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省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灾害区划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志[1](2020)在《滇西北高原峡谷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研究 ——以香格里拉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云南大部分地区地质环境脆弱,是国家投入地质灾害防治经费最多的省份之一。香格里拉位于滇西北高原峡谷区生态脆弱区、现代地表活动试验区、国家重点生态保护区。论文研究目的是基于环境生态学与地质学融合的视角探讨该区域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及危险性并对其进行分区,为国土空间规划及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供数据支撑和建议。本研究利用RS和GIS技术,结合现场调研资料,定量揭示了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特征,初步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动态及静态控制因子;分析了4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并结合CA-Markov模型拟合了现有状况下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未来情况下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采用遥感手段结合现有的气象数据探讨了市域尺度地表温度、湿度的空间分布;分析了过去50年(1961-2010年)及今后30年(2031-2060年)的气温及降水分布特征,获得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动态因子;最后利用模型对现状及未来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进行分区评价,初步探索了基于生态地质学为基础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建议,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遥感解译,结合地面调查数据,共解译滑坡416个,崩塌179个,泥石流沟262条;并结合既有资料记载,对地质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灾害点规模、灾害特征、险情及诱发因素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具有区域聚集特征,且沿断层及碎屑岩区域展布,灾害点密度整体呈南部及西北高、东部及中部低、沿河谷及构造带分布的特点。(2)运用雷达比值指数法开展地质灾害的快速提取和灾害监测,与调查结果图相比,总体精度较好,满足快速提取精度要求;运用Sentinel-1 SAR方法在针对地质灾害体的信息提取与监测方面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其应有前景宽广;采用该方法对地质灾害信息的识别和提取时效快、效果好,且不受天气因素限制,可为应急救灾和监测提供信息支持。(3)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获取与地质灾害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称之为评价因子。(1)地表温度数据用到了从NASA官网上下载的MODIS传感器的8天合成地表温度产品,经数据预处理、运用空间插值方法后,得到研究区的年平均地表温度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2)运用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负相关关系,结合相关方程计算研究区的土壤湿度,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市的气候条件整体上较干旱,其中湿润地区的分布范围约占6%,正常区域占13%,微旱和干旱区域占60%,重旱区域约占12%。植被覆盖度不同,其土壤湿度差异较大。(4)本研究利用1961—2010年云南省香格里拉市的逐日气象格点数据,通过编写程序,运用R软件运行程序,提取出研究区范围内的每个格点数据,利用STARDEX中的FORTRAN子程序计算出极端气候指数,并选取与研究相关的主要极端指数,分析香格里拉市过去(1961-2010年)及将来(2031-2060年)极端气温及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为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的易发性提供气象数据支撑。(5)人类工程活动是影响地质灾害的重要影响因子,通过土地利用变化表征这一活动的强度及其趋势,利用遥感探讨了近30年来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整体表现出西部、东部及西南部相对较高,中部、东南部及北部覆盖低的特点;运用CA-Mark模型对土地利用驱动力因子进行分析,经对过去及现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实际解译的结果进行检验,2019年土地利用模拟的全局Kappa系数为0.794,全局精度85.6%,说明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高度一致,CA-Markov模型模拟精度满足应用要求;模型依据过去30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式预测未来2030年土地利用状况,结果显示未来建筑用地和耕地地依旧在增加,但增速均有所放缓。1990-2019年香格里拉市建筑用地平均年增速为5.0%,2020-2030年下降到2.0%。草地地在过去30年的平均年增速为6.8%,未来将会下降到1.0%(2020-2030)。耕地、林地、其他用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年均减少速度分别为-1.2%、-0.8%和-0.2%。(6)基于过去(2014年)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根据相关模型评价现状(2019年)及未来(2030年)地质灾害危险性及易发性。2019年研究区地质灾害高、中、低易发区及不易发区面积分别为1860.83 km2,3008.12 km2,4023.63 km2,2367.47 km2,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南部区域金沙江沿岸阶地及其支流的河谷两岸;2019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高、中、低危险区及安全区面积面积分别为125.03 km2、3500.85 km2、6274.13 km2,1359.8 km2,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高、中等危险区域主要分布于南部区域及北部的东旺乡东旺河及西北部尼西乡汤满河的河谷地带。另外,本文根据相关模型预测了2030年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易发性及危险性等级、面积及分布区域。基于对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及危险性进行分区的结果,初步探索了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市未来高易发区和危险区仍然存在增加的趋势,地质灾害诱发的静态因子是稳定的,变化的是其动态因子,动态因子主要体现在生态因子上,鉴于香格里拉特殊的生态定位,未来需要从生态系统及产业结构调整角度对其进行预防。
