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无锡经济:坚持产业升级

把脉无锡经济:坚持产业升级

9月18日上午,第七届太博会暨2009新能源博览会在体育中心激情开幕。而在不远处的凯宾斯基饭店里,无锡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创新与发展”高层论坛也正在激情开讲,演讲者是“年轻”的老经济学家吴敬琏。

在题为“只有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才能促成经济复苏”的主题演讲里,79岁的吴敬琏以他一贯的直言、犀利、通俗风格,把脉中国增长模式的转型,并为无锡推进产业升级建言,其中闪烁的真知灼见显示着“吴市场”的活力。

两个瓶颈逼着中国转型

吴敬琏说,“九五”计划里就提出要转变增长方式,但什么叫转变增长方式?什么叫转型升级?好多人并不清楚。

出口、投资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对于转变增长方式,“报纸上说从靠出口和投资向消费为主转变,错,起点说对了,向哪里转说错了,概念都不清楚。”吴敬琏不客气地指出。

吴敬琏分析说,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认为投资决定产出,投资越多,产出越多,反映了19世纪的经济增长方式。后来索洛提出质疑,认为资本讲求回报,投资率不可能无限提高,他研究了美国50年的数据,发现美国20世纪前半期投资率没提高,经济增长也没降低,秘密是什么?是技术进步。事实上,20世纪前半期,美国的增长主要靠的技术进步。后来也有学者研究得出,第二次产业革命后,世界经济增长主要靠效率提高和技术进步。

中国从“一五”开始是按老的增长方式,主要靠投资拉动增长。这是从苏联学来的,把积累看作是增长的唯一来源。对于靠投资拉动增长,马克思早就批判过,但自称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斯大林却深信这一套。中国也按此来做了,就会出问题,“大跃进”就是表现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投资比重很高,消费率很低,最终需求不够,靠什么支撑呢?日本和东亚一些国家就靠出口,我们也是靠出口维持高增长,这个办法不能长久,日本走在前面先出问题,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问题。我们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提出要转变,把增长建立在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上,所以进入21世纪后中央一再提出要转变增长方式。

21世纪初的中国经济有两个要命的地方:一是自然和环境的瓶颈收紧,无锡的同志体会更深;二是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衡后消费需求不足,因此“十一五”计划提出了转变增长方式的路径和方法。

金融危机爆发后,另一个问题暴露了。出口导向本质上是因为最终需求不足,我们的储蓄率很高,美国和我们相反,储蓄率很低,是高消费。布雷顿森林体系后,美元不受约束了,相当于真金白银,美国人把别国储蓄拿来用。我们通过出口弥补美国储蓄不足,也弥补我们的消费不足,因此美国、中国都高兴,中国能让很多人就业,上世纪90年代成了世界工厂。这种模式一定时期对两国都有好处,支撑了上世纪90年代经济的增长,但不能长久,泡沫太多。金融危机之所以对中国产生这么大冲击,根本原因就在这里:我们的增长模式有问题。

当前政府用了自己的财政、货币政策去支撑市场,这是必要的。但政府不能包打天下,钞票不能多发,一味补贴又会增加企业的惰性。所以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转变增长模式。政府在用政策稳住市场的同时,要把主要力量放在产业转型、提高效率上。

四个路径实现转型升级

怎么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呢?吴敬琏说,“十一五”计划对基本途径、方法都作了论述,现在看来都是对的。

一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从低效率农业转到比较高效的产业。现在有2亿多农民工转出来了,但是还有1亿多人没出来,有人说要鼓励农民工消费,那也得有收入啊。因此对于没有就业的人要帮助就业,就业的要帮助提高技能;二是发展先进制造业,是“服务化”的制造业,就是施振荣的“微笑曲线”,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三是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四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产业,不仅仅是信息化。

从当前来说,与上面四点对应的四个转型路径为:

一是增加就业。首先就是农民工就业,然后是提高素质。现在城市里也有大量没有就业的人口,苏南还好点,浙江、广东地区情况要差点。现在都在说保增长,保增长不如说是保就业,靠大企业增长不会增加多少就业,主要靠中小企业增加就业。

二是发展先进制造业。施正荣1992年提出“微笑曲线”,价值链是弯的曲线,两头高中间低,前面一头是研发、材料、采购、设计,后面一头是品牌营销、营销渠道管理、售后服务,这两头都是服务业。原来的制造业就是中间一段,加工、组装、制造,这一段附加值很低。施振荣提出向两头延伸,宏基延伸比较长,附加值提高了,技术和效率比重高了。因此需要努力向“微笑曲线”两头延伸,最主要的目标是世界级的研发创新和国际品牌营销。

三是发展服务业。20世纪以来服务业在三大产业中占最大比重。亚当斯密说效率提高的根本原因是分工,而分工就要有交易,服务业就是处理交易的。分工越深化,交易就越频繁,交易范围就越广泛。服务业发达,交易成本就会降低,社会总成本也就能越低。我们电信资费很高,因为竞争不足,那几个企业看似给国家多交了税,但造成整个社会成本提高,抬高了社会总成本。

四是发展新兴产业。寻找新的增长点,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拳头产业;参与高层次的国际竞争,包括发明专利竞争、制定技术标准的竞争。我们有很多专利技术是接近或达到世界前沿,但产业化程度很低。

无锡要做全国转型标兵

对无锡如何进一步推进产业升级,吴敬琏积极建言。

“十一五”以来,无锡在产业升级、增长模式转型上取得很大成就。在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上也做了很多工作,实施“7+1计划”、“530计划”等。在支柱产业构建上,有“三谷”设想等。在产业结构改善上,培养“五中心”、“三基地”等。

但无锡要更进一步推进转型升级,不能满足于现状。已经推进的要继续推进,“530”计划至少要有三五年才能有成果,美国风险投资平均要六七年;“十一五”对经济转型升级都作了规划,但是各地推进不一,苏南应该起个带头作用,无锡也要起个带头作用。

一要对现有产业进行提升,向“微笑曲线”两头延伸,提高附加值。

二要对产业布局进行调整。去过很多地方,发现中国很多城市都喜欢摊大饼,产业和行政级别相联系,级别越高,希望产业种类越多,这和现代产业总趋势是相悖的。现代产业总趋势是服务业集聚在大城市,制造业集聚在小城市。服务业是非常庞大的体系,各部分之间关联度很强,所以服务业要集聚在大城市,比如大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不同制造业行业间的关联度小,而制造业产业链各环节间关联度又很大,所以要集聚在小城市,如果积聚性不高的话,产品的成本就会提高。

摊大饼也难留住人,前年在苏州调研,反映说人才留不住,都跑去上海了,因为大城市文化设施多。但调研发现,主要是人才达不到临界点,技术人才认为没有人讨论,没有人钻研行业的前景,担心几年后自身的技术就落伍了。怎么让人才达到临界点呢?产业种类太多肯定不行。

三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开发新兴产业。比如说电器工业中的光伏产业,这几年发展很快,主要靠国外清洁能源补贴,但如果几个薄弱环节不能突破的话,全国前景就都会不好,产能会过剩;还有就是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清洁能源汽车,过去是开发燃料电池,但推广周期长,全电动汽车有利可图,电动汽车主要是储电、控制设备,这两个核心技术要有突破。21世纪上半叶,汽车产业肯定会有根本改观;在集成电路产业上,无锡有一定基础,主要是突破设计和封装问题。

标签:;  ;  ;  

把脉无锡经济:坚持产业升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