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当今社会,塑造城市特色、注重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城市形象已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无形资本。其中城市的特色主要来源于城市的文化,而城市的文化又是城市空间特色营造的战略资源,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由此,本文结合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成果,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去认识和研究城市文化与城市空间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城市文化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人文历史、空间场所等之间的联系,认为城市空间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系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城市空间文化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城市空间“文化生态平衡”逐渐遭到破坏,甚至有些空间文化生态“物种”正趋于消亡。这就从客观层面上要求从文化生态系统平衡的角度去认识城市空间文化的结构体系,以便为城市特色空间的塑造和城市文化的保护发展提供正确的认识和指导。重庆作为中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都是全国著名的山城、江城,山水特色风貌显著,需要深入地挖掘其自身独具地域特色的城市文化。而滨江历史地段作为重庆城市文化的发源和发展地,是展示重庆城市独特魅力和特色形象的窗口,其空间文化生态的保护更新尤为重要。通过引借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念来指导滨江历史地段的保护更新,不仅可以有意识地对重庆滨江历史地段内的文化生态进行系统研究,而且可以更加全面地推进和引导滨江历史地段功能和空间的不断完善,使其成为城市文脉发展的“生长点”,延续其文化肌理和历史文脉,进而促进城市特色空间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论文主体部分包括四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包括第二、三章):对城市空间文化生态系统理论进行探析,总结重庆滨江历史地段文化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动力机制。理清重庆滨江历史地段城市空间发展演变的过程及其文化生态因子的影响作用,并通过对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总结出滨江历史地段历史文化空间及其周边环境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第四章):依据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并结合重庆滨江历史地段内的历史文化空间,提出与之相对应的保护更新目标和原则。第三部分(第五章):以城市空间文化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结合重庆滨江历史地段的实地调研分析,提出重庆滨江历史地段文化生态系统的保护更新策略。第四部分(第六章):以提出的重庆滨江历史地段文化生态系统的保护更新策略为指导,对重庆金刚碑历史地段进行保护更新设计。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图表目录1 绪论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2.1 研究目的1.2.2 研究意义1.3 相关概念1.3.1 文化生态学1.3.2 滨江历史地段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4.1 国内外对文化生态学理论研究的概况1.4.2 文化生态学理论在城市规划和建筑学中的应用研究1.5 研究范围、内容与研究方法1.5.1 研究范围1.5.2 研究内容1.5.3 研究方法1.6 研究框架2 城市空间文化生态系统理论探析2.1 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概述2.2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基本理论2.3 城市空间文化生态系统构成2.3.1 城市空间的文化层级构成2.3.2 城市空间的文化要素构成2.3.3 城市空间的文化网络构成2.4 城市空间文化生态演进动力机制2.4.1 国家意识形态动力2.4.2 社会经济技术发展动力2.4.3 文化发展动力2.5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价值评价2.6 本章小结3 重庆滨江历史地段文化生态分析3.1 重庆滨江历史地段文化生态演进过程分析3.1.1 原生文化群落的形成(近代开埠以前)3.1.2 外来文化的侵入与交融(开埠时期至陪都时期)3.1.3 城市文化的自主发展(新中国成立时期至改革开放前)3.1.4 文化交流的新高潮(改革开放以来)3.1.5 演进过程分析3.2 重庆滨江历史地段文化生态环境分析3.2.1 自然环境分析3.2.2 人文环境分析3.3 重庆滨江历史地段文化生态资源分析3.3.1 空间形态特征3.3.2 特色行为场所3.3.3 建筑特征3.3.4 城市信息符号系统3.4 重庆滨江历史地段文化生态保护更新中的问题3.4.1 文化生态整体特色的丧失3.4.2 文化生态群落的“边缘化”3.4.3 文化生态发展策略的缺乏3.4.4 文化生态特征的失衡3.4.5 文化生态氛围的淡化3.4.6 文化生态景观的破坏3.5 本章小结4 重庆滨江历史地段文化生态保护更新的目标和原则4.1 重庆滨江历史地段保护更新的独特性4.1.1 保护更新的重要性4.1.2 保护更新的特殊性4.1.3 保护更新的复杂性4.2 重庆滨江历史地段保护更新的主要目标4.2.1 传承城市的文化生态特色4.2.2 维持城市的文化生态多样性4.3 重庆滨江历史地段文化生态保护更新的基本原则4.3.1 多元原则4.3.2 共生原则4.3.3 适应原则4.3.4 系统原则4.3.5 平衡原则4.4 本章小结5 重庆滨江历史地段文化生态保护更新策略5.1 建立滨江历史地段文化生态网络系统5.1.1 界定保护更新的范围5.1.2 划定保护更新的层级5.1.3 构建保护更新网络系统5.2 承续滨江历史地段的文化生态位5.2.1 结构性生态位保护更新5.2.2 要素性生态位保护更新5.3 结合文化足迹发展文化生态廊道5.3.1 物质文化生态廊道保护更新5.3.2 非物质文化生态廊道保护更新5.4 凝练强化滨江历史地段文化丛特征5.4.1 空间肌理的强化与再生5.4.2 天际轮廓线的再组织5.4.3 空间色彩的处理5.5 动态创造和保护滨江历史地段文化生态氛围5.5.1 特色场所的保护与复兴5.5.2 民俗文化和民俗活动的传承和发扬5.6 构建城市滨江文化生态景观5.6.1 滨江文化生态景观的重要性5.6.2 依托历史资源营造文化生态景观5.7 本章小结6 重庆金刚碑历史地段保护更新实例分析6.1 重庆金刚碑历史地段的项目概况6.1.1 区位6.1.2 历史沿革6.1.3 社会经济状况6.2 重庆金刚碑历史地段文化生态分析6.2.1 文化生态环境分析6.2.2 文化生态资源分析6.3 重庆金刚碑历史地段保护更新发展策略6.3.1 承续文化生态位构建文化生态网络系统6.3.2 结合文化生态足迹发展文化生态廊道6.3.3 强化街区空间文化生态特征6.3.4 动态创造和保护文化生态氛围6.3.5 构建文化生态景观6.4 本章小结7 结语7.1 研究的主要结论7.2 论文的创新点与有待深化的问题致谢参考文献附录附录 A:笔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的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重庆论文; 滨江历史地段论文; 文化生态学论文; 城市文化论文; 城市空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