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高等工业教育研究(1840-1927)

中国近代高等工业教育研究(1840-1927)

论文摘要

以教育现代化理论和现代系统理论为方法论基础,系统研究中国高等工业教育的早期发展历程,能够丰富和深化中国教育史学科以及我国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工作,并为当代中国高等工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鸦片战争,尤其是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清王朝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残酷的事实证明,在西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及其科技教育蓬勃发展的时代,中国传统的手工业生产及其教育,已经无法为封建王朝摆脱内外交逼的困境提供足够的物质、技术和人才支持。以林则徐、魏源、冯桂芬等人为代表的先驱者学习西方工业科技的探索和呐喊,圆明园无情的大火,以及在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对新式武器威力的体验,共同构成了洋务派以军工制造为开端培养新式技术人才的推动力。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洋务派创办了一系列近代军用和民用工矿企业,使实施近代高等工业教育成为可能和必要。经过他们的抗争与努力,一批传授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培养高级工业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学堂、学馆在古老的中国陆续建立起来。这些新式教育机构,是中国高等工业教育的源头和开端,也是中国高等工业教育现代化的起点。由于处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中,以及缺乏本土历史经验可资借鉴,起步阶段的中国高等工业教育具有诸多先进与落后、新与旧并存的特点。从甲午战败、维新运动兴起到清末新政时期,是中国近代高等工业教育最终发展成型,并在数量和规模方面得到进一步扩展的重要时期。维新运动期间不仅发生了盛宣怀等人参用美国学制创设中国第一所正规工科大学——北洋大学这样的历史性事件,而且掀起了各地改革旧式书院、创设新式书院、广泛实施科技知识教育的风潮,并出现了创立近代学制系统的设想与计划。这些都为中国高等工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夯实了基础。此外,从鸦片战争开始出现的教会教育到这一时期也逐渐发展成熟,教会及传教士的教育和文化活动对晚清高等工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也具有多方面重要影响。新政时期,清廷进行了步子更大的教育变革,对高等工业教育影响深远。尤其是“癸卯学制”的颁布实施,使高等工业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在学制、层次、课程这些关键问题上从此有章可循,这是中国高等工业教育成型的标志和教育机构数量大增的原因。清朝的灭亡和民国的建立,为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持,也使高等工业教育更快地发展、更好地实现现代化成为可能。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一直重视工商业的发展和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强调教育发展与社会政治变革之间的密切关系。不过,由于缺少精通高等教育办学实践的专门人才,民国初年高等工业教育的改革主要表现为机构和人员称呼的变化,而层次结构、专业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则基本因袭了清末的做法。直到1922年“壬戌学制”颁布实施,才使高等工业教育完全摆脱了清末学制的影响。从总体上看,民国前期尽管长期存在经费匮乏这种严重的制约性因素,但高等工业教育仍然艰难向前发展。这一时期不仅在彻底实现制度现代化、壮大教育规模、提高教学质量方面颇有建树,而且出现了教会大学开始创办工科、清华由留美预备学校向独立工科大学转变等值得关注的现象,从而奠定了中国高等工业教育以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中外各种力量共同参与办学的基本格局。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中国近代高等工业教育的发展具有以“西方化”为手段实现国际化、以传统文化和教育为本土化诉求的基本资源、区域发展严重失衡贯穿始终、社会影响多元化特性明显等总体特点。