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羟丙基-β-环糊精制备难溶性药物粉针剂的研究

2-羟丙基-β-环糊精制备难溶性药物粉针剂的研究

论文题目: 2-羟丙基-β-环糊精制备难溶性药物粉针剂的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药物制剂

作者: 张永新

导师: 何仲贵

关键词: 羟丙基环糊精,桂利嗪,美洛昔康,药物动力学

文献来源: 沈阳药科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目的:以桂利嗪、美洛昔康为模型药物,考察2-羟丙基-β-环糊精(HPCD)对难溶性药物的包合增溶作用,不添加有机溶剂,制备注射用粉针剂,优化临床应用。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pH值、不同HPCD用量时模型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确定目的制剂制备的可能,并用溶解度等温线法计算包合物稳定常数。经过处方筛选和工艺考察,采用中和法制备药液,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两种注射用粉针剂。以X—射线衍射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及红外光谱法对包合物进行鉴定。建立HPLC方法对两种粉针剂分别进行质量研究和稳定性考察。参照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对制剂的注射安全性进行评价。以美洛昔康为例,对3组家兔分别静脉注射不同量的HPCD(0、粉针剂处方比例量、20倍处方比例量)及等量的美洛昔康(0.5mg/kg),考察HPCD对药物体内动力学的影响。以HPLC法测定药物血清浓度,以3P8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HPCD对难溶性药物的增溶效果显著,可以使得桂利嗪和美洛昔康的浓度分别达到10mg/mL(pH3)、5mg/mL(pH8)。制备所得的两种冻干粉针剂规格分别为:注射用桂利嗪20mg/支、注射用美洛昔康7.5mg/支;各项质量指标考察、以及稳定性实验的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对注射用粉针剂的要求;注射安全性良好。鉴定结果显示药物与HPCD形成包合物。药动学试验中,3组HPCD剂量的各项主要药动学参数,经t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所得粉针制剂安全、有效、稳定、质量可控。所用HPCD量不影响美洛昔康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过程。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实验材料

第1章 HPCD对模型药物的包合增溶

1.1 溶解度等温线法原理

1.2 HPCD对美洛昔康的增溶实验

1.2.1 分析方法的建立

1.2.2 增溶实验方法

1.3 HPCD对桂利嗪的增溶实验

1.3.1 分析方法的建立

1.3.2 增溶实验方法

1.4 讨论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注射用桂利嗪的制备及质量研究

2.1 桂利嗪对照品的制备

2.2 注射用桂利嗪中桂利嗪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2.2.1 含量分析方法

2.2.2 有关物质检查方法

2.3 注射用桂利嗪的制备

2.3.1 主药规格的确定

2.3.2 pH值范围的确定

2.3.3 制备工艺筛选

2.3.4 处方筛选

2.3.5 注射用桂利嗪制剂处方

2.3.6 注射用桂利嗪制备工艺

2.3.7 注射用桂利嗪制备工艺流程图

2.4 注射用桂利嗪质量研究

2.4.1 装量差异

2.4.2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2.4.3 酸度

2.4.4 干燥失重

2.4.5 含量测定

2.4.6 有关物质检查

2.4.7 配伍实验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注射用美洛昔康的制备及质量研究

3.1 注射用美洛昔康中美洛昔康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3.1.1 含量分析方法

3.1.2 有关物质检查方法

3.2 注射用美洛昔康的制备

3.2.1 主药规格的确定

3.2.2 pH值范围的确定

3.2.3 制备工艺筛选

3.2.4 处方筛选

3.2.5 注射用美洛昔康制剂处方

3.2.6 注射用美洛昔康制备工艺

3.2.7 注射用美洛昔康制备工艺流程图

3.3 注射用美洛昔康质量研究

3.3.1 含量均匀度

3.3.2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3.3.3 酸度

3.3.4 干燥失重

3.3.5 含量测定

3.3.6 有关物质检查

3.3.7 配伍实验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粉针制剂安全性评价

4.1 给药途径与配药方法

4.2 实验方法与结果

4.2.1 两种粉针剂的血管刺激性实验

4.2.2 注射用美洛昔康的肌肉刺激性实验

4.2.3 两种粉针剂的体外溶血实验

4.2.4 注射用美洛昔康的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实验

4.2.5 两种粉针剂的过敏实验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包合物确证及制剂稳定性初步研究

5.1 包合物的鉴别

5.1.1 鉴别方法

5.1.2 鉴别结果

5.2 粉针制剂初步稳定性考察

5.2.1 考察项目及方法

5.2.2 稳定性实验与结果

5.3 讨论与小结

第6章 静脉注射 HPCD对美洛昔康家兔体内药动学影响的研究

6.1 实验方法

6.1.1 注射用药液的配制

6.1.2 给药方案与样品采集

6.1.3 美洛昔康体内测定方法的建立和确证

6.2 药物动力学研究实验结果

6.2.1 血药浓度测定

6.2.2 药动学参数隔室模型拟合统计

6.2.3 药动学参数t-检验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文章

发布时间: 2006-12-14

参考文献

  • [1].注射用靶向性抗肺癌新药ZP-1粉针剂的研究[D]. 张黎.广东药学院2015
  • [2].熊果酸纳米粉针剂对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影响[D]. 黄菲菲.华中科技大学2009
  • [3].哈药总厂头孢类粉针剂EU GMP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研究[D]. 孔庆昱.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
  • [4].β-内酰胺抗生素粉针剂NIR鉴别模型及其ESI-MS质谱库的建立[D]. 崇小萌.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2006
  • [5].抗肿瘤候选药物TmSm粉针剂制备及部分质量与活性评价[D]. 朱玲.华东理工大学2011
  • [6].注射用广炎灵粉针剂成型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D]. 程淑云.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
  • [7].蝙蝠葛总碱粉针剂制剂成型、稳定性及安全性研究[D]. 王楠.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
  • [8].利福喷丁粉针剂的研究[D]. 陈颖.武汉大学2005
  • [9].含碳酸氢钠复方新诺明环糊精包合物片剂的研究[D]. 颜小飞.南华大学2018
  • [10].薏苡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剂研究[D]. 徐蓉蓉.扬州大学2018

相关论文

  • [1].抗癌药物/环糊精超分子体的非共价作用研究[D]. 李香.山东大学2008
  • [2].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D]. 权鹏.南京医科大学2008
  • [3].羟丙基-β-环糊精修饰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研究[D]. 魏培.山东大学2008
  • [4].以混合胶束制备技术提高葛根素生物利用度的研究[D]. 何典鸿.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
  • [5].去甲基斑蝥素脂质微球注射液的研究[D]. 邵瑞莹.沈阳药科大学2005
  • [6].羟丙基-β-环糊精与几种磺酰脲类药物的包结作用研究[D]. 李潇.天津大学2007
  • [7].β-环糊精及2-羟丙基-β-环糊精与几种药物的包结研究[D]. 王轶伟.天津大学2007
  • [8].茴三硫-2-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D]. 欧云国.重庆医科大学2008
  • [9].格列齐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及缓释片的研究[D]. 何静.第三军医大学2004

标签:;  ;  ;  ;  

2-羟丙基-β-环糊精制备难溶性药物粉针剂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