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沥青质论文-李爱英,张文秀,舒福昌,李论,李蒙

原油沥青质论文-李爱英,张文秀,舒福昌,李论,李蒙

导读:本文包含了原油沥青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石油,沥青质,碳氢化合物,沉积

原油沥青质论文文献综述

李爱英,张文秀,舒福昌,李论,李蒙[1](2019)在《BA原油沥青质性质及沉积抑制剂作用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原油开发中出现沥青质沉积问题,会导致油井及集输管线堵塞,从而影响原油正常生产和油田的高效开发。本文通过对BA原油中沥青质进行元素、XPS和FTIR分析,可知该沥青质表面官能团以碳氢化合物(C—C,C—H)为主,还含有硫酚和硫醇等脂肪类硫以及羧基等酸性官能团,可为沥青质沉积抑制剂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抑制剂是通过破坏沥青质缔合体的相互作用来达到抑制聚沉的作用,利用激光粒度仪对原油加正庚烷(沉淀剂)后沥青质颗粒的粒度分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油样中加入含有胺基碱性基团的抑制剂FAE183,能抑制沥青质的絮凝与沉淀,使沥青质颗粒的粒径显着减小。由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分析可知,FAE183抑制剂与沥青质的主要作用机理为酸碱作用,并辅以氢键作用和偶极作用。(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9年S1期)

曹松,杜政学,吴仲岿,殷俊,汪绍金[2](2018)在《伊拉克H油田原油沥青质沉积趋势预测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伊拉克H油田沥青质的沉积趋势,对伊拉克H油田叁种不同油藏原油进行四组分分离,利用胶体体系稳定性定量计算方法预测了沥青质的沉积趋势;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核磁共振(1H-NMR)等分析手段对其沥青质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探索了沥青质分子结构与沉积趋势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伊拉克H油田原油沥青质有沉积的趋势,且样品A胶体不稳定指数较大,其沥青质较容易沉积。叁种沥青质的结构参数存在差异,相对分子质量、芳香度和芳香缩合度从样品A沥青质、样品B沥青质、样品C沥青质依次减少,而氢碳比(H/C比)依次增大。沥青质聚集体的稳定性与沥青质分子结构特征密切相关,H/C比值较低以及相对分子质量、芳香度、芳香缩合度较高的样品A沥青质具有更大的稳定能,其沥青质沉淀的可能性也较大。(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8年33期)