在其发展过程中,既留下了适时改革,逐步提高现代化水平;重视人文,培养全面发展的科技人才;严格要求,建设高水平学校与专业;学习先进,大胆利用外国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开设现实针对性强的学科专业等宝贵经验,也留下了因工业生产落后、社会动荡而使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和干扰,以及总体布局不合理加剧各地发展失衡、官本位管理严重影响教育效率效果、忽视创新导致未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等令人深思的教训。中国近代高等工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启示我们,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高等工业教育稳定发展的前提,提高社会生产工业化程度是高等工业教育发达的基础,合理布局是高等工业教育事业平衡发展的当务之急,而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则是提升高等工业教育质量的关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1.1.1 工业
  • 1.1.2 工业教育和高等工业教育
  • 1.1.3 同两个相近概念的辨析
  • 1.2 选题缘由和价值
  • 1.2.1 有助于深化我国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 1.2.2 能够丰富中国教育史学科的研究
  • 1.2.2.1 丰富中国教育史研究的领域类型和视角
  • 1.2.2.2 拓展中国教育史研究的理论基础
  • 1.2.3 对当代中国高等工业教育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1.2.3.1 中国高等工业教育发展历程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 1.2.3.2 一些值得当代中国高等工业教育思考的问题
  • 1.3 研究范围的确定
  • 1.3.1 时间范围的划定
  • 1.3.2 空间范围的取舍
  • 1.3.3 学校层次的界定
  • 1.3.4 专业范围的模糊性
  • 1.4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1.4.1 同类研究
  • 1.4.2 相关研究论文
  • 1.4.3 基本史料
  • 1.4.4 相关史料和研究著作
  •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5.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1.1 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理论
  • 1.5.1.2 现代系统理论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核心问题
  • 1.5.4 研究假说
  • 1.6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1.6.1 创新和突破点
  • 1.6.2 不足和缺憾
  • 第2章 中国近代高等工业教育产生的背景和渊源
  • 2.1 “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时代背景
  • 2.1.1 危如累卵的社会
  • 2.1.2 落后的手工业生产及其教育
  • 2.1.3 西方近代工业及其高等工业教育
  • 2.2 沉寂中的微澜——洋务工业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历史渊源
  • 2.2.1 林则徐:从“睁眼看世界”到“制炮造船”
  • 2.2.2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 2.2.3 冯桂芬:洋务工业教育蓝图初现端倪
  • 2.2.3.1 批判八股取士,改革科举制度
  • 2.2.3.2 肯定西方科学的先进性,倡导国人认真学习
  • 2.2.3.3 突破军事用途的局限,关注工业科技的民生价值
  • 2.2.3.4 倡议创立新型教育机构开展科技知识教学
  • 2.2.3.5 初步明确了学习近代工业技术的指导思想
  • 2.2.4 太平天国:来自对手的启示
  • 第3章 中国近代高等工业教育的起步
  • 3.1 从“坚船利炮”到“与洋人争利”——产业基础
  • 3.1.1 洋务军工企业
  • 3.1.1.1 安庆内军械所
  • 3.1.1.2 上海/苏州洋炮局
  • 3.1.1.3 江南制造总局
  • 3.1.1.4 金陵机器制造局
  • 3.1.1.5 福建船政局
  • 3.1.1.6 天津机器制造局
  • 3.1.1.7 其它洋务军工企业概况
  • 3.1.2 洋务民用工业
  • 3.1.2.1 轮船运输
  • 3.1.2.2 矿冶
