) 研究取样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工具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幼儿家长访谈提纲 |
附录2 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的情况观察记录表 |
附录3 水族艺术文化图片集锦 |
附录4 幼儿美术作品图片集锦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谈开展有特色的农村学前班游戏活动(论文参考文献)
- [1]幼儿教师自然教育观念与实践行为的个案研究[D]. 蒲金玉.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美国俄勒冈州西北中文书院中文全沉浸式教学考察与分析 ——以一年级为例[D]. 雷晓桂.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3]幼小衔接中家园合作策略个案研究[D]. 王莉. 吉林外国语大学, 2020(07)
- [4]地方性知识在乡村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以保靖土家族地区仙仁小学为中心[D]. 黄静华. 吉首大学, 2019(03)
- [5]浅议幼儿园趣味体育游戏的有效开展策略[J]. 王华燕. 好家长, 2019(45)
- [6]W县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现状的研究[D]. 莫诗逸.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7]南昌市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以南昌市四所特殊教育学校为例[D]. 徐青.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9(02)
- [8]莱芜市幼儿园结构游戏开展的现状研究[D]. 李晨曦.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9]瑶族歌谣在幼儿混合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以湖南九嶷山瑶族地区Y幼儿园C班为例[D]. 张薇.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10]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的个案研究[D]. 韦国芬.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