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流叶轮论文-吴晨晖,汤方平,杨帆,谢传流,孙丹丹

轴流叶轮论文-吴晨晖,汤方平,杨帆,谢传流,孙丹丹

导读:本文包含了轴流叶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轴流泵叶轮,空化,流场结构,能量转化特性

轴流叶轮论文文献综述

吴晨晖,汤方平,杨帆,谢传流,孙丹丹[1](2019)在《空化对轴流泵叶轮能量转化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轴流泵空化对叶轮内部流动特性以及能量转化特性的影响,结合SST CC k-ω湍流模型与均相多相流模型对轴流泵进行了非定常空化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有效汽蚀余量的逐渐降低,轴流泵内空化体积分数逐渐增加,诱导叶片表面出现侧向射流与漩涡等不良流态,对叶片出口流场的均匀性产生不良影响;自叶片进口至叶片出口,空化区域内的液体相对速度较未空化时增大,绝对速度与静压较未空化时减小。沿轴向,在无空化与空化初生时,动静扬程先不发生变化,随着泵进口压力逐渐降低,当有效汽蚀余量a=5.33 m时,静扬程不变而动扬程出现小幅增加,泵的水力性能出现小幅上升;在a=4.71 m时,静扬程下降且下降幅度高于动扬程上升幅度,泵扬程效率明显下降。随着空化程度的进一步增大,动静扬程继续下降,轴流泵水力性能急剧下降。(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期刊2019年04期)

孙壮壮[2](2019)在《双叶轮串列式轴流泵性能分析与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和南水北调工程的不断推进,出现了越来越多大流量、高扬程的调水场合。现有的轴流泵流量大但扬程较低、很少超过10.0m,而且在偏离设计工况点后空化性能恶化。为了改进轴流泵的性能,适当提高单级泵站的扬程,研究一种新的泵型,即双叶轮串列式轴流泵。双叶轮串列式轴流泵由两级叶轮加导叶组合而成,与双级轴流泵相比,减少了中间一级的导叶。本文利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双叶轮串列式轴流泵的水力性能和内部流动进行数值分析。基于Isight平台,应用试验设计的方法,对相同叶轮串列式轴流泵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同时设计了不同叶轮串列式轴流泵,结合梯度优化算法对其设计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分析相同叶轮串列式轴流泵水力性能。研究表明:其外特性和理想结果差距较大,流量较小时扬程有所提升,但随着流量的增加差距逐渐减小,且效率明显低于单级泵,效率最大差约有5%。同时前叶轮对泵做功起主要作用,后叶轮几乎不做功甚至作负功,其内部流动也相对较差。2.通过试验设计的方法,改变其前、后叶轮角度,轴向距离和周向偏角,以提高相同叶轮串列式轴流泵的性能。在这过程中,提出了针对各结构参数的参数化建模方法,并利用Matlab编辑程序调整叶片安放角度。经过两次优化,相同叶轮串列式轴流泵的水力性能得到一定改善,其扬程提高了约0.54m,效率提高了 3%,但仍与理想效果有着较大差距。3.对相同叶轮串列式轴流泵试验设计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其结构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结构参数相同叶轮串列式轴流泵对其性能影响很大,其中后叶轮角度影响最大,其次是前叶轮角度,再其次是周向偏角,影响最小的是轴向距离。4.研究了不同叶轮串列式轴流泵的设计方法。对其前、后叶轮的进出口叁角形及前后叶轮载荷分配、轮毂比、叶栅稠密度、前后叶轮叶片数、翼型厚度及前叶轮周向偏角等几何参数进行了研究。5.针对前、后叶轮载荷比分配设计了叁组叶轮,利用Matlab编辑程序实现前、后叶轮叶片的自动设计及参数化造型。同时利用Isight对叁组叶轮的前、后叶轮叶栅稠密度和前叶轮周向偏角进行优化。6.经过对不同叶轮串列式轴流泵的优化设计,对比发现前叶轮载荷较多的方案,水力性能明显较好,说明双叶轮串列式轴流泵设计时,前叶轮应分配更多载荷。选取该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数值分析,深入研究其水力性能及内部流场,得到以下结论:不同叶轮串列式轴流泵扬程和效率离理想效果有一定的差距,但较相同叶轮串列式轴流泵有着极大的提升。优化完成的双叶轮串列式轴流泵扬程约为所设计单级泵的1.6倍,高效区约为普通轴流级泵的2倍,轴功率曲线变得更加平坦,具有良好的调节性能。其前、后叶轮的能量特性也发生了显着改变。(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9-06-01)

