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官员·社会变革 ——一个晚清地方官的生命史研究

文人·官员·社会变革 ——一个晚清地方官的生命史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试图摒弃“问题”意识之束缚,从原始史料入手,以陈寅恪先生倡导的“了解之同情”的历史意识,通过所研究对象——柳堂,来展示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画面。柳堂,河南扶沟人,祖辈自陕西朝邑迁居于此。生于繁华的市镇吕潭集,出自亦农亦商之家,而天资敏慧,在那个科举时代,是注定要走读书致仕之路的。科场之路看似大同小异,然而成功之花的绽放却风姿各异。本文第一章勾勒了柳堂生命之树从生至枯死的全部过程。其中科举用去了生命的近三分之二。一种无形的力量左右着莘莘学子们,以致有满头白发尚驰骋于科场之上者。柳堂在教读的同时,拼杀于斯几十载,老天终于眷顾了他,年近五旬时取得了所谓正果,获隽进士。从此改变了他的生活,使其站在一个更广阔的舞台上书写历史。甲午战争的失败,虽令他痛心疾首,而生活要维持,还得挣扎于官场之上,谋取百里之治的机会。山东巡抚李秉衡给予他大展经纶的机会,他自定陶县干起,经惠民、东平州、德平、乐陵、济宁直隶州,所到之处,剔除积弊,实心为民,但地方之治亦矛盾重重。本文第三章分河工、刑狱、赋税等部分,以故事的形式揭示这些错综复杂的关节。本章还就柳堂所依靠的政治资源进行探究,揭出其升迁之路背后的力量。清季发生了著名的义和团运动,一次重大的济阳玉皇庙戕官事件竟与柳堂联系在一起,本文第四章是柳堂与这场运动的个案研究,揭示出一个地方官在运动中的心理与行动,与上级官员、官兵和民众的关系,为义和团运动研究前所未有者。柳堂生于一个流淌着陕西商人血液的半移民家庭。在近代的大背景下,这个家庭经历了盛衰几个轮回及家庭到家族的嬗变。其中,经商致富与做官发家两个简单的道理得到了印证。本文的第二章便以柳氏家族为个案,描述了一个近代北方家族的形成与变迁。作为社会的人。交往是生存的要义和必须,本文第五章按时间顺序编织了柳堂的交游网络。数以百计的人物出现在这个网络之中,通过与柳堂的交往,他们的性格、思想、家庭、经历、生活方式等诸多鲜为人知的东西,有序地出现在我的笔下,站到了近代社会的大舞台上,是近代北方文人群体生存及入世的缩影。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写作的缘起及研究现状
  • 二、此选题相关研究领域述略及写作意义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及资料说明
  • 第一章 解释学语境下的柳堂
  • 第一节 青云之志
  • 第二节 宦游生涯
  • 第三节 晚年济南生活
  • 第二章 柳堂与柳氏家族——一个近代北方家族的形成与变迁
  • 第一节 柳氏家族的肇始
  • 第二节 柳氏家族的坎坷发展
  • 第三节 柳堂主持家务
  • 第四节 从析居到析产
  • 第五节 柳氏家族的衰落
  • 第三章 柳堂在山东的"政"与"治"
  •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山东官场扫描
  • 第二节 柳堂家庭与儒家政治文化的熏陶
  • 第三节 柳堂的政治网络与宦海沉浮
  • 第四章 个案研究:柳堂与义和团运动
  • 第一节 清政府及山东巡抚与义和团运动
  • 第二节 州县官与义和团运动概述
  • 第三节 柳堂与惠民义和团运动
  • 第五章 柳堂的交游网络
  • 第一节 背景述略
  • 第二节 扶沟交游网
  • 第三节 项城交游网
  • 第四节 山东交游网
  • 第五节 柳堂与项城马秀芝家族的交游
  • 第六节 柳堂与徐世光家族的交游
  • 第七节 柳堂与惠民县举人李凤冈的交游
  • 第八节 柳堂与聊城举人傅旭安家族的交游
  • 尾章
  • 附录一
  • 附录二 柳堂著述考
  • 附录三 柳堂藏书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略论义和团运动时期山西事件的学界书写和民间网络书写[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2].义和团运动的“先声”:1891年反教运动[J]. 同舟共进 2018(07)
    • [3].义和团运动110周年祭[J]. 科学与无神论 2011(01)
    • [4].廊坊义和团运动历史探究[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6(05)
    • [5].身体政治与政治身体——以“义和团运动”前后科学思潮与民族主义的关系为中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3)
    • [6].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传统与现实之间新秩序的诉求[J]. 黑龙江史志 2014(19)
    • [7].浅谈义和团运动[J]. 知识文库 2018(08)
    • [8].义和团运动之评价[J]. 青春岁月 2014(01)
    • [9].浅析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和作用[J]. 青年文学家 2013(22)
    • [10].研究历史问题必须坚持唯物史观——对义和团运动的再认识[J]. 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 2009(12)
    • [11].近代史所学人与义和团运动史研究[J]. 晋阳学刊 2019(05)
    • [12].义和团的兴起与失利[J]. 炎黄春秋 2016(09)
    • [13].义和团运动期间中俄双方围绕哈尔滨的争夺[J]. 东北史地 2016(03)
    • [14].论义和团运动时期运河名城临清的经济社会——以教案、义和团史料为中心的考查[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 [15].微课设计也要大视野——以“义和团运动”为例[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5(05)
    • [16].用微课打通隐性知识的实践与思考——以“义和团运动为何起自山东地区”为例[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6(11)
    • [17].维特与库罗帕特金对华政策之争——以义和团运动时期为中心[J]. 社会科学 2014(06)
    • [18].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主题浅析[J]. 邢台学院学报 2013(02)
    • [19].浅议义和团运动时期清政府守旧派的以民为本与公忠体国[J]. 唐山学院学报 2012(02)
    • [20].浅析戏剧与义和团运动的联系[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2(11)
    • [21].浅析义和团运动的性质[J]. 黑龙江史志 2012(21)
    • [22].拳民与世界——义和团运动的跨国影响[J]. 中国图书评论 2011(02)
    • [23].义和团运动:东西方文明冲突下的悲剧[J]. 出版广角 2011(04)
    • [24].传统人才观在近代的尴尬——以义和团运动时期清政府守旧派为中心的考察[J]. 前沿 2010(02)
    • [25].义和团运动时期:官员为何迷信[J]. 人民论坛 2010(S1)
    • [26].论义和团运动时期清政府守旧派的对外态度[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01)
    • [27].义和团运动的误读[J]. 邢台学院学报 2009(01)
    • [28].义和团运动在静海迅速发展的原因初探[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 [29].近代化视野下的义和团运动评估[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30].仪式和文本:义和团运动的宣传媒体[J]. 理论学刊 2009(11)

    标签:;  ;  ;  ;  

    文人·官员·社会变革 ——一个晚清地方官的生命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