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构式语法的双及物构式研究

基于构式语法的双及物构式研究

论文摘要

Goldberg认为双及物构式与概念结构:施事角色,受事角色和接受者角色直接相关。该概念结构在语法结构上可以表示为“主语谓语动词直接宾语间接宾语”。主语与施事角色对应,直接宾语与受事角色对应,间接宾语与接受者角色对应。双及物结构的中心意义是指发生在一个自愿的施事和一个自愿的受事之间的转移。基于构式语法,双及物构式本身具有独立于其组成成分,尤其是动词意义之外的转移意义。一些分事件的转移意义是通过中心转移意义的转喻扩展机制获得的。构式可以整合进入该构式的动词,将构式的论元结构赋予动词。为了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双及物构式的习得情况,本文提出了三个研究问题:(1)双及物构式的习得是否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接受先前不好理解的双及物小句?(2)当双及物小句中出现新谓语动词时,双及物构式意义的教授与习得是否有助于英语学习者识解双及物小句的典型意义?(3)英语学习者习得双及物构式与谓语动词的互动关系后,是否可以解决动词配价改变问题?基于以上研究问题,研究者设计了三项任务。第一项为语法判断,目的在于了解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双及物结构的习得情况。第二项任务由20个双及物小句组成,其谓语动词都是受试者完全不了解的,以检测受试者对20个小句的识解情况。任务三建立在任务一基础之上,目的在于检测受试者能否自己解决谓语动词配价问题。受试者是由来自济宁市任城一中高一年级的两个班级。所得的原始数据经过Excel处理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控制组在判断双及物小句语法合理性方面有很大的困难。实验组在习得这种结构后表现良好。与前测相比,实验组进步明显。该现象说明了讲授双击物构式在实际二语教学环境中的可行性。从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对比得出,在语法教学中有必要教授双及物构式。(2)在习得谓语动词与双及物构式的整合关系后,与控制组相比,实验组在识解新的谓语动词方面表现更好。(3)与实验组相比,控制组不能解决正确地动词配价改变问题。语感,以前的知识和猜测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因此,谓语动词与双及物构式的整合关系为英语教师和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简便可行的解决方法。本研究对双及物构式的教学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首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弱化传统上对语法术语的强调,借助构式语法,告诉学生构式的整体意义更简便易行。其次,应考虑学习者不同的语言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再者,英语学习者一旦意识到构式意义的存在,就可避免一些错误观点,如:表达式的句法及语义仅是由主要动词及其他组成部分而决定的。

论文目录

  •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Problems
  • 1.2 Rationale of Selecting the Problems
  • 1.3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4 Thesis Framework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Structural Linguistics View on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
  • 2.2 Functional Grammrar View on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
  • 2.3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View on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
  • 2.4 Cognitive Grammar View on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
  • 2.5 Summary
  • Chapter Three The Research
  • 3.1 Research Questions
  • 3.2 The Research Design
  • 3.2.1 Sample Selections
  • 3.2.2 Pre-test
  • 3.2.3 Experimental Process
  • Chapter Four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Results
  • 4.1 Results Concerning Test One
  • 4.2 Results Concerning Test Two
  • 4.3 Results Concerning Test Three
  • 4.4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Reflections on the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 5.3 Limitations and Issues for Future Research
  • 5.4 Concluding Remarks
  • Reference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神经网络的中文谓语动词识别研究[J]. 数据采集与处理 2020(03)
    • [2].关于谓语动词正确形式的解题思路及技巧点拨[J]. 中学生英语 2020(20)
    • [3].妙用“六步法”,轻松破解高考谓语动词考点[J]. 教学考试 2020(39)
    • [4].浅析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的用法[J]. 祖国 2018(24)
    • [5].试谈主谓语的一致关系[J]. 课程教育研究 2014(13)
    • [6].主谓一致语法小结[J]. 英语画刊(高级版) 2016(11)
    • [7].语法填空题探究[J]. 高中生学习(学法指导) 2016(11)
    • [8].高频考点点拨[J]. 初中生 2017(06)
    • [9].你问我答[J]. 英语画刊(高级版) 2017(02)
    • [10].职高英语写作浅谈[J]. 考试周刊 2017(10)
    • [11].主谓一致考点剖析与高分技巧[J]. 试题与研究 2017(03)
    • [12].中考常见词汇错误类型分析[J]. 新高考(升学考试) 2017(02)
    • [13].Unit 8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J]. 时代英语(初中) 2017(01)
    • [14].浅谈英语中的主语与谓语在数方面的一致关系[J]. 考试周刊 2017(60)
    • [15].语法填空解题技巧点拨[J]. 高中生 2017(24)
    • [16].学会判断语法填空动词空是否为谓语动词[J]. 广东教育(高中版) 2017(Z1)
    • [17].判断谓语动词时态的五条依据[J]. 广东教育(高中版) 2017(09)
    • [18].错误要从谓语动词找起[J]. 高中生 2016(21)
    • [19].文言文谓语动词省略的类别及分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02)
    • [20].海中捞词[J]. 中学生天地(C版) 2009(02)
    • [21].反映和反应[J]. 小作家选刊(小学版) 2011(10)
    • [22].英语“谓语动词”涵义含糊现状及应对策略[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 [23].关于谓语动词的活用形「タ形」的用法初探[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04)
    • [24].系统梳理,总结规律,夯实基础,提高技巧——谓语动词的专题复习策略[J]. 教学考试 2018(30)
    • [25].非谓语动词与谓语动词的判定[J]. 考试(高考英语版) 2009(11)
    • [26].英语[J]. 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 2018(05)
    • [27].主语和谓语动词的一致[J]. 中学教与学 2008(06)
    • [28].谓语动词的语态[J]. 时代英语(高三) 2008(09)
    • [29].新目标七年级(上)Units 7—8正误例析[J]. 中学英语之友(初一版) 2008(10)
    • [30].until用法聚焦[J]. 中学英语园地(初二版) 2008(11)

    标签:;  ;  ;  ;  

    基于构式语法的双及物构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