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式精神分析法解读《奥兰多》

弗洛伊德式精神分析法解读《奥兰多》

论文摘要

作为一名女性主义文论的先驱者,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国内外学者曾一度从意识流角度来分析其文学成就。但自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新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中西方批评家们对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研究愈来愈向纵深发展。本文运用弗洛伊德式精神分析法解读她的作品《奥兰多》,分析其深层内涵的同时挖掘作者的内心世界。《奥兰多》一反以往伍尔夫对小说形式进行的种种实验,用传统的自传式的叙述方式,记录了虚拟的主人公奥兰多四百多年经历了性别变化的奇幻人生。弗洛伊德认为,文学作品是艺术家为了宣泄自己过剩的力比多能量,将其以特定的形式加以升华,投射到自己精心塑造的艺术形象中。伍尔夫笔下的主人公奥兰多突破时空限制,彰显不同的自我,使个性得以连续且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发展。在该书的结尾,奥兰多对人的自我身份的探求,对于揭示该文本潜在的主题和意蕴有明显的提示作用,也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解释和评论空间。本文以伍尔夫与精神分析理论错综复杂关系为切入点,挖掘出该文本最深层的结构脉络,即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几个主要理论出发,联系作者的生活环境、写作动机、目的以及主人公先男后女再到双性同体的人生经历,正好形象地图解了弗氏的意识与无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自我、本我和超我)、死亡本能等理论;再者结合伍尔夫本人的人生经历,以证实《奥兰多》使作者压抑的欲望得以宣泄,展现了她矛盾的多重人格,是她人性悲哀的异化。论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作者伍尔夫、其作品《奥兰多》,以及本文研究的背景,包括国内外学者对此作品的研究。作者的写作目的。第二部分阐述了伍尔夫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错综复杂的关系。伍尔夫本人对这一理论持否定甚至敌视的态度,其作品却或多或少受到弗氏理论的影响,折射出许多精神分析的因素,如恋母情结、死亡情结、压抑等。论文第三部分综述了弗氏精神分析理论的几个主要方面,包括意识与无意识、人格结构及死亡本能。第四部分详细阐述了以上几个方面在《奥兰多》中的具体体现。第五部分为文章的结论部分。本文旨在发现《奥兰多》的深层意义,并加深对作者的理解。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的本体是单一的。人的自我是多元的。在一个人的本体之中,蕴含着诸多的自我。这就是奥兰多这一形象所提供的象征含义。

论文目录

  •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I INTRODUCTION
  • 1.1 VIRGINIA WOOLF AND ORLANDO
  • 1.1.1 Woolf’s life and works
  • 1.1.2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Novel Orlando
  • 1.2. RESEARCH BACKGROUND
  • 1.2.1 Research on Orlando in the West
  • 1.2.2 Research on Orlando in China
  • 1.3 RESEARCH PURPOSE
  • CHAPTER II VIRGINIA WOOLF AND FREUDIAN PSYCHOANALYSIS
  • 2.1 WOOLF’S LIFE AND FREUDIAN PSYCHOANALYSIS
  • 2.1.1 Woolf’s Madness and psychoanalysis
  • 2.1.2 Woolf’s Attitudes towards Freudian Psychoanalysis
  • 2.2 THE IMPACT OF FREUDIAN PSYCHOANALYSIS ON WOOLF’S WRITING
  • 2.3 KEY THEORIES OF FREUDIAN PSYCHOANALYSIS
  • 2.3.1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AND UNCONSCIOUSNESS
  • 2.3.2 PERSONALITY STRUCTURE THEORY: ID, EGO AND SUPEREGO
  • 2.3.3 DEATH INSTINCT
  • CHAPTER III PSYCHOANALYTIC INTERPRETATION OF ORLANDO
  • 3.1 WOOLF’S CONSCIOUSNESS AND UNCONSCIOUSNESS IN ORLANDO
  • 3.2 PERSONALITY STRUCTURE OF ORLANDO
  • 3.2.1 Male Orlando---Representative of the Id
  • 3.2.2 Female Orlando--- Representative of the Ego
  • 3.2.3 Androgynous Orlando---Representative of the Superego
  • 3.3 DEATH INSTINCT IN ORLANDO
  • 3.4 SYMBOLISM---TRANSVESTISM IN ORLANDO
  • CHAPTER IV CONCLUSION
  • NOTES
  • BIBLIOGRAPHY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伍尔夫小说《奥兰多》的美学特色解读[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0(02)
    • [2].奥兰多护理程序理论概述[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07)
    • [3].从小说到银幕:《美丽佳人奥兰多》的先锋意识与性别诗学[J]. 电影评介 2020(08)
    • [4].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角度解读《奥兰多》[J]. 蚌埠学院学报 2016(01)
    • [5].概念隐喻视域下解读《奥兰多》中的女性主义[J].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16(06)
    • [6].《奥兰多》与“性变”游弋中的唯美穿越[J]. 电影文学 2014(24)
    • [7].高空摩天轮:感受“奥兰多之眼”魅力[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5(22)
    • [8].林怡副会长会见英属维尔京群岛总理[J]. 友声 2016(04)
    • [9].360° News[J].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16(12)
    • [10].奥兰多的三大游乐场[J].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7(08)
    • [11].奥兰多·布鲁姆 帅,不是我的唯一标签[J]. 时尚北京 2017(07)
    • [12].《极致追击》:奥兰多燃战魔都[J]. 东方文化周刊 2017(38)
    • [13].奥兰多的洁净和文明[J].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7(18)
    • [14].一张照片[J]. 广东第二课堂(上半月小学生阅读) 2017(10)
    • [15].今世奥兰多[J]. 明日风尚 2014(17)
    • [16].圆梦奥兰多[J]. 旅游纵览 2015(11)
    • [17].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解读《奥兰多》[J]. 芒种 2012(15)
    • [18].奥兰多 冒险乐园[J]. 当代体育 2010(42)
    • [19].中性奥兰多[J]. 明日风尚 2010(11)
    • [20].影视叙事中的《奥兰多》[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11(02)
    • [21].伍尔夫小说《奥兰多》及同名电影研究[J]. 青年文学家 2020(30)
    • [22].科技创新除了“好厨房”,更需要“好厨师”——访奥兰多·伊达尔戈博士[J]. 国际人才交流 2019(08)
    • [23].越界与卫道:电影改编中的性别批评——以《奥兰多》为例[J]. 电影新作 2016(03)
    • [24].《奥兰多》中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解读[J]. 电影文学 2014(22)
    • [25].奥兰多!球员报到[J]. NBA特刊 2020(14)
    • [26].2014国际游乐园和景点博览会闪耀奥兰多[J]. 中国会展 2014(23)
    • [27].比香港迪斯尼大一百倍 奥兰多迪斯尼:童心天堂[J]. 世界博览 2012(05)
    • [28].相约灿烂的迪斯尼——奥兰多迪斯尼开园38周年[J].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09(10)
    • [29].论权力关系视角下《奥兰多:传记》中的“自我”艺术[J]. 北方文学 2020(18)
    • [30].从《奥兰多》管窥伍尔夫的双性同体之歌[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03)

    标签:;  ;  ;  ;  ;  

    弗洛伊德式精神分析法解读《奥兰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