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张立影[1](2021)在《《小学生自主学习力》课程设计研究》文中提出
郑先常[2](2021)在《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在发展青少年体育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下,加强推进专项化教学的实施尤为迫切。针对当前存在的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涵仍需明晰、教学效果评价手段还需丰富、教学改革理论需进一步完善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政策进行分析,进一步探寻专项化教学的内涵特征,为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通过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访谈法和层次分析法对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并对体系的各指标进行赋值。在此基础上,对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可操作化定义,创新专项化教学效果评测的新手段;最后应用于专项化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基于指标体系上海专项化教学改革的问题与改善建议,研究发现:1.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目标集中体现在:高中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掌握、体能的健康发展、良好的体育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培养等方面。与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相比较,专项化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特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以“体育核心素养”为引领的教学目标、以“运动专项学习”为主体的教学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方式和注重长效性机制的教学评价。2.遴选具有(1)职称为教授或副教授且具有博导资格的;(2)从事学校体育及相关领域,且具有较高热情的;(3)熟悉或参与到专项化教学改革的;(4)有一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精力、配合度良好的四种标准的人员,组成13人的征询专家群,对初建的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和修正。通过三轮专家意见征询,最终确定了由体育意识、体育知识、运动能力、运动参与和体育品德5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和19项三级指标构成的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其一级指标体育意识、体育知识、运动能力、运动参与和体育道德对总目标的权重分别为0.1204、0.1032、0.3329、0.3343和0.1092,其二级和三级指标的权重见论文中表5-19。3.依据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最初量表的设计与制作、测试变量的选取、量表的修正、量表的验证几个步骤,研制了包含28个题项的《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量表》,经检验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较好。4.参照相关研究对评价对象评价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的方法,其中,0.8分以上为高,0.6到0.79分为中,低于0.6分为低。本研究借助《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量表》对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总体效果得分为0.716,总体处于中等等级。一级指标体育意识的得分为0.775、体育知识的得分为0.688、运动能力的得分为0.713、运动参与的得分为0.697,体育品德的得分为0.810。(2)不同年级的学生在5个指标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从得分上看专项化教学效果的纵向效果较好;男性学生在5个指标上的得分均好于女性学生,在运动参与上,男女生之间具有显着性差异。5.通过对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的评价,发现:(1)虽然专项化教学总体效果较好,但总体水平不高;(2)学生的专项运动体育知识整体水平不高,尤其是专项运动技能性知识水平不高;(3)学生的运动参与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特别是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方面。应对措施:(1)多角度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全面提升专项化教学效果;(2)默会知识促进运动技能知识的获得;(3)发展学生运动能力,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水平。本研究结论,如下:1.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程序规范、方法合理、指标体系各级指标权重得分符合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初衷,表明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2.研制的《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的测量工具。3.通过在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符合当前专项化教学的实际情况,表明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有效性。4.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是专项化教学效果理论体系的有益补充。
温舒[3](2021)在《融媒体视域下的成人自主学习》文中指出成人自主学习是一种深度学习能力,融媒体是基于现代技术平台整合形成的新型媒体,融媒体应用于成人自主学习是现代技术产物与教育的有机结合。以媒介进化理论为基础,发现融媒体在促进成人自主学习功能与价值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融媒体通过增长成人自主学习平台、转变成人自主学习方式、更新成人自主学习观念延展了成人自主学习功能;通过顺应终身学习、主体理性、人性解放的价值诉求与维护学习机会平等权、学习条件保障权、学习自由权、个体发展权等学习权利提升了成人自主学习价值。为使融媒体促进成人自主学习的价值从理论落向实处,借助TAM模型(技术接受模型)进行建模,对成人运用融媒体进行自主学习的接纳程度进行检测。结合模型所涉及元素编制了融媒体时代成人自主学习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个人基本情况、使用现状、影响因素进行数据收集。利用SPSS软件和AMOS软件对回收数据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从而修正并生成了由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娱乐性、资源优化性、社会影响、个人基本情况、使用意愿所组成的,关于融媒体视域下成人自主学习意愿的TAM模型(技术接受模型)。结合问卷所涉及的使用意愿影响因子编制了访谈提纲,利用访谈法对成人学习者在实践层面运用融媒体进行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个人学习条件不足,学习心理不积极;融媒平台操作不便,内容质量不佳;泛娱乐现象严重,内容呈现表层化;社会影响程度深,学习障碍增多。分析其主要成因是:终身学习理念贯彻不够,媒介学习素养不足;融媒学习平台发展不成熟,资源优化不佳;市场经济下商业行为异化,平台逐利化现象严重;个人理性发挥不足,从众效应明显。基于此,从政府、成人学习者、社会层面分别提出优化策略,从而趋利避害,更好地释放融媒体教育功能、发挥融媒体教育价值,助推学习型社会建设。