徐莹,汤方平,许乔[3](2019)在《基于轴流泵叶轮设计的潜水搅拌器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潜水搅拌器叶轮设计方法、探索搅拌流场的内部流动机理,以轴流泵叶片设计方法为基础,对其进行修正得到潜水搅拌器叶轮模型,并采用变环量流型设计叶片,利用水力设计软件设计了潜水搅拌器叶片,对叶轮进行叁维建模和网格划分,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求解。将计算结果与轴流泵ZM30模型和贝特叶轮进行对比分析,并对设计的搅拌器叶轮进行模型试验,验证了其良好的搅拌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9年04期)

石丽建,付玲玲,刘超,汤方平,张文鹏[4](2019)在《冲角对轴流泵叶轮水力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冲角对轴流泵叶轮水力性能的影响。【方法】针对比转数为880的轴流泵叶轮,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和数值优化技术,基于儒可夫斯基翼型从3个角度进行冲角对轴流泵水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当设计参数保持不变时,冲角增大,扬程升高,比转数发生变化,最高效率增大,高效区往大流量偏移。为了使翼型处于更高质量区,建议轮缘侧翼型冲角在0~3°之间,且比转数大者取小值。当改变轮毂侧和中间断面翼型冲角时,设计工况下,为了得到较高扬程和较高效率的轴流泵叶轮,可以适当增加中间断面的翼型冲角,同时为了减小叶片扭曲改善非设计工况的水力性能,可以适当减小轮毂侧的翼型冲角。当比转数保持一致时,冲角增大,流量-扬程性能曲线的斜率减小,最高效率值保持相当,高效区范围往大流量偏移且高效区范围变宽。【结论】冲角对轴流泵叶轮水力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实际工程应用中,为保证轴流泵叶轮具有较好的水力性能应同时兼顾轮毂和轮缘侧的翼型冲角。(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杨冰冰,史永忠,张启顺[5](2018)在《对旋轴流风机不同叶轮的模态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叶片角度可调和叶片角度固定的对旋轴流风机叶轮为研究对象,建立2种叶轮的叁维模型,并导入ANSYS中进行计算模态分析,得到两叶轮前6阶的振型,在叶片尤其是叶顶处变形最大,角度调节机构使得叶片处变形小幅增大。利用LMS模态测试软件进行试验模态分析,得到两叶轮前6阶的固有频率。通过对比发现叶片角度调节机构使得叶轮整体固有频率小幅增大,且叶轮固有频率避开了电机的频率,在正常工作时不会产生共振。(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8年09期)

王世明,申玉,田卡,吕超,白连平[6](2018)在《海浪发电机双向轴流叶轮设计与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使海洋浮标具备正常的定位及监测功能,需要合理地进行双向轴流叶轮的选型分析。采用软件对翼型进行选择,并通过Fluent软件对翼型进行水动力仿真分析,由压力云图得到影响流体动力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前半段的弧线。基于此设计S翼型,进行UG建模,并通过接口导入Fluent软件进行叶轮仿真,以选定叶片数量。采用叶素动量理论(BEM)对海流能自供电浮标叶轮翼型进行原理分析,建立Bladed模型,仿真得到叶轮输出特性,从而验证了水动力仿真的正确性。通过模拟试验平台对所设计叶轮的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桨距角为15°,尖速比为4,叶片数量为4的叶轮在流速2.2 m/s下获能效率最大,其数值接近40%。通过对仿真及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进行验证,能够为之后的水槽及海试试验提供数据参考。(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18年08期)

