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正玲
(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肛肠科贵州六盘水553002)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肛肠外科患者实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挑选我院70例病人,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他们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研究人性化护理对病人病情的缓解状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对于缓解肛肠外科患者的病情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肛肠外科患者人性化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0-0334-01
由于社会迅速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护理服务和医疗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理念,可以让患者的生理、心理得到舒适和满足。由于肛肠外科患者护理的特殊性,所以为了进一步探究了解人性化护理对缓解病人病情的疗效,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2年12月70例肛肠外科患者,分析实施人性化护理与病情缓解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把人性化护理作为辅助手段对病人进行治疗,得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1年4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了肛肠外科患者70例,年龄为34-70岁,平均年龄48±5.8岁,其中男40例,女30例。其中是直肠息肉的12例,痔疮的25例,肛裂的7例,肛周脓肿的14例,直肠肿瘤的6例,其它的6例。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观察组实行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
1.3护理方法
1.3.1术前护理
肛肠外科患者中老年人占多数,往往都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所以,在进行手术前对患者进行仔细的检查,确保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非常的了解,同时根据这些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
1.3.2术后切口的处理
外科手术后常出现的并发症就是术后切口渗血,因此在手术后需要对患者切口渗血的情况密切的进行观察,若出现少量的出血是正常的情况,但是若出血较多就需要找到出血点,可以先进行压迫止血,严重的话应立即报告给医生。
1.3.3术后便秘的处理
肛肠外科患者在手术后其实是不需要禁食的,但是由于患者害怕排便会引起疼痛和感染,所以主动地禁食水,因而就容易导致出现大便干燥的状况,在这个时候,就需要让病人服用聚乙二醇或者液体石蜡等,以此来缓解病人便秘的状况,以免由于大便干燥导致创面出血。
1.3.4造瘘口的护理
手术后需要对直肠造瘘患者的瘘口严格的进行护理。由于从瘘口流出的排泄物会对患者瘘口周围的皮肤造成刺激,引起湿疹,所以在对造口袋进行更换时需要用0.2%的新洁尔灭或者生理盐水对瘘口周围的皮肤进行清洗,然后再在上面涂氧化锌软膏来对保护皮肤。
1.3.5术后饮食护理
在手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以及瘘口排气的情况下,可以食用流食,然后逐步改为半流食,两周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食用普食,同时对患者的饮食调理进行指导,做到营养均衡,尽量避免吃一些粗纤维食物。
1.3.6心理护理
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病情的恢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因为生病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为了缓解病患的压力,护理人员应当耐心的对患者讲解各种应注意的事项,对患者的心理变化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同时采取合理的措施让病患时刻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2]。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试验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数据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中只有两例患者出现肛周感染,护理满意度达到97.14%;对照组有6例患者出现肛周感染,护理满意度89%。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肛周感染和护理满意度情况
组别例数肛周感染(n∕%)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352(5.71)34(97.14)
对照组356(17.14)29(82.86)
3.讨论
对肛肠外科患者应当实行人性化护理,首先就是要注重以患者为中心,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作为护理服务的宗旨,形成良好的人性化护理的意识,这些都是临床中对这类病患实行人性化护理的重要基础[3]。对肛肠外科患者实行人性化护理的成效是十分明显的,可以有效地降低发生术后感染的可能性,而且也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总而言之,对肛肠外科患者实行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提高病患的配合度,可以把它作为肛肠外科常规的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黄海敏.肛肠外科术后肛周护理的观察与体会[J].吉林医学,2010(15):2297-2298.
[2]王靓华,王丽.肛肠外科疾病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和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08(8):718-719.
[3]魏玉萍,许硕葵刘彩霞等.肛肠外科疾病的临床护理特点[J].中国临床医生,2008(8):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