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述粗木质残体及伐根分解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越[1](2019)在《亚热带典型树种分解初期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倒木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倒木分解在整个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为探究不同气候带中倒木分解过程中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以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和普陀山为研究地点:天童山代表典型陆地森林生态系统,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普陀山代表海岛森林生态系统,气候类型为季风性海洋气候。选取亚热带典型树种(常绿阔叶乔木、落叶阔叶乔木以及针叶乔木)为研究对象,在两个样地中进行倒木野外模拟分解,结合土壤理化性质、气候因子和倒木自身理化性质,通过T-RFLP方法研究倒木分解过程中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探讨倒木分解初期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机制。鉴于不同的生长环境会造成同一树种的自身理化性质有所差异,本研究选取天童山和普陀山的三个共有树种(香樟、枫香、马尾松)进行置换分解,力求更加准确的探究木材自身性质差异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对亚热带季风气候(天童山)倒木分解的研究表明:1)天童山倒木分解过程中,土壤pH值均显着降低;常绿阔叶树种香樟、红楠分解过程中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含量显着上升,而青冈分解过程中土壤全氮含量显着上升;落叶阔叶树种枫香分解过程中土壤速效钾含量显着上升,三角槭分解后土壤有效磷含量显着上升。2)不同树种倒木分解过程中对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较为明显。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有效磷含量、树皮含氮量和含磷量是造成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3)置换树种的研究中,不同生长地的香樟分解过程中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有显着性差异,不同生长地的枫香分解过程中显着改变了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分,其中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对季风性海洋气候(普陀山)倒木分解的研究表明:1)常绿阔叶树种香樟分解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含量、碳氮比、速效钾含量、有效磷含量显着上升;落叶阔叶树种白栎、三角槭分解过程中,土壤速效钾、有效磷含量显着上升。2)不同树种倒木分解过程中土壤真菌群落组分均发生显着改变;落叶阔叶树种枫香、三角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常绿阔叶树种香樟、红楠处理真菌群落组分发生明显改变。3)置换树种的研究中,不同生长地的香樟分解过程中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碳氮比的影响有显着性差异;不同生长地的枫香树种分解过程中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有显着性差异。置换树种分解后,土壤真菌群落组分均发生显着改变,群落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异,其中香樟树种中土壤真菌多样性指数有显着性差异。综上所述,1)倒木分解过程能够改变对土壤理化性质,且不同树种间影响有所差异;2)倒木分解的过程能够影响该地原本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其中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较为明显;3)不同气候带中同一树种分解对土壤的影响也并不相同;4)对置换树种的研究也表明,同一树种由于其自身理化性质差异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也有所差异。因此倒木分解的过程能够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气候条件、不同树种及倒木自身性状差异都会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异产生影响。
李华,郑路,李朝英,卢立华,明安刚,农友,孙冬婧[2](2018)在《马尾松人工林采伐剩余物生物量及养分贮量》文中研究指明研究马尾松人工林采伐剩余物各组分生物量和养分贮量分配特征,可为其地力维护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为人工林的科学经营和生态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在广西南部马尾松人工林皆伐林地采用样方收获法获取采伐剩余物各组分生物量,测定其养分含量并计算养分贮量。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纯林皆伐后林地采伐剩余物生物量为39.1 t·hm-2,碳、氮、磷、钾、钙和镁贮量分别为18303、101.2、8.3、73.4、96.0和24.7 kg·hm-2。不同组分间比较,生物量和碳贮量均是小枝最高(分别占总量的25.3%和23.3%),其次是大枝(21.7%和21.1%)和主根(17.1%和18.5%),粗根(11.5%和12.4%)和叶(9.2%和9.1%)也较高;氮、磷、钾、钙和镁贮量排在前三位的组分均是叶、小枝和大枝(三者之和分别占各养分总量的70.5%、76.5%、72.2%、76.2%和72.6%),其次为主根和粗根;而中根、小根和细根无论是生物量还是各养分贮量均很低。