卫亚军[4](2021)在《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优化设计与实施》文中提出随着新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越来越为教学工作者所重视,而作业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科学设计作业不容忽视。本文将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作为研究出发点,作为生本教育理论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旨在全面尊重学生的学习潜能并引导学生学习能力成长,是学生在教师讲授新知识之前进行尝试性和探究性学习的一种作业形式。然而,当前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依旧存在着设计和实施不合理的问题,致使学生的前置性学习收效甚微。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从查阅相关文献入手: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分析当前研究概况与不足;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辨析,明确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的内涵;同时对前置性作业的相关支持理论进行梳理,从而为本文的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通过编制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开展现状调查,发现在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正是由于作业目标不明确,随意性大、内容浅显枯燥,缺乏整合、反馈不及时、脱离课堂教学等原因而致使语文前置性作业常常“流于形式”,收效不佳。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作业优化策略,并通过具体案例进一步详细说明,以期为读者提供操作性更强的借鉴和参考。本文主要从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两方面对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进行优化改进。首先,关于前置性作业目标设计,提出在深入研读课程标准和分析学生学情的基础上,立足于单元统筹规划;其次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设计什么内容,本文认为应对部编版教科书作业系统进行有效使用和二次开发,并能够根据不同的课型,对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前置性作业进行区别设计;同时提醒教师运用多媒体、实践活动等丰富前置性作业形式,增加作业趣味性;最后提出了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的优化实施策略,即运用前置性学习任务单对学生的前置性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并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抓手”,通过层级性问题教学使语文课堂与前置性作业建立衔接,避免语文课堂教学“另起炉灶”,以充分发挥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功能效用。
钟慧娟[5](2020)在《高职学生自主学习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今时代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在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下,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技术技能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这不但能增加高职学生的发展空间,提升他们进入社会后的竞争力,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本研究以高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量化和质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他们的自主学习整体状况,探究在不同变量的影响下,高职学生在自主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学习结果四个维度上出现的差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便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的介绍、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梳理国内外的研究综述、概念界定、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七个方面。第二部分是研究的理论基础与调查研究的设计,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问卷设计及质量检测、调查数据的处理工具共三个方面。第三部分是调查研究的结果与分析,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总体状况分析及各变量间的差异分析三个方面。第四部分是通过前期调查数据分析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高职学生自主学习动力不足、自主学习内容缺少规划、自主学习策略单一、自主学习过程缺乏合理调控四个方面。第五部分从学生、教师、学校三方面探究问题背后的原因。第六部分,站在教育者的立场,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为基础,分别从促进高职学生稳定的自主学习动机的形成、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构建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完善自我总结与评价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使高职学生“想学”、“会学”、“乐学”、“坚持学”,从而帮助高职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实现自身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第七章为结论部分,梳理本研究得出的结论及对后续研究的展望。本研究从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入手,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高职学生自主学习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可以引起高职院校及社会的重视。通过本研究丰富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相关研究,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对策,促进学生自身及社会的发展。
刘莹[6](2020)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小学数学教育逐渐摒弃了以往注重培养学生基础数学能力的阶段,开始向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综合数学能力转变,其中,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则是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提出的主要要求。从学业发展角度上看,小学高年级学生由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大多数同学建立了符合自身认知水平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同时在家长、教师的监督下,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我监控能力和学业反思能力;加之其元认知能力基本形成,以小学高年级学生为例,探索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具有可行性,不仅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同时也可使之在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更加游刃有余,为其今后的数学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基于此,本研究在自主学习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信效度较高的成熟量表,以小学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学情在保证原量表框架和维度的前提下开展问卷调查,以此来探讨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现状以及不同群体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且存在显着的性别、年级、地区、家庭结构差异;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可以用来解释其数学学习成绩的变异。