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

论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

论文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概括的说是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体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美育同各种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是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任何思考人类存在与发展理论,总是不同程度的涉及审美(或艺术)的人生价值,涉及美育的哲学问题,一切旨在全面发展受教育者各种潜能的教育,总把美育置于相当重要的位置。美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有机的组成部分,任何以培养全面发展个性为目标的教育,都不可缺少审美教育这种特殊的过程和行为。同时,美育又较为充分和直接的体现了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宗旨。它将促进个体的平衡发展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能,以人格和情感塑造为目的,力图使高校大学生的各种潜能得到协调而和谐的发展,进而使这种作用自觉地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因此,美育是高校教育的特殊形态,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我们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纯粹的知识传授,教育的应试性和专业性的偏向,导致大学生高尚人格和坚毅品质的培养被严重忽视。因此,在高科技发展的信息时代,面对社会各种思潮的冲击,他们往往对社会现实产生焦灼感和压力感。美育通过培养正确的审美价值意识,帮助受教育者在关心物质利益的同时,也要追求精神价值;在追求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重视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提高;在寻求个人需要满足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与他人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说,美育除了塑造完整而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学会超越现实界限,跃入审美世界外,还在于培养学生对人生、对理想的自觉意识。美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感性教育与人生教育的有效途径,以一种感性、直观、形象、有趣的情感教育方式,把丰富的价值体验渗透到不同的教育内容中去,从而实现高校教育职能的完整性。美育不仅包含着以美引真的内在动力与规律,而且通过对人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为和谐社会培养具有高品质人格,高素质修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充分发挥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建立高校素质教育模式的重要途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的目的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1.4 重点与创新
  • 二、美育的概述
  • 2.1 美育的概念
  • 2.2 美育的特点
  • 2.2.1 美育具有情感性
  • 2.2.2 美育具有形象感知性
  • 2.2.3 美育具有渗透性
  • 2.2.4 美育具有自由实践性
  • 2.3 美育的发展历程
  • 2.3.1 中国美育的发展历程
  • 2.3.2 西方美育的发展历程
  • 2.3.3 马克思主义的美育思想
  • 三、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和地位
  • 3.1 美育的功能
  • 3.1.1 美育的认识深化功能
  • 3.1.2 美育的以美育德功能
  • 3.1.3 美育的心灵净化功能
  • 3.1.4 美育的人格完善功能
  • 3.2 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 3.2.1 美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 3.2.2 美育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不可忽视的方法和手段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美育的现状及原因探析
  • 4.1 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
  • 4.1.1 美育内容日益完整,仍有完善余地
  • 4.1.2 美育途径日益丰富,仍有开拓空间
  • 4.1.3 美育队伍日益壮大,仍有提升范围
  • 4.1.4 美育环境日益充实,仍有优化潜力
  • 4.2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美育现状的原因探析
  • 4.2.1 对美育重视不够
  • 4.2.2 对美育存在错误理解
  • 4.2.3 美育覆盖面不够
  • 五、充分发挥美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 5.1 转变传统的美育理念,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 5.2 创新美育途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实施途径
  • 5.2.1 自然美育
  • 5.2.2 社会美育
  • 5.2.3 艺术美育
  • 5.2.4 网络美育
  • 5.3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坏境,渗透美育特点
  • 5.3.1 优化社会环境,渗透美育特点
  • 5.3.2 优化校园环境,渗透美育特点
  • 5.3.3 优化队伍建设,渗透美育思想
  • 5.4 从传统美育到和谐美育,提高美育的德育功能
  • 5.4.1 和谐美育的最高目标:以生为本
  • 5.4.2 和谐美育的基本路径:创新
  • 5.4.3 和谐美育的重要依据:文化多元
  • 5.4.4 和谐美育的拓展重点:以美育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生态美育:重要价值与实施路径[J]. 中州学刊 2019(11)
    • [2].以美育人 以文化人——2019年第四届全国美育大会学术会议日记[J]. 音乐生活 2019(12)
    • [3].大学生美育课程开设的策略研究——以苏州大学艺术教育为例[J]. 当代音乐 2019(12)
    • [4].新时代乡村美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策略[J]. 中国教育学刊 2019(12)
    • [5].美育史料·孟宪承演讲《美育原理》[J]. 美育学刊 2020(01)
    • [6].新时代中华美育精神的探索——评《中华美育精神访谈录》[J]. 美育学刊 2020(01)
    • [7].新时代大学生美育的责任和担当[J]. 黑河学刊 2020(01)
    • [8].古代中国的美育实践与美育意识[J]. 戏剧之家 2020(06)
    • [9].谈美论艺弘大道——读《中华美育精神访谈录》[J]. 美术研究 2019(06)
    • [10].初中阶段学科互动美育模式探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19(S2)
    • [11].美育与学业挑战度的关系探析与启示——基于某师范大学的调查[J].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20(01)
    • [12].提升美育效能探析[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9(36)
    • [13].美育视角下高职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以《中国画基础》为例[J].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 [14].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我国美育政策变迁的制度逻辑——基于1978年以来国家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J].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01)
    • [15].以情促学 以美育人——幼儿园美育课程初探[J]. 中国农村教育 2020(09)
    • [16].基于“新时代中华美育话语体系”谈农村校美育教师的角色与功能[J]. 中国农村教育 2020(10)
    • [17].我国美育实践研究20年的回顾与前瞻[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 [18].掌上美育:博物馆微信知识竞答小程序设计与开发研究[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0(02)
    • [19].美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百年嬗变:课程标准的视角[J]. 课程.教材.教法 2020(02)
    • [20].职业美育促进中职生专业发展案例研究[J]. 科技风 2020(17)
    • [21].美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价值及培养机制[J]. 美术教育研究 2020(11)
    • [22].蔡元培美育观与传统礼乐的现代转进[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23].美育实践对美学研究的要求——上海市罗店中学美育特色学校建设考察[J]. 美育学刊 2020(03)
    • [24].加强美育,提升青少年人生境界[J]. 创新人才教育 2020(02)
    • [25].基于大学生美育能力培养的“东方文学”教学改革[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31)
    • [26].瘟疫文学的崇高美育机制与价值研究[J]. 天府新论 2020(04)
    • [27].走向“世界美学空间”的“美育”——一个“明治—五四”的概念史考察[J]. 文学评论 2020(04)
    • [28].从理论到实践——21世纪中国美育研究代表人物、观点及形态述评[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03)
    • [29].继承传统,发展具有当代意义的美育[J]. 中国文艺评论 2020(08)
    • [30].美育视野下青年文化自信培育探析[J].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0(04)

    标签:;  ;  ;  ;  

    论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