马尾松人工林采伐剩余物的生物量和养分储量庞大,尤其是残留在地表的枝和叶,因此保留采伐剩余物的林地更新方式对于维护其林地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于新蕊[3](2016)在《樟子松固沙林采伐迹地植被恢复土壤生物活性及土壤肥力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辽宁省阜新市章古台固沙所的实验林场的杨树林、樟子松林、白丁香林、五角枫林和荒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阐述个各林分在不同月份,不同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和土壤养分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对5种不同植被模式分析,在白丁香模式中土壤含水率最高;在土壤养分中,杨树的土壤养分较高;(2)5种不同植被模式中,杨树土壤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高于其他4种;在土壤脲酶活性保持较高活性的是白丁香和杨树;综合比较,人工种植杨树对土壤酶活性的改良效果更好;在5种不同植被模式中,土壤表层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均高于深层;(3)土壤微生物总数量排序为杨树>白丁香>五角枫>樟子松>荒地;在5种不同植被模式中,土壤表层土壤细菌含量、真菌含量、放线菌含量均高于深层;(4)该地区实验林场土壤的三种酶活性和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土壤微生物数量和三种酶活性之间存在一定线性相关关系;(5)说明要想提高酶的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应该更加关注土壤的有机质和氮、磷元素的变化。(6)综上所述,在实验林场中,人工种植杨树对土壤的修复效果较好,对土壤的影响最大。
康玲[4](2012)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与白桦倒木分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倒木是森林生态以及养分供补、生物多样性庇护和其它生态功能的重要因素。倒木中含有的营养物质,以不同的速率逐渐分解释放,在林地上发挥着类似施肥的长效功能,对于提高林地生产力、森林的伐后恢复以及林分的天然更新,均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对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中的兴安落叶松、白桦倒木分解、倒木养分含量及其倒木腐烂分解过程中的生态因子、生物多样性等内容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倒木腐朽等级的增加,倒木密度呈线性下降:(2)兴安落叶松倒木的分解周期大于白桦,即分解速率低于白桦倒木的分解速率;(3)兴安落叶松与白桦倒木中的C,N,P,K等养分含量差异显着,兴安落叶松倒木中的养分含量明显大于白桦倒木;(4)不同经营类型中,有机碳含量以原始林为对照,依次为原始林>渐伐林>皆伐林。白桦依次为原始林>渐伐林>皆伐林;原始林的兴安落叶松倒木中的全N含量都大于渐伐林和皆伐林,但各个类型之间N含量差异较小。白桦全N含量依次为原始林>渐伐林>皆伐林,差异较明显;兴安落叶松全P含量大小依次为原始林>皆伐林>渐伐林,白桦倒木中的全P含量在腐朽Ⅰ、Ⅱ等级时,皆伐林明显小于原始林和渐伐林,但从腐朽Ⅲ等级全P含量迅速增加,超过渐伐林,到腐朽V等级时,三个类型全P含量相差较小。说明皆伐林全P含量随腐朽等级变化较明显。兴安落叶松全K含量明显高于白桦,但两者各腐朽等级全K含量波动较大,与腐朽等级没有明显的相关性。(5)随着腐朽程度的增加,倒木附近土壤的表层温度逐渐降低,即越是腐朽和分解彻底的倒木,其附近的土壤温度就越低;其中,Ⅰ级到Ⅲ级间的降幅较大,Ⅲ级以后趋于平稳。(6)倒木腐朽等级决定着营腐生生物在其体内或生长在其周边的生物类型。
孟春,王俭[5](2010)在《非主要生长季节白桦人工林林隙内伐根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研究伐根对林隙内土壤呼吸的影响,在非主要生长季节,选择具有不同腐朽程度的白桦伐根的林隙,采用LI-8100型土壤CO2排放通量全自动测量系统,对林隙内土壤呼吸速率进行了测定。同时,对影响土壤呼吸的主要因素——土壤温度、湿度和有机质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有伐根林隙土壤呼吸速率高于无伐根林隙土壤呼吸速率;有伐根林隙土壤呼吸速率呈现以伐根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土壤呼吸速率以由高变低、再变高的规律变化;有伐根林隙随伐根腐朽程度的不同,土壤呼吸速率空间异质性变化梯度最大值降低;伐根的腐朽程度是影响有伐根林隙土壤呼吸速率的主要因素。
张利敏[6](2010)在《11个温带树种粗木质残体分解过程中碳动态及影响因子》文中认为粗木质残体(CWD)是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组成要素。虽然它因受森林类型、演替阶段、经营历史等因子的影响而变异性较大,但其在参与森林碳和养分循环、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CWD在森林地上凋落物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碳库;CWD分解释放出的CO2是其碳丢失的主要途径,是大气圈的重要碳源之一。地处气候变化敏感区的东北地区森林在全国和区域碳平衡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但其碳循环研究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其中CWD的贡献率以及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还不清楚。本文采用长期定位跟踪实测方法,综合研究温带森林中11个主要组成树种CWD分解过程中碳、氮以及结构性化学成分的动态,旨在比较揭示不同树种CWD分解过程中对森林碳循环的贡献及其控制机理。测定树种包括: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山杨(Populus davidiana)、紫椴(Tilia amurensis)、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色木槭(Acer mono)、春榆(Ulmus japonica)、红松(Pinus koraiensis,)、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和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主要开展了如下三方面的研究:(1)粗木质残体分解释放出的CO2通量(RCWD)的时空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08年和2009年5月—10月采用红外气体分析法测定4个水热状况不同的立地条件(红松人工林、硬阔叶林、蒙古栎林和林外空旷地)下11个树种的RCWD的时间动态及其对CWD温度(TCWD)和含水量(WCWD)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测定期间,11个树种RCWD的日动态多受TCWD驱动而表现为单峰曲线格局,其最高值出现在13:00—15:00时,明显滞后于气温(TA)的日变化。