张淇源[3](2018)在《环烷基原油沥青质液相氢化分解反应规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石油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结构最复杂、极性最强的组分沥青质极易缩合生焦。针对这一问题,课题组提出“沥青质液相氢化分解工艺”,可以实现沥青质高效转化,把富氢溶剂作为体系中氢自由基的主要来源。本课题主要针对环烷基原油沥青质的液相氢化分解反应规律进行研究。首先,从影响因素和实际考察两个方面对稳定性进行分析,确定液相氢化分解反应体系的可行性,并指导实际反应中工艺条件的选择以提高沥青质的转化率。选取5种不同基属的原油沥青质,4种不同类型的富氢溶剂,通过计算探究分散相(沥青质)和分散介质(可溶质)两相溶解度参数出现差异的因素,结果发现,沥青质发生相分离的主要原因是两相相溶性的降低,而影响相溶性出现差异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包括:两相结构、性质的不同和工艺条件的改变。低H/C原子比、高芳碳率、高硫、氮含量的分散相沥青质的溶解度参数最高;高芳烃含量的分散介质溶解度参数相对较高,与沥青质的相溶性好,体系也最稳定;反应温度越高,压力越小,稳定性变差,增大反应压力可以减缓反应温度升高导致两相分离的速率。针对溶解度参数最高的委内瑞拉沥青质和与其相溶性较好的分散介质糠醛抽出油430~450℃馏分(FEO-5),通过计算确定体系中沥青质出现沉淀的温度-压力区间,结果表明,在考察范围内,反应温度350~480℃,反应压力5~35 MPa沥青质才会发生聚沉。分别采用S分离值法和Flory-Huggins热力学模型对液相氢化分解反应过程中胶体体系稳定性进行实际分析,结果发现,随着富氢溶剂FEO-5加入量的增加,体系逐渐趋于稳定,起沉点增加由0.08 g/g升至0.16 g/g,S值由13%降至7.5%,焦炭产率由3.27%降到1.33%,说明富氢溶剂的加入提高了胶体体系的稳定性,有利于沥青质的有效转化。其次,对委内瑞拉环烷基原油沥青质液相氢化分解的规律进行研究。根据前面溶解度参数的计算,选取与委内瑞拉原油沥青质相溶性较高的工业馏分油富氢溶剂FEO-5和催化裂化回炼油430~450℃馏分(HCO-5)并对这两种工业馏分油富氢溶剂进行筛选,然后考察工艺条件对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FEO-5是最适合沥青质轻质化的富氢溶剂;反应温度升高、反应时间增加促进沥青质的有效转化,但过高的温度、过长的时间会导致焦炭产率增加,沥青质有效转化率下降;反应氢压的增加有利于富氢溶剂为沥青质提供更多的活性氢,可以抑制富氢溶剂自身裂化,这也与前面考察反应压力对胶体体系稳定性影响的趋势相近;催化剂的加入可以降低焦炭产率,但随着其加入量的增多,沥青质转化率变化较小。综合考虑,最优的反应条件为390℃、5 h、反应氢压13 MPa、溶剂比5:1、催化剂加入量500μg/g,沥青质转化率达到74.6%,焦炭产率为4.61%。最后,对液相氢化分解反应体系中活性氢自由基的传递规律进行研究,确定沥青质中杂原子基团、稠合芳香环系的加氢途径及沥青质中π键打开方式。首先,选取模型化合物芘、喹啉、吲哚以及苯并噻吩模拟沥青质中稠环芳烃、含硫、含氮杂原子的加氢方式,采用GC-MS对模型化合物液相氢化分解产物分析,结果表明,富氢溶剂可以释放活性氢自由基并主要对含杂原子的杂环进行加氢,致使含杂原子的杂环进一步裂化,甚至脱去杂原子。其次,采用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对沥青质和可溶质中杂原子化合物分析,并结合模型化合物的反应结果推测了沥青质中稠合芳香环系、杂原子基团的加氢途径:热作用下,沥青质先进行侧链断裂,氢自由基加氢,而后,一部分芳环或杂环发生加氢饱和继而裂化,并脱离沥青质分子成为可溶质,剩下的沥青质大分子自由基可以相互结合作为次生沥青质组分而存在于体系中,或者发生脱氢反应不断缩合直至生焦。最后,采用TEM和XRD对沥青质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发现,随着反应的进行,沥青质芳香片层结构堆迭程度减弱,似晶缔合体堆迭高度由2.86 nm降至2.39 nm,单元片层数由9降至7,说明富氢溶剂提供的活性氢自由基与稠环芳香体系发生加氢反应,同时杂原子含量降低,削弱了芳香片层间相互作用力,在热作用下,使似晶缔合体发生部分解离,剥离似晶缔合体中的芳香片层结构。综上所述,液相氢化分解工艺有利于环烷基原油沥青质的高效转化,维持胶体体系的稳定。(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刊2018-05-01)

陶国亮,刘鹏,黎茂稳,曹婷婷,John,VOLKMAN[4](2018)在《塔河油田原油沥青质包裹烃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的油源争议问题,选择该油田主体区TK772井原油,对原油和沥青质温和氧化产物包裹烃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沥青质包裹烃具有正构烷烃偶碳优势、姥植比低、C_(29)藿烷/C_(30)藿烷低、C_(35)藿烷/C_(34)藿烷低、成熟度低、Ts/(Ts+Tm)高和伽马蜡烷指数高等特点,说明其母源形成于局限台地、高盐度、强还原、水体分层的蒸发岩环境,代表了塔河油田最早期充注原油的特征。而TK772井原油的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则与沥青质包裹烃明显不同,反映其母源形成于水体开阔、盐度较低的碳酸盐岩沉积环境,代表了塔河油田主体区多数原油的特征。根据这些新的地球化学证据,结合前人关于塔北地区烃源岩分布与沉积相关系的研究结果,认为塔河油田存在3期成藏,第一期是寒武系台内凹陷蒸发岩烃源岩的贡献,第二期是上奥陶统碳酸盐岩烃源岩的贡献,第叁期是塔河外围晚期高熟轻质油充注。(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18年02期)