陈德加[2](2020)在《云南公路自然因素影响分析及自然区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迫切需要,公路工程建设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公路工程是一种线状人工建筑物,是直接修筑于自然环境中的,将穿过不同的自然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云南是一个自然环境比较复杂的省份,认清云南的自然环境对公路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维护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为此,开展云南省公路工程自然区划研究对云南的公路工程建设和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的工作内容及其成果为:(1)论述了云南省复杂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岩土类型、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对公路工程的影响及其相应的对策措施;(2)参考了公路建设的规范、标准和相关资料及经验,提出了云南省公路区划指标系统;(3)研究和总结国内外关于公路自然区划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提出了比较符合云南省公路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4)在提出云南公路区划原则、指标及方法的基础上,应用Arc Gis为技术平台和Auto CAD完成了云南省公路地貌区划、云南省公路气候区划、云南省公路岩土区划、云南省公路水文地质区划及云南省公路地质灾害区划;(5)在以上公路各单项区划的基础上,最终完成云南省公路自然区划。
刘致远[3](2019)在《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滇中地区土壤侵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壤侵蚀是全球性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对当今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与全世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制约作用。防治土壤侵蚀、优化生态环境、建设宜居环境,是全球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的问题。滇中地区由昆明市、玉溪市、曲靖市和楚雄州的42个县市区构成,其自然资源丰富,社会经济水平发展程度较高,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与交通的中心。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滇中地区城镇面积不断扩大,原有自然环境遭受破坏,土壤侵蚀日益严重,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也越发变得脆弱,厘清其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可为生态安全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依据。以滇中地区为研究区,以多时相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采用RUSLE模型,评价研究区198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18年7期土壤侵蚀等级,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探究自然环境因子与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选定了研究区土壤侵蚀因子计算方法。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国内外学者所提出的因子计算方法,选定适用于滇中地区的最佳算法。降雨侵蚀力R因子选用通用简易算法计算,土壤可蚀性K因子根据EPIC模型求解,求取坡度S因子综合考虑缓坡、陡坡的影响,赋值获取水土保持措施P因子,坡长L和植被覆盖度C因子则采用常规算法予以计算。2.分析了滇中地区38a间土壤侵蚀时间变化。1980至2018年滇中地区中度及以上土壤侵蚀面积呈现先增后减、倒“U”型的变化趋势,对应侵蚀面积分别为12899.06 km2、14789.11 km2、20005.06 km2、23144.97 km2、20154.79 km2、19962.68 km2和12381.04 km2,其中,以2005年为界,在这以前中度及以上侵蚀面积逐年增多,25a间增长量高达10245.91 km2,占区域总面积的10.84%;在此之后侵蚀面积转而逐年下降,变化幅度亦达到10763.93 km2,区域面积占比为11.38%。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变化与中度及以上土壤侵蚀面积保持一致,以2005年为转折点,侵蚀模数先增后减,总体向好发展,由1980年的1354.95 t/(km2·a)降至2018年的1000.25 t/(km2·a)。研究得出38a间滇中地区土壤侵蚀存在起伏变化,但总体朝土壤侵蚀程度减轻的方向发展。3.分析了滇中地区38a间土壤侵蚀空间分布。中东部区域平地较多,土壤侵蚀多以微度与轻度侵蚀为主,而极强度和剧烈侵蚀则多分布于滇中北部和西南部的高山、河谷处,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与区域内地形地势相关性显着。通过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得出,滇中地区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具有显着聚集性,全局Moran I指数平均值处于0.480.66之间,说明各强度等级空间分布规律性明显。而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中度及以上强度多集中分布于滇中地区的高山河谷处,进一步证明了强度土壤侵蚀的分布多与区域地形地势有关。4.研究了区域土壤侵蚀强度与自然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借助地理探测器,验证了海拔、坡度、植被覆盖度和年降雨量这四个因子对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均存在显着性影响,其中植被覆盖度的影响程度最为显着,其q值都在0.28以上。而因子组合中,植被覆盖度与坡度的组合q值均在0.510.68之间,反映出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和植被覆盖度、坡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在1980至2018年期间,滇中地区土壤侵蚀总体向好发展,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特征得以探明,强度分布与自然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也已开展了初步的研究,但在提高土壤侵蚀估算精度和自然环境因子相关性方面仍需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在土壤侵蚀监测与防治工作中,应对区域内的坡度和植被覆盖度予以重点关注,并将高山、河谷区域作为治理重点。
