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隔震结构设计技术探讨

房屋建筑工程隔震结构设计技术探讨

彭智

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7

摘要:基础隔震技术作为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减震控制、防灾减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隔震结构的设计是近几年来备受关注的问题。本课题的研究将提高隔震结构设计的实际水平,有效地优化建筑工程的整体效果。本文对建筑工程中的隔震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居住房;建筑工程;隔震;结构设计

前言

近年来,建筑工程的隔震要求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对隔震结构的设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抗震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期间和震后对生命财产的破坏,这是设计者所承担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有必要对建筑物的抗震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尽可能地保护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一、隔震设计综述

隔震技术主要是指减少地震对建筑物本身、建筑物结构和建筑物内家具、家居装饰品、家用冰箱、彩电等家用电器以及家用电器造成的破坏和破坏程度的技术。它可以保护建筑物内外的结构,减少地震中人员的经济损失。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根据建筑物内外结构的不同位置,对建筑物进行保护。

目前,延性结构体系仍是主要的抗震设计对策。通过增加构件的截面尺寸,加强钢筋,依靠主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消耗地震能量,实现了建筑结构在规范规定的突发性地震中不被破坏。在建筑防震要求保持稳定时,这是被动的和被动的“硬抗力”。这将导致两种不利后果:一是结构主要构件截面过大,钢筋过多,以及材料成本过高,增加了结构成本,二是构件截面和钢筋增加。整个结构的强度不一样,在振动中吸收的余震会大大增加,从而有效地减少危险的发生。由此可见,材料的变形可以有效地扩散和降低强度压力,导致结构在震级过大时会产生严重的破坏,造成严重的后果。

工程结构隔震控制系统采用了调整结构动力特性的新方法,不同于传统地震体系的“硬抗力”概念。地震发生时,隔震层将上部结构与子结构隔开。阻尼隔震层的大变形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如果我们事先知道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的性质和震级,那么抗震设计的难度就几乎不存在了。就像。上述抗延性建筑结构允许结构塑性变形,一旦遇到外力,反应变化就非常复杂。这与地震的震源、应力点的数量以及地震的性质密切相关。因此,为了保证人民财产的安全,有必要确保建筑物内的每个部分和结构都有足够的强度标准。

二、.隔震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2.1建筑结构隔震设计的计算方法

2.1.1规范计算方法

目前,我国的隔震结构大多采用单独的计算方法来计算阻尼系数。其原理是逐个比较建筑物隔震结构与非建筑物隔震结构的楼板剪力。以两者之比的最大值作为建筑结构的阻尼系数,对于高层建筑隔震结构,就是比较楼板的倾覆弯矩,取两者的最大值。在获得建筑结构的建筑系数后,应根据非隔震结构进行隔震结构设计。基于建筑隔震结构地震作用的相对均匀或梯形分布,非建筑物隔震结构呈倒三角形或弧形分布。因此,非建筑物隔震结构的剪力和弯矩值应高于建筑物隔震结构的剪力和弯矩值。

2.1.2时程分析

在建筑结构减震系数计算过程中,对于隔震结构分析可采取时程分析法,该分析法对建筑隔震支座的计算模拟相对较为精确。目前,我国建筑隔震结构计算软件比较成熟。计算机程序可以为建筑隔震结构提供铅橡胶支座、普通橡胶支座和滑移隔震支座等多种计算模型。普通橡胶模型属于简单弹性模型。在计算过程中考虑拉力时,应采用线性弹性模型,即在拉力和压缩作用下的弹性刚度应采取不同的数值。

2.2合理选择隔震设计方案

鉴于目前隔震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我国建筑结构的隔震设计可以说是逐渐成熟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适应建筑工程的实际要求和工程概况。结构隔震方案是结构隔震技术后期实际运行的重要依据,因此对结构隔震方案进行了合理的选择。在建筑结构隔震方案的选择过程中,应根据抗震设防类型、建筑场地条件、设防强度和使用功能等因素,科学地选择建筑结构的隔震方案。

2.3建筑隔震结构的适用范围

从建筑层面看,高层建筑之间的位移相对较小,一般是钢结构的移动,从而扩大了上部结构在建筑隔震设计中的自由度。它有效地缓解了结构设计对建筑设计的制约和制约,在建筑隔震结构设计中对上层建筑的设计没有太多的限制。从建筑结构层面看,隔震结构本身没有特殊的局限性,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结构设计,与传统的结构设计相比,隔震结构的设计涉及非结构构件、上部结构的偏心、相关设备的抗震结构和构件的延展性等方面。在隔震结构设计中,可以灵活选择隔震层上部建筑的结构形式。隔震技术主要是通过增加建筑物结构的自振周期来减小建筑物结构地震的振幅,在建筑现场特点期使用隔震技术在建筑结构中,其隔震效果较好。

2.4建筑隔震结构设计的步骤

为了保证隔震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应严格按照建筑隔震结构的设计步骤进行设计操作。首先,必须确定建筑物隔震结构的布置和上部结构方案的设计。在建筑隔震结构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上部结构与基础的连接。建筑物隔震结构的设计不应与地基直接接触。其次,在建筑隔震结构设计中,应合理布置和设计隔震支座。在建筑隔震结构的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结构的具体特点,选择合适的隔震支座。隔震支座设置后,隔震层内的各橡胶隔震支座在变载荷和恒载双力作用下应产生竖向平均压应力,相应的设计值应控制在有关规范的要求范围内。此外,还需要确定隔震建筑物上部结构的水平转换烈度和地震作用。在比较了建筑隔震结构与非隔震结构的最大剪力后,应确定水平转换强度。一般采用地震时程分析方法对建筑层与非隔震结构的剪力进行比较。

三、结语:

目前,在建筑施工中隔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隔震技术大大提高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了国家的现代科技水平,地震发生后,人们的安全保障得到了提高。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新的隔震设计思想和新的隔震体系将不断出现。为了使隔震技术更加实用,隔震设计理论需要进一步发展,应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国情和材料性能特点的隔震设计规范。

参考文献:

[1]薛彦涛.建筑结构隔震技术现状与应用[J].建筑结构,2011,第41卷,第11期

[2]阴毅.谈建筑结构隔震设计中应重视的内容[J].山西建筑,2015,第41卷,第6期

[3]姚谦峰,夏禾.基础滑移隔震结构振动特性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11,2(1):123-125.

[4]葛军伟,景维吉.基础隔震结构设计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37):87-89.

标签:;  ;  ;  

房屋建筑工程隔震结构设计技术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