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结合小学高年级数学学科特点,本研究从小学高年级学生不同群体间的特征角度出发提出四个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引导学生掌握合理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注重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应自觉提高自身教学素养,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虽然本研究从实践角度上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整个研究过程仍存在一些不足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中加以注意:首先是调查对象范围选取不够广,其次结果反馈中教学实验的时长较短,且实验效果有可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仍需要以后研究切实排除无关变量后进行分组实验;最后仍需要进一步探讨家庭因素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覃宇德[7](2020)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研究》文中认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丰富的外在表现与丰厚的内在蕴涵,形成形象化、生活化的文化符号,是区域文化共同体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培育的文化特质与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校社团作为学生活动的主要阵地,社团的学生源于个体主动自愿选择,社团成员之间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互尊互助,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团结协作精神与创造创新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依托学校社团开展传承是当前许多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选择。通过实地调查及文献分析表明,学校社团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与可操作的经验借鉴,当前学校场域多以照搬传统师徒传承形式,其开展的实效性与传承预期尚有差距。鉴于此,本研究力图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学校社团传承的核心要素进行深入研究,以参与者与研究者的双重角色,将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相结合,深化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本质及规律的认识,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前期通过文献研究获取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开展传承、协同创新与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资料,对当前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学校社团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分析;实地考察我国具有代表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依托学校开展传承的现状;通过分析文献资料,结合国内成功经验,运用协同创新理论,设计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社团传承;运用个案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开展传承实践。主要研究结论:一,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传承途径的现实问题出发,阐明学校社团传承的必要性。社会快速变迁导致作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传承场域——家庭、社区文化传承场的作用锐减。学校社团传承其灵活、自主、开放、创新等特性有别于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及与其他成员、社区居民众交流协作的机会,对推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与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与助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积聚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价值。二,实地考察国内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探析学校传承的问题及成因。当前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在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人文教育价值的疏离、学校身份属性“去社区化”、社会与学校间的场域壁垒、传承形式单一、传承参与主体主动性不够、学校传承机制滞后等问题,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青少年实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绵延的需求。三,协同创新理论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设计与实施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学校社团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是以学校为基点,协同相关利益主体,使因社会快速变迁而崩塌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系统由无序转变为有序结构。传承目标的设定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根本点,彰显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传承内容的选择要适宜学生成长,体现整体性与本真性。传承路径的规划需整合多方资源,融入多种活动,注重学生的传承体验。传承效果的评价要求主体多元、内容丰富与方法多样,凸显传承人员的主体地位。传承的保障措施应多维联动,实现政策、资金、人才等汇聚与优化。四,通过个案实践,传承效果明显。促进了学生对传承项目技术文化的掌握及德行培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探究意识,加深了学生的传承实践体验;提高了教师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与经验水平,增进传承参与的主动性;增强了传承参与主体的深度协同与传承资源的有效汇聚,形成整体传承合力;提升了学校在地方的知名度,扩大传承的社会影响力。
聂明丽[8](2020)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 ——以初中信息技术课为例》文中认为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学校教育的主体是课堂教学,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本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角度,探究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可行的教学策略,以期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本文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在查阅和分析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点: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理论概述。对核心概念创新能力、教学策略进行了界定,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为理论依据,提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使学生掌握全面的知识技能、使学生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思维品质;提出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再次,初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实践采用行动研究法,以广东某中学初一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知识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测试,结合学生课堂表现,聚焦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制定行动研究计划并进行课堂实践,对知识技能测试和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访谈和学生课堂表现等方面,分析学生创新能力变化情况,检验行动研究效果。提炼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1.情境导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置不同的情境,将学生引入课堂。2.呈现目标。把学习目标呈现在课件上,让学生有的放矢。3.自学讨论。教师将学习内容发送到每个学生电脑上,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再进行针对性讨论。4.当堂检测。针对学习内容,设置不同层次的内容,巩固本节知识。5.展示提升。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师生共同评议。6.归纳总结。本次行动研究通过优化的教学策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初中信息技术一线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可参考的教学实践方法。