叶鑫[4](2018)在《基于景观格局的小中甸河流域水土流失时空分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中甸河流域作为香格里拉市“一库六级”重点建设流域,其水土流失状况不容轻视。本文选取小中甸河流域为研究区,以遥感影像、降雨量、土壤、NDVI等为数据源,构建了基于RUSLE模型的研究区19882017年间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模型,运用“3S”技术,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对小中甸河流域进行水土流失格局、过程、成因及趋势进行研究,对土壤养分流失进行了现状分析;根据“源”“汇”景观理论,将景观格局与水土流失过程有机结合,通过分析“源”“汇”两种景观类型随坡度、相对高度的分布情况,表征景观空间分布格局对土壤侵蚀的作用机理。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小中甸河流域1988年2017年水土流失呈现波动状态,水土流失恶化区与恢复区并存,19882009年水土流失强度呈减小状态;20092017年强度呈增大状态,总体变化特征为水土流失恶化与恢复并存,以前没有明显侵蚀的区域有向中度侵蚀转化的趋势。分析原因为近年来小中甸河流域高速公路、铁路的大量建设影响,区域内水保措施不完善,导致低水土流失区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水土流失恢复区出现反复的情况。(2)小中甸河土壤养分流失空间分布情况与流域水土流失空间分布规律趋于一致,单位面积养分流失量高值区主要出现在南部喀斯特峡谷区。不同土地覆被类型TN、TP、TK单位面积流失量不同,这与各土地覆被类型的植被覆盖结构有关,同时也受到区域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岩土体状况等因素影响。其中,小中甸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是水土流失严重区,也是土壤养分流失高发区。这一区域多高山峡谷,地形起伏度大,土壤壤质以松散沙石粗粒居多,土地贫瘠。耕地垦殖环境不理想,多零散分布于居民点附近,土地肥力差,35°以上陡坡地居多,部分耕地仍采取顺坡耕植的方式,缺乏有效的土保措施,耕地单位面积养分流失量较高。(3)小中甸河流域坡度负荷比指数与相对高度负荷比指数呈现与水土流失时空变化相同的规律,19982009年为减小趋势,20092017年为增大趋势;20092017年之间不同坡度区间与不同相对高度区间的“源”景观面积呈增加的趋势,“汇”景观面积呈减少的趋势。流域区林地面积较大,且空间分布均匀,起到了较好的水土保持作用。由皮尔森(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坡度负荷比指数、相对高度负荷比指数与土壤侵蚀增量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表明流域“源”“汇”景观格局分布与水土流失之间形成了良好的相关性。因此,在流域区对各“源”“汇”景观进行合理布局,可以有效抑制区域水土流失的发生,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马国君,李红香[5](2013)在《近百年来金沙江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概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沙江流域位处川、滇、藏、青、甘、黔毗连地带,是长江流域的关键产水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称。清代以前,这一地区氐羌、苗瑶族系各族居民由于执行的生计模式能够与生态环境相互兼容,不会冲击该生态系统的脆弱环节,因而森林茂密、草原肥美、生态环境总体良好,为长江中下游水资源的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有清以降,随着西南、西藏局势的变化,清廷及民国政府加快了这一地区开发,大规模推行土地垦殖、矿业开发等类型,这样的开发模式由于与当地生态环境不相兼容,诱发了生态环境变迁、石漠化、干热河谷扩大化诸多生态灾变,留下了一大批生态史料,引起了政府、学界的广泛关注,产生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因此系统梳理、整理这些研究成果,总结其间的经验教训,对于我国当前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将大有裨益。
马国君,李红香[6](2012)在《近三十年来金沙江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金沙江生态系统多样复杂并存。历史上,生息在该流域内的各民族生计方式都能确保地表相关生态系统的稳定,生态环境一直良好。其后随着西南及西藏局势的变化,中央王朝加强了这一地区的统治,由于开发方式失当,部分地段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当前这一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不断扩大,不但影响了金沙江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建设、生态建设,进而还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稳定。
杨子生,刘彦随[7](2012)在《中国水灾区划研究》文中提出水灾是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但各地灾害强度有所不同,主要致灾因子亦有别,使水灾的区域差异大。本文选取10个指标,包括5个灾害程度指标[年均水灾受灾面积比率、年均水灾成灾面积比率、RAC极大值、RAA极大值和出现"强度水灾"级以上(含"强度水灾"级)的水灾年数]和5个致灾因子指标(年均降水量、雨季降水比率、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面积比率和土壤侵蚀模数),以省级行政区域为单元,运用模糊聚类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全国水灾区划,将我国划分为6个水灾区,即Ⅰ东北中强度水灾区、Ⅱ北方中轻度水灾区、Ⅲ黄河中下游中强度水灾区、Ⅳ长江中下游强度水灾区、Ⅴ华南沿海中强度水灾区和Ⅵ西南高原山地中强度水灾区,从而揭示了全国水灾的地域差异性,为因地制宜地制定水灾防治规划及减灾防灾措施提供了基础依据。
赵振江[8](2012)在《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空间格局》文中认为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自然灾害研究新方法,是从社会角度看自然灾害。通过分析自然灾害产生的社会原因和自然灾害背景,认识社会易损性的形成机制和作用过程,来揭示自然灾害潜在带来的损失——社会易损性。“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空间格局”评价的目标是从社会承灾体的角度出发,研究人与社会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和遭到破坏之后的恢复能力。构建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在中国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不同区域之间社会易损性程度存在的差异。在理论研究中“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空间格局”的研究,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国际灾害研究组织对灾害易损性研究的重要成就和研究进展;阐述了人地关系失衡与自然灾害关系的相关理论。从人地关系失衡角度分析了社会的易损性产生的原因。人地关系失衡是导致自然灾害暴发、使自然灾害破坏力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自然灾害的社会易损性评价中,基于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破坏和人类社会对自然灾害的适应能力,建立了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将社会易损性评价结构分为三个目标层。其中包括,人口易损性、社会结构易损性和社会文化易损性。在状态层中主要有弱势群体指数、人口压力指数、易害职业指数、经济发展指数、社会资本指数、社会组织指数、社会保障指数、社会安全指数、社会文明指数和灾害文化指数构成。