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早期识别及相关因素解析

产后出血的早期识别及相关因素解析

(南丹县人民医院;广西河池547200)

【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早期识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治325例产妇,组织产后出血因素的研究小组,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分析产妇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在325例产妇中,60例出现产后出血,出血率为18.46%,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可知:子宫收缩乏力、胎盘粘连、前置胎盘,以及剖宫产等均为产后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结论:在产后出血中,子宫收缩乏力、胎盘粘连、剖宫产等均属于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要想有效减少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应该对相关因素进行早期识别,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产妇产后恢复效果。

【关键词】产后出血;相关因素;早期识别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24-0279-02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可以为早期识别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选取325例产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产科中,随机抽取325例产妇,以此作为研究对象,确诊为产后出血的产妇60例。年龄23-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5±7.2)岁,初产妇41例,经产妇19例;阴道分娩18例,剖宫产42例,在60例产妇中,产后出血发生在胎儿娩之后的2h内为50例,10例出现在娩出2-24h之内;40例产妇的出血量在500-1000ml之间,11例产妇出血量为1000-2000ml,9例产妇的出血量超过2000ml。

1.2方法

在我院产科中,选择工作经验超过10年的护理人员,组织产后出血因素的研究小组,回顾性分析全部的研究对象,在临床资料方面,主要包含患者的年龄、孕产史、妊娠期间合并症、分娩方式、胎盘因素、贫血、凝血功能等诸多指标,在此基础上,分析产妇产后出血的有关影响因素。

1.3产后出血量检测

阴道分娩:第一种是容积法,当胎儿娩出之后,将取血容器放在产妇的臀部,在产后2h取出,检测产妇的出血量。第二种是称质量法:在产妇分娩之后,称量敷料,计算与产前敷料的质量差,算出产出的出血量,采用称质量法得出产妇的出血量,二者相加就是产后24h的出血量。对于剖宫产:需要切开子宫壁,收集羊水,通过负压瓶收集血,应用取量杯得到出血量

1.4统计学处理

在本研究中,组间数据的统计处理均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通过x2,统计OR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引起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产后出血产妇的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一共收治325例产妇,60例产妇出现了产后出血,对产妇产后出血的诸多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分析结果见表1。

表1比较产妇产后出血的一般资料

2.2产后出血的有关危险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关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粘连、前置胎盘、剖宫产,以及巨大儿的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分析,详情见表2。

表2分析产后出血产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

3讨论

在产科临床治疗中,产后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其危险系数比较大,一般出现于分娩后2h。如果产妇的产后出血问题未能得到及时控制,很容易造成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还会引起急性肾衰竭,严重威胁着产妇的生命[1]。根据我国孕产妇病死的相关调查研究可知,在孕产妇的死亡病例中,产后出血的原因是主要因素。通过产后出血的有关危险因素的分析,有助于早期识别相应的出血因素,进而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根据相关研究得知,在产妇产后出血方面,子宫收缩乏力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在本次研究中,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在325例产妇中,40例产妇出现了子宫收缩乏力,60例出现产后出血,通过单因素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都说明了子宫收缩乏力能够直接造成产后出血。要想有效预防宫收缩乏力造成的产后出血,应该对宫收缩乏力的产妇提供宫缩剂来预防产后出血。在胎儿前肩娩出之后,及时静滴宿宫素,对于有高危因素如巨大儿、多胎妊娠、前置胎盘等无药物使用禁忌者预防性使用马来酸麦角新碱子宫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墨非氏管),可明显减少出血量。另外,胎盘因素也会导致产后出血,在本次研究中,由于胎盘粘连、以及前置胎盘都为是产后出血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这三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与子宫炎性、药物刺激,以及机械损伤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2]。若产妇经历的人工流产次数越多,因为胎盘因素造成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就会越高,在我国的人工流产手术中,主要采用负压吸引方式,由于机械操作,会使子宫基底层、子宫内膜受到相应的损伤,若多次刮宫,很容易在再次妊娠时,出现子宫内膜发育不良的情况,进而出现胎盘粘连的情况。由此可见,要想减小胎盘因素造成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应该对孕产妇进行产前宣教,尽量避免人流,以此来减少胎盘粘连的发生率。对合并胎盘滞留患者进行人工分离处理时,当胎儿娩出之后,要及时查看胎盘的完整性。若产妇胎盘前置,应该及时采取产后出血治疗措施,在术前,要明确胎盘、子宫的情况,进而科学实施手术。由于巨大儿的影响,在第1产程以及第2产程中,会延长时间,对产妇造成引道损伤,这是转剖宫产的重要原因[3]。所以,在孕期中,应做好宣教工作,对产妇进行营养指导,控制产妇的孕期体重,对孕期的合并症要全面筛查,进而降低产后出血量。在相关研究中,都之处剖宫产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具有密切联系,所以,要明确剖宫产指征,减少剖宫产,这对产妇产后出血的有效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产妇产后出血方面,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粘连、前置胎盘、巨大儿,以及剖宫产等,通过宫缩乏力的有效防范,扩大孕期宣教,全面落实计划生育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小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艳鸿.产后出血的早期识别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1):133-134.

[2]张丽,杨鲜.产后出血的早期识别及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04):487-489.

[3]王小娟,谭红专,周书进,等.湖南省浏阳市产妇产后出血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9(2):151-156.

标签:;  ;  ;  

产后出血的早期识别及相关因素解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