李立娜[9](2020)在《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对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 ——以山东省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大学阶段是个体成长的关键期,大学生能否适应学校生活是决定个体健康成长、未来发展的关键要素。国家和社会也越来越关注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水平及影响因素,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也对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促进个体学校适应能力提升的宝贵建议。当前,研究体育锻炼行为、体育教学、体育文化等对学校适应能力的影响较多,而涉及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学校适应能力关系的研究还相对薄弱,因此本研究以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和学校适应能力为研究对象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邱达明的《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量表》初始问卷和方晓义的《中国大学生适应性量表》为测量工具,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对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平均值是36.268,题项平均值为2.790,低于中等水平值3。(2)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平均值是171.97,题项平均值为2.867,低于中等水平值3。(3)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及其分维度锻炼动机、锻炼方法与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的相关性均达到了0.001的显着性,分维度锻炼时间与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的相关性达到了0.05的显着性。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学校适应能力分维度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的相关性均达到了0.001的显着性。(4)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对学校适应能力回归系数为0.426,标准化系数为0.329,P<0.001。分维度锻炼动机、锻炼方法对学校适应能力回归系数分别为1.109、0.321,标准化系数分别为0.279、0.145,P值均小于0.001;锻炼时间对学校适应能力回归系数为0.168,标准化系数为0.064,P值小于0.05。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对学校适应能力分维度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回归系数分别为0.071、0.072、0.071、0.049、0.064、0.043、0.056。研究结论:(1)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分维度锻炼动机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锻炼方法处于中等略偏下水平,锻炼时间达到了中等水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水平不容乐观。(2)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分维度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适应、满意度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均处于中等略偏下水平,择业适应达到了中等水平。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总体水平有待提高。(3)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对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分维度锻炼动机、锻炼时间、锻炼方法对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锻炼动机、锻炼时间、锻炼方法对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影响的大小顺序为:锻炼动机>锻炼方法>锻炼时间。(4)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对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分维度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
葵子彤[10](2020)在《刘薰宇数学课程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清末民国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我国课程意识逐渐觉醒,课程体系走向成熟,这段承上启下时期也是数学教育由古代向近代转型并向现代发展的关键节点。这一时期的教育家在时代背景与教育思潮糅合中,开展创办学校、编撰教科书等教育实践,涌现较丰富的教学成果与课程思想。刘薰宇先生(1896-1967)也在此期间致力于数学教学与教育研究,基于社会文化背景、数学学科特性及学生发展需求,在课程目标、课程组织与课程实施等方面提出较独到的见解。以形成阶段、呈现要素、总体结构与功能作用的研究层次与逻辑链条,将刘薰宇的思想进行剖析与重整从而纳入课程思想体系,以便更系统完整地保存与传承我国本土人物课程思想,更好地为当代课程改革提供内生动力与源泉。本文围绕三大问题:刘薰宇课程思想经历了哪些形成发展的阶段?刘薰宇课程思想要素如何得以剖析与呈现?刘薰宇课程思想的逻辑结构与当代启示是什么?选取研究对象刘薰宇论着及其历史评价作为主要文献回顾资料,采用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挖掘文本,期望经由多重视角呈现历史,实现与文本对话。文章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一、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缘起及问题提出,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为研究提供框架、视角与内容,界定研究时间及核心概念及其操作性定义,基于泰勒目标原理课程理论、古德莱德课程转化理论、媒介记忆理论以及质化研究扎根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与文本分析法及研究工具展开研究。二、刘薰宇数学课程思想的形成发展。通过分析文本资料、结合历史事件、成长过程、教育实践、政治背景与社会思潮,作为刘薰宇课程思想的形成动力,其课程思想形成历经了三个阶段:1896-1919年课程思想形成性要素奠基阶段,1919-1930年课程思想结构性要素塑造阶段,1930-1967年课程思想整体结构系统论述阶段,为刘薰宇数学课程思想的构建提供特别事件。三、刘薰宇数学课程思想的呈现要素。秉持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史观研究文本,借助Nvivo10质性分析软件编码整理。借鉴教育家个人画像研究框架,将刘薰宇个人成长画像可视化分析,结合发展历程与特别事件,刘薰宇课程思想的形成性要素为以数学为核心涵盖多领域的知识结构、理性分析问题意识突出的思维结构、教育评估发展推动力强劲的能力结构以及心系家国与学生情怀深厚的情意结构。同时对文本再次进行可视化分析,剖析所呈现要素并纳入研究框架,重构其课程思想的结构性要素为课程价值思想要素、课程目标思想要素、课程内容思想要素、课程组织思想要素与课程评价思想要素。四、刘薰宇数学课程思想的逻辑结构。整合与凝炼刘薰宇课程思想作为人物层面的形成性要素以及作为理论层面的结构性要素,基于泰勒目标课程理论与古德莱德课程转化理论的框架与原理统整刘薰宇的课程思想结构并分析其中较显着的特征。其逻辑结构为立足于人文精神的课程价值立场,知识、思想与情意的课程目标表达,直接与间接经验互动的课程内容选择,兼顾学生与学科的课程组织体系,个性、平等与延伸的课程实施变革以及关注目标与价值的课程评价取向。五、刘薰宇数学课程思想的价值与当代启示。知古鉴今,在厘清刘薰宇课程思想的结构与特征基础上梳理其历史意义,并对课程改革发展进行现实观照。其价值在于加速我国数学教育现代化进程,激发数学科普读物成长新动力,广泛深远地影响区域教育发展。其当代启示在于坚持以儿童为本位的课程价值定位,指向本性生长和家国意识的课程目标,数学课程内容符号化与生活化融合,分科与综合课程在互动中走向整合,致力于原创性本土化的数学课程实施以及构立足人文教化的课程评价体系。
二、论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2)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国内外体育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
2.3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
2.4 体育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
