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柏杜丽娜《七言》的音乐学分析

古柏杜丽娜《七言》的音乐学分析

论文摘要

“七言”是一个重要的宗教主题,从古至今,有很多音乐家将其写成了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分别产生于17、18和20世纪的三部作品:许茨的清唱剧、海顿的管弦乐(后改编为4个版本)和古拜杜丽娜的室内乐(为大提琴、手风琴和弦乐队而作)。本文以古拜杜丽娜的《七言》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音乐学的分析:第一章从细部和整体的角度进行本体的研究分析,得出了古拜杜丽娜《七言》在核心和音材料、中心音、戏剧叙事学等方面的特点,并着重分析了古拜杜丽娜是如何从作曲技法侧面实现“十字架”的几何意义,以及“受难”的象征意义。第二章笔者从“情感”这个角度出发,以音乐表现和歌词文本两个方面,分析了许茨、海顿的两部《七言》的清唱剧;通过比较,看出这三部《七言》作品不仅在音乐形式上反映出他们创作技法的个性,同时也深刻地反映出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在《七言》作品中表现出来得不同情感,以及作曲家对耶稣受难的不同体验和思索。第三章则从社会历史分析和宗教、文化研究的角度,分析了以上差异存在的原因。许茨的《七言》体现了路德教派的宗教思想,因此他的作品中情感的表达并不是外放的,张扬的,而是冷静、虔诚和节制的;海顿所处的18世纪是基督教发生危机的时期,科学、理性以及启蒙主义运动是将人道主义精神和基督教相结合,因此他的《七言》作品体现了世俗的情感。而古拜杜丽娜因为生活在特殊的政治时期,再加上她独特的民族和宗教经历,造就了她的《七言》作品中独特的“末世性”情结,而她的这种末世性是一种积极的末世性,这与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的神秘主义精神是相通的。古拜杜丽娜的《七言》通过对十字架和受难的象征融合了时间和空间,使精神得到了超越与永恒。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相关介绍
  • 二、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三、现有资料情况概述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 第一章 古拜杜丽娜“七言”音乐分析
  • 一、具体分析
  • 二、整体性分析
  • 第二章 许茨、海顿“七言”分析
  • 一、比较分析的必要性
  • 二、许茨的《基督耶稣临终七言》
  • 三、海顿《我们的救世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的七言》
  • 第三章 追求永恒的精神
  • 一、三部《七言》作品的比较
  • 二、古拜杜丽娜《七言》的特殊性
  • 1、社会性
  • 2、民族宗教性
  • 结语
  • 参考书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  ;  

    古柏杜丽娜《七言》的音乐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