然而,在7月和8月RCWD对温度变化的响应不明显,呈现出无峰或多峰的口变化格局。各树种均表现为白昼RCWD平均值高于黑夜。RCWD与TCWD、TA有显着的相关关系(P<0.05),但与测定前两个小时的TA相关更紧密,说明RCWD对TA响应的滞后性。RCWD温度系数(Q10)随树种和季节而变化,波动在1.74(白桦)和4.20(蒙古栎)之间,并有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趋势。所有树种RCWD的季节变化基本上呈现一致的单峰曲线格局,高峰值均出现在温度最高的7—8月份,与TCWD的季节变化格局基本一致,而CWD含水量(WCWD)对其影响较小。RCWD的变异系数(CV)变化趋势与TCWD相反,随温度的升高CV值逐渐减小。将RCWD标准化成TCWD为15℃时(R15)比较发现,不同树种间R15差异显着(P<0.001),其中以白桦的平均R15最高,黄檗最低,前者是后者的4.93倍(2008)和6.04倍(2009)。总体上看,阔叶树种的R15明显高于针叶树种。基于质量的R15(R15/g)与WCWD呈显着正相关(r=0.76),但影响程度因树种而异。密度较小的软阔叶树种R15/g与WCWD拟合关系最好,而密度较大的硬阔叶树种和针叶树种则较弱。不同立地条件下RCWD对TCWD的响应显着不同(P<0.001),红松人工林和硬阔叶林RCWD对温度响应要好于蒙古栎林和林外空地,主要是不同立地条件下CWD的含水量不同导致。整个生长季粗木质残体分解释放出的CO2通量(RG)波动在2.59—20.94 gC·m-2.生长季-1之间,呈现与R15相似的变化规律。采用不同时间步长计算生长季通量,其结果差异显着。以日为时间步长拟合RCWD与TA的模型(R2=0.47)显着优于以生长季为时间步长拟合模型(R2=0.16)。以前者计算获得的RG比以后者计算获得的RG高出5.4%—69.9%。因此,粗木质残体分解碳释放累积量的估算时应该考虑RCWD温度敏感性随树种、时间以及时间步长而变化的特性。(2)粗木质残体分解的碳氮释放及其影响因子。在分解初期,所有树种CWD的碳浓度(Cc)没有明显变化(P>0.05),但其干重(M)、碳密度(Cd)、氮浓度(Nc)、氮密度(Nd)均随分解进程不同程度地减小,碳氮比(C/N)则增大,且树种间差异显着(P<0.001)。针叶树种的CWD分解速率显着地低于阔叶树种,其中白桦的4年CWD干重损失率(65%)约为兴安落叶松(22%)的3倍。径级大的CWD分解较慢。CWD分解与碳氮释放均与CWD的初始N含量呈正相关,而与初始C/N呈负相关。不同立地条件下M、Cc、Cd、Nc和Nd差异均不显着,且随分解进程的变化趋势相似。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分解初期的前3年中,CWD基本上是一个碳源和氮源。(3)粗木质残体的结构性成分及其与CO2释放的关系。11个树种CWD木质素和综纤维素含量差异显着(P<0.001)。软阔叶树种的木质素最低。木质素浓度与N浓度的比值(Lc/N)依次为:针叶树种>硬阔叶树种>软阔叶树种。经过3年的分解,大部分树种(除了紫椴和春榆)木质素浓度(Lc)略有增加,但变化不显着(P>0.05)。而木质素密度(Ld)和综纤维素密度(Hd)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小(P<0.05),软阔叶树种损失最多,针叶树种损失最少。所有树种Lc/N值均增大。经过3年的分解,除兴安落叶松、色木槭和水曲柳外,各树种R15出现了不同程度减小。总体看来,软阔叶树种R15减少了32.1%,而针叶树种R15增加了23.3%。同时,针叶树种的温度敏感性增强,阔叶树种则基本保持不变。R15与综纤维素浓度(Hc)成正相关关系,与Lc和Lc/N呈明显负相父,R15变化与各结构性成分变化之间没有相关关系。结构性成分对Q10影响不大。本研究结果表明,在CWD分解初期,结构性成分的变化不是导致RCWD变化的主要因素。CWD分解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深入理解CWD分解过程及其控制因子需要长期的测定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尤其是开展微生物生态学方面的研究。
孟春,王立海,王俭[7](2009)在《人工林白桦伐根腐朽程度对林隙内土壤温度的影响》文中认为通过对不同腐朽程度人工林白桦(Betula platyphylla)伐根林隙内土壤温度的测定,研究了伐根对林隙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林隙土壤表面温度呈现不同的变异情况,但与伐根无关;有伐根林隙随伐根腐朽程度的加剧,土壤表面下10cm处温度差异性增加;未腐朽和初步腐朽伐根林隙土壤表面下10cm处温度变化趋势---伐根处温度较低,周围温度较高,温度变化梯度最大值发生在伐根南、北侧;严重腐朽伐根林隙伐根处土壤表面下10cm温度较高,且伐根周围温度变化梯度最大。
郑关关[8](2009)在《灵石山常绿次生林木质残体的组成、碳储量及其分解》文中研究说明粗木质残体(CWD)通常包括直径大于2.5 cm的枯立木、倒地尚未分解和处于分解中的树干、大树枝及其树桩和粗根。倒木、枯立木交错横生,枯枝落叶层深厚肥沃,为腐生、兼性寄生等不同生态习性的种群提供了优越的生长发育条件。粗死木质残体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组成要素,它通过其物理的和生物的作用影响系统内外相关的生物和非生物过程,在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本研究中,对灵石山常绿次生林中粗木质物残体的组成种类(枯立木、倒木、根桩和大枝)、碳储量对海拔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87m海拔次生林中,由于人为干扰严重,无倒木类型。从低海拔187m到高海拔842m次生林,最大贮量为104.10 t·hm-2,最小贮量为7.41 t·hm-2,最小贮量与于武夷山甜楮林相当,最大贮量略高于哀牢山的常绿阔叶林及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这与所属地域、森林类型、气候带等有关。随着海拔的变化粗死木质物残体的贮量先是呈上升趋势,到362m海拔次生林出现高峰,而后粗死木质物残体的贮量开始显着的下降,到达442m海拔次生林时又呈缓慢下降趋势。(2)过去在进行全球森林凋落物碳储量估测时,由于没有包括CWD,从而低估了全球森林凋落物的碳储量。本研究中灵石山常绿次生林粗木质残体碳贮量远低于世界森林CWD碳储量的平均值,这与该地气候温暖湿润而有利于促进粗木质残体的分解有关。