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3模式海气湍流通量参数化的改进及其在气候模拟中的应用

CAM3模式海气湍流通量参数化的改进及其在气候模拟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对流性阵风参数化方法,在CAM3原有海气湍流通量参数化方案(CAM3方案)中引入边界层自由对流和降水深对流对海表湍流通量的贡献,改进了CAM3模式的海气湍流通量参数化方案(CAM3 ME方案,简称ME方案)。在此基础上,利用观测的海温积分改进的CAM3模式,分析改进后的模式对冬、夏季大气环流和气候异常的模拟性能。此外,本文也分析了改进后的CAM3模式对于厄尔尼诺事件引起的北半球大气环流变化的模拟能力,得到以下的主要结论:(1)采用对流性阵风参数化方法,引入中尺度对流运动(边界层自由对流和降水深对流)对海表湍流通量的影响,改进了CAM3模式的海气湍流通量参数化方案(CAM3 ME方案)。(2)进行了CAM3模式对海表湍流通量中尺度加强效应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海气湍流通量参数化ME方案,模式模拟的海表潜热通量比CAM3方案更接近ERA40再分析资料。在冬季北太平洋黑潮续流区ME方案模拟的潜热通量与ERA40再分析资料的偏差为2 W/m2,而CAM3方案模拟值与ERA40再分析资料的偏差为33 W/m2。夏季印度洋及西太平洋地区ME方案模拟的潜热通量与ERA40再分析资料的偏差比CAM3方案小10~20 W/m2。(3)ME方案模拟结果表明:冬季,模式模拟的冬季热带西南太平洋、黑潮流域、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和东北太平洋海表潜热通量年际变化比CAM3方案有明显改进;夏季,模式对夏季澳大利亚南侧海域海表潜热通量年际变化的模拟能力比CAM3方案有提高。(4)ME方案模拟的冬季热带地区和北太平洋大气环流异常年际变化有明显改善。ME方案模拟的冬季阿留申低压和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与ERA40再分析资料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64和0.475,而CAM3方案模拟的结果与后者的相关系数仅分别为0.02和0.237。ME方案模拟的冬季500hPaPNA遥相关型年际变化优于CAM3方案,前者与ERA40再分析资料的相关系数为0.791,后者与ERA40再分析资料的相关系数仅为0.436。ME方案模拟的冬季北美地区以及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两支暖流区风场与ERA40再分析资料的相关系数高于0.5,而CAM3方案模拟的上述区域冬季风场与ERA40再分析资料的相关系数低于0.3。(5)ME方案模拟的夏季热带地区和南太平洋大气环流异常年际变化有明显提高。ME方案模拟的东亚夏季风和南极涛动年际变化好于CAM3方案,前者模拟的东亚夏季风指数和南极涛动指数与ERA40再分析资料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95和0.428,而后者模拟的结果与观测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093和0.078。ME方案模拟的夏季马斯克林高压和澳大利亚高压异常年际变化与ERA40再分析资料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64和0.385,而CAM3方案的模拟结果与ERA40再分析资料的相关系数为0.236和0.062。此外,ME方案可以更好地模拟出南太平洋极区西风急流异常的年际变化。(6)ME方案模拟的冬季热带西南太平洋和热带大西洋降水距平的年际变化比CAM3方案有改善,更接近CMAP资料。ME方案模拟的冬季热带西南太平洋和热带大西洋的降水距平与CMAP资料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78和0.665,而CAM3方案模拟的上述区域冬季降水与CMAP的相关系数仅分别为0.320和0.428。ME方案模拟的夏季热带西南太平洋降水异常年际变化明显比CAM3方案更接近CMAP资料,CAM3方案和ME方案模拟的该区域降水异常与CMAP资料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24和0.438。(7)ME方案可以更好地模拟出强厄尔尼诺年(1982/1983、1986/1987、1987/1988、1991/1992和1997/1998年)冬季北太平洋和北美大气环流异常和气候异常。强厄尔尼诺年冬季合成的阿留申低压SLP距平在ERA40再分析资料、CAM3方案和ME方案模拟的结果中分别为-7hPa、-3hPa和-9hPa。观测的Nino3.4区海温与ERA40再分析资料中500hPa上PNA遥相关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555,与CAM3方案和ME方案模拟的PNA遥相关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55和0.660。此外,观测分析和ME方案模拟结果均显示,强厄尔尼诺年冬季北美南部和北部有明显的气温异常变化,北部气温可上升3℃左右,南部气温可下降1℃左右,但CAM3方案却没有模拟出这种变温分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海—气湍流通量参数化研究的进展
  • 第三节 本文拟研究的内容和章节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CAM3模式对海气湍流通量参数化的敏感性试验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CAM3模式及其海气湍流通量参数化简介
  • 第三节 CAM3模式海气湍流通量参数化的改进
