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媒介人文关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媒介审判,人文关怀,二次伤害
媒介人文关怀论文文献综述
巨美佳[1](2019)在《“媒介审判”现象背后的人文关怀缺失造成的二次伤害》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泛滥,同质化内容太多,因而媒体之间追求点击量也成了一个普遍现象。在新技术的发展下,媒介融合的过程中,新媒体的转型与升级要求媒介自身不断改革创新,这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怎样才能在媒体行业立于不败之地,怎么做才能挖掘出有意义、有价值的新闻;怎样才能吸引观众眼球,获得点击量。在这个所谓的"流量时代",流量的多少,决定着人气的高低,当然也决定着收益的多少。正是这些原因诱发了新闻报道中的"媒介审判"现象,本文旨在通过典型案列来分析"媒介审判"现象背后人文关怀缺失造成的二次伤害。(本文来源于《西部广播电视》期刊2019年11期)
徐晓惠[2](2014)在《人文关怀与媒介素养》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媒体人应该时刻保持一颗宁静的心,保持敏锐、清醒、负责、正直的品格,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发挥新闻道德示范的榜样作用。 在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渠道多样化、传播信息膨胀化的新媒体时代,公众参与新闻传播的程度与日俱增,对媒体及从(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报》期刊2014-09-12)
彭长城[3](2014)在《新媒介时代重解“《读者》人文关怀”》一文中研究指出《读者》杂志之所以吸引人,在于其内在的东西深深打动了读者,吸引读者不断阅读。 办刊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也是一场长途跋涉。一本杂志的思想的形成和内容分布,是经过长时间坚持使命、理念微调、适应社会变化、编辑创新和文化积淀的产物。《读者》人文关怀也是(本文来源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期刊2014-01-21)
王华[4](2010)在《浅议广告媒介发展趋势下的人文关怀》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广告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大潮中,如何对消费活动施行"人文关怀"精神层面的媒介服务,以及媒介个性化趋势的研究。文章指出了传统媒介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在同一时间内对大量信息的需求;消费者对惯有的消费模式不满。针对以上两点提出了解决方案,即:传统媒介自身必须延展以满足大量、快捷、准确无误的信息传递。广告媒介要积极适应"个性化"消费,大力倡导实施"人文关怀"式的消费模式。(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期刊2010年08期)
王华[5](2009)在《广告媒介个性化趋势下的人文关怀》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广告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大潮中,如何对消费活动施行“人文关怀”精神层面的媒介服务,以及媒介个性化趋势的研究。文章指出了传统媒介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在同一时间内对大量信息的需求;消费者对惯有的消费模式不满。针对以上两点提出了解决方案,即:传统媒介自身必须延展,以满足大量、快捷、准确无误的信息传递。广告媒介要积极适应“个性化”消费,大力倡导实施“人文关怀”式的消费模式。前者倡导由原有呆板营销的媒介转变为交流的、服务的媒介,不断进行对自身个性化的延展,根据不同的目标消费群体因地制宜,进行不同的广告媒介投放。后者则深入探讨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效果与广告媒介传达的贴切程度。因此,广告媒介选择必须深入消费者心里,必须符合人文规则。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是以人文关怀消费模式为导向,辅助广告媒介塑造成功的广告效应的必要途径。(本文来源于《天津美术学院》期刊2009-07-01)
张瑜烨,高笑寒[6](2008)在《新闻媒介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人文关怀》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介间必须通过竞争才能有立锥之地。但竞争决不是放纵的、无条件的,有些因素处理不当可能会成为竞争路上的羁绊。例如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问题。本文将对这个问题作一冷静与理性的思考。(本文来源于《新闻窗》期刊2008年03期)
王辉洪,习艳群[7](2007)在《论我国电视媒介在隐性采访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一文中研究指出隐性采访是电视媒介频繁使用的采访方式,然而,隐性采访中存在的种种缺乏人文关怀及侵权的现象还是值得我们去深思和研究。(本文来源于《消费导刊》期刊2007年08期)
王健[8](2007)在《论媒介传播中的人文关怀》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闻是关于事实的报道。于是有人说,新闻学是"事学"或"实学"。但新闻报道的一切事实都是人创造的,或者是围绕人而展开的,是为了人。因此,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占据相当重要位置并起着重要作用的新闻报道,就应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写作理念,做到"目中有人"。(本文来源于《艺术广角》期刊2007年04期)
杨斌成[9](2007)在《新闻媒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人文关怀责任》一文中研究指出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和“以人为本”建设原则,客观要求作为社会“公器”的新闻媒介必然担负起传播人文关怀的社会责任,分清市场环境下新闻媒介的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新闻媒介通过对人及其价值的尊重,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起疏导社会矛盾、纠正社会转型期失衡的价值观等方式宣导人文关怀。同时,新闻媒介还须避免因过分平民化而导致“庸俗”“娱乐”化倾向,避免报道的表面化和缺少人性化的误区。(本文来源于《钦州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杨斌成[10](2006)在《人文关怀:和谐社会进程的媒介责任》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再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求:“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大众媒介由于其特定的传播优势决定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的重(本文来源于《今传媒》期刊2006年12期)
媒介人文关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媒体人应该时刻保持一颗宁静的心,保持敏锐、清醒、负责、正直的品格,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发挥新闻道德示范的榜样作用。 在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渠道多样化、传播信息膨胀化的新媒体时代,公众参与新闻传播的程度与日俱增,对媒体及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媒介人文关怀论文参考文献
[1].巨美佳.“媒介审判”现象背后的人文关怀缺失造成的二次伤害[J].西部广播电视.2019
[2].徐晓惠.人文关怀与媒介素养[N].中国教育报.2014
[3].彭长城.新媒介时代重解“《读者》人文关怀”[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
[4].王华.浅议广告媒介发展趋势下的人文关怀[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
[5].王华.广告媒介个性化趋势下的人文关怀[D].天津美术学院.2009
[6].张瑜烨,高笑寒.新闻媒介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人文关怀[J].新闻窗.2008
[7].王辉洪,习艳群.论我国电视媒介在隐性采访中人文关怀的缺失[J].消费导刊.2007
[8].王健.论媒介传播中的人文关怀[J].艺术广角.2007
[9].杨斌成.新闻媒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人文关怀责任[J].钦州学院学报.2007
[10].杨斌成.人文关怀:和谐社会进程的媒介责任[J].今传媒.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