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荧光素酶标记的蓝细菌磷酸盐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细菌荧光素酶标记的蓝细菌磷酸盐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论文摘要

本研究分别以淡水生的集胞蓝细菌(Synechocystis sp.PCC 6803)和鱼腥蓝细菌(Anabaena sp.PCC 7120)为宿主,选取多个可能受磷酸盐诱导的基因启动子作为响应元件,以来源于发光光杆状菌(Photorhabdus luminescens)的荧光素酶基因luxABCDE作为报告基因构建磷酸盐生物传感器,并对其有效性进行了初步验证。以集胞蓝细菌碱性磷酸酶基因的启动子(PphoA)和编码尿素转运蛋白基因的启动子(PurtA)为响应元件,构建了同源重组质粒pSSΩphoL和pSSΩurtL以及对照质粒pSSΩlux,然后转化集胞蓝细菌,经抗性筛选和PCR验证得到同源重组菌株MSphoL和MSurtL,即响应水环境中磷酸盐变化的蓝细菌传感器和特异性检测对照菌株MSL。MSphoL和MSL在BG11缺磷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与在BG11中没有差异,MSphoL的生物发光强度在缺磷诱导180 h后达到最大水平(大约10倍本底水平),而对照菌株则没有变化,说明本研究构建的生物传感器(MSphoL)能特异性响应磷酸盐的变化。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方法在鱼腥蓝细菌中找到了一些磷代谢相关基因的同源基因,选取phoA(alr5291)、phoD1(alr4976)、pstS1(all4575)、phnC(all2230)和all2843五个基因的启动子作为响应元件,构建5个同源重组质粒pRAΩpoAL、pRAΩpoDL、pRAΩpstL、pRAΩphnL和pRAΩa43L以及对照质粒pRAΩlux。其中pRAΩpoDL和pRAΩa43L已经构建完成,待进一步转化鱼腥蓝细菌筛选突变体。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生物传感器概述
  • 1.1.1 微生物传感器
  • 1.1.2 几种报告基因的比较
  • 1.2 蓝细菌与磷酸盐生物传感器
  • 1.2.1 蓝细菌简介
  • 1.2.2 蓝细菌对磷酸盐的应答
  • 1.2.3 磷酸盐的生物传感器
  • 1.3 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菌株、质粒和引物
  • 2.1.2 培养基及试剂
  • 2.1.3 主要的实验仪器
  • 2.2 方法
  • 2.2.1 菌株和培养条件
  • 2.2.2 Synechocystis sp.PCC 6803的转化
  • 2.2.3 Anabaena sp.PCC 7120三亲本杂交
  • 2.2.4 Synechocystis sp.PCC 6803的总DNA抽提
  • 2.2.5 缺磷诱导实验
  • 2.2.6 生物发光测量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集胞蓝细菌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和验证
  • 3.1.1 三个集胞蓝细菌同源重组质粒的构建
  • 3.1.2 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PCR检验
  • 3.2 集胞蓝细菌生物传感器的生物发光性能检测
  • 3.2.1 基本发光曲线
  • 3.2.2 菌液体积和浓度对生物发光测量的影响
  • 3.2.3 生长曲线
  • 3.2.4 生物传感器对缺磷信号的响应
  • 3.3 鱼腥蓝细菌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 4 小结和讨论
  • 5 参考文献
  • 6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不同培养条件对嗜热蓝细菌生长及活性物质的影响研究[J]. 可再生能源 2020(01)
    • [2].海洋微型浮游动物摄食聚球蓝细菌研究综述[J]. 海洋通报 2014(06)
    • [3].四川江油渔洞子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巨鲕灰岩中疑似蓝细菌及早三叠世疑似蓝细菌的双幕式爆发[J]. 古生物学报 2017(01)
    • [4].高温对液体悬浮培养发状念珠蓝细菌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2(10)
    • [5].两株采自惠州的细鞘丝藻亚科(Leptolyngbyaceae)嗜热蓝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细胞组分分析[J]. 微生物学通报 2019(03)
    • [6].悬浮培养发状念珠蓝细菌对盐碱胁迫的生理应答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5(06)
    • [7].噬藻体感染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通报 2020(10)
    • [8].蓝细菌胞外多糖结构及其功能应用的研究进展[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8(01)
    • [9].海洋微微型蓝细菌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5(04)
    • [10].硝酸钠对发状念珠蓝细菌生长的促进作用[J]. 中国酿造 2013(10)
    • [11].触发地球大氧的蓝细菌[J]. 科学大观园 2015(19)
    • [12].藻叠层石[J]. 初中生学习指导 2019(16)
    • [13].藻类和蓝细菌产生臭味的作用机制及其控制方法[J]. 净水技术 2019(03)
    • [14].四川广安谢家槽下三叠统夜郎组底部凝块岩中疑似的蓝细菌化石及蓝细菌生物膜[J]. 古生物学报 2018(03)
    • [15].东海夏季聚球蓝细菌生态分布与环境要素的关系[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5(06)
    • [16].蓝细菌神经毒素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讯 2012(06)
    • [17].蓝细菌生物标志物——2-甲基藿烷类化合物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 地球环境学报 2018(05)
    • [18].液体悬浮培养发状念珠蓝细菌生物量测定方法的条件确定及比较[J]. 中国酿造 2011(12)
    • [19].通过多基因组比较的方法在5种绿球蓝细菌中识别基因组岛(英文)[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0(05)
    • [20].蓝细菌光驱固碳合成蔗糖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 生物工程学报 2019(08)
    • [21].20%噻唑锌悬浮剂防治甘蓝细菌性黑斑病试验[J]. 吉林蔬菜 2010(04)
    • [22].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多元曲线分辨的蓝细菌流式荧光光谱分析方法[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8(12)
    • [23].硝酸钠对发状念珠蓝细菌CO_2间断通气培养的影响[J]. 现代食品科技 2014(09)
    • [24].NaHCO_3对发状念珠蓝细菌光合作用及生长的影响[J]. 中国酿造 2012(01)
    • [25].江西玉山祝宅上奥陶统下镇组蓝细菌化石及其古环境意义[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20(01)
    • [26].鱼腥蓝细菌实时观察微型培养系统的建立和应用[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6(06)
    • [27].鱼腥蓝细菌PCC7120铁吸收机制的研究进展[J].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 2012(03)
    • [28].蓝细菌光驱固碳细胞工厂的合成生物学开发策略[J]. 生命科学 2019(04)
    • [29].耐低温螺旋蓝细菌诱变株的诱变及特性研究[J]. 食品科学 2008(03)
    • [30].蓝细菌——地球上的微型“氧气工厂”[J]. 大自然 2019(02)

    标签:;  ;  ;  ;  ;  

    细菌荧光素酶标记的蓝细菌磷酸盐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