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白银段面源污染对水环境容量贡献研究

黄河白银段面源污染对水环境容量贡献研究

论文摘要

面源污染具有污染发生的间歇性、突发性、复杂性特点,常常与降水、气温等气候因素有关,目前成为影响水体的重要污染源,是水质恶化的一大威胁。本文以黄河白银段流域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了2002黄河白银段监测数据,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BP网络和SOM网络)对黄河白银段水质现状进行评价。利用一维水质模型,分析了研究区域内点源污染物COD、氨氮对水环境容量的贡献,然后利用平衡法的原理计算出面源污染对水环境容量的贡献;最后确定了黄河在该段,在不同水期(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下,COD、氨氮的合理水环境容量。利用一维水质模型计算水环境容量时,为了方便计算机程序的控制,文章建立了影响水环境容量各因素的系数矩阵,如:某个节点处废水流量、河流的流量、水质目标值、某种污染的降解系数等。然后利用一维水质模型得到的各系数矩阵之间的关系,利用处理矩阵的软件(如:matlab),进行矩阵的四则运算,从而使得该模型的程序化功能大大加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控制单元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研究
  • 1.3.2 控制单元面源污染贡献模型研究
  • 1.3.3 控制单元合理水环境容量研究
  • 1.4 技术路线
  • 2 面源污染简述
  • 2.1 面源污染
  • 2.2 面源污染特点
  • 2.3 面源污染现状
  • 2.3.1 国外现状
  • 2.3.2 国内现状
  • 2.4 面源污染危害
  • 2.4.1 水体富营养化,可利用水资源减少
  • 2.4.2 地下水质恶化,影响人们生产生活
  • 2.4.3 肥料流失,降低土地生产潜力
  • 2.4.4 土壤盐渍化加剧,土地资源损失严重
  • 3 白银市区域背景
  • 3.1 白银市自然环境
  • 3.1.1 白银市地理位置
  • 3.1.2 白银市气候条件
  • 3.1.3 白银市水资源
  • 3.1.4 白银市地势
  • 3.2 白银市社会环境
  • 3.2.1 白银市行政区划
  • 3.2.2 白银市人口
  • 3.2.3 白银市2002年全市GDP值
  • 3.2.4 白银市经济结构
  • 3.3 白银市黄河支流概况
  • 3.4 白银市区用水情况
  • 4 控制单元
  • 4.1 水环境功能区划
  • 4.2 水质目标
  • 4.3 控制断面
  • 4.4 控制单元水质现状评价
  • 4.4.1 控制断面水体水质污染状况
  • 4.4.2 控制单元水质评价
  • 5 人工神经网络水质现状评价
  • 5.1 BP网络(Back-Propagation Network)
  • 5.1.1 BP网络原理
  • 5.1.2 BP网络结构
  • 5.1.3 BP网络水质评价具体实现
  • 5.1.4 BP网络水质评价模型实例
  • 5.2 SOM网络(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
  • 5.2.1 SOM网络原理
  • 5.2.2 SOM网络结构
  • 5.2.3 SOM网络水质评价具体实现
  • 5.2.4 SOM网络水质评价模型
  • 5.3 结论
  • 6 面源污染分析
  • 6.1 黄河白银段水环境污染贡献分析
  • 6.1.1 生活污染源
  • 6.1.2 工业污染源
  • 6.1.3 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源
  • 6.1.4 径流污染源
  • 6.1.5 黄河白银段各地区各污染物总量
  • 6.2 结论
  • 7 面源污染对水环境容量贡献
  • 7.1 面源污染对水环境容量贡献计算模型
  • 7.2 河流水质模型
  • 7.2.1 模型假设
  • 7.2.2 一维水质模型理论基础
  • 7.2.3 一维水质模型建立
  • 7.2.4 河流一维模型水环境容量计算
  • 7.3 黄河白银段点源对水环境容量贡献计算
  • 7.4 黄河白银段面源对水环境容量贡献计算
  • 7.4.1 黄河白银段监测断面上游点源入河情况
  • 7.4.2 各监测断面水质实际监测值及水文情况
  • 7.4.3 面源环境容量计算
  • 7.4.4 小结
  • 7.5 黄河白银段合理水环境容量计算
  • 7.5.1 黄河白银段点源污染物入河基本情况
  • 7.5.2 黄河白银段COD和氨氮降解系数
  • 7.5.3 建立影响水环境容量各因素矩阵
  • 7.5.4 计算合理水环境容量
  • 7.6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重庆涪陵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模式探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23)
    • [2].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政策和措施[J]. 农家参谋 2019(24)
    • [3].临猗县农业面源污染调研报告[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11)
    • [4].基于文献定量法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评估研究动态[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0(04)
    • [5].佛山市农业面源污染流失率及控制措施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0(03)
    • [6].城镇化会加剧化肥面源污染吗——基于门槛效应与空间溢出的双重视角[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0(05)
    • [7].滁州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09)
    • [8].云南省农业面源污染及绿色发展途径[J]. 环境科学导刊 2020(S1)
    • [9].农业面源污染模型研究进展[J]. 能源环境保护 2020(03)
    • [10].基于信息融合技术有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J]. 农业工程技术 2020(12)
    • [11].农业面源污染模型研究进展[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20(03)
    • [12].丹江口市控药减肥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探讨[J]. 湖北植保 2020(03)
    • [13].新野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 中国果菜 2020(06)
    • [14].河北山地典型小流域面源污染特点分析[J]. 价值工程 2020(20)
    • [15].农业面源污染立体遥感监测体系构建设想[J]. 环境保护 2020(14)
    • [16].北京市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特征分析及控制分区[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20(04)
    • [17].镇原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20(17)
    • [18].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综述[J]. 园艺与种苗 2020(08)
    • [19].水源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防控区划定方法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0(10)
    • [20].农业面源污染分析及防治措施[J]. 农机科技推广 2020(06)
    • [21].平和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19)
    • [22].文山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18(24)
    • [23].农业面源污染不可忽视[J].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9(01)
    • [24].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格局的时空特征[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01)
    • [25].农业面源污染的发展现状和预防对策研究[J]. 山西农经 2019(01)
    • [26].黔南州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03)
    • [27].农业面源污染因素分析及治理措施探讨[J]. 农民致富之友 2019(09)
    • [28].流域面源污染现状与治理研究进展[J]. 新农业 2019(07)
    • [29].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法探讨[J]. 南方农业 2019(03)
    • [30].西藏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验证[J]. 高原农业 2019(03)

    标签:;  ;  ;  ;  

    黄河白银段面源污染对水环境容量贡献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