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产业竞争力研究

城市产业竞争力研究

论文题目: 城市产业竞争力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技术经济及管理

作者: 张虎春

导师: 郑垂勇

关键词: 城市,产业竞争力,影响,评价,提升

文献来源: 河海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城市产业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在城市和产业面上的拓展,现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我国加入WTO,对它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国际竞争力内涵和定义的讨论,在基本理清国际竞争力概念、内涵和理论来源的基础上,对城市竞争力中产业竞争力进行了重点研究。 首先,城市竞争力的竞争主体表现为城市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根本在于城市产业发展能力的竞争。城市产业竞争力是指某个城市特定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优于其他城市或地区同一产业所具有的生存、发展以及获取收益的能力。通过对城市产业竞争力来源的理论分析,认为它受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所包含的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产业发展能力是核心变量。产业发展能力指一个城市单体及总体产业产生、成长和演进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城市产业结构竞争能力、产业空间聚集能力和产业组织成长能力三个方面。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企业素质、基础设施、国民素质、社会环境、产业经济存量和政府服务效能等变量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城市产业竞争能力。 其次,在对城市产业竞争力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城市产业竞争力系统分析模式。从竞争力和城市产业竞争力的概念、内涵和影响因素角度,提出了影响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层次结构模型,形成了一个城市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系统的理论框架,构建了城市产业竞争力模型,建立了城市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过去许多学者已研究出多种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但鲜见彼此之间的联系,本文以产业竞争力经济学理论为依托,对已有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归类,分别归纳为指标评价法、结果评价法、全要素生产率(TFP)法、因素剖析法和标杆法等五种评价方法。在其基础上,对我国有关城市产业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最后,本文联系我国城市产业的发展和现实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出了城市产业竞争力培育和提升的对策。认为城市产业竞争力培育的根本途径是技术创新和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基础是建立创新运行机制,重点是进行人才竞争力、技术进步竞争力、制度竞争力、管理竞争力的培育,关键是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效能的提高。在培育形式的战略选择上,本文提出了在充分发挥产业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注重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培育,最后形成城市产业竞争优势的战略思路。

论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际上的研究

1.2.2 国内研究情况

1.2.3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1.3 本文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3.4 论文结构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1.4.1 研究成果和创新

1.4.2 本文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城市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及构成

2.1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2.1.1 城市的概念

2.1.2 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2.1.3 知识经济对城市影响

2.1.4 城市竞争

2.2 竞争力的含义

2.2.1 竞争的内涵和功能

2.3 竞争力内涵及本质

2.3.1 国际竞争的定义

2.3.2 关于国际竞争力的描述性定义

2.3.3 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关系

2.4 产业的内涵和特征

2.4.1 产业的概念

2.4.2 产业内涵

2.4.3 产业系统

2.4.4 产业结构

2.4.5 产业生命周期

2.4.6 城市产业概念

2.5 产业竞争力及其内涵

2.5.1 产业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

2.5.2 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及其特点

2.5.3 城市产业竞争力中产品和企业的国籍

2.5.4 城市产业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国家(城市)竞争力的关系

2.6 城市产业竞争力来源的理论解释

2.6.1 来自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解释

2.6.2 来自新贸易理论的解释

2.6.3 来自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解释

2.6.4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

2.6.5 产业分工与比较优势理论

2.7 区域经济理论

2.7.1 区位理论

2.7.2 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

2.7.3 二元经济理论

2.7.4 区域经济梯度发展理论

2.7.5 发展极理论

2.7.6 可持续发展理论

2.7.7 中心城市联网辐射理论

2.7.8 点轴开发理论

2.7.9 网络开发理论

2.8 城市产业竞争力和产业经济理论

2.9 小结

第三章 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城市产业竞争力因素的层次分析

3.2 资源察赋与城市产业竞争力

3.2.1 城市自然资源与城市产业竞争力

3.2.2 经济社会资源与城市产业竞争力

3.3 区位因素与城市产业竞争力

3.3.1 区位优势

3.3.2 产业空间结构理论

3.3.3 产业聚集理论和类型

3.3.4 区位因素对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3.4 企业素质与城市产业竞争力

3.4.1 企业技术素质与城市产业技术的创新

3.4.2 企业管理素质决定城市产业的整体功能的发挥

3.4.3 企业规模与城市产业竞争力

3.4.4 企业人员素质与城市产业发展

3.5 社会环境因素对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3.5.1 城市社会环境的内涵

3.5.2 城市社会环境对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3.5.3 社会环境对城市产业竞争力影响的例证

3.6 政府管理与城市产业竞争力

3.6.1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

3.6.2 政府在产业竞争力中的作用解析

3.7 城市产业结构与城市产业竞争力

3.7.1 城市产业结构内涵

3.7.2 城市产业结构优化

3.7.3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及其演进规律

3.7.4 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城市产业竞争力

3.7.5 城市产业结构竞争力

3.7.6 产业的城市集聚效应对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3.7.7 产业结构影响城市产业竞争力分析

3.8 产业组织与城市产业竞争力

3.8.1 产业组织理论内涵

3.8.2 城市产业组织与城市产业竞争力

3.9 科学技术和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

3.9.1 技术创新的内涵

3.9.2 影响创新的因素

3.9.3 技术创新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3.10 小结

第四章 城市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4.1 城市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4.1.1 城市产业竞争力评价的基本思想

4.1.2 城市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4.1.3 城市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4.1.4 构建一个城市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4.1.5 实证分析

4.2 城市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4.2.1 指标评价法

4.2.2 结果评价法

4.2.3 全要素生产率(TFP)模型

4.2.4 标杆法

4.3 小结

第五章 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策略

5.1 城市产业竞争力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能力的提升

5.1.1 提高城市产业竞争力的技术创新水平

5.1.2 提高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制度创新能力

5.2 提高城市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

5.2.1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向与趋势

5.2.2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与教训

5.2.3 提高城市产业组织结构竞争力的对策

5.3 提高城市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及特色产业的竞争力

5.3.1 城市支柱产业的特征、演变和选择标准

5.3.2 提高城市主导产业竞争力

5.3.3 提高特色产业竞争力

5.4 政府效率——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宏观保障

5.4.1 转变政府职能

5.4.2 制定实施产业扶持政策

5.4.3 提高政府效率

5.4.4 增育社会中介组织,完善法律体系

5.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6.1 本文基本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07

参考文献

  • [1].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动力若干问题研究[D]. 李志东.合肥工业大学2015
  • [2].总部经济与中心城市产业升级研究[D]. 田敏.西南财经大学2008
  • [3].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新模式研究[D]. 云光中.武汉理工大学2012
  • [4].西部资源型城市产业与组织双演变的动态分析[D]. 李光全.兰州大学2010
  • [5].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与城市发展研究[D]. 朱妍.南开大学2010

标签:;  ;  ;  ;  ;  

城市产业竞争力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