严九洲[5](2016)在《丙烯酰胺及其衍生聚合物对原油沥青质结构影响和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改进Yen-Mullins、Rogel以及Takanohashi等人提出的沥青质分子结构分析方法,重新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子结构模型分析方法,结合物理学质心理论以及几何数学“海伦定理”实现准确量化分析外界环境变化因子对沥青质分子聚集体结构形变影响及作用机理,能够从分子结构层面更加准确地量化分析不同因素作用下沥青质分子聚集体结构变化大小,从而能够克服之前Yen-Mullins、Rogel和Takanohashi等人所提出的结构模型研究方法所得分析结果的模糊性与抽象性的缺陷。将这种新的分子结构模型分析方法结合原油开采过程中广泛使用的丙烯酰胺分子聚合物作为研究出发点,以此来对这种新的结构模型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可靠性及适应性做验证分析。分析在丙烯酰胺分子聚合物存在的条件下,沥青质分子聚集体结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聚合度的丙烯酰胺聚合物分子链对沥青质分子结构影响的作用机理。为了对比研究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对丙烯酰胺分子的影响,通过Amorphous Cell模块和Discover模块引入新的官能团,分别引入氯原子基团、溴原子基团、硝基等典型的极性基团,以及甲基、乙基等典型的非极性基团,生成新的具有不同官能团的丙烯酰胺分子的衍生聚合物,分别为:氯丙烯酰胺分子聚合物、溴丙烯酰胺分子聚合物、硝基丙烯酰胺分子聚合物、丁烯酰胺分子聚合物、戊烯酰胺分子聚合物,通过对比分析极性和非极性官能团的引入对丙烯酰胺分子链与沥青质分子之间作用机理的影响,改变新生成的具有不同官能团的衍生聚合物的聚合度、控制沥青质分子与新生成的衍生聚合物构成的体系温度,分析官能团极性大小,聚合物分子链聚合度高低、体系温度变化等多种因素对聚合物分子与沥青质分子之间作用机理及影响程度和变化趋势。通过研究发现:溴丙烯酰胺分子聚合物对沥青质分子聚集体的结构影响效果最为显着,在298K温度时就能够使沥青质分子聚集体结构形变增加1781.903%。温度升高,对于引入非极性官能团丙烯酰胺分子链的影响规律和引入极性官能团的对丙烯酰胺分子链的影响规律往往并不一致,其机理在于:非极性官能团引入分子链属于σ电子对π电子的作用,而极性官能团引入分子链属于p电子对π电子的作用,温度变化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电子共轭作用影响程度和趋势并不一致。这种新的分子结构模型分析方法及其研究结果能够与理论预测和逻辑推理结果相一致,从而进一步验证了这种新的结构模型分析方法的可靠性、稳定性与适应性。这种新方法的使用和其研究结果的应用,将十分有利于实际工程应用开发新型原油沥青质沉淀抑制剂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改进研究方向,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试验,降低工程开发成本,对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期刊2016-12-01)

何海军[6](2016)在《原油沥青质沉积预测与防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原油的生产过程中,随着原油性质、体系温度和压力以及生产制度的改变会导致沥青质在井筒中沉积,随着生产的进行,沥青质沉积会造成井筒堵塞,甚至井筒堵死,油井报废。目前油田工作者无法准确掌握油井沥青质在井筒中的沉积速度、厚度以及沉积位置,不能制定有效的清除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在研究沥青质沉积机理的基础上,进行沥青质沉积的影响因素研究,建立了沥青质沉积动态预测模型,并研制了快速高效的新型沥青质溶剂。本论文研究取得以下认识:(1)沥青质分子结构非常复杂,通过自身缔合作用形成小颗粒,再经过沉淀、聚集成大颗粒、最后吸附在井筒壁面上,完成沥青质的沉积整个过程。沥青质沉积速度、位置主要由原油性质、体系温度和压力以及生产制度决定。(2)通过对哈拉哈塘X区块叁口油井原油的性质分析表明,叁口井油样均为中质油,沥青质含量4.45%~6.32%;重质含量高,C7+组分占95%以上;原油构成复杂,含有大量羟基、氨基、竣基、羰基以及芳香环、稠环等基团,易导致沥青质的聚集与沉淀;油样流动性与油样中沥青质含量存在负相关性。(3)哈拉哈塘X区块油井沉积堵塞物的特征研究表明,堵塞物中以板状结构的沥青质沉积物为主,沥青质含量在65%左右;沥青质分子缔合、聚集形成的板状结构相当致密,如在管壁上吸附、沉积,清除难度较大;该堵塞沉积物中含有杂质吸附在沥青质聚集体的表面,这些杂质可能为硫、金属矿物及粘土矿物等。(4)建立了沥青质沉积动态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油井井筒中沥青质沉积速度、厚度和沉积位置。对油井进行沥青质沉积预测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气油比越大,沉积位置越深,沉积速度越快,油压越小,沉积位置越深,沉积速度也越快;沥青质含量越高,沉积速度越快;沥青质沉积起始点压力越高,沉积位置越深,沉积速度越快。(5)研制了快速高效的新型沥青质溶剂T-D,最佳配比为主剂:有机物溶剂:渗透剂=60%:25%:15%。对沥青质溶剂T-D进行室内评价,结果表明,溶剂T-D能够有效分散原油中的沥青质颗粒;溶剂T-D与沥青质体积质量比为1~2时,溶解率达到88.8%~93%;溶剂T-D对原油沥青质的抑制率为74.8%。(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期刊2016-06-01)