并分析了有些指标会增加社会的易损性,一些指标会减小社会的易损程度。在“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模型中,选择多要素、多指标复合模型,进行社会易损度的叠加运算。在要素指标筛选中,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相关性区间估计方法,从构建的32个指标中,选取24个相对重要的指标作为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在易损性指标权重设置中,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法,确定各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对相关指标的权重进行叠加计算,得到各社会易损性指标的权重值。根据多要素复合模型,进行社会易损性评价结果计算,将原始数据进行消除量纲化处理,并对相应的权重进行叠加,得出综合的区域社会易损度值。在易损度等级划分中,采用ARCGIS自然分割法将社会的易损程度划分为五个等级,并对相应地区进行图形表示,显示社会易损性在中国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各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在空间格局”在地域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北方地区、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具有较高的社会易损性,南方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的灾害社会易损性水平相对较低。在经济分区中,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西部和中部经济地带的社会易损性稍大,东部经济地带的社会易损性相对较小。从总体水平看,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属于中度易损性地区。在地域空间上,社会易损性较高地区主要分布在:矿业城市集中区域;北方农牧交错带;三江平原地区;环渤海经济发展带;山东半岛南部丘陵区;黄土高原区;南方低山丘陵区;西南喀斯特地貌山地、丘陵、盆地区;西部少数民族积聚区。研究表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采矿业从业人员等是重要的易损人群;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灾害社会易损性有较高的耦合关系,社会经济越发达则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就越低;社会的受教育水平、社会人口对灾害的感知程度等都是影响社会易损性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另外,人口密度、少数民族比重、对外的开放程度以及自然灾害背景都是影响社会易损性的重要方面。
普荣[9](2009)在《金沙江中上游山区限制开发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研究》文中提出金沙江中上游山区是国家生态保障功能重要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一方面,面临生态环境压力日趋严重的挑战,另一方面,促进区域经济快速脱贫致富的形式刻不容缓。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下,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了金沙江中上游山区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各地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以促进形成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均衡格局。主体功能区划指导下的合理有效的山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实现金沙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论文通过对金沙江中上游山区经济发展特征、生态环境与资源组合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运用主体功能区划的相关理论方法对金沙江中上游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功能识别和定位。金沙江中上游山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分析表明:金沙江中上游山区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制约和影响,地带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助于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地带经济的发展。金沙江中上游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功能识别和定位的分析表明:金沙江中上游山区总体上判定为限制开发区域,根据区域内部差异进一步定位为森林生态功能区、草原湿地生态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文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金沙江中上游山区限制开发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的总体思路和相应的对策建议,围绕总体思路构建、相关配套政策和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建议等方面,有效地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总之,通过金沙江中上游山区限制开发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研究,旨在构建一个主体功能区划指导下相对完整的山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研究框架和方法体系,为今后山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尤其是我国限制开发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孟广涛[10](2008)在《云南金沙江流域退化天然林恢复重建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金沙江流域是长江流域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流域森林的生态功能,水源涵养功能剧减,水土流失严重。该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对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国家天保工程县—永仁县为主要试验区,从2004年至2007年,以“近自然林”思想为指导,从森林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系统分析了不同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主要干扰因素,退化天然林生境和群落变异的时空异质性,退化天然林的分类原则、退化等级确定标准和分类系统,退化天然林封育恢复技术体系及评价标准;通过实验生态学手段,对退化阶段天然次生林的结构调整快速恢复技术,天然林区严重退化生境生态重建技术,天然林区大面积人工纯林改造技术,不同类型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模式及不同模式的生态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评价选择出适应不同退化林分类型的恢复重建模式并提供相应的配套技术,研究结果如下:(1)按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将金沙江流域天然林生态系统划分为3个森林生态区和10个森林生态亚区。