4.1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政策梳理 |
4.2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内涵探寻 |
4.3 本章小结 |
5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
5.2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对象、原则和流程 |
5.3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建 |
5.4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修正与优化 |
5.5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意义与说明 |
5.6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7 本章小结 |
6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量表的研制与实证 |
6.1 量表的研制 |
6.2 预调研及量表修正 |
6.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
7.1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
7.2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的评分结果分析 |
7.3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的对比分析 |
7.4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
7.5 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建议、研究局限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8.2 研究局限 |
8.3 展望 |
9 致谢 |
10 主要参考文献 |
11 附录 |
12 个人简历 |
(3)融媒体视域下的成人自主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概述 |
一、选题缘由 |
(一)探寻:真实问题情境亟待成人教育力量介入 |
(二)审视:深层教育价值依托成人自主学习渗透 |
(三)实践:当前教育热点结合个人兴趣共同驱动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自主学习的研究 |
(一)关于自主学习理论的研究 |
(二)关于自主学习特征的研究 |
(三)关于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的研究 |
(四)关于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 |
(五)关于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 |
二、国内外关于成人自主学习的研究 |
(一)关于成人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 |
(二)关于成人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
(三)关于成人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 |
(四)关于成人自主学习效用的研究 |
(五)关于成人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 |
三、国内外关于融媒体的研究 |
(一)关于融媒体发展变迁的研究 |
(二)关于融媒体内涵的研究 |
(三)关于融媒体应用现状的研究 |
四、国内外关于融媒体与成人自主学习相结合的研究 |
五、小结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融媒体的界定 |
(一)融媒体概念 |
(二)融媒体特征 |
二、成人自主学习的界定 |
(一)成人自主学习概念 |
(二)成人自主学习特征 |
第二节 理论基础—媒介进化理论 |
一、媒介的人性化趋势理论 |
二、补偿性媒介理论 |
三、三阶段媒介发展论 |
第三章 融媒体促进成人自主学习的功能与价值 |
第一节 融媒体延展成人自主学习功能 |
一、增长成人自主学习平台 |
二、转变成人自主学习方式 |
三、更新成人自主学习观念 |
第二节 融媒体提升成人自主学习价值 |
一、顺应现世价值诉求 |
(一)终身学习的价值诉求 |
(二)主体理性的价值诉求 |
(三)人性解放的价值诉求 |
二、维护成人学习权利 |
(一)维护学习机会平等权 |
(二)维护学习条件保障权 |
(三)维护学习自由权 |
(四)维护个体发展权 |
第四章 融媒体视域下的成人自主学习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模型的构建 |
一、模型的提出 |
二、初始模型的构建 |
三、变量定义 |
(一)感知有用性 |
(二)感知易用性 |
(三)感知娱乐性 |
(四)资源优化性 |
(五)社会影响 |
(六)使用意愿 |
(七)个人基本情况 |
四、研究假设 |
第二节 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一、问卷的设计 |
二、问卷的试测与修改 |
(一)信度检验 |
(二)效度检验 |
(三)试测修改 |
三、问卷的正式发放 |
第三节 研究数据统计分析 |
一、样本信效度分析 |
(一)信度检验 |
(二)效度检验 |
(三)验证性因子分析 |
二、问卷的统计分析 |
(一)个人基本情况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使用现状分析 |
(三)相关分析 |
(四)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五)调节变量的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六)模型修正 |
第五章 融媒体视域下的成人自主学习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问题分析 |
一、个人学习条件不足,学习心理不积极 |
二、融媒平台操作不便,内容质量不佳 |
三、泛娱乐现象严重,内容呈现表层化 |
四、社会影响程度深,学习障碍增多 |
第二节 成因分析 |
一、终身学习理念贯彻不够,媒介学习素养不足 |
二、融媒学习平台发展不成熟,资源优化不佳 |
三、市场经济下商业行为异化,平台逐利化现象严重 |
四、个人理性发挥不足,从众效应明显 |
第六章 融媒体视域下的成人自主学习提升策略 |
第一节 政府层面 |
一、制定完善学习政策引导终身学习潮流 |
二、警惕商业异化与低俗低劣的不正之风 |
三、扶持公共性质与市场性质的融媒场所 |
第二节 成人学习者层面 |
一、丰富精神世界,共创深层学习价值 |
二、拓宽学习思维,提升主体学习能力 |
三、转换学习动能,增强内部学习动力 |
第三节 社会层面 |
一、提升用户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 |
二、建立分层收费机制实现互利与双赢 |
三、联合社会各支持体系创设学习情境 |
四、借助混合学习模式实现互补与转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融媒体时代的成人自主学习调查问卷 |
附录B 融媒体视域下的成人自主学习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优化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前置性作业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前置性作业的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关于前置性作业的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思路 |
1.4.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2章 前置性作业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
2.1.1 前置性作业 |
2.1.2 前置性作业与预习、导学案的辨析 |
2.1.3 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的内涵 |
2.2 前置性作业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生本教育理论 |
2.2.2 自主学习理论 |
2.2.3 先行组织者 |
第3章 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设计与实施现状调查 |
3.1 调查设计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工具设计 |
3.2 调查实施 |
3.2.1 问卷调查实施过程 |
3.2.2 访谈调查实施过程 |
3.3 调查结果 |
3.3.1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3.3.2 教师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3.3.3 教师访谈内容分析 |
3.4 调查小结 |
3.4.1 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3.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章 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的优化策略 |
4.1 前置性作业目标的确立 |
4.1.1 研教材备学情 |
4.1.2 立足单元统筹规划 |