碳储量随海拔变化的趋势基本与粗死木贮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倒木的碳储量随海拔变化的趋势可以表征不同类型粗死木质物残体总碳储量对海拔高度的响应的变化趋势。(3)采用网袋法,对不同分解等级的粗木质残体、不同径级的粗木质残体、凋落物的分解进行1 a的动态观测研究,同时对它们的重量变化过程进行定量化,建立动态模型分析其动态特征并进行半衰期预测。结果表明,在分解中发现,对于不同处理的粗木质残体和凋落物,在分解90-152d内处于分解高峰期。处于不同分解等级I、Ⅱ、Ⅲ、Ⅳ、Ⅴ的粗木质残体的年残留比重分别为47.90%、58.68%、33.47%、60.50%和71.37%。不同分解等级的粗木质残体分解的失重率排序为:Ⅲ>Ⅰ>Ⅱ>Ⅳ>Ⅴ。5种分解等级粗木质残体分解95%所需时间(分解周期)分别为3.499a、4.637a、2.348a、6.774a、9.769a,分解周期大小顺序为:Ⅴ>Ⅳ>Ⅱ>Ⅰ>Ⅲ,分解速率为:Ⅲ>Ⅰ>Ⅱ>Ⅳ>Ⅴ,这说明粗木质残体在分解的过程中,从分解等级Ⅰ到分解等级Ⅱ,分解速率有所下降,到分解等级Ⅲ,分解速率大幅度提高,从分解等级Ⅲ到分解等级Ⅳ,分解速率急速下降,也低于分解等级Ⅱ的分解速率,到分解等级Ⅴ,粗木质残体的分解速率是最缓慢的。试验设置接地面积大致相同,不同径级的粗木质残体分解情况也不尽相同。径级1(5-10cm)、径级2(10-20cm)、径级3(20-30cm)粗木质残体年分解率分别为24.13%、20.17%和28.10%。3种径级粗木质残体分解的年失重率排序为:径级3>径级1>径级2。不同径级的粗木质残体分解95%所需时间(分解周期)分别为11.662a、12.027a、7.412a,分解周期大小顺序:径级2>径级1>径级3,分解速率为:径级3>径级1>径级2。在实验中发现,径级1和径级2的分解指数k值很接近,说明该地区的粗木质残体在径级范围5-20cm中,分解速率与径级大小没有显着关系,但径级超过20cm的粗木质残体,随着径级的增加,k值也增加,在已假设每个径级的粗木质残体的接地面积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可以认为粗木质残体在分解过程中,当超过一定的径级时(>20cm),径级越大,分解的速率越大,分解速率与其直径成负相关关系。在分解过程中,凋落叶、凋落枝的分解情况也不相同。凋落枝、凋落叶的年失重率为34.60%和45.12%,叶大于枝,凋落物分解95%的周转期,凋落枝需要6.167a,凋落叶需要5.842a,分解周期大小顺序:凋落枝>凋落叶,分解速率为:凋落叶>凋落枝,说明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叶的分解速率大于枝的分解速率。(4)对粗木质残体、凋落物在分解过程中6种主要养分元素的含量、释放量等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分解初期,不同分解等级粗木质残体6种主要元素的总含量分别为592.409 g.kg-1、561.550 g.kg-1、509.273 g.kg-1、504.270 g.kg-1、477.146 g.kg-1,经过一年的分解释放、降水淋溶和活有机体的分解释放或富集之后,分别剩下288.300 g.kg-1、275.015 g.kg-1、274.647 g.kg-1、268.075 g.kg-1、239.124 g.kg-1。主要元素丢失比例分别为51.33%、51.03%、46.07%、46.81%、49.88%。不同分解等级粗木质残体中6种主要元素含量的大小顺序为:等级Ⅰ,有机碳> K > Ca> Mg> N> P;等级Ⅱ,有机碳> N > Ca > Mg> K> P;等级Ⅲ,有机碳> K > Ca > N> Mg> P;等级Ⅳ,有机碳> N> Ca > K> Mg > P;等级Ⅴ,有机碳> N> K> Ca > Mg> P。经过一年的分解后,6中主要元素的含量的大小顺序为:等级Ⅰ,有机碳> N> K> Ca> Mg > P;等级Ⅱ,有机碳> N> K>Ca > Mg> P;等级Ⅲ,有机碳> N> K > Ca > Mg > P;等级Ⅳ,有机碳> N> Ca> K> Mg> P;等级Ⅴ,有机碳> N> K> Ca> Mg> P。在分解初期,不同径级粗木质残体6种主要元素的含量分别为629.660 g.kg-1、756.572 g.kg-1、764.344 g.kg-1,经过一年的分解后,分别剩下321.911 g.kg-1、327.507 g.kg-1、321.173 g.kg-1。主要元素丢失比例分别为48.88 %、56.71 %、57.98%。在投放初期,不同径级的粗木质残体中6中主要元素的含量的大小顺序为:径级1,有机碳> K> Ca> Mg > N > P;径级2,有机碳> K> Mg > Ca> N>P;径级3,有机碳> K > Mg >Ca> N> P。一年后,6中主要元素的含量的大小顺序为:径级1,有机碳> K > N > Ca> Mg> P;径级2,有机碳> N> K>Ca > Mg> P;径级3,有机碳> K> N> Ca> Mg> P。在分解初期,凋落枝、叶中6种主要元素的总含量分别为486.249g.kg-1、555.382 g.kg-1,经过一年的分解,分别剩下228.743 g.kg-1、279.485 g.kg-1。主要元素丢失比例分别为52.96%、49.68 %。在投放初期,凋落枝中6中主要元素的含量的大小顺序为:有机碳> N > K> Ca> Mg >P;凋落叶中6中主要元素的含量的大小顺序为:有机碳> N>K> Ca > Mg> P。一年后,凋落枝中6中主要元素的含量的大小顺序为:有机碳> N> Ca>K > P> Mg;凋落叶中6中主要元素的含量的大小顺序为:有机碳> N> Ca > K > P> Mg。
孟春[9](2009)在《择伐对林地土壤呼吸影响若干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壤呼吸是指土壤释放CO2的过程,由3个生物学过程(土壤微生物呼吸、根呼吸、土壤动物呼吸)和1个非生物学过程(含碳矿物质的化学氧化作用)组成,是大气CO2的重要来源。森林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态变化将对全球C平衡产生深远的影响。森林作业使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发生变化,或者使土地利用发生变化,从而导致CO2释放量的变化,因此,研究森林采伐作业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LI8100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全自动测量系统,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对土壤温度昼夜变化的响应、择伐后土壤呼吸速率对土壤温度和湿度的相应特点、伐根对林隙土壤呼吸的影响、择伐后林地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以上研究均属首次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归纳如下:(1)对白桦、胡桃楸、水曲柳、樟子松和落叶松五种人工林林地土壤呼吸速率昼夜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土壤呼吸速率存在显着的时间异质性。