按干扰等级,流域退化天然林分为微度退化类型、轻度退化类型、中度退化类型和重度退化4个类型。(2)云南金沙江流域退化森林适宜的恢复模式有封禁、封调、封造和封改4种模式,其配套恢复技术组成了完整的森林恢复技术体系,形成乔林、乔灌、乔灌草、灌林和灌草5个恢复培育类型。(3)通过封禁恢复,退化天然林的物种多样性、生产力明显提高,土壤理化性质改良显着,天然林水源涵养能力大幅提高。(4)封调措施成效:通过封调,林分质量得到提高,群落结构多样化,群落物种多样性增加,生态功能加强。(5)封改对人工林的恢复效果良好。通过封改的云南松人工林能在短时间内形成混交复层结构,物种多样性显着提高,林分的保土、保土能力增强。(6)对旱冬瓜、圆柏、藏柏、柳杉、川滇桤木、云南松人工林和旱冬瓜×云南松、旱冬瓜×园柏、云南松×圣诞树、藏柏×旱冬瓜混交人工林的研究表明,封造能使立地条件得以恢复,土壤肥力回升,蓄水功能加强。在中山区,造林4年后,土壤的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土壤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干热河谷,以麻栎、锥连栎和槲栎恢复起来的植被较为稳定。(7)本研究提出了云南金沙江流域退化天然林结构调整快速恢复技术规程草案,疏林地、低效林地、灌木林地、中幼林地和退化荒草地可进行封抚、封补、封调、封改和封保等措施措施。云南金沙江流域人工纯林近自然化改造技术规程草案以是分布在亚热带湿润和半湿润气候带内,生长不良、树种单一的人工林分为恢复对象,进行封调改造、封育造林、皆伐改造和复壮抚育。
二、云南省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灾害区划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省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灾害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滇西北高原峡谷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研究 ——以香格里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香格里拉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体系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 研究工作概况及完成工作量 |
1.7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社会经济 |
2.3 地形地貌 |
2.4 地质与地震 |
2.5 气象水文 |
2.6 植被 |
2.7 土壤及土地利用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特征分析 |
3.1 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发育特征 |
3.2 地质灾害时空分布与形成条件 |
3.3 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与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entinel_1A技术对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监测研究 |
4.1 Sentinel-1 SAR影像及预处理 |
4.2 雷达遥感监测地质灾害方法 |
4.3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体散射特征分析 |
4.4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体监测精度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质灾害动态评价因子获取及分析研究 |
5.1 香格里拉市地表温度的反演 |
5.2 香格里拉市地表湿度的反演 |
5.3 香格里拉市极端气温、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
5.4 植被覆盖度因子获取与分析研究 |
5.5 基于CA-Markov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预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变化与预测 |
6.1 2014年香格里拉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 |
6.2 2014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6.3 2019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
6.4 2019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6.5 2030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易发性预测评价 |
6.6 2030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 |
6.7 讨论与结论 |
第七章 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防治模式 |
7.1 基于地质灾害分区的防治模式 |
7.2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防灾模式 |
7.3 基于生态定位的地质灾害防治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云南公路自然因素影响分析及自然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公路自然区划原则 |
1.5 公路自然区划方法 |
第二章 云南省公路地貌分析及区划 |
2.1 目的及意义 |
2.2 云南地形地貌特点 |
2.3 地形地貌导致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对策措施 |
2.3.1 山地公路病害及其对策 |
2.3.2 坝子公路病害及其对策 |
2.3.3 岩溶地貌地区公路病害及其对策 |
2.4 公路地形地貌划分指标体系 |
2.4.1 主要地貌类型 |
2.4.2 海拔高程 |
2.4.3 相对坡度与公路用地指标 |
2.4.4 综合划分指标 |
2.5 云南公路地形地貌区划 |
第三章 云南省公路气候分析及区划 |
3.1 目的及意义 |
3.2 云南气候特点 |
3.2.1 气温特点 |
3.2.2 降雨特点 |
3.3 气候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对策措施 |
3.3.1 温度对公路的影响及其对策 |
3.3.2 降雨对公路的影响及其对策 |
3.4 公路气候划分指标体系 |
3.4.1 温度 |
3.4.2 潮湿度 |
3.5 云南公路气候区划 |
第四章 云南省公路岩土分析及区划 |
4.1 目的及意义 |
4.2 云南岩土类型特点 |
4.3 岩土类型对公路病害问题及对策措施 |
4.4 公路岩土划分指标体系 |
4.4.1 岩石划分指标 |
4.4.2 土类型划分指标 |
4.5 云南公路岩土区划 |
第五章 云南省公路水文地质分析及区划 |
5.1 目的及意义 |
5.2 云南省水文地质特点及公路病害和对策 |
5.2.1 云南省地下水类型及其特点 |
5.2.2 地下水对公路病害及其对策 |
5.3 公路水文地质区划指标 |
5.3.1 云南地下水赋存类别 |
5.3.2 云南地下水富水程度 |
5.4 云南公路水文地质区划 |
第六章 云南省公路地质灾害分析及区划 |
