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港油田储层地质精细研究

东风港油田储层地质精细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油气田勘探和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勘探对象由易于识别的构造油气藏逐渐转变为隐蔽油气藏,特别是勘探程度较高的盆地,隐蔽油气藏已成为重要的勘探开发目标。岩性油气藏是重要的隐蔽油气藏类型,其储量在隐蔽油气藏储量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典型的岩性隐蔽油气藏—车西洼陷东风港油田主力区块沙三上亚段油藏为例,通过储层地质的精细研究,发现了一批小型沉积扇体滚动勘探目标,为油田增储上产奠定了基础。本文是在完成储层精细地质研究所要求的“精雕细刻”的同时,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储层精细地质研究所建立的地质模型一定要具有“预测性”。储层精细地质研究的预测性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沉积储层展布的预测性,二是对于油气分布的预测性。对于沉积储层的预测,关键的问题是建立适合研究区沉积规律的沉积相模式,分析其控制要素对沉积相形成与演化的控制和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沉积储层的展布进行预测;对于油气藏中油气分布的预测,是在对沉积相及储层分布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储层综合评价以及油气成藏等系统研究,分析油气的分布规律,并用以指导勘探和开发。开展精细地层划分对比,建立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是沉积相和储层研究的主要基础。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结合沉积旋回分析,对车西洼陷沙三上亚段和沙二段地层进行了精细划分和对比。沙三上亚段和沙二下亚段总体上是一个三级基准面旋回。沙三段与沙二段的界限,等同于三级基准面旋回内部两个四级基准面旋回界面。沙三上划分为两个四级基准面旋回,沙二下划分为一个四级基准面旋回,这三个四级基准面旋回都是基准面上升旋回,沙二上亚段也划分为一个四级基准面旋回,为基准面下降旋回。沙三上的两个四级基准面旋回包括四个五级基准面旋回,沙二下包括四个五级基准面旋回,沙二上也划分为四个五级基准面旋回,总共识别出了十二个五级基准面旋回。其中,沙三上和沙二下四级基准面旋回内部的五级基准面旋回是以基准面上升旋回和基准面上升与基准面下降复合旋回为主,沙二上内部的五级基准面旋回为典型的基准面下降旋回。在高分辨率地层对比的基础上,对砂体以及沉积相在垂向上和平面上的分布特征与演化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区在断陷湖盆缓坡带上发育小型浊积扇体,规模小,内部结构简单,分布分散,扇体呈薄层状,垂向上多期扇体与泥岩层交互出现。通过大量实际工作,提出了研究区浊积扇沉积的“叠置扇”模式。叠置扇是指同一沉积环境的地层单元内,多期扇体在垂向上相互叠置,依次向前推进或向后退缩,同时多期扇体在平面上时常发生侧向迁移的展布形式。叠置扇相模式主要特征是“垂向叠置,扇上有扇;侧向迁移,扇外有扇”。叠置扇具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多期扇体垂向上相互叠置,不同扇体在侧向上经常迁移;二是单个扇体规模小,内部结构简单;三是在多个方面与Walker的“叠覆扇”模式存在明显的差异。叠置扇模式不是单一相模式,而是一种复合模式。“叠置扇”与Walker的“叠覆扇”模式具有明显不同。“垂向叠置”表明在垂向上发育多期扇体叠置,预测在已发现扇体的上方或下方可能存在新的扇体;“侧向迁移”表明在已发现的扇体的两侧,可能会发育新的扇体。在分析了构造运动、湖平面变化、沉积物供给等控制沉积相形成与演化要素的基础上,认为“源—坡—洼配置”与“湖平面变化”综合控制了浊积扇的形成与演化。研究浊积扇,需要从“源”入手,在“坡”上追踪搬运路径,“洼”内寻找扇体,“源—坡—洼”之间不同的配置关系导致形成的扇体特征不同,特别是浊积扇沉积时沉积区“洼”的三维形态,直接控制和影响了浊积扇的规模与展布。湖平面变化控制了扇体的发育期次和演化特征。受“叠置扇”发育模式和储层非均质性的控制,研究区垂向上油层层多、但单层较薄,平均单层厚度为0.65-2.84m,具有油层分布不均一的特点,油气主要集中在沙三上1、2、3砂层组的中部;平面上发育多个油砂体,单个油砂体面积较小、分布零散,研究区沙三上共发育169个油砂体,7口井以上控制的油砂体只有8个,而2口井以下控制的油砂体有119个;多期油砂体叠合连片发育。在开展扇体展布规律、储层非均质性、储层综合评价等研究基础上,根据“叠置扇”垂向叠置特征,分析湖平面变化对扇体叠置的控制作用,寻找“扇上扇”;根据“叠置扇”侧向迁移特征和“源—坡—洼”配置关系,在古地貌低洼之处寻找“扇外扇”;在预测有利扇体的基础上,根据储层综合评价结果,明确有利勘探目标。依据储层地质精细研究成果,在车44区块东部车444井附近的古沟槽内寻找勘探目标,成功完钻车44-51、车44-49等9口井,均钻遇油层;同时进一步侧向迁移向古沟槽的西翼进行钻探,成功完钻井车44-521、车44-520等5口井,均有油层发育。在车40、44块分别向西部、中部和东部进行滚动扩边,其中在西部继承性古地貌低洼处车44-410井区成功完钻4排18口开发井,均发现油气,新增含油面积1.0Km2,新增探明地质储量70万吨。在“古沟槽、今高点”的车17井区成功完钻井车44-60、车44-59、车17-5、车17-7等9口井,均见油层,含油面积向东扩大。在车40区块的中部继承性古地貌低洼处完钻井车40-27-21、车40-29-X21、车40-31-19和车40-31-X21开发井4口,同样均钻遇油层。实践证明,叠置扇模式及其控制要素“源—坡—洼配置”与湖平面变化综合分析方法在研究区滚动勘探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明显成效。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浊积扇沉积模式
  • 1.2.2 浊积扇发育的控制因素
  • 1.2.3 沉积模式研究需注意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分辨率等时地层单元研究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构造特征
  • 2.1.2 地层发育特征
  • 2.1.3 区域沉积背景
  • 2.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2.2.1 层序地层特征
  • 2.2.2 各级基准面旋回界面的识别
  • 2.2.3 高分辨率地层格架