在观测期内,五种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昼夜变化呈现出昼高夜低的现象,且昼间峰值只出现一次,具有单峰特点。五种人工林分土壤呼吸速率变化对地表温度和地表下10cm处温度变化呈现非同一路径现象,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相对于地表温度变化表现出滞后性,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相对于地表下10cm处温度的变化表现出超前性。地表下10cm处温度是影响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观测季节内,昼夜内5中人工林出现土壤呼吸速率均值有2个时间区域。(2)对小兴安岭地区典型针阔混交林择伐后林地土壤呼吸速率对土壤温湿度变化的研究表明,择伐未造成土壤温度的显着差异,但择伐使土壤呼吸速率对土壤温度的敏感性发生变化。择伐后林地Q10值高于未采伐林地,土壤呼吸速率对土壤温度的响应略高于未采伐林地,这一现象是3个土壤分室呼吸对土壤温度响应的综合作用的结果。枯枝落叶层呼吸速率对土壤温度的敏感性较差,根呼吸速率和矿质土壤层呼吸速率对土壤温度的敏感性较高。较高强度(60%、71%)的择伐使土壤呼吸速率对土壤温度具有高的敏感性。择伐并未造成土壤湿度的显着差异,土壤呼吸对土壤湿度的响应较弱,土壤湿度不是影响择伐后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决定因子。(3)对白桦人工林内林隙内伐根对林隙内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表明,伐根对林隙内林地呼吸作用的影响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存在,它影响了林隙内土壤呼吸速率的大小和水平空间分布。有伐根林隙土壤呼吸速率高于无伐根林隙土壤呼吸速率,伐根表面的腐朽程度是影响有伐根林隙土壤呼吸速率的主要因素。有伐根林隙土壤呼吸速率相对于无伐根林隙土壤呼吸速率呈现出以伐根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土壤呼吸速率由高变低、再变高的变化规律。有伐根林隙随伐根腐朽程度的增加,土壤呼吸速率水平空间异质性变化梯度最大值降低。(4)对小兴安岭地区典型针阔混交林择伐后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择伐作业后,土壤呼吸速率呈现规律性的季节变化,林地表面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和湿度有着较好的相关性,土壤温度和湿度共同解释了林地表面土壤呼吸速率的68.10%~98.9%。枯枝落叶层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相关性较差,土壤温度和湿度共同解释了枯枝落叶层呼吸速率的12.60%~89.80%。根系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相关性较好,土壤温度和湿度共同解释了根系呼吸速率的55.80%~96.70%。矿质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相关性较高,土壤温度和湿度共同解释了矿质土壤呼吸速率的40.30%~99.50%。(5)对小兴安岭地区典型针阔混交林择伐后林地土壤呼吸速率年际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择伐作业使林地土壤呼吸速率年平均值增加。择伐作业使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发生了变化。林地有机质含量是土壤呼吸速率年平均值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对林地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采伐强度对林地土壤呼吸速率年均值的影响不同,采伐强度与林地土壤呼吸速率年均值存在显着的二次相关关系。择伐作业造成了林地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土壤温度和湿度成为土壤各组分呼吸速率年平均值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枯枝落叶层呼吸速率年平均值在观测期内逐年增加,使枯枝落叶层成为碳源。枯枝落叶层呼吸速率均值与采伐强度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在观测期内,中等强度择伐产生较大的枯枝落叶层呼吸速率均值,小强度和较大强度择伐时,枯枝落叶层呼吸速率均值较小。根系呼吸速率年平均值的变化对采伐强度的响应较复杂。根系呼吸速率均值与采伐强度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在观测期内,较小的择伐强度产生较小的枯枝落叶层呼吸速率均值,小强度、中等强度和较大强度的择伐,产生较大的根系呼吸速率均值。矿质土壤呼吸速率年平均值对采伐强度响应较弱,对林地土壤呼吸速率变化影响不大。
郑关关,洪伟,吴承祯,王英姿,范海兰,陈灿,李键[10](2009)在《灵石山常绿次生林不同海拔CWD贮量特征》文中指出通过对灵石山常绿次生林中粗木质物残体(CWD)的组成种类(枯立木、倒木、根桩和大枝)及其贮量对海拔的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灵石山常绿次生林CWD贮量最高为104.10 t.hm-2,在海拔187 m的次生林中,由于人为干扰严重,无倒木类型。倒木和枯立木对次生林CWD贮量影响较大,在非CWD中小枝所占比例较大。
二、试述粗木质残体及伐根分解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述粗木质残体及伐根分解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亚热带典型树种分解初期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粗木质残体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1.2 森林中倒木的研究意义 |
1.3 森林中倒木分解的研究进展 |
1.3.1 倒木分解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研究进展 |
1.3.2 倒木分解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研究进展 |