6.1 公目的及意义 |
6.2 云南公路地质灾害特点 |
6.3 地质灾害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其对策 |
6.3.1 泥石流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其对策 |
6.3.2 滑坡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其对策 |
6.3.3 采空区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其对策 |
6.3.4 崩塌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其对策 |
6.3.5 地震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其对策 |
6.4 公路地质灾害区划指标 |
6.4.1 发育程度 |
6.4.2 地质灾害类型 |
6.5 云南公路地质灾害区划 |
第七章 云南省公路自然区划 |
7.1 综合区划方法 |
7.2 云南公路自然区划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参加的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3)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滇中地区土壤侵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侵蚀因子研究现状 |
1.2.2 土壤侵蚀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土壤侵蚀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条件 |
2.1.2 社会经济条件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 |
2.4 数据来源 |
2.4.1 遥感数据 |
2.4.2 气象数据 |
2.4.3 地形数据 |
2.4.4 土壤数据 |
2.4.5 野外验证数据 |
2.4.6 土壤侵蚀数据 |
2.5 数据预处理 |
2.5.1 遥感影像数据预处理 |
2.5.2 气象数据处理 |
2.5.3 土壤数据处理 |
第3章 RUSLE模型因子定量表征 |
3.1 降雨侵蚀力因子 |
3.2 土壤可蚀性因子 |
3.3 地形因子(LS) |
3.3.1 坡长因子 |
3.3.2 坡度因子 |
3.4 植被覆盖管理因子 |
3.4.1 植被覆盖度的提取 |
3.4.2 植被覆盖管理因子的提取 |
3.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
3.5.1 滇中地区土地覆盖分类系统 |
3.5.2 最大似然分类算法 |
3.5.3 分类过程与结果 |
3.5.4 执行分类 |
3.5.5 评价分类结果 |
3.5.6 分类后处理 |
3.6 土壤侵蚀量的评价方法 |
第4章 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分析 |
4.1 土壤侵蚀模数计算 |
4.2 土壤侵蚀时间变化分析 |
4.3 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变化分析 |
4.3.1 土壤侵蚀强度分布空间自相关 |
4.3.2 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特征 |
4.3.3 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局部空间自相关特征 |
第5章 土壤侵蚀强度与自然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
5.1 地理探测器原理 |
5.2 土壤侵蚀强度与自然环境因子数据处理 |
5.2.1 土壤侵蚀强度数据处理 |
5.2.2 自然环境因子数据处理 |
5.3 地理探测结果分析 |
5.3.1 因子探测结果 |
5.3.2 生态探测结果 |
5.3.3 风险区探测结果 |
5.3.4 交互作用探测结果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讨论与结论 |
6.1.1 讨论 |
6.1.2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景观格局的小中甸河流域水土流失时空分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土流失相关研究进展 |
1.2.2 基于景观格局时空分异的水土流失研究进展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野外工作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整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2.2.1 遥感数据及预处理 |
2.2.2 土壤数据 |
2.2.3 降雨数据 |
2.2.4 辅助数据 |
2.3 土地利用类型划分 |
2.3.1 土地利用类型提取方法 |
2.3.2 土地利用遥感信息提取 |
2.4 遥感地类信息提取精度验证 |
第三章 流域水土流失因子提取及动态监测模型构建 |
3.1 水土流失估算模型选取 |
3.2 土壤侵蚀背景因子计算 |
3.2.1 降雨侵蚀力因子计算 |
3.2.2 土壤可蚀性因子计算 |
3.2.3 坡度坡长因子计算 |
3.3 土壤侵蚀动态因子计算 |
3.3.1 植被覆盖-管理因子计算 |
3.3.2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计算 |
3.4 基于RUSLE的流域土壤侵蚀估算 |
3.5 基于土壤侵蚀量的小中甸河土壤养分流失量估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流域水土流失时空分异过程分析 |
4.1 小中甸河流域土壤侵蚀总体特征分析 |
4.2 小中甸河流域土壤养分流失量现状分析 |
4.3 流域水土流失时空分异特征 |
4.3.1 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 |
4.3.2 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 |
4.3.3 小中甸流域水土流失时空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景观格局变化对水土流失时空过程的影响分析 |
5.1 “源-汇”景观划分及各景观类型土壤侵蚀贡献权重 |
5.2 小中甸河流域景观格局对水土流失过程的影响 |
5.2.1 景观格局随坡度对水土流失过程的影响 |
5.2.2 景观格局随相对高度对水土流失过程的影响 |
5.3 土壤侵蚀强度变化与景观空间负荷比指数相关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近三十年来金沙江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土地垦殖与金沙江流域生态环境变迁 |
二、移民开发引发的自生态环境变迁 |
三、外来作物的引种与推广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退变 |
四、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 |
五、动植物种群规模、数量的变化与生态环境变迁 |
六、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变迁 |
(8)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空间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方面的研究 |
1.2.2 我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研究进展 |
1.2.3 我国关于自然灾害区划和空间格局的研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框架 |