4.2 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内容的编制 |
4.2.1 部编版教科书作业系统的使用和开发 |
4.2.2 不同课型前置性作业内容编制 |
4.2.2.1 阅读课 |
4.2.2.2 习作课 |
4.2.2.3 口语交际课 |
4.2.2.4 综合性学习 |
4.3 丰富前置性作业形式增强作业趣味性 |
4.3.1 问题思辨类 |
4.3.2 多媒体类 |
4.3.3 实践活动类 |
4.4 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优化实施 |
4.4.1 前置性学习任务单设计 |
4.4.2 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评价与反馈 |
4.4.3 与语文课堂教学建立衔接 |
第5章 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设计案例及其优化——以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传统文化》单元为例 |
5.1 《传统文化》单元前置性作业案例举样 |
5.2 设计案例问题分析 |
5.3 《传统文化》单元视角前置性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关于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设计和实施现状的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 B 关于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设计和实施现状的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 C 关于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设计与实施现状的教师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高职学生自主学习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对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视 |
1.1.2 信息化社会需要高职学生自主学习 |
1.1.3 教育教学方式转变的要求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5.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1.6 概念界定 |
1.6.1 自主学习 |
1.6.2 高职学校与高职学生 |
1.7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7.1 研究创新 |
1.7.2 研究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调查研究设计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1.2 终身教育理论 |
2.2 问卷质量检测 |
2.2.1 问卷设计 |
2.2.2 调查问卷的信度 |
2.2.3 调查问卷的效度 |
2.3 数据处理工具 |
第3章 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调查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3.2 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总体状况分析 |
3.3 高职学生自主学习在各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3.3.1 高职学生自主学习在性别上的差异 |
3.3.2 高职学生自主学习在年级上的差异 |
3.3.3 高职学生自主学习在成绩上的差异 |
3.3.4 高职学生自主学习在高中学校性质上的差异 |
3.3.5 高职学生自主学习在是否担任班干部上的差异 |
3.3.6 高职学生自主学习在专业上的差异 |
第4章 高职学生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 |
4.1 高职学生自主学习动力不足 |
4.1.1 自主学习兴趣不浓 |
4.1.2 外在动机成为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导 |
4.2 高职学生自主学习内容缺少规划 |
4.2.1 缺乏明确的自主学习目标 |
4.2.2 自主学习目标笼统且执行不到位 |
4.2.3 注重专业课,忽视公共基础课的学习 |
4.2.4 自主学习内容缺乏合理的安排 |
4.3 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单一 |
4.3.1 认知策略占主导,缺乏整合运用思维 |
4.3.2 时间规划能力不足,难以有效管理自主学习时间 |
4.4 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缺乏合理调控 |
4.4.1 自我监控与调整能力有待提高 |
4.4.2 自我总结与自我评价落实不到位 |
第5章 高职学生自主学习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高职学生基础薄弱,自我实现需求难以达到 |
5.2 高职学生主体意识欠缺,自我规划能力不足 |
5.3 教师教学理念和方式传统,学习效果最优化难以实现 |
5.4 学校缺乏支持性措施,自主学习条件有待完善 |
第6章 促进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对策 |
6.1 促进稳定的自主学习动机形成,使高职学生“想学” |
6.1.1 加强高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建设,提升学习信心 |
6.1.2 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 |
6.1.3 协助高职学生合理规划目标,强化学习动机 |
6.2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高职学生“会学” |
6.2.1 改变传统教育观念,突出高职学生的主体作用 |
6.2.2 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引导高职学生学会学习 |
6.3 构建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使高职学生“乐学” |
6.3.1 提高学校资源利用率,搭建自主学习平台 |
6.3.2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
6.4 完善自我总结与评价机制,使高职学生“坚持学” |
6.4.1 加强自我监督与总结,促进自主学习效果最优化 |
6.4.2 落实多样化的评价机制,推动高职学生全面发展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6)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自主学习相关理论与研究 |
2.1 概念界定 |
2.2 国外研究成果 |
2.3 国内研究成果 |
2.4 研究评述 |
3.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4.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
4.1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情况 |
4.2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5.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
5.1 引导学生掌握合理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 |
5.2 注重课堂导入环节 |
5.3 教师应自觉提高自身教学素养 |
5.4 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
6.策略实施后的初步效果 |
6.1 检验方法 |
6.2 检验结果 |
7.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问卷》 |
致谢 |
(7)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4.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相关研究 |
1.4.2 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相关研究 |
1.4.3 文化传承与协同创新的相关研究 |
1.4.4 学校社团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相关研究 |
1.4.5 文献评析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创新 |
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价值追寻 |
2.1 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的价值 |
2.1.1 学校社团是培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重要基地 |
2.1.2 助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与创新 |
2.2 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 |
2.2.1 健体修身养性 |
2.2.2 思想道德濡化 |
2.3 对建设校园文化的价值 |