高东强,王俊杰,孙宇佳[7](2018)在《轴流式闭式叶轮的五轴加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闭式叶轮的结构比较复杂,通常采用分层侧铣和定轴插铣两种加工方式进行粗加工。基于五轴加工技术,采用闭式叶轮通道定轴高速铣削的加工方法,借助刀轴优化技术,高效地完成轴流式闭式叶轮的五轴加工。(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18年08期)

高江永,侯永胜,杨正军,张桐林[8](2018)在《空化条件下轴流泵叶轮静应力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空化特性和应力特性是轴流泵稳定运行的有力保障,研究空化条件下的应力特征具有重要工程意义。以轴流泵为研究对象,通过顺序流固耦合方法,将该轴流泵内部稳态空化流动的CFD分析结果作为主要力学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未发生空化、空化初生和空化严重情况下的叶轮应力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轴流泵叶轮最大等效应力均发生在叶片靠近出口边的叶片根部位置;未发生空化和空化初生情况下,应力分布基本一致,最大等效应力值约36 MPa,当空化严重时,高应力区域较前两种情况缩小。取不同截面对叶片内部应力分布进行分析,发现空化严重时,压力面区域根部两端存在高应力区域,向叶片中部递减;而吸力面则仅在出口边一侧存在高应力区域。叶片压力面根部交线上应力分布随空化发生、发展分布趋势基本相似,但是吸力面根部交线上分布将由近似直线分布变为抛物线分布。(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期刊2018年07期)

李梦圆,戴启璠,戴景,华学坤,梁豪杰[9](2018)在《不同运行工况下轴流泵叶轮的模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不同工况下预应力对轴流泵叶轮模态的影响,采用基于流固耦合的算法理论,结合在Work Bench平台中添加ACT插件的数值计算方法,计算并分析了泵装置在不同工况时叶轮的模态。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力的施加确实可以使叶轮产生"应力刚化"现象,但这种现象产生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即使是在飞逸这样极端工况下,叶片固有频率的变化依然很小;额定转速时叶轮、导叶的叶片通过频率分别为5、8.33 Hz,远远低于叶轮的各阶模态固有频率,因此在实际运行时几乎不会发生共振现象。(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8年07期)