2 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自然灾害的基本理论 |
2.2 人地关系失衡与自然灾害 |
2.2.1 人地关系演进与自然灾害 |
2.2.2 从当代人地关系看自然灾害 |
2.3 易损性 |
2.4 社会易损性 |
2.5 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的研究内容及影响因素 |
2.5.1 社会人口构成 |
2.5.2 社会结构及经济发展 |
2.5.3 社会灾害文化 |
3 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 |
3.1 社会易损性评价流程 |
3.2 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指标体系建立的目标与原则 |
3.2.2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3.2.3 指标解释 |
3.3 社会易损性评价的模型与方法 |
3.3.1 社会易损性评价模型 |
3.3.2 灰色系统分析法选取指标 |
3.3.3 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 |
3.3.4 社会易损度的计算 |
4 中国自然灾害的自然与社会背景 |
4.1 中国自然灾害概况 |
4.1.1 中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强度大、频率高、损失严重 |
4.1.2 中国自然灾害灾害链、灾害群多发 |
4.2 中国自然灾害发生的自然背景 |
4.2.1 地质地貌环境成灾因子 |
4.2.2 气象气候环境成灾因子 |
4.2.3 水文环境成灾因子 |
4.3 中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社会背景 |
4.3.1 人口驱动因子 |
4.3.2 社会结构与经济发展驱动因子 |
4.3.3 灾害文化驱动因子 |
5 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评价 |
5.1 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 数据基础与处理 |
5.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4 社会易损度的计算 |
5.5 社会易损度的等级划分 |
6 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空间格局 |
6.1 社会人口易损性空间格局 |
6.2 社会结构及经济发展易损性空间格局 |
6.3 社会文化易损性空间格局 |
6.4 社会综合易损性空间格局 |
7 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区域分析 |
7.1 东部经济地带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区域分析 |
7.1.1 典型区域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
7.2 中部经济地带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区域分析 |
7.2.1 典型区域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
7.3 西部经济地带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区域分析 |
7.3.1 典型区域分析——以云南为例 |
7.3.2 典型区域分析——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 |
7.4 结果分析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1990--2010 年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及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指标构成值 |
附录 B: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指标建立原始数据 |
附录 C: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 D: 各指标权重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
附录 E: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9)金沙江中上游山区限制开发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域的选择 |
1.3 研究内容和资料来源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资料来源 |
1.4 技术路线及创新之处 |
1.4.1 技术路线 |
1.4.2 文章创新之处 |
2 主体功能区及山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研究综述 |
2.1 山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研究综述 |
2.1.1 国外山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研究综述 |
2.1.2 国内山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研究综述 |
2.2 国内外区划及主体功能区划研究综述 |
2.2.1 国外区域区划研究综述 |
2.2.2 国内区划相关理论与实践 |
2.2.3 主体功能区划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
2.3 金沙江中上游山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 |
2.3.1 高地—低地相互作用理论 |
2.3.2 地域分工理论 |
2.3.3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金沙江中上游山区经济发展特征评价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区内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 |
3.1.2 区域历史文化悠久,开发较早 |
3.1.3 区域人文环境民族宗教特色浓郁 |
3.1.4 经济发展环境水平欠佳 |
3.2 金沙江中上游山区经济发展总体特征 |
3.2.1 经济发展的历史基础薄弱 |
3.2.2 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
3.2.3 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缓慢 |
3.3 金沙江中上游山区产业发展演进规律 |
3.3.1 产业结构演进虚高度化 |
3.3.2 产业结构多样化程度低 |
3.3.3 产业结构专门化程度低 |
4 金沙江中上游山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
4.1 生态环境的自然资源基础评价 |
4.1.1 森林资源极其丰富 |
4.1.2 矿产资源配套良好 |
4.1.3 水利资源极其丰富 |
4.1.4 草场资源特色浓郁 |
4.1.5 水土资源组合欠佳 |
4.2 金沙江中上游山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 |
4.2.1 重要生态保障功能 |
4.2.2 水土流失依然严峻 |
4.2.3 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
4.2.4 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弱 |
5 金沙江中上游山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功能识别与定位 |