2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2.1 立题依据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3 天童山倒木分解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3.1 研究地区与材料方法 |
3.1.1 研究区概况 |
3.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1.3 主要分析方法 |
3.2 天童山倒木分解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3.2.1 倒木分解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2 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特征 |
3.2.3 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及树皮基本性质的相关分析 |
3.2.4 倒木置换分解对土壤理化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结论与展望 |
4. 普陀山倒木分解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4.1 研究地区与材料方法 |
4.1.1 研究区概况 |
4.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4.1.3 主要分析方法 |
4.2 普陀山倒木分解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 |
4.2.1 倒木分解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2.2 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特征 |
4.2.3 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及树皮基本性质的相关分析 |
4.2.4 置换树种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比较 |
4.3 讨论 |
4.4 结论与展望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2)马尾松人工林采伐剩余物生物量及养分贮量(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研究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马尾松采伐剩余物生物量 |
2.1.1 采伐剩余物各组分生物量 |
2.1.2 伐根各组分生物量与伐桩直径的相关关系 |
2.2 马尾松采伐剩余物的养分含量 |
2.3 马尾松采伐剩余物的养分贮量 |
3 讨论 |
(3)樟子松固沙林采伐迹地植被恢复土壤生物活性及土壤肥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选题依据 |
1.2 采伐迹地植被恢复概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2 水文概况 |
2.3 土壤概况 |
2.4 标准地设置 |
2.5 林下物种调查 |
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土壤含水率分析方法 |
3.2.2 土壤养分含量分析方法 |
3.2.3 土壤酶活性分析方法 |
3.2.4 土壤微生物数量分析方法 |
3.3 数据处理方法与技术路线 |
4 结果分析 |
4.1 土壤含水率特征分析 |
4.1.1 土壤含水率季节性变化分析 |
4.1.2 土壤含水率垂直性变化分析 |
4.1.3 小结 |
4.2 土壤理化性状特征 |
4.2.1 土壤理化性状分析 |
4.2.2 各养分相关性分析 |
4.2.3 小结 |
4.3 土壤酶活性特征分析 |
4.3.1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季节动态变化分析 |
4.3.2 土壤脲酶活性的季节动态变化分析 |
4.3.3 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季节动态变化分析 |
4.3.4 土壤酶活性垂直变化分析 |
4.3.5 小结 |
4.4 土壤微生物特征分析 |
4.4.1 土壤细菌数量的季节动态变化分析 |
4.4.2 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季节动态变化分析 |
4.4.3 土壤真菌数量的季节动态变化分析 |
4.4.4 土壤微生物总量的季节动态变化分析 |
4.4.5 土壤微生物量的垂直方向变化分析 |
4.4.6 小结 |
4.5 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之间关系 |
4.5.1 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分析 |
4.5.2 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回归性分析 |
4.5.3 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回归分析 |
4.5.4 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回归分析 |
4.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与白桦倒木分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倒木的来源与形成方式 |
1.2.2 倒木的贮量 |
1.2.3 倒木的养分 |
1.2.4 倒木的分解 |
1.2.5 倒木分解与动物、微生物的相互关系 |
1.2.6 倒木对碳的贮存和释放 |
1.2.7 倒木的水文功能 |
1.2.8 倒木促进森林更新 |
1.2.9 倒木维持森林生物多样性 |
1.3 发展趋势 |
2 研究区域概况 |
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地设置及调查、取样 |
3.2.2 倒木腐烂等级划分标准 |
3.2.3 倒木密度测定 |
3.2.4 倒木营养元素测定 |
3.2.5 分解模型选择 |
3.2.6 倒木上植物测量 |
3.2.7 倒木上动物测量 |
3.3 技术路线 |
4 结果分析 |
4.1 倒木分解动态 |
4.1.1 倒木密度随不同腐朽等级的变化 |
4.1.2 倒木密度与分解时间的关系 |
4.2 倒木养分含量 |
4.2.1 不同林型倒木的养分含量分析 |
4.2.2 不同采伐类型中倒木有机C含量分析 |
4.2.3 不同采伐类型中倒木N含量分析 |