徐莹[7](2016)在《原油沥青质中键合分子标志物的提取与生物降解作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键合态分子标志化合物受到有机大分子结构的保护,较少受到热成熟作用的影响,催化加氢热解(hydropyrolysis,简称HyPy)技术是一种较新型的技术,在一定温度下通过对沥青质采用HyPy技术可以从沥青质中高产量提取结构改变最小化的键合态分子标志物。目前生物降解作用对用HyPy法从沥青质中提取的键合态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的影响还没有深入研究,生物降解过程中伴随有烃类化合物生物降解产物的加入,它们会直接成为原油极性组分的一部分,使沥青质也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沥青质地球化学研究可为生物降解原油的油源、成熟度和沉积环境提供重要的信息。为此,本研究对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及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地区的51个原油样品进行族组分分离,再对纯化后的沥青质进行HyPy实验以提取键合态的分子标志物。结合地质背景并通过对比沥青质HyPy产物与相应原油中的分子标志化合物特征来分析原油的生源、成熟度和沉积环境;比较不同生物降解程度原油的沥青质HyPy产物的差别,研究生物降解过程中沥青质键合态标志物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沥青质HyPy产物中键合态规则甾烷的分布特征相似,能较准确的表征原油的生源和沉积环境;沥青质HyPy产物中重排甾烷/规则甾烷值普遍比相应原油中低,表明沥青质受热成熟度和生物降解作用影响较小;沥青质HyPy产物中键合态孕甾烷/升孕甾烷比值的变化均比相应原油中游离态的稳定,可用于相关原油油源对比的研究中;含有25-降藿烷的原油中单体藿烷遭受选择性的生物降解,低碳数升藿烷C31和C32比高碳数升藿烷更易受到生物降解作用的影响,沥青质HyPy产物中C33、C34和C35藿烷的22S/(22S+22R)比值比相应原油中低,表明了沥青质成熟度较低的特征,与Ts/(Ts+Tm)比值呈相同的趋势;沥青质HyPy产物中升藿烷系列异构化程度比相应原油低,7级降解油草1-13-17的沥青质HyPy产物出现升藿烷系列22S<22R的现象,因此推测在原油生物降解级别达到六级以上时沥青质HyPy产物中存在22S<22R即22R相对含量较高的现象;沥青质中键合态的“叁芴”系列化合物受沉积环境的影响较小可以较为准确的指示沉积有机质的形成环境,同时可以运用沥青质HyPy产物和相应原油中C_(31)R/C_(30)H和C26TT/C25TT两个参数值的分布特征来综合分析原油生成的沉积环境,用来区分海相和湖相原油。(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刊2016-05-01)

宋军,杨敬一,苏晓琳,徐心茹[8](2016)在《新型油溶性沥青质分散剂抑制重质原油沥青质沉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新疆重质原油沥青质沉积严重的问题,以聚异丁烯丁二酸酐、苯胺和对氨基苯酚为原料合成了尾部基团为高度枝链化的聚异丁烯基、头部基团分别为苯基及酚羟基的新型油溶性沥青质分散剂PA1和PA2。采用分光光度法与显微镜法评价了所合成分散剂对沥青质沉积的抑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分散剂PA2抑制沥青质沉积作用效果优于PA1。通过对分散剂PA2抑制沥青质沉积作用效果的评价,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对氨基苯酚与聚异丁烯丁二酸酐摩尔比为1.2,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6h。在分散剂PA2加入量为200mg/L的条件下可以将新疆重质原油的初始絮凝点由-19.87提高到8.63,显着改善了新疆重质原油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石油炼制与化工》期刊2016年04期)

