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视角下《红楼梦》三个英译本中金陵判词的对比研究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视角下《红楼梦》三个英译本中金陵判词的对比研究

论文摘要

翻译标准之争由来已久,“案本”、“信”、“神似说”、“化境说”不一而足,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辜正坤教授1988年提出的“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给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不以单一的标准来评判翻译的优劣,而是从多个角度来审视翻译,这种评价方法对诗歌翻译尤其具有指导意义。辜正坤教授指出,从翻译多元互补的角度看翻译是多元的,具体的翻译标准不可能只有一个,我们应该对多个标准的共时性存在持宽容的态度,并认识到这些翻译标准组成了一个各自具有特定功能而又互相补充的标准系统。这个标准系统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翻译的绝对标准—原作本身,这个标准是无法达到的,因为达到则意味着一字不译;其次是翻译的最高标准—最佳近似度,是具体标准的抽象化表达:再次是从翻译实践中建立的多元具体标准群。《红楼梦》综合体现了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历来是学者和译者研究的重点对象.对它的研究形成了专门的流派—红学,其流传之广、影响之深由京师竹枝词“开口不谈《红楼梦》,此公缺典定糊涂”可见一斑。它是一部“文备众体”的中国古典小说,诗、词、歌、赋、灯谜、对联、酒令等中国传统文学体裁都是这本白话文为主体的小说不可分割的组成体。目前《红楼梦》主要的英文全译本有三个,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ADream of Red Mansions,霍克思翁婿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以及2004年才重见天日的邦索尔神父译The Red Chamber Dream。金陵判词是《红楼梦》的“文眼”,出现在小说开篇不久的它以“诗谶”的形式隐晦地揭示了书中重要人物的命运,同时伏线千里的预示了故事的结局。《金陵判词》的诗歌形式及其中所用的典故、字谜、双关等中国古典文化特色为小说增色的同时,给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带来了特殊的困难。本文通过对当前金陵判词翻译研究的回顾,发现从多元互补视角对金陵判词进行分析的学术研究较少,且多集中于对杨宪益夫妇、霍克斯译本的探讨,目前对邦索尔译本的研究极为缺乏,而且大多数的研究只关注金陵判词中信息的翻译,较少关注其诗歌形式在译文中的再现。以翻译标准多元互补理论中语言学角度的具体标准为理论框架,本文从语音、语义、句法三个层面对杨宪益夫妇、霍克斯及邦索尔译本中金陵判词的韵律、典故、双关、字谜、对仗、省略等进行实例分析,旨在探寻金陵判词的翻译方法。在分析过程中发现,由于中英文在语音、语法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加之中国诗歌中的韵律、典故、双关、字谜、对仗等中国古典诗歌的特色在西方并不被广泛了解,在翻译中金陵判词的诗歌形式及其在《红楼梦》中的暗示作用很难完全再现。三个译本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把原来的诗歌形式转化为英语的诗歌,或是直接解释出来,而韵律、典故、双关、字谜等暗示手法在翻译过程中或是被略过不译,或是被解释明示出来。无论是直译还是意译都很难使译文的读者体会到原文所体现的乐趣。作者认为在翻译金陵判词这类在小说中主要起到暗示作用的诗歌时,译者的首要任务是体现原文所要传达的信息,然后考虑其诗歌的韵律和形式的再现。作者相信随着由国文化的广泛传播与国际化,现在翻译中所遇到的由诗歌不可译因素所造成的困难将日渐减少译文读者将在很大程度上享受到原文读者所享受的乐趣。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Overview of Plural Complementary Translation Standard (PCTS)
  • 1.1.1 Absolute Standard of PCTS
  • 1.1.2 Supreme Standard of PCTS
  • 1.1.3 Concrere Standards of PCTS
  • 1.2 Introduction of Jinling Prophecies (JLP)
  • 1.2.1 An Overview of JLP
  • 1.2.2 Previous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 JLP
  • 1.3 Introduction of Three English Versions of HLM
  • 1.3.1 Bonsall's Version
  • 1.3.2 Yang Hsien-yi and Gladys Yang's Version
  • 1.3.3 David Hawkes and John Minford's Version
  • 1.4 The Purposes of the Study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of JLP on the Phonological Level
  • 2.1 Rhym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JLP
  • 2.1.1 End Rhvme
  • 2.1.2 Alliteration
  • 2.2 Rhvthms in the Translation of JLP
  • 2.3 Summery
  • Chapter Thre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of JLP on the Semantic Level
  • 3.1 Translation of Allusions of JLP
  • 3.1.1 Virtues of the Characters of JLP
  • 3.1.2 Fates of the Characters of JLP
  • 3.2 Translation of Puns of JLP
  • 3.2.1 Homophone
  • 3.2.2 Homograph
  • 3.3 Translation of Rebus of JLP
  • 3.3.1 Chaizi(拆字)
  • 3.3.2 Xiangzi(镶字)
  • 3.4 Summary
  • Chapter Four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of JLP on the Syntactic Level
  • 4.1 Translation of Special Patterns of JLP
  • 4.1.1 Inverted Pattern
  • 4.1.2 Elliptical Pattern
  • 4.2 Translation of Form of JLP
  • 4.2.1 Length
  • 4.2.2 Antithesis
  • 4.3 Summar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Summary of the Study
  • 5.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 Bibliography
  • Publication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 相关论文文献