王世明,申玉,田卡,吕超,白连平[10](2018)在《海流自供电浮标双向轴流叶轮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CFD计算软件Fluent对叶片进行水动力仿真分析,由叶片压力曲线分析影响翼型效率的主要因素,对比分析选出S翼型,并由此翼型设计了对称S翼型,进行UG建模并通过接口导入Fluent进行叶轮仿真分析,由N-S控制方程及压力云图确定叶片数量。建立Bladed模型,仿真得到不同叶片的叶轮在不同的流速下转矩的变化情况及不同桨距角尖速比与获能效率的关系曲线。最后在实验室有机玻璃导管测试系统得到对称S型叶轮在不同流速下的获能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对称S翼型具有捕获双向来流的能力,在实验流速为2.2 m/s时最大获能效率可达40%。为海流自供电浮标进行了正确选型,提高了效率,所得数据也为之后海试试验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轴流叶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和南水北调工程的不断推进,出现了越来越多大流量、高扬程的调水场合。现有的轴流泵流量大但扬程较低、很少超过10.0m,而且在偏离设计工况点后空化性能恶化。为了改进轴流泵的性能,适当提高单级泵站的扬程,研究一种新的泵型,即双叶轮串列式轴流泵。双叶轮串列式轴流泵由两级叶轮加导叶组合而成,与双级轴流泵相比,减少了中间一级的导叶。本文利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双叶轮串列式轴流泵的水力性能和内部流动进行数值分析。基于Isight平台,应用试验设计的方法,对相同叶轮串列式轴流泵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同时设计了不同叶轮串列式轴流泵,结合梯度优化算法对其设计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分析相同叶轮串列式轴流泵水力性能。研究表明:其外特性和理想结果差距较大,流量较小时扬程有所提升,但随着流量的增加差距逐渐减小,且效率明显低于单级泵,效率最大差约有5%。同时前叶轮对泵做功起主要作用,后叶轮几乎不做功甚至作负功,其内部流动也相对较差。2.通过试验设计的方法,改变其前、后叶轮角度,轴向距离和周向偏角,以提高相同叶轮串列式轴流泵的性能。在这过程中,提出了针对各结构参数的参数化建模方法,并利用Matlab编辑程序调整叶片安放角度。经过两次优化,相同叶轮串列式轴流泵的水力性能得到一定改善,其扬程提高了约0.54m,效率提高了 3%,但仍与理想效果有着较大差距。3.对相同叶轮串列式轴流泵试验设计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其结构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结构参数相同叶轮串列式轴流泵对其性能影响很大,其中后叶轮角度影响最大,其次是前叶轮角度,再其次是周向偏角,影响最小的是轴向距离。4.研究了不同叶轮串列式轴流泵的设计方法。对其前、后叶轮的进出口叁角形及前后叶轮载荷分配、轮毂比、叶栅稠密度、前后叶轮叶片数、翼型厚度及前叶轮周向偏角等几何参数进行了研究。5.针对前、后叶轮载荷比分配设计了叁组叶轮,利用Matlab编辑程序实现前、后叶轮叶片的自动设计及参数化造型。同时利用Isight对叁组叶轮的前、后叶轮叶栅稠密度和前叶轮周向偏角进行优化。6.经过对不同叶轮串列式轴流泵的优化设计,对比发现前叶轮载荷较多的方案,水力性能明显较好,说明双叶轮串列式轴流泵设计时,前叶轮应分配更多载荷。选取该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数值分析,深入研究其水力性能及内部流场,得到以下结论:不同叶轮串列式轴流泵扬程和效率离理想效果有一定的差距,但较相同叶轮串列式轴流泵有着极大的提升。优化完成的双叶轮串列式轴流泵扬程约为所设计单级泵的1.6倍,高效区约为普通轴流级泵的2倍,轴功率曲线变得更加平坦,具有良好的调节性能。其前、后叶轮的能量特性也发生了显着改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轴流叶轮论文参考文献

[1].吴晨晖,汤方平,杨帆,谢传流,孙丹丹.空化对轴流泵叶轮能量转化特性的影响[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9

[2].孙壮壮.双叶轮串列式轴流泵性能分析与优化研究[D].扬州大学.2019

[3].徐莹,汤方平,许乔.基于轴流泵叶轮设计的潜水搅拌器特性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9

[4].石丽建,付玲玲,刘超,汤方平,张文鹏.冲角对轴流泵叶轮水力性能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19

[5].杨冰冰,史永忠,张启顺.对旋轴流风机不同叶轮的模态对比分析[J].煤炭技术.2018

[6].王世明,申玉,田卡,吕超,白连平.海浪发电机双向轴流叶轮设计与仿真分析[J].水利水电技术.2018

[7].高东强,王俊杰,孙宇佳.轴流式闭式叶轮的五轴加工技术[J].工具技术.2018

[8].高江永,侯永胜,杨正军,张桐林.空化条件下轴流泵叶轮静应力特性[J].农业工程.2018

[9].李梦圆,戴启璠,戴景,华学坤,梁豪杰.不同运行工况下轴流泵叶轮的模态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8

[10].王世明,申玉,田卡,吕超,白连平.海流自供电浮标双向轴流叶轮仿真分析[J].海洋科学.2018

标签:;  ;  ;  ;  

轴流叶轮论文-吴晨晖,汤方平,杨帆,谢传流,孙丹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