2.3.1 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导向性 |
2.3.2 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 |
2.4 对凝聚民族精神的价值 |
2.4.1 促进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 |
2.4.2 提升青少年民族凝聚力 |
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的现状及问题 |
3.1 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 |
3.1.1 学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形式、内容及评价 |
3.1.2 参加校内外活动的情况 |
3.1.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的实然保障状况 |
3.2 当前学校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审视 |
3.2.1 人文教育价值的疏离 |
3.2.2 传承路径单一 |
3.2.3 学校传承的保障措施乏力 |
4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理论基础 |
4.1 协同创新理论概述、特征及原则 |
4.1.1 协同创新理论概述 |
4.1.2 协同创新的特征及基本原则 |
4.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与协同创新的联系 |
4.2.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实施前提 |
4.2.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达成原理 |
4.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内涵及特征 |
4.3.1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内涵 |
4.3.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的特征 |
4.4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协同创新传承设计与实施的核心要素 |
4.4.1 统筹与合力 |
4.4.2 创造与创新 |
4.4.3 信任与沟通 |
5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设计 |
5.1 传承目标的设定 |
5.1.1 传承目标设置的依据 |
5.1.2 传承目标的内容 |
5.2 传承内容的选择 |
5.2.1 传承内容选择的原则 |
5.2.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具体内容 |
5.3 传承路径的规划 |
5.3.1 搭建传承平台 |
5.3.2 拓展传承面 |
5.3.3 协调传承参与主体间的关系 |
5.3.4 建设传承项目的特色校园文化 |
5.4 传承效果的评价 |
5.4.1 传承效果评价的主体 |
5.4.2 传承效果评价的内容 |
5.4.3 传承效果评价的方法 |
5.5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应然保障措施 |
5.5.1 建立健全资金支持制度 |
5.5.2 营造政策与人文环境 |
5.5.3 培养传承参与的主体,实现功能互补 |
6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的实践 |
6.1 传承方案的制定 |
6.1.1 个案研究对象的选择 |
6.1.2 个案进入的方式与建立研究者的伙伴关系 |
6.1.3 资料收集与整理分析 |
6.1.4 研究效度与伦理 |
6.2 传承方案的实施 |
6.2.1 社团教学 |
6.2.2 社团活动 |
6.2.3 社团建设的保障措施 |
6.3 传承方案的实施效果 |
6.3.1 传承参与学生取得的成效 |
6.3.2 传承指导教师的收获 |
6.3.3 其他参与主体达成的效果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8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1 研究不足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 ——以初中信息技术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社会关注创新型人才培养 |
(二)信息技术的新课程标准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境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概述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创新能力 |
(二)与创新相关的概念辨析 |
(三)教学策略 |
二、理论基础 |
(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多元智能理论 |
三、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维度 |
(一)使学生掌握全面的知识技能 |
(二)使学生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思维品质 |
四、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 |
(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
(二)教学流程 |
第三章 初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 |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期工作及现状分析 |
(一)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二)调查实施 |
(三)调查问题与分析 |
二、行动研究计划 |
(一)实施对象分析 |
(二)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 |
(三)实施流程安排 |
三、行动研究的过程 |
(一)第一轮行动研究 |
(二)第二轮行动研究 |
(三)第三轮行动研究 |
四、行动研究效果分析 |
(一)知识技能测试结果分析 |
(二)调查问卷分析 |
(三)学生课堂表现及访谈分析 |
(四)行动研究结论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的结论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三、研究的不足 |
四、研究的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和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对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 ——以山东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研究综述 |
2.1.1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概述 |
2.1.2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现状研究 |
2.2 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研究综述 |
2.2.1 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概述 |
2.2.2 学校适应能力的现状研究 |
2.3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学校适应能力的相关研究综述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4.研究设计 |
4.1 理论模型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被试 |
4.4 测量工具的选用 |
4.4.1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量表 |
4.4.2 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 |
4.5 测量工具的信效度检验 |
4.5.1 信度检验 |
4.5.2 效度检验 |
5.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总体特点与人口统计学差异 |
5.1.1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总体特点 |
5.1.2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人口统计学差异 |
5.2 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总体特点与人口统计学差异 |
5.2.1 学校适应能力总体特点 |
5.2.2 学校适应能力人口统计学差异 |
5.3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学校适应能力的相关分析 |
5.3.1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学校适应能力的相关分析 |
5.3.2 控制变量与学校适应能力的相关分析 |
5.4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学校适应能力的回归分析 |