4.2.4 不同采伐类型中倒木P含量分析 |
4.2.5 不同采伐类型中倒木K含量分析 |
4.3 倒木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4.4 不同腐朽程度倒木对附生生物的影响 |
4.4.1 昆虫对倒木分解的影响 |
4.4.2 植物对倒木分解的影响 |
4.4.3 植物更新对倒木分解的影响 |
5 讨论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非主要生长季节白桦人工林林隙内伐根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样地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林隙的选取 |
2.2 土壤呼吸速率的测定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伐根腐朽程度及伐根表面呼吸速率 |
3.2 土壤呼吸速率均值 |
3.3 土壤呼吸速率空间分布特点 |
3.4 土壤呼吸速率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 |
4 结论 |
(6)11个温带树种粗木质残体分解过程中碳动态及影响因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 粗木质残体定义及分类 |
1.2.1 粗木质残体定义 |
1.2.2 粗木质残体分类 |
1.3 粗木质残体分解 |
1.3.1 粗木质残体分解速率 |
1.3.2 影响粗木质残体分解的主要因素 |
1.3.3 研究分解的方法 |
1.3.4 呼吸 |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
2 试验方法和试验设计 |
2.1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
2.2 研究样地概况 |
2.3 试验设计 |
2.4 粗木质残体呼吸的测定 |
2.5 粗木质残体物理性质的测定 |
2.6 粗木质残体化学成分测定 |
2.7 数据分析 |
3 粗木质残体呼吸的日变化 |
3.1 引言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验设计 |
3.2.2 粗木质残体呼吸和温度的测定 |
3.2.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3.1 粗木质残体呼吸的日变化动态 |
3.3.2 不同树种粗木质残体呼吸比较 |
3.3.3 粗木质残体呼吸与温度的关系 |
3.4 讨论 |
3.4.1 粗木质残体呼吸的口变化格局 |
3.4.2 粗木质残体呼吸与温度之间关系的时间动态 |
3.5 本章小结 |
4 粗木质残体呼吸的季节变化及生长季通量 |
4.1 引言 |
4.2 试验方法 |
4.2.1 试验设计 |
4.2.2 粗木质残体呼吸、温度和含水量的测定 |
4.2.3 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3.1 粗木质残体呼吸的季节动态格局 |
4.3.2 粗木质残体呼吸对温度的响应 |
4.3.3 粗木质残体呼吸的树种间差异与变化 |
4.3.4 粗木质残体呼吸与含水量关系 |
4.3.5 粗木质残体呼吸与比面积的关系 |
4.3.6 生长季通量的比较 |
4.4 讨论 |
4.4.1 生长季粗木质残体呼吸、温度和含水量的变化 |
4.4.2 不同年份粗木质残体呼吸的变化 |
4.4.3 粗木质残体呼吸与温度之间关系 |
4.4.4 粗木质残体呼吸与含水量之间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5 粗木质残体分解及碳氮释放 |
5.1 引言 |
5.2 试验方法 |
5.2.1 试验设计 |
5.2.2 数据统计 |
5.3 结果 |
5.3.1 不同树种粗木质残体C、N释放 |
5.3.2 不同立地条件下粗木质残体的C、N动态 |
5.3.3 粗木质残体的C/N动态 |
5.3.4 影响粗木质残体C、N动态的因素 |
5.4 讨论 |
5.4.1 树种间粗木质残体分解过程中的C、N动态差异 |
5.4.2 粗木质残体分解过程中的C、N释放及影响因素 |
5.5 本章小结 |
6 粗木质残体结构性成分和呼吸速率的变化 |
6.1 引言 |
6.2 试验方法 |
6.2.1 试验设计 |
6.2.2 数据处理 |
6.3 结果 |
6.3.1 粗木质残体结构性成分的变化 |
6.3.2 粗木质残体呼吸速率的变化 |
6.3.3 粗木质残体呼吸的影响因子 |
6.4 讨论 |
6.4.1 树种间粗木质残体分解过程中结构性成分动态差异 |
6.4.2 粗木质残体呼吸速率的树种间差异及其与结构性组分的关系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人工林白桦伐根腐朽程度对林隙内土壤温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地概况 |
1.2 试验方法 |
1.2.1 林隙的选取 |
1.2.2 土壤温度的测定 |
1.2.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土壤表面和土壤表面下10 cm处温度变异性 |
2.2 土壤表面下10 cm处温度变化趋势 |
3 结论与讨论 |
(8)灵石山常绿次生林木质残体的组成、碳储量及其分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综述 |
1.2 立项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野外调查区域概况 |
2.2 分解区域概况 |
3 研究方法 |
3.1 粗木质残体现存量调查 |
3.2 粗木质残体碳储量估算 |
3.3 粗木质残体、凋落物分解 |
3.4 粗木质残体、凋落物的碳和养分分析 |
4 结果 |
4.1 常绿次生林粗木质残体贮量对海拔的响应 |
4.2 常绿次生林粗木质残体碳储量对海拔的响应 |
4.2.1 粗木质残体总碳储量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 |
4.2.2 不同类型粗木质残体碳储量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 |
4.3 常绿次生林粗木质残体、凋落物分解动态 |
4.3.1 粗木质残体、凋落物干物质失重量 |
4.3.2 粗木质残体、凋落物速率模型 |
4.4 常绿次生林粗木质残体、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养分释放规律 |
4.4.1 粗木质残体、凋落物主要营养元素的含量 |
4.4.2 粗木质残体、凋落物主要营养元素的释放量变化规律 |
5 讨论 |
5.1 常绿次生林粗木质残体贮量对海拔的响应 |
5.2 常绿次生林粗木质残体碳储量对海拔的响应 |
5.3 常绿次生林粗木质残体、凋落物分解 |
