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环境关系论文-苗桂君,张静

人与环境关系论文-苗桂君,张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与环境关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与环境,教育,实践,实验课教学

人与环境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苗桂君,张静[1](2019)在《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对高校实验课教学的启示——基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叁条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针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叁条,从实践角度出发对旧唯物主义进行批判,在详细分析人与环境、教育的关系理论基础上,指出该关系理论对现代高校实验课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并提出几点实践教学启示。(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9年23期)

Martha,Sear,George,Main,Kirsten,Wehner,Cameron,Muir[2](2019)在《以探讨人与环境关系为主题的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一文中研究指出1980年建成的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the National Museum of Australia)收藏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其使命是收集和诠释在一个人类长期居住的古老大陆上发生的人与环境互动的故事。博物馆也收藏了一些颇具历史意义的科学藏品,记录了澳洲独特的生物区系的演化过程。本文探讨的是国家博物馆在"人类世"新时代面临环境挑战时在与公众的对话中所做的贡献。(本文来源于《人与生物圈》期刊2019年Z1期)

林玉娥[3](2019)在《马克思“人、环境、教育”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叁条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一部永不过时的经典作品,它以精辟而又犀利的语言,批判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思想,进一步科学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叁条中关于人与环境和教育关系的论述内容科学而有深度,它有力批判了旧唯物主义教育万能论和环境决定论等错误思想。其中展现出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对当今时代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9年03期)

王秋梅[4](2019)在《马克思的人与环境关系理论对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开辟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和新渠道。挖掘马克思经典着作中关于人与环境的关系理论中的人与环境相互创造、人与环境的改变统一于实践、成为教育者前要先接受教育等观点,对于启发我们正确处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改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和利用丰富的社会实践载体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要从教育者主动适应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变化、教育对象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环境等方面来加强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来源于《高教论坛》期刊2019年02期)

陈雅男,李薇[5](2018)在《韩文强 雅气与探索欲和谐并存 创造人与环境的亲密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韩文强的工作室建筑营坐落于艺术氛围浓厚的798,这里聚集着众多的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各种展览也在此展出,"这(艺术)也是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希望去感受的",韩文强说。步入韩文强的办公室,精致的建筑模型散落在空间的各个角落,建筑细节、院落景观、人与空间的关系皆在模型中体现,准确地表达着设计者的设计。韩文强除任建筑营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参与设计实践外,同时也是中央美院建筑学院副教授,参与教学工作。在韩文强身上,我们既可以看到为人师表的淡然与雅气,也可以发现其作为设计师的探索(本文来源于《现代装饰》期刊2018年10期)

黄耀宽,江薇[6](2018)在《马克思“人与环境”关系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人与环境"关系思想,主要包含人与环境的双向互动性、人与环境关系的社会实践性特征及在人与环境关系中人的主体性等。马克思的"人与环境"关系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塑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的主体作用,注重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广西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史敬文[7](2018)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曾被恩格斯称之为"作为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在包含着天才萌芽的众多思想中,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的思想,在批判了旧唯物主义中的基础上,对人与环境和教育的思想进行了科学的阐述,不仅在理论上为人们正确认识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指明了方向,而且为我们今天树立科学教育观、建设美丽中国、进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报刊荟萃》期刊2018年09期)

韩群力[8](2018)在《一项持续了近50年的,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全球性科学计划 人与生物圈计划——从历史走向未来》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与生物圈计划(简称MAB)是一项致力于为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建立科学基础的全球性政府间科学计划。MAB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起来,改善人类生计,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从而推广既适合各国社会和文化环境又具备可持续性的新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本文来源于《人与生物圈》期刊2018年Z1期)

陆天启[9](2018)在《建成环境中人与环境关系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建成环境的视角简析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并以近现代建成环境中暴露出的问题为切入口,阐述方案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诸多环节,以及各个环节的先后顺序。并在过程中对"以人为本"设计思想进行重新审视,指出其局限性以及解决路径。(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8年05期)

孟祥凤[10](2018)在《从人与环境关系角度看青年社会化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人与环境的关系有着独特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认为环境与人是在实践基础上相互作用的双向互动关系。基于此作为个体的人才能够顺利实现社会化过程和完成社会积淀,使历史向前无限发展。"环境育人"理念正是以此为理论依据兴起、普及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环境育人"的特殊形式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青年实现个体社会化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8年20期)

人与环境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980年建成的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the National Museum of Australia)收藏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其使命是收集和诠释在一个人类长期居住的古老大陆上发生的人与环境互动的故事。博物馆也收藏了一些颇具历史意义的科学藏品,记录了澳洲独特的生物区系的演化过程。本文探讨的是国家博物馆在"人类世"新时代面临环境挑战时在与公众的对话中所做的贡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与环境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苗桂君,张静.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对高校实验课教学的启示——基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叁条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9

[2].Martha,Sear,George,Main,Kirsten,Wehner,Cameron,Muir.以探讨人与环境关系为主题的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J].人与生物圈.2019

[3].林玉娥.马克思“人、环境、教育”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叁条的研究[J].学理论.2019

[4].王秋梅.马克思的人与环境关系理论对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高教论坛.2019

[5].陈雅男,李薇.韩文强雅气与探索欲和谐并存创造人与环境的亲密关系[J].现代装饰.2018

[6].黄耀宽,江薇.马克思“人与环境”关系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8

[7].史敬文.《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探析[J].报刊荟萃.2018

[8].韩群力.一项持续了近50年的,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全球性科学计划人与生物圈计划——从历史走向未来[J].人与生物圈.2018

[9].陆天启.建成环境中人与环境关系的优化[J].建筑与文化.2018

[10].孟祥凤.从人与环境关系角度看青年社会化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智库时代.2018

标签:;  ;  ;  ;  

人与环境关系论文-苗桂君,张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