  • 2.2.4 高分辨率地层对比剖面
  • 2.3 小结
  • 第三章 “叠置扇”模式与控制要素分析
  • 3.1 沉积特征
  • 3.1.1 岩石学特征
  • 3.1.2 电性特征
  • 3.1.3 地震反射特征
  • 3.2 沉积相研究
  • 3.2.1 沉积微相类型
  • 3.2.2 单井相分析
  • 3.2.3 剖面相研究
  • 3.2.4 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 3.2.5 沉积相展布特征
  • 3.3 “叠置扇”扇模式
  • 3.3.1 叠置扇模式的提出
  • 3.3.2 叠置扇模式的主要特征
  • 3.3.3 叠置扇模式的预测作用
  • 3.4 叠置扇控制要素分析
  • 3.4.1 构造运动的控制作用
  • 3.4.2 湖平面变化的控制作用
  • 3.4.3 沉积物供给的控制作用
  • 3.4.4 “源-坡—洼配置”和湖平面共同控制叠置扇的成因与演化
  • 第四章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 4.1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 4.1.1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现状
  • 4.1.2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 4.2 储层非均质性的演变规律及其控制要素
  • 4.2.1 储层非均质性的演变特征
  • 4.2.2 储层非均质性的控制要素
  • 4.3 储层非均质性在油气勘探开发的作用
  • 第五章 叠置扇与油气
  • 5.1 油藏类型
  • 5.1.1 成藏条件
  • 5.1.2 油藏类型
  • 5.2 油层展布特征及控制要素
  • 5.2.1 油层垂向分布特征
  • 5.2.2 油层平面分布特征
  • 5.3 储层综合评价
  • 5.4 叠置扇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冲积扇体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与下伏构造目标落实研究[J]. 石化技术 2016(02)
    • [2].迈陈凹陷扇体识别技术及应用[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20)
    • [3].频率融合反演技术在贝尔凹陷扇体刻画中的应用[J]. 西部探矿工程 2020(01)
    • [4].王庄油田沙河街组砂砾岩扇体特征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5(16)
    • [5].胜坨油田坨128块砂砾岩扇体勘探与开发[J]. 内江科技 2011(10)
    • [6].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的扇体识别技术[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S1)
    • [7].义东地区沙河街组砂砾岩扇体地震识别模式[J]. 内江科技 2015(09)
    • [8].浅析不同类型冲积扇体发育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0(17)
    • [9].南图尔盖盆地1057区块中侏罗统多尚组扇体识别[J].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02)
    • [10].邵伯地区砂砾岩扇体圈闭描述方法[J]. 复杂油气藏 2014(04)
    • [11].东营凹陷北带砂砾岩扇体地震内幕反射特征研究[J]. 内江科技 2013(02)
    • [12].中国东部断陷湖盆陡坡带砂砾岩扇体与油气勘探[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3(06)
    • [13].砂砾岩扇体油藏测井解释难点与对策[J]. 特种油气藏 2011(06)
    • [14].东营北带砂砾岩扇体含油性影响因素分析[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0(06)
    • [15].东营北带东段胜坨—盐家地区砂砾岩扇体地层产状研究[J]. 石油物探 2015(02)
    • [16].地震属性分析在扇体识别中的应用[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1(09)
    • [17].王庄地区砂砾岩扇体及其成藏特征研究[J]. 断块油气田 2009(06)
    • [18].基于叠后地震数据的南堡凹陷高南斜坡带三角洲扇体识别及演化特征[J]. 地质科技情报 2019(02)
    • [19].基于断陷盆地注水口识别的陡坡带近源扇体研究——以石臼坨凸起南部陡坡带秦皇岛A构造东三段为例[J]. 沉积学报 2020(03)
    • [20].埕南地区中浅层砂砾岩扇体分期识别与圈闭有效性分析[J]. 内江科技 2013(02)
    • [21].南堡凹陷高柳及四号构造带沙一段-东营组扇体的精细刻画及其成因机制[J]. 地球科学 2020(04)
    • [22].长岭孤店断陷扇体储层微观特征研究[J]. 中国石油石化 2016(24)
    • [23].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二叠纪构造控扇作用[J]. 地质科技情报 2009(02)
    • [24].扇三角洲单期扇体解剖方法及组合样式——以贝尔凹陷苏德尔特油田兴安岭油层为例[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8(03)
    • [25].东营凹陷北带不同类型砂砾岩扇体“相—势”控藏作用[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03)
    • [26].东营凹陷滑动及滑塌扇体特征及分布模式[J]. 特种油气藏 2020(03)
    • [27].扇体刻画在伊通XX区块开发中的应用[J]. 石油知识 2018(03)
    • [28].东营凹陷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砂砾岩扇体沉积特征分析[J]. 地质科技情报 2014(05)
    • [29].涠西南凹陷一号断裂陡坡带扇体沉积展布特征及主控因素[J]. 地球科学 2020(02)
    • [30].东营凹陷利津油田沙三段砂砾岩扇体成因探讨[J]. 河南科技 2013(05)

    标签:;  ;  ;  ;  ;  

    东风港油田储层地质精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