5.1 金沙江中上游山区的功能识别 |
5.1.1 金沙江中上游山区的主体功能识别 |
5.1.2 金沙江中上游山区的功能总体(综合)识别 |
5.1.3 限制开发区的类型、功能及作用 |
5.2 金沙江中上游山区的功能定位 |
5.2.1 限制开发区域 |
5.2.2 禁止开发区域 |
6 金沙江中上游山区限制开发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的思路及对策 |
6.1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的总体思路 |
6.1.1 经济发展思路 |
6.1.2 生态保护思路 |
6.2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的配套政策 |
6.2.1 限制开发区 |
6.2.2 禁止开发区 |
6.3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的对策建议 |
6.3.1 经济社会发展对策建议 |
6.3.2 生态环境建设对策建议 |
6.3.3 特色资源的开发对策建议 |
7 结论和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建议和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云南金沙江流域退化天然林恢复重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 |
1.1 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退化生态系统研究现状 |
1.2.2 退化天然林近自然经营与恢复的理论基础 |
1.2.3 退化天然林近自然经营与恢复存在的问题 |
1.2.4 退化天然林近自然经营与恢复的发展趋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云南金沙江流域概况 |
2.1.1 自然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水土流失状况 |
2.2 永仁县概况 |
2.2.1 自然概况 |
2.2.2 社会经济状况 |
3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3.3.1 样地调查方法 |
3.3.2 生物量测定方法 |
3.3.3 定位与半定位监测 |
3.3.4 水保功能测定 |
3.3.5 遥感影像分析 |
3.3.6 林分可视系统(SVS) |
3.4 技术路线 |
4 云南金沙江流域森林生态系统分区 |
4.1 森林生态分区的依据和原则 |
4.1.1 森林生态分区的依据 |
4.1.2 森林生态分区原则 |
4.2 金沙江流域(云南部分)森林生态系统现状与特点 |
4.2.1 地貌系统的空间分异 |
4.2.2 气候系统的空间分异 |
4.2.3 森林植被系统的空间分异 |
4.3 金沙江流域森林生态分区系统 |
4.3.1 天然林分区系统 |
4.3.2 生态环境系统的主要特点 |
4.3.3 区域性天然林系统评价指标和分区评价 |
4.4 小结 |
5 云南金沙江流域退化林分系统的分类与评价 |
5.1 云南金沙江流域的“顶极森林类型” |
5.2 退化天然林的形成、演变与分类 |
5.2.1 退化林分的形成 |
5.2.2 退化林分系统的时空变化 |
5.3 退化天然林干扰体系的研究 |
5.3.1 干扰等级划分 |
5.3.2 干扰等级评分 |
5.4 云南金沙江流域退化天然林退化程度分级与分类 |
5.4.1 退化程度的划分 |
5.4.2 退化分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
5.4.3 退化林分的分类 |
5.5 小结 |
6 云南金沙江流域退化天然林封育恢复模式选择 |
6.1 原始天然林典型样地分析 |
6.1.1 云南松原始林 |
6.1.2 半湿性常绿阔叶林 |
6.1.3 旱冬瓜天然林 |
6.2 封山育林类型划分 |
6.2.1 类型划分的原则和指标 |
6.2.2 类型划分的方法 |
6.2.3 退化天然林类型的划分 |
6.2.4 封山育林培育类型 |
6.3 封禁措施的成效分析 |
6.3.1 群落结构维持在稳定状态 |
6.3.2 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
6.3.3 群落生物生产力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
6.3.4 群落土壤的理化性质维持在良好的状态 |
6.3.5 群落的生物量和水源涵养能力保持在高水平 |
6.4 封调措施的成效分析 |
6.4.1 林分质量得到提高 |
6.4.2 群落结构多样化 |
6.4.3 群落物种多样性增加 |
6.4.4 生态功能加强 |
6.5 封改措施的成效分析 |
6.6 封造措施的效果分析 |
6.6.1 中山区封造成效分析 |
6.6.2 干热河谷区封造成效分析 |
6.7 封育恢复技术体系 |
6.7.1 封育模式 |
6.7.2 恢复模式的技术措施 |
6.8 封育恢复评价标准 |
6.9 小结 |
7 提出金沙江流域退化天然林和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规程草案 |
7.1 云南金沙江流域退化天然林结构调整快速恢复技术规程草案 |
7.1.1 总则 |
7.1.2 调整的对象 |
7.1.3 改造评价指标 |
7.1.4 改造模式 |
7.1.5 管理措施 |
7.1.6 调整作业实施 |
7.2 云南金沙江流域人工纯林近自然化改造技术规程草案 |
7.2.1 总则 |
7.2.2 改造对象 |
7.2.3 改造评价指标 |
7.2.4 改造模式 |
7.2.5 近自然化经营管理 |
7.2.6 改造实施 |
7.3 小结 |
8 结论 |
附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四、云南省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灾害区划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滇西北高原峡谷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研究 ——以香格里拉市为例[D]. 陈志.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2]云南公路自然因素影响分析及自然区划研究[D]. 陈德加.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3]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滇中地区土壤侵蚀研究[D]. 刘致远.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基于景观格局的小中甸河流域水土流失时空分异特征研究[D]. 叶鑫. 云南大学, 2018(01)
- [5]近百年来金沙江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概述[J]. 马国君,李红香.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13(02)
- [6]近三十年来金沙江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综述[J]. 马国君,李红香.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2(04)
- [7]中国水灾区划研究[A]. 杨子生,刘彦随. 中国水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2
- [8]中国自然灾害社会易损性空间格局[D]. 赵振江. 重庆师范大学, 2012(02)
- [9]金沙江中上游山区限制开发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研究[D]. 普荣. 云南师范大学, 2009(S1)
- [10]云南金沙江流域退化天然林恢复重建模式研究[D]. 孟广涛.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