5.4 常绿次生林粗木质残体、凋落物分解养分动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择伐对林地土壤呼吸影响若干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意义 |
1.3 土壤呼吸的含义 |
1.4 土壤呼吸测定方法 |
1.4.1 间接法 |
1.4.2 直接法 |
1.5 土壤呼吸各组分的区分方法 |
1.5.1 成分综合法 |
1.5.2 根去除比较法 |
1.5.3 根生物量外推法 |
1.5.4 同位素标记法 |
1.6 土壤呼吸的主要影响因素 |
1.6.1 非生物因子 |
1.6.2 生物因子 |
1.7 森林采伐作业对林地土壤呼吸的影响 |
1.7.1 皆伐作业对林地土壤呼吸的影响 |
1.7.2 择伐作业对林地土壤呼吸的影响 |
1.8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2 五种人工林非主要生长季节土壤呼吸对土壤温度昼夜变化的响应 |
2.1 研究样地与研究方法 |
2.1.1 样地概况 |
2.1.2 土壤呼吸及土壤温度和湿度观测方法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昼夜变化 |
2.2.2 土壤呼吸速率昼夜变化对温度的响应特点 |
2.3 讨论 |
2.3.1 土壤呼吸的昼夜变化特点 |
2.3.2 土壤呼吸速率的温度响应特点 |
2.3.3 土壤呼吸均值 |
2.4 本章小结 |
3 择伐后林地土壤呼吸对土壤温度和湿度变化的响应 |
3.1 研究样地与研究方法 |
3.1.1 研究样地概况 |
3.1.2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土壤呼吸速率对温度的响应 |
3.2.2 土壤呼吸速率对土壤湿度的响应 |
3.3 讨论 |
3.3.1 土壤呼吸速率对土壤温度的响应 |
3.3.2 土壤呼吸速率对土壤湿度的响应 |
3.4 本章小结 |
4 伐根对林隙内土壤呼吸的影响 |
4.1 研究样地与研究方法 |
4.1.1 研究样地概况 |
4.1.2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伐根的腐朽过程及伐根表面呼吸速率 |
4.2.2 土壤呼吸速率及水平分布特征 |
4.2.3 土壤温度及水平分布特征 |
4.2.4 伐根腐朽程度与林隙内土壤呼吸速率的关系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择伐后林地土壤呼吸季节变化 |
5.1 研究样地与研究方法 |
5.1.1 研究样地概况 |
5.1.2 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样方内土壤温度(T)和湿度(W)及土壤呼吸速率(R_s)的季节动态 |
5.2.2 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和湿度之间的统计模型 |
5.2.3 土壤各组分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和湿度之间的统计模型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择伐后林地土壤呼吸速率生长季年际变化 |
6.1 研究样地与研究方法 |
6.1.1 研究样地概况 |
6.1.2 研究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土壤呼吸速率年际变化 |
6.2.2 土壤各组分呼吸速率年际变化 |
6.3 讨论 |
6.3.1 土壤呼吸速率年际变化 |
6.3.2 土壤各组分呼吸速率年际变化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灵石山常绿次生林不同海拔CWD贮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概况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CWD贮量对海拔的响应 |
3.2 不同类型CWD贮量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 |
3.2.1 枯立木贮量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 |
3.2.2 倒木贮量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 |
3.2.3 根桩贮量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 |
3.2.4 大枝贮量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 |
4 结论与讨论 |
四、试述粗木质残体及伐根分解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亚热带典型树种分解初期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机制[D]. 王越.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2]马尾松人工林采伐剩余物生物量及养分贮量[J]. 李华,郑路,李朝英,卢立华,明安刚,农友,孙冬婧. 生态学杂志, 2018(03)
- [3]樟子松固沙林采伐迹地植被恢复土壤生物活性及土壤肥力的研究[D]. 于新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6(05)
- [4]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与白桦倒木分解研究[D]. 康玲.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8)
- [5]非主要生长季节白桦人工林林隙内伐根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J]. 孟春,王俭.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11)
- [6]11个温带树种粗木质残体分解过程中碳动态及影响因子[D]. 张利敏. 东北林业大学, 2010(12)
- [7]人工林白桦伐根腐朽程度对林隙内土壤温度的影响[J]. 孟春,王立海,王俭.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09)
- [8]灵石山常绿次生林木质残体的组成、碳储量及其分解[D]. 郑关关. 福建农林大学, 2009(12)
- [9]择伐对林地土壤呼吸影响若干问题的研究[D]. 孟春. 东北林业大学, 2009(10)
- [10]灵石山常绿次生林不同海拔CWD贮量特征[J]. 郑关关,洪伟,吴承祯,王英姿,范海兰,陈灿,李键.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