5.4.1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学校适应能力总体的回归分析 |
5.4.2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人际关系适应的回归分析 |
5.4.3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学习适应的回归分析 |
5.4.4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校园适应的回归分析 |
5.4.5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择业适应的回归分析 |
5.4.6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情绪适应的回归分析 |
5.4.7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自我适应的回归分析 |
5.4.8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
5.4.9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分维度与学校适应能力的回归分析 |
5.5 研究假设的检验 |
6.讨论 |
6.1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总体特点与人口统计学差异 |
6.1.1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总体特点 |
6.1.2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人口统计学差异 |
6.2 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总体特点与人口统计学差异 |
6.2.1 学校适应能力总体特点 |
6.2.2 学校适应能力人口统计学差异 |
6.3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学校适应能力关系的讨论 |
6.3.1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学校适应能力关系的整体讨论 |
6.3.2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人际关系适应关系的讨论 |
6.3.3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学习适应关系的讨论 |
6.3.4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校园适应关系的讨论 |
6.3.5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择业适应关系的讨论 |
6.3.6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情绪适应关系的讨论 |
6.3.7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自我适应关系的讨论 |
6.3.8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满意度关系的讨论 |
6.3.9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分维度与学校适应能力关系的讨论 |
7.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8.参考文献 |
9.附录 |
10.致谢 |
(10)刘薰宇数学课程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人物课程思想传承是课程史研究职责 |
2.课程思想引领是课程改革的动力源泉 |
3.刘薰宇数学课程教学研究的独特贡献 |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
1.人物课程思想史相关研究 |
2.民国时期与新中国数学课程思想相关研究 |
3.数学家刘薰宇相关研究 |
4.已有研究整体特征述评 |
(五)研究理论基础 |
1.泰勒目标原理课程理论 |
2.古德莱德课程转化理论 |
3.媒介记忆理论 |
4.质化研究之扎根理论 |
(六)研究时间及核心概念界定 |
1.时间范围及阶段划分 |
2.课程思想及数学课程思想 |
(七)研究思路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研究工具 |
二、刘薰宇数学课程思想的形成发展 |
(一)1896-1919年:课程思想形成性要素奠基阶段 |
1.1896-1904年:家庭教育奠定课程思想形成性要素之基础 |
2.1904-1916年:基础教育积累对课程思想感性认识之材料 |
3.1916-1919年:高等教育推动教育教学知识与研究能力厚植 |
(二)1919-1930年:课程思想结构性要素塑造阶段 |
1.1919-1924年:春晖中学创办影响教育理念与开启教学研究 |
2.1924-1928年:厘清教育救国理想与重视教育中的个体价值 |
3.1928-1930年:在赴法研修与南洋游学中突破教育研究局限 |
(三)1930-1967年:课程思想整体结构系统论述阶段 |
1.1930-1937年:在立达学园课程建设中把握课程思想结构 |
2.1937-1951年:西南地区教育实践铸就为人品格与教学风格 |
3.1951-1967年:由课程教材独立生发出服务本土的课程思想 |
三、刘薰宇数学课程思想的呈现要素 |
(一)课程思想形成性要素 |
1.刘薰宇个人成长画像编码与整理分析 |
2.刘薰宇个人成长画像中课程思想要素 |
(二)课程思想的结构性要素 |
1.课程价值思想要素 |
2.课程目标思想要素 |
3.课程内容思想要素 |
4.课程组织思想要素 |
5.课程实施思想要素 |
6.课程评价思想要素 |
四、刘薰宇数学课程思想的逻辑结构 |
(一)课程价值立场:立足于人文精神 |
1.体现技术与人文面向 |
2.承担国家与文化责任 |
3.唤醒与回归人的本性 |
(二)课程目标表达:知识、思想与情意 |
(三)课程内容选择:直接与间接经验互动 |
1.课程内容设置符遵循程目标要求 |
2.课程内容构成体现动静融合观念 |
3.课程内容多元选择提供实施弹性 |
(四)课程组织体系:兼顾学生与学科 |
1.纵向课程调整由易到难排列,横向课程实行选科制补充分科制 |
2.初步呈现将学习者心理顺序与学科课程逻辑顺序相统一的倾向 |
3.课程体系以直线式编排为主,知识领域间渗透螺旋式编排思想 |
(五)课程实施变革:个性、平等与延伸 |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化学习,但指导性策略有待明确 |
2.呈现平等合作师生主体关系,但发掘学生能动性不足 |
3.将知识作为教学延伸点,但以课堂生成为生长点欠缺 |
4.重视知识技能、方法与态度,但对活动经验关注不够 |
(六)课程评价取向:关注目标与价值 |
1.评价视域融合性 |
2.评价标准多元性 |
3.评价主体开放性 |
五、刘薰宇数学课程思想的价值与当代启示 |
(一)刘薰宇课程思想及活动的对我国教育的价值 |
1.加速我国数学教育现代化进程 |
2.激发数学科普读物成长新动力 |
3.广泛深远地影响区域教育发展 |
(二)刘薰宇课程思想及实践对当前课程改革的启示 |
1.坚持以儿童为本位的课程价值定位 |
2.指向本性生长与家国意识的课程目标 |
3.数学课程内容符号化与生活化融合 |
4.分科与综合课程在互动中走向整合 |
5.致力于原创性本土化的数学课程实施 |
6.构建立足人文教化的课程评价体系 |
注释 |
参考文献 |
1.着作类 |
2.学位论文类 |
3.期刊类 |
4.其他类 |
附录 |
附录1:刘薰宇发表的数理类论文 |
附录2:刘薰宇发表的教育类论文 |
附录3:刘薰宇编写的着作 |
附录4:刘薰宇编着的教科书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情况 |
致谢 |
四、论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生自主学习力》课程设计研究[D]. 张立影. 西南大学, 2021
- [2]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 郑先常.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融媒体视域下的成人自主学习[D]. 温舒.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优化设计与实施[D]. 卫亚军.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高职学生自主学习问题的研究[D]. 钟慧娟.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6)
- [6]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D]. 刘莹. 西南大学, 2020(05)
- [7]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社团传承研究[D]. 覃宇德.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8]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 ——以初中信息技术课为例[D]. 聂明丽.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9]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对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 ——以山东省高校为例[D]. 李立娜.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10]刘薰宇数学课程思想研究[D]. 葵子彤.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