何岩峰,张凯,曲皓,宋丰博,钟明[9](2015)在《利用相平衡理论预测原油沥青质沉淀率》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外大量CO2驱矿场实践均发现了沥青质沉淀现象,沥青质沉淀会吸附于孔隙表面、堵塞孔隙喉道,进而导致CO2驱油井产量的下降。为了准确计算CO2驱过程中的沥青质沉淀率,采用状态方程描述气-液相平衡,用正规溶液理论描述固相沥青质的非理想性,建立气-液-固叁相相平衡热力学模型,结合物料守恒方程进行油气体系的相平衡计算,进而预测沥青质的沉淀率。运用该模型对某CO2驱原油体系进行了相平衡闪蒸计算,得到沥青质的沉淀率,与实验值相对比平均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本文来源于《油气田地面工程》期刊2015年11期)

刘闯,韩善鹏,陈普敏[10](2014)在《多孔滤膜抽滤法测定原油沥青质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测定原油沥青质含量的3种分离方法(离心法、抽滤法、过滤法)进行对比,观察到抽滤法在安全健康、效率及重复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采用激光纳米粒度分析仪对3种分离方法的残液进行了粒度分析,结果表明,过滤法将导致较多的沥青质颗粒的损失,造成测量结果偏小。在此基础上,对抽滤法测试流程中涉及的剂油比、样品静置时间、取样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优选,确定出适宜剂油比为40 mL/g、静置时间30 min、取样质量1.0g。与SY/T 7550—2004标准方法相比,采用多孔滤膜抽滤法测定原油沥青质含量,推荐的参数合理,测试精度较高。(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原油沥青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伊拉克H油田沥青质的沉积趋势,对伊拉克H油田叁种不同油藏原油进行四组分分离,利用胶体体系稳定性定量计算方法预测了沥青质的沉积趋势;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核磁共振(1H-NMR)等分析手段对其沥青质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探索了沥青质分子结构与沉积趋势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伊拉克H油田原油沥青质有沉积的趋势,且样品A胶体不稳定指数较大,其沥青质较容易沉积。叁种沥青质的结构参数存在差异,相对分子质量、芳香度和芳香缩合度从样品A沥青质、样品B沥青质、样品C沥青质依次减少,而氢碳比(H/C比)依次增大。沥青质聚集体的稳定性与沥青质分子结构特征密切相关,H/C比值较低以及相对分子质量、芳香度、芳香缩合度较高的样品A沥青质具有更大的稳定能,其沥青质沉淀的可能性也较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原油沥青质论文参考文献

[1].李爱英,张文秀,舒福昌,李论,李蒙.BA原油沥青质性质及沉积抑制剂作用机理[J].化工进展.2019

[2].曹松,杜政学,吴仲岿,殷俊,汪绍金.伊拉克H油田原油沥青质沉积趋势预测及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

[3].张淇源.环烷基原油沥青质液相氢化分解反应规律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

[4].陶国亮,刘鹏,黎茂稳,曹婷婷,John,VOLKMAN.塔河油田原油沥青质包裹烃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判识[J].新疆石油地质.2018

[5].严九洲.丙烯酰胺及其衍生聚合物对原油沥青质结构影响和机理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

[6].何海军.原油沥青质沉积预测与防治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

[7].徐莹.原油沥青质中键合分子标志物的提取与生物降解作用评价[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

[8].宋军,杨敬一,苏晓琳,徐心茹.新型油溶性沥青质分散剂抑制重质原油沥青质沉积的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6

[9].何岩峰,张凯,曲皓,宋丰博,钟明.利用相平衡理论预测原油沥青质沉淀率[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5

[10].刘闯,韩善鹏,陈普敏.多孔滤膜抽滤法测定原油沥青质含量[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4

标签:;  ;  ;  ;  

原油沥青质论文-李爱英,张文秀,舒福昌,李论,李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