  • 第四节 试验设计及所用资料
  • 第五节 CAM3模式对海气湍流通量中尺度加强效应的敏感性试验结果
  • 第六节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冬、夏季大气环流和热带降水异常年际变化的数值模拟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试验设计及所用资料
  • 第三节 冬季大气环流异常年际变化的数值模拟
  • 第四节 冬季阿留申低压和PNA遥相关型年际变化的数值模拟
  • 第五节 夏季大气环流异常年际变化的数值模拟
  • 第六节 夏季澳大利亚高压和马斯克林高压异常年际变化的数值模拟
  • 第七节 冬、夏季热带降水异常年际变化的数值模拟
  • 第八节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ENSO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资料和方法
  • 第三节 厄尔尼诺事件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三节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深圳市西部地区大气湍流通量特征分析[J]. 广东气象 2017(06)
    • [2].华中丘陵地带塔层湍流通量的观测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 2009(03)
    • [3].半干旱区不同下垫面近地层湍流通量特征分析[J]. 大气科学 2009(04)
    • [4].海洋大气环境下运动平台上湍流通量和光学湍流测量问题探析[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 [5].那曲高寒草地上四种地表通量计算方法的对比[J]. 高原气象 2018(02)
    • [6].吉尔吉斯柯孜尔河上游河谷草场能量闭合分析[J]. 干旱区地理 2017(02)
    • [7].东北水稻田湍流通量特征研究[J]. 黑龙江气象 2018(03)
    • [8].2016年夏季北冰洋浮冰站近地层辐射和湍流通量观测[J]. 海洋学报 2019(03)
    • [9].CAM3模式海气湍流通量参数化的改进及其应用[J]. 气象学报 2009(06)
    • [10].湍流通量参数化方案的非迭代方法研究[J]. 大气科学 2009(04)
    • [11].藏东南地区草地下垫面湍流通量和辐射平衡各分量的变化特征[J]. 高原气象 2018(04)
    • [12].GAMIL模式海气湍流通量参数化方案的改进及其对大气环流年际变率模拟效果的影响[J]. 大气科学 2011(02)
    • [13].WPL校正和坐标轴旋转对稻田湍流通量计算的影响[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6(09)
    • [14].塔中涡动资料不同坐标旋转方法比较分析[J].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9(03)
    • [15].川滇地区湍流通量与大气稳定度的关系[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S2)
    • [16].组合法确定长江下游地区通量及总体输送系数[J]. 科技视界 2012(22)
    • [17].通量-方差法估算沿海近地面层的湍流通量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008(06)
    • [18].南京夏季城郊湍流统计特性及湍流通量对比分析[J]. 干旱气象 2014(06)
    • [19].淮河流域农田生态系统湍流输送特征[J]. 安徽农学通报 2015(Z1)
    • [20].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的处理与质量评价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 2008(04)
    • [21].涡动相关能量闭合问题的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09)
    • [22].涡度相关仪倾斜订正方法的比较及应用[J]. 气象科技 2008(03)
    • [23].深圳气象梯度观测塔近地层通量数据初步分析[J]. 气象科技进展 2019(03)
    • [24].合肥地区近地面辐射通量和二氧化碳统计分析与湍流通量的惯性耗散法估算[J].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11(01)
    • [25].利用简单生物圈模式SiB2模拟锡林浩特草原地表湍流通量[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1(03)
    • [26].密西西比地区农田下垫面能量平衡特征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17)
    • [27].长白山近地层内湍流特征观测研究[J]. 青海气象 2016(01)
    • [28].黄土高原复杂地形上高质量湍流通量数据获取方法[J]. 地球物理学报 2016(06)
    • [29].南京南郊大气湍流统计特征的实验研究[J]. 气象科学 2014(02)
    • [30].垂直速度对水汽垂直湍流通量交叉耦合效应的实验验证[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3(03)

    标签:;  ;  ;  

    CAM3模式海气湍流通量参数化的改进及其在气候模拟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