    • [1].《红楼梦》贾政的儒家思想观探微[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9(11)
    • [2].《红楼梦》解读的这一种可能[J]. 博览群书 2019(12)
    • [3].小戏骨版《红楼梦》走红现象分析[J]. 中国报业 2019(24)
    • [4].《红楼梦》中笑话的特点与社会功能分析[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11)
    • [5].清末民初小说观念转型与《红楼梦》阐释的公共化[J]. 江西社会科学 2020(01)
    • [6].《红楼梦》中赵姨娘和晴雯形象之互补关系研讨[J]. 品位经典 2019(10)
    • [7].《红楼梦》江淮方言误译研究[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8].《红楼梦》佛教文化用语英译探析——以霍克思译本为例[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9(06)
    • [9].“2019年马来西亚《红楼梦》国际学术研讨会”合影[J]. 曹雪芹研究 2019(04)
    • [10].在河南省红楼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红学家中原再聚首高端论坛上的致辞[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11].近代印刷术革新与《红楼梦》刊行研究的新突破[J]. 河北学刊 2020(01)
    • [12].《红楼梦》电影研究不应忽视早期电影文化生态[J]. 河北学刊 2020(01)
    • [13].浅谈《红楼梦》的宴饮文化[J]. 现代交际 2020(04)
    • [14].新媒体时代下古典名著的传播方式——以《红楼梦》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 2020(03)
    • [15].《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选择性问题[J]. 语文建设 2020(01)
    • [16].立足课标,推进“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以《红楼梦》阅读为例[J]. 语文建设 2020(01)
    • [17].《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要点与难点[J]. 语文建设 2020(01)
    • [18].《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建议及方法[J]. 语文建设 2020(01)
    • [19].改琦三画《红楼梦》——兼论清代嘉道时期海上“女性空间”艺文生态[J]. 红楼梦学刊 2020(01)
    • [20].浅析《红楼梦》中的本体隐喻[J]. 海外英语 2020(03)
    • [21].浅谈《红楼梦》中的戏曲元素[J]. 戏剧之家 2020(09)
    • [22].鸿沟与弥合:论《红楼梦》中的袭人书写与品评策略[J]. 明清小说研究 2020(01)
    • [23].基于人物性格的《红楼梦》对话翻译技巧[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02)
    • [24].封建礼法在《红楼梦》中的体现[J]. 文学教育(上) 2020(02)
    • [25].论《红楼梦》中的神话世界[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02)
    • [26].1954年10月16日,毛泽东《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手迹[J]. 郭沫若学刊 2020(01)
    • [27].《红楼梦》在日本的传播及其经典化[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28].日本首部漫画版《红楼梦》改编策略刍议[J]. 红楼梦学刊 2020(02)
    • [29].梦的再解析:汉英对照版《红楼梦》的内副文本研究[J]. 山东外语教学 2020(02)
    • [30].现代报刊与《红楼梦》阅读批评的公共表达[J].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0(02)

    标签:;  ;  ;  ;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视角下《红楼梦》三个英译本中金陵判词的对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