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建立了烯唑醇在梨和土壤中的残留检测方法,研究了烯唑醇在梨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以及烯唑醇在土壤中的光化学降解规律。梨样品经丙酮提取,土壤样品经乙腈提取,均采用硅胶净化,气相色谱(GC)测定,烯唑醇最小检出量2×10-11g,最低检出浓度0.01mg/kg。添加浓度为0.01-0.5 mg/kg时,土壤中回收率为88.53%-101.11%,变异系数为2.11%-3.76%;梨中回收率为86.13%-98.12%,变异系数为1.36%-6.88%,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采用上述方法,测定了烯唑醇在安徽、陕西、山东、天津四地梨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烯唑醇在梨和土壤中的消解速度较慢,在梨中,安徽的消解半衰期为6.67 d,陕西的消解半衰期为6.37 d,山东的消解半衰期为6.78 d,天津的消解半衰期为7.74 d。在土壤中,安徽的消解半衰期为9.97d;陕西的消解半衰期为7.97d,山东的消解半衰期为9.05d,天津的消解半衰期为13.28d。当按推荐剂量施药,梨收获时,在梨和土壤中,烯唑醇最终残留量分别为:安徽0.017 mg/kg、0.069mg/kg,陕西0.025 mg/kg、0.024 mg/kg,山东0.020 mg/kg、0.045 mg/kg,天津0.022mg/kg、0.065 mg/kg。根据最终残留试验结果和烯唑醇在梨中的MRL值0.1 mg/kg,为保证梨的食用安全,建议使用剂量不超过最高推荐剂量,施药次数不超过3次,采收间隔期大于28天。烯唑醇在土壤中的光化学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土壤含水量对烯唑醇光解具有重要影响,在氙灯下照光60 h,含水量为60%时,半衰期为43.87 h;含水量为40%时,半衰期为48.47 h;含水量为20%时,半衰期为52.91 h。添加浓度对烯唑醇光解也具有重要影响,添加浓度为1.0mg/kg,半衰期为36.67 h;添加浓度为5.0mg/kg,半衰期为48.47 h;添加浓度为10.0mg/kg,半衰期为63.01 h。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型杀菌剂——12.5%R-烯唑醇可湿性粉剂[J]. 农业知识 2016(07)
- [2].烯唑醇配合物抑菌稳定性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9(05)
- [3].玉米烯唑醇拌种谨防药害[J]. 农药市场信息 2009(11)
- [4].烯唑醇和氟硅唑防治梨黑星病田间药效试验研究[J]. 北方园艺 2008(09)
- [5].选用烯唑醇防治小麦田白粉病切莫盲目加大用量[J]. 农药市场信息 2016(05)
- [6].小麦和土壤中烯唑醇残留消解动态分析及残留量膳食摄入评估[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07)
- [7].烯唑醇与咪鲜胺1:10复配对稻曲病防效好[J]. 农药市场信息 2012(17)
- [8].20%烯唑醇·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 农药 2008(07)
- [9].E,R(-)-烯唑醇控制‘京葫36’徒长和白粉病的效果[J]. 中国瓜菜 2016(11)
- [10].花生甘薯控长巧用烯唑醇[J]. 农业知识 2018(07)
- [11].烯唑醇在瓜类白粉病防治药效试验[J]. 现代农业 2011(07)
- [12].烯唑醇等5种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田间防效[J]. 现代农药 2017(02)
- [13].10.4%吡虫啉·烯唑醇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蚜虫和纹枯病的防治效果[J]. 麦类作物学报 2012(04)
- [14].烯唑醇分子印迹固相萃取介质的制备与应用[J]. 高分子通报 2019(05)
- [15].烯唑醇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抑菌活性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5(01)
- [16].烯唑醇市场及在我国的登记情况[J]. 山东农药信息 2012(11)
- [17].9%毒死蜱·烯唑醇悬浮种衣剂防治玉米地下害虫和丝黑穗田间药效评价[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07)
- [18].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黄粉虫中手性烯唑醇的分离测定[J]. 食品科学 2014(02)
- [19].植物生长延缓剂对小叶黄杨的影响[J]. 园林科技 2008(01)
- [20].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沉淀法制备烯唑醇分子印迹聚合物[J]. 离子交换与吸附 2018(03)
- [21].梨中啶虫脒、烯唑醇、阿维菌素残留动态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12(03)
- [22].烯唑醇对“香梨”与“新梨7号”脱萼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9(05)
- [23].烯唑醇防治小麦白粉病切莫盲目加量[J]. 山东农药信息 2016(02)
- [24].18%三环唑·烯唑醇悬浮剂防治稻瘟病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4(10)
- [25].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对氟环唑及烯唑醇的敏感性[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7(01)
- [26].β-环糊精液相色谱固定相拆分和测定梨中烯唑醇对映体含量[J]. 分析测试学报 2016(01)
- [27].烯唑醇在鸭梨果实中的残留降解动态研究及安全性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29)
- [28].超声提取-气相色谱法测定高粱中腈菌唑与烯唑醇农药残留量[J]. 湖北农业科学 2019(10)
- [29].三七黑斑病菌对烯唑醇的敏感性研究[J]. 特产研究 2020(02)
- [30].烯唑醇·苯醚甲环唑和咪鲜胺锰盐对饰纹姬蛙蝌蚪的急性和联合毒性[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