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月娥(黑龙江祥云皮肤病医院150001)
【摘要】目的讨论常见免疫大疱性皮肤病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自身免疫性大疱病还是要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药。治疗类天疱疮的治疗相对比较容易,只要选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从小量到中等剂量使用,即可获得治愈的效果。较轻者不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氨苯砜或羟氯喹或雷公藤即能获得治愈。外用药不起太大作用。疱疹样皮炎治疗上更容易一些,服用氨苯砜或羟氯喹会有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即有效,如果1年以上不进食谷胶类食物,不仅疱疹样皮炎能好转,谷胶性肠病也能自愈。可外用止痒药。
【关键词】常见免疫大疱性皮肤病治疗
一、天疱疮
天疱疮(pemphigus)是比较严重的大疱性皮肤病。大疱指的是直径在1厘米以上的水疱,小于l厘米的称为水疱。大疱性皮肤病分两类,一类属于自身免疫性大疱病,即自身产生的抗原攻击皮肤组织而发生大疱,在大疱处可以找到相对应的抗体。另一类为非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绝大多数为遗传性大疱病,其严重程度不亚于自身免疫性大疱病。
1临床表现天疱疮从临床、组织病理学及免疫学可以分为4型:即寻常性天疱疮(pemphigusvulgaris,PV)、增殖性天疱疮、落叶性天疱疮和红斑性天疱疮,其中以寻常性天疱疮最为常见,病情最为严重。故本节只介绍寻常性天疱疮,从中可以联想到其他3型天疱疮之大概。
寻常性天疱疮好发于20~50岁以上的壮年,两性发病相等或男性略高一些。本病大多数先发于口腔,包括口唇与舌,在口腔、唇、舌上发生大疱。这种大疱组织病理学及免疫荧光检查发生在表皮范围内,所以疱壁薄,张力小,容易破,称为松弛性大疱。在口腔部位的大疱更容易破(因为要咀嚼、说话),而形成疼痛的糜烂,而且一有好转又反复发生新大疱。全身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大的如核桃大或小如枣粒大之大疱,因为大疱发生在表皮的棘细胞层,故为松弛性大疱,张力小,疱角处疱壁与皮肤之间的角较钝(角度较大),在松弛的大疱上稍加压力,大疱可以被挤压扩大,或看起来是正常的皮肤,用手指摩擦后可以发生大疱,此为尼氏(Nikolski)征阳性。大疱皮较薄容易被挤破而形成糜烂面,当全身广泛发生大疱,患者无论坐或卧均会被体重压破而呈多处的糜烂面。糜烂面呈鲜红色,有渗出,疼痛,使患者坐卧不安,只能站立,口腔疼痛又不能进食,全身大疱破溃、渗液,所以患者体能消耗极大,痛苦难忍,病期久长。
2诊断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如腔口、外生殖器及全身皮肤松弛性大疱,尼氏征阳性,很容易诊断。皮肤组织病理学(要取新发而完整的大疱)可以看到大疱在表皮内,棘层组织免疫荧光可以找到免疫球蛋白A或M(IgA、IgM),还有补体C3一起沉积在棘细胞层内,故呈网状分布。血液中也可找到IgA或IgM、C3补体。根据病史,查体所见,组织病理学所见寻常性天疱疮很容易确诊,其他3种天疱疮的亚型有些不同的特点,也容易鉴别。
3治疗自身免疫性大疱病还是要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药。临床上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决定用药量的大小。最难的是“拉锯战”,用药量大一点,病情好一点,药物剂量减一点,病情又加重,药物剂量又要加上去。总的来讲,病情稳定一些再缓慢地减量。最近使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效果会好一些,至于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只能用于病情危重患者,一般剂量无济于事时才能应用一下,但剂量大不良反应也大,所以天疱疮患者长期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多会有明显的、严重的不良反应。局部治疗还是用各种糖皮质激素制剂,或外用抗感染药。口腔、口唇损害影响吃饭、说话,疼痛难忍,可外用口腔基质的糖皮质激素或麻醉药或刺激上皮生长药等,治疗天疱疮是一种持久战。
二、大疱性类天疱疮
类天疱疮(bullouspemphigoid,BP)是20世纪50年代由皮肤病理学家Lever氏从天疱疮中把它独立分离出来,因为其在临床上与病理上与天疱疮有所不同,故称类天疱疮。
1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50~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两性相等。表现在躯干、四肢广泛地发生张力性大疱,即大疱疱壁较厚,疱腔较紧张,所以疱角呈锐形,即疱壁与表皮几乎呈直角。这种大疱不容易破溃,也不侵犯口腔、外生殖器黏膜,大疱直径在1厘米以上,位于表皮与真皮之问。因疱壁厚,很少破溃,故尼氏征阴性,病情比天疱疮要轻,病程比天疱疮要短,治疗比天疱疮容易。当皮肤科病理医师们发明组织病理学免疫荧光检查方法,证明其免疫复合物(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在基底膜带时,Lever教授把类天疱疮从天疱疮中分离出来,大家公认它是一种独立的大疱病。临床上可以观察到少数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患者会伴发内脏癌。
2诊断根据发病年龄、发病过程、张力性大疱、尼氏征阴性,可以诊断为大疱性类天疱疮。如果做皮肤活检(取新发的大疱,完整地取下来,不要弄破大疱),组织病理学见大疱的顶部为全层角质形成细胞,疱底为基底层与真皮层之分界线上,免疫荧光染色可以在基底膜腹带上有IgG和C3补体,呈线状分布,血清中也可测出IgG和C补体的存在,诊断很容易确定。
3治疗类天疱疮的治疗相对比较容易,只要选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从小量到中等剂量使用,即可获得治愈的效果。较轻者不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氨苯砜或羟氯喹或雷公藤即能获得治愈。外用药不起太大作用。
三、疱疹样皮炎
疱疹样皮炎(DH)在大疱性皮肤病中占第三位,它有独特的临床表现。
1临床表现疱疹样皮炎可发生于青壮年,皮损发生于躯干、四肢,皮损呈疱疹样,即大小在1厘米以内的集簇性、张力性水疱,水疱集簇成堆,有时集簇性水疱呈花瓣状、圈环状,称之为疱疹样皮炎。自觉瘙痒,病情时轻时重,水疱也是此起彼伏。
疱疹样皮炎除自觉瘙痒症状与前述两种大疱性皮肤病不同外,疱疹样皮炎还合并有谷胶性肠病的症状,即疱疹样皮炎患者进食谷胶(即进食小麦、大麦、燕麦、黑麦)食物发生谷胶性肠病,有腹痛、腹泻。疱疹样皮炎病情加重时,患者对碘剂也过敏,服用碘剂使疱疹样皮炎加重。
2诊断根据疱疹样皮炎患者以上主诉,以及群集的皮肤水疱、自觉瘙痒等症状,较容易诊断。组织病理学检查,水疱在乳头层上、基底膜下可以找到水疱,而免疫荧光检查见免疫复合物IgE沉积在真皮乳头层上,即可确诊。
3治疗疱疹样皮炎治疗上更容易一些,服用氨苯砜或羟氯喹会有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即有效,如果1年以上不进食谷胶类食物,不仅疱疹样皮炎能好转,谷胶性肠病也能自愈。可外用止痒药。
参考文献
[1]吴志华.现代皮肤性病学.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