  • 3.1.2.3 铁路运输
  • 3.1.2.4 有线电报
  • 3.1.2.5 机器纺织
  • 3.2 从“天文算学”到“亲试之风涛”——课程与教学变革是中国高等工业教育现代化的起点
  • 3.2.1 诞生过程中的观念冲突
  • 3.2.1.1 洋务派对近代工业技术教育的推崇
  • 3.2.1.2 顽固派的竭力阻碍
  • 3.2.1.3 论战的主要内容
  • 3.2.1.4 洋务派在论战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 3.2.1.5 对两派思想交锋的反思
  • 3.2.2 洋务学堂中的工业科技课程
  • 3.2.2.1 外国语学堂
  • 3.2.2.2 工业技术学堂
  • 3.2.2.3 军事学堂
  • 3.2.2.4 工业科技教育在洋务学堂中的弥散性分布及其历史意义
  • 3.2.3 洋务工业教育对实习的重视——以福建船政学堂为例
  • 3.2.3.1 主办者明确的思想认识
  • 3.2.3.2 相对规范的实习制度
  • 3.2.3.3 良好的实习成效
  • 3.3 先进与落后并存——现代化视域下洋务工业教育特点分析
  • 3.3.1 学校级别的单一性
  • 3.3.2 教育层次的模糊性
  • 3.3.3 学生使命的二重性
  • 3.3.4 课程设置的初创性
  • 3.3.5 培养途径的多样性
  • 3.3.6 地域分布的狭隘性
  • 第4章 中国近代高等工业教育的成型
  • 4.1 夯实基础——维新运动对高等工业教育的影响
  • 4.1.1 维新派对洋务工业教育的批评
  • 4.1.1.1 批评洋务工业教育内容狭隘片面
  • 4.1.1.2 批评洋务工业教育规模狭小
  • 4.1.1.3 批评洋务工业教育轻视“中学”
  • 4.1.1.4 对洋务工业学堂教学问题的指责
  • 4.1.2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对高等工业教育的影响
  • 4.1.2.1 科举中增设西学科目,引导士子研习科技知识
  • 4.1.2.2 提倡西学教育,创办科技教育机构
  • 4.1.2.3 创立学会,推广工业科技教育
  • 4.1.2.4 构思近代学校体系,奠定高等工业教育学制现代化基础
  • 4.2 “西士东来”——晚清西方传教士与教会对高等工业教育的影响
  • 4.2.1 传教士的作用
  • 4.2.1.1 科技知识的传授者
  • 4.2.1.2 科技书籍的编译者
  • 4.2.1.3 教育规划与管理的参与者
  • 4.2.2 教会办学的影响
  • 4.2.2.1 教会办学概况
  • 4.2.2.2 晚清教会办学对中国高等工业教育的影响
  • 4.2.3 对传教士和教会作用的评价
  • 4.3 “重拾旧旗”——“新政”时期高等工业教育的制度化
  • 4.3.1 “壬寅癸卯学制”与高等工业教育制度化转型
  • 4.3.1.1 明确“高等”的地位,与其它各级工业教育分离
  • 4.3.1.2 厘清职责与目标,与其它各类高等教育机构相区别
  • 4.3.1.3 统一管理体制,初步实现管理规范化
  • 4.3.1.4 为生源质量提供制度保障,奠定了持续发展的基础
  • 4.3.2 高等工业教育规模扩大
  • 4.3.2.1 三所大学堂的工科教育
  • 4.3.2.2 高等实业/工业学堂的创办
  • 4.3.2.3 留学热潮的兴起
  • 4.3.3 北洋大学堂——清末高等工业教育的杰出代表
  • 4.3.3.1 北洋大学堂的创办
  • 4.3.3.2 北洋大学堂的办学特点
  • 4.3.3.3 卓越的办学成效及其充足的经济支撑
  • 4.3.4 盛宣怀的高等工业教育思想
  • 4.3.4.1 盛宣怀高等工业教育思想的来源
  • 4.3.4.2 盛宣怀高等工业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4.3.4.3 盛宣怀高等工业教育思想的特点
  • 第5章 民国前期高等工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 5.1 革故鼎新——辛亥革命对高等工业教育的影响
  • 5.1.1 资产阶级革命派有关工业教育的基本主张
  • 5.1.1.1 陈天华“务实业可富可强”及“出洋学习实业”的观点
  • 5.1.1.2 孙中山对近代工业生产与技术人才培养关系的思考
  • 5.1.1.3 资产阶级革命派培养工业技术人才思想的特点
  • 5.1.2 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与高等工业教育
  • 5.1.2.1 民初教育改革概况
  • 5.1.2.2 高等工业教育机构名称的改变
  • 5.1.2.3 专业与课程的变动
  • 5.1.2.4 对民初高等工业教育改革的评价
  • 5.2 “缺米之炊”——北京政府时期高等工业教育的艰难发展
  • 5.2.1 北京政府时期高等工业教育面临的发展环境
  • 5.2.1.1 各种有利因素
  • 5.2.1.2 经费匮乏是最大困难
  • 5.2.2 北京政府时期高等工业教育的发展
  • 5.2.2.1 大学工科专业的发展
  • 5.2.2.2 工业专门学校的发展
