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研究是针对社会上对单亲家庭的偏见所做的一个质的研究。社会上绝大多数人认为单亲家庭是残缺家庭、破损家庭,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因为缺少一方父母的爱、因为家庭结构的不完整而不能象完整家庭的孩子那样有一个良好发展的环境,导致了他们不能很好地发展自己而成为社会上、学校里令人头疼的群体。本研究选取一个独特的角度,从发展良好的单亲家庭中学生入手,探究他们如何走出家庭不完整的影响而发展良好的原因。这也正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本研究没有象一直以来国内外对于单亲家庭所做的研究那样,多是从消极方面着手,论述甚至去证明单亲家庭的种种负面影响;而是背道而驰,用几个发展良好的单亲家庭中学生来探究他们发展良好的原因。通过与学生及其在位家长的访谈,了解中学生生活成长的环境,探讨他们发展的各方面影响因素,从家长和孩子双方面的视角来阐释家庭的变化以及他们对家庭变化的适应;尽量用他们自己的话来作出解释。本研究认为,单亲家庭中学生之所以能够走出家庭不完整的影响而发展良好的原因在于:一,单亲家庭中学生发展良好与否,和其在位家长的受教育水平、经济条件等因素没有必然联系。二、单亲家庭中学生的发展良好少不了在位家长的关心和引导,家长与孩子之间相亲相爱的亲子关系更是孩子良好发展的重要土壤。三、在位家长能否从离婚、分居等单亲事件中走出来、面对生活、承担起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妥善地处理与孩子爸爸家的关系,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孩子能否良好发展的关键。四、单亲家庭中学生与同学、朋友有着良好的同伴关系,他们还有热情的老师、善良的邻居、慈祥的祖父母等,这让他们能够在不完整的家庭中享受到来自缺失家长以外的温暖,这样他们就不是生长在一个孤独的环境里,而是生长在一个良好的环境里,因此他们没有被抛弃的感觉,能够排除家庭不完整的消极影响,积极发展自身。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前言1 研究背景1.1 研究的缘起及意义1.2 概念的界定1.2.1 单亲家庭的界定1.2.2 单亲家庭中学生的界定1.2.3 发展良好的单亲家庭中学生的界定1.3 样本的筛选和确定1.3.1 在淮南筛选被试1.3.2 在南京筛选被试1.3.3 确定被试1.4 研究方法的选择1.5 成文方式和自我反思2 经历单亲的家长和孩子2.1 经历单亲的家长2.1.1 李萍妈妈——仇恨是双刃剑,先伤自己,再伤别人2.1.2 姚静妈妈——日子就这样慢慢熬呗2.1.3 郑梅妈妈——曾经三次走上绝路2.2 经历单亲的孩子2.2.1 痛苦挣扎,悲观消极2.2.1.1 李萍——走过童年就好了,事情就这样解决了2.2.1.2 姚静在经历了父母离婚、父亲失踪的打击之后,长时间都走不出来2.2.1.3 郑梅在爸爸妈妈打架时,我也没办法,就慢慢习惯呗2.2.2 理智思索,获得新生2.2.2.1 李萍用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面对生活,去思索,去选择快乐,获得新生2.2.2.2 姚静变得乐观,想得比较开,化伤心为动力2.2.2.3 郑梅听妈妈的话,不管爸爸做什么,自己好好生活,调节自己的心情3 相亲相爱的亲子关系3.1 母亲对女儿3.1.1 关心孩子的生活,关心孩子的思想3.1.1.1 妈妈对女儿生活起居的照顾3.1.1.2 妈妈对女儿思想的引导3.2 女儿对母亲3.2.1 女儿能够体会到母亲每日的辛劳和对自己的引导3.2.2 女儿同样关心母亲,孝顺母亲3.3 母女之间3.3.1 责任心3.3.2 尊重3.3.2.1 母亲尊重孩子,给孩子空间3.3.2.2 孩子尊重母亲,有正确的婚姻观,认为母亲可以有自己的选择3.3.3 情感温暖4 妈妈如何处理与父亲家的关系4.1 李萍妈妈:不能让女儿生长在一个充满仇恨的家庭里4.2 姚静妈妈:搞好关系,不挑拨4.3 郑梅妈妈:不在女儿面前说爸爸的不好5 良好的同伴师生关系5.1 李萍的同伴师生关系5.1.1 李萍的同伴关系5.1.2 李萍的师生关系5.2 姚静的同伴师生关系5.2.1 姚静的同伴关系5.2.2 姚静的师生关系5.3 郑梅的同伴师生关系5.3.1 郑梅的同伴关系5.3.2 郑梅的师生关系6 讨论6.1 对本研究的反思6.1.1 对研究者的反思——心理学是人类认识自身的一门学问6.1.2 对研究对象的反思6.1.3 对研究结果的反思6.2 对研究的效度、推广度和伦理道德的反思6.2.1 对研究的效度的反思6.2.2 对研究的推广度的反思6.2.3 对伦理道德的反思7 结论参考文献附录后记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单亲家庭中学生论文; 发展良好论文; 亲子关系论文; 同伴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