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隐喻既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使用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强有力的工具,是人类认知能力,社会文化,语境和语言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于隐喻的研究应与语境、认知、社会文化以及特定的交际目标相结合。翻译不仅是语言层面更是文化层面上的一种活动,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者认为,隐喻的翻译应该纳入文化交流的范畴来讨论。《红楼梦》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其中使用了大量的隐喻,在人物塑造方面尤其突出。本研究选用《红楼梦》及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和英国学者大卫·霍克斯的被公认为译作典范的《红楼梦》的英译本作为研究的主要语料,通过对比英汉涉及人物塑造的隐喻的异同,试图揭示如何从隐喻翻译的角度来促进英汉跨文化的交流及隐喻在跨文化中的相似性与相异性,从跨文化的角度来充实对隐喻的认识。根据研究需要,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者首先将不同的翻译方法划分为的六个不同等级,随机选取了《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的前80回中212个涉及人物塑造的隐喻,对他们进行分组归类,进而对各个类别组的翻译等级做了统计,考察了两译本中体现出来的英汉隐喻的相似性与相异性。本研究结果如下:为了实现功能对等,归化这一翻译策略在两译本中都占有主导地位,这表明隐喻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体现了较为明显的英汉文化特征;译者翻译策略多变性和随机性说明跨文化交际中尽量实现功能对等是主要的目的,也是隐喻翻译应达到的目标。这对于研究隐喻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及其翻译实践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对于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探析“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隐喻下的学生观[J]. 中华辞赋 2019(07)
- [2].信息化时代石油术语中的隐喻及其翻译[J]. 信息记录材料 2018(03)
- [3].论隐喻与隐喻思维的关系[J]. 作家 2013(08)
- [4].从隐喻象似性视角解释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及其产生机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12)
- [5].浅谈隐喻[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8(10)
- [6].隐喻和转喻在新闻语言中的应用与功能[J]. 新闻传播 2012(03)
- [7].隐之于形,喻之于义——隐喻在产品设计中的功能及原则[J]. 大众文艺 2011(16)
- [8].英汉情感隐喻共性与差异对比研究[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08)
- [9].权力与规训——《杀人回忆》中的批判性隐喻研究[J]. 北方文学 2018(09)
- [10].隐喻能力与外语教学[J]. 现代企业教育 2010(12)
- [11].隐喻在诗歌中的运用[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12].论隐喻与语篇连贯[J]. 农家参谋 2017(22)
- [13].浅析范畴内创新隐喻与转喻不同的发展前途[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9)
- [14].从隐喻角度看汉维语中有关“吃”的表达差异[J]. 今日科苑 2008(02)
- [15].隐喻和转喻的认知解释[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21)
- [16].国外隐喻视角下教师信念的研究述评[J]. 重庆高教研究 2014(03)
- [17].论影响隐喻思维的文化因素[J]. 琼州学院学报 2010(03)
- [18].隐喻、转喻散议[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9(01)
- [19].探析中国文化中的红色心理联结:从隐喻的角度[J]. 心理月刊 2019(21)
- [20].隐喻、转喻与英语一词多义研究[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4(05)
- [21].简论隐喻与语言文化[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 [22].浅析广告隐喻[J]. 群文天地 2012(13)
- [23].具体语境中隐喻的理解与翻译[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03)
- [24].概念合成理论与隐喻翻译[J]. 南昌高专学报 2008(01)
- [25].论隐喻的翻译[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19)
- [26].《德伯家的苔丝》色彩隐喻解析[J]. 新乡学院学报 2019(01)
- [27].英汉隐喻对比与翻译[J]. 校园英语 2019(27)
- [28].隐喻与转喻在惯用语形成中的作用[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5)
- [29].浅析隐喻、转喻、提喻的区别与联系[J]. 才智 2012(14)
- [30].隐喻与明喻新论[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