  • 5.2.2.3 高等工业教育机构创办主体的初步多样化
  • 5.2.3 教会大学与工业技术教育
  • 5.2.3.1 清末民初高等教育成为教会办学的重点
  • 5.2.3.2 早期教会大学较少开展专门的工科教育
  • 5.2.3.3 教会大学中的高等工业技术教育
  • 5.2.4 “壬戌学制”与高等工业教育的现代化
  • 5.2.4.1 民初对“壬子癸丑学制”的修订
  • 5.2.4.2 “壬戌学制”的主要内容
  • 5.2.4.3 “壬戌学制”对高等工业教育现代化的影响
  • 5.2.5 走向名牌工科大学的清华学校
  • 5.2.5.1 从“游美学务处肄业馆”到“清华学校”
  • 5.2.5.2 清华学校的性质
  • 5.2.5.3 清华学校的办学特点
  • 5.2.5.4 向独立大学的转化及工科专业的创建
  • 结语
  • 一、中国近代高等工业教育发展的总体特点
  • (一) 以“西方化”为手段实现国际化
  • (二) 传统文化和教育是本土化诉求的基本资源
  • (三) 区域发展严重失衡贯穿始终
  • (四) 社会影响多元化特性明显
  • 二、中国近代高等工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 (一) 宝贵经验
  • (二) 值得深思的教训
  • 三、启示
  • (一) 社会安定是高等工业教育稳定发展的前提
  • (二) 生产高度工业化是高等工业教育发达的基础
  • (三) 合理布局是高等工业教育平衡发展的要务
  • (四) 不断改革是提升高等工业教育质量的关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潘光旦工业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大众文艺 2015(22)
    • [2].从信息中心到院外集团:美国全国工业教育促进协会史[J]. 社会科学战线 2015(02)
    • [3].盛宣怀的高等工业教育思想与实践[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2(02)
    • [4].魏元光工业教育思想及实践[J]. 教育观察 2012(05)
    • [5].传承魏元光教育思想的几点体会[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4)
    • [6].论张之洞的工业教育思想与实践——以湖北工艺学堂为例[J]. 理论月刊 2018(07)
    • [7].工业社会、民主与教师专业精神——纪念杜威名著《民主与教育》出版一百周年[J]. 教育学报 2016(01)
    • [8].利益博弈与学校变革:1906-1917年美国工业教育运动[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4(02)
    • [9].基于IOE的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 2013(S2)
    • [10].魏元光工业教育思想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指导[J]. 成人教育 2010(07)
    • [11].魏元光先生“工学结合”教育思想的探讨[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4)
    • [12].严范孙:工业教育培育立国之本[J]. 中国中小企业 2016(07)
    • [13].职教对接产业文化的本质规定性[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2(07)
    • [14].不是“救济”是“救赎”[J]. 江苏教育 2016(24)
    • [15].“穷办学”与“办好学”[J]. 上海教育 2010(17)
    • [16].手岛精一的工业教育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学术论坛 2012(04)
    • [17].继承传统,研究并弘扬魏元光教育思想[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4)
    • [18].国立浙江大学工学院教室[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4)
    • [19].通过职业而教育:杜威教育职业性改造思想论析[J]. 教育史研究 2019(04)
    • [20].洋务派工业教育思想及实践的历史渊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1(01)
    • [21].对香港职业教育培训的初步认识[J]. 青海交通科技 2015(04)

    标签:;  ;  ;  ;  ;  

    中国近代高等工业教育研究(1840-1927)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