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中医辨证临床观察

失眠的中医辨证临床观察

论文摘要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需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1研究目的:本论文旨在通过失眠中医辨证分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探讨失眠证型疗效的差异性以及导致疗效差异的原因。2研究方法:本文共收集符合原发性失眠的患者200多例,记录患者就诊时失眠的自觉症状,同时采集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数据、失眠临床疗效评价表。根据中医证型的诊断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分析患者中医症状治疗前后变化、中医证型与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指数、中医证型与失眠临床疗效评价表评分的关系以及六组证型分别做对照研究。失眠的诊断标准采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ICD10精神和行为障碍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照SFDA《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评价标准》制定,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中医症状、体征进行量化记分。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失眠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价。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采用尼莫地平法。心胆气虚证用安神定志丸治疗,心阴不足证用天王补心丹治疗,心脾两虚证用归脾汤治疗,肝血不足证用酸枣仁汤治疗,肝郁化火证用加味逍遥散治疗。痰热内扰证用柴胡竹叶温胆汤治疗,上药均为煎剂,1剂/日,2次/日。3研究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六组在治疗前一般质料包括性别、年龄、PSQI积分等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各组在中医证型评分、PSQI量表、失眠临床疗效评定等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其中,中医证型疗效分析,临床愈显率可达38%,总有效率为88.87%。以心阴不足、心脾两虚疗效两组疗效最高,愈显率分別为53.33%,60.00%,肝郁化火愈显率最低为20.00%。心胆气虚、痰热内扰、肝血不足三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性。六组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定疗效分析,治疗前经统计分析各组无显著差异,经治疗后,量表积分有差异性,其中以心阴不足与心脾两虚积分改变最为明显。六组证型的匹兹堡睡眠成分经t检验,P<0.05,治疗后有明显改善。失眠标准疗效评价显示,总有效率91.67%,心脾两虚与心阴不足的愈显率分别为83.33%,76.67%,最低为肝郁化火为36.67%,其他各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性,这与中医证型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定的结论一致。在一般情况与疗效分析中,经统计学分析,年龄组肝血不足与疗效有明显差异,其他各组证型年龄与疗效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年龄对疗效影响不明显。在各组病程与疗效比较中,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病程越短疗效越高。患者通过治疗8周,病情均有改善。经以上各个疗效观察指标可以看出,心脾两虚、心阴不足的疗效在六组中医证型分型中最高,其次是肝血不足、痰热内扰、心胆气虚,最低的是肝郁化火组。这可能是因为心脾两虚、心阴不足两组均涉及到“心”这一重要脏腑。内经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心主血脉,藏神”,故失眠与心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故临床上从补心安神治疗常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在心脾两虚与心阴不足的疗效比较中,心脾两虚的疗效稍高于心阴不足组,分析疗效可能与心脾两虚组从心脾两脏进行论治,《素问·逆调论》记载有“胃不和则卧不安”,即指出了从健脾和胃角度治疗失眠,这提示在临床用药中可以辨证加入健脾和胃的药物如茯神、砂仁、炒白术之类,以期提高疗效。肝郁化火疗效最低的原因可能与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相关,比其他类型失眠患者更容易受情绪等因素影响。在总结导师治疗失眠的经验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心胆气虚证,导师常随症加入琥珀粉、珍珠粉、紫石英,琥珀具有镇惊安神,利水通淋,活血化瘀的作用,常可用于治疗失眠,珍珠具有镇心定惊,清肝除翳,清热解毒,收敛生肌的作用,用于治疗心经之热导致的不眠,紫石英治虚劳惊悸,补虚止惊,令人能食,又云治怔忡惊悸,魂魄不宁,或心虚不寐,精神烦乱。临床上三者配伍应用,能有效的提高心胆气虛引起的失眠症。周师还常辩证加入莲子一药,莲子甘、涩,平。归脾、肾、心经。具有固精止带,补脾止泻,益肾养心的功效。痰热内扰证导师常在温胆汤基础上加入柴胡、竹叶而成,若痰热扰心,气血不足者,可在温胆汤基础上加菖蒲、远志、郁金、杏仁、丹参以痰瘀并治,清心安神;如果痰火较盛者,可加入栀子、芦荟、龙胆草等。如见呕恶、纳差,则加入砂仁、荷叶。肝郁化火治用丹栀逍遥散加灵磁石、淡竹叶以疏肝解郁,泻火除烦,安神定志。对于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者,周师常配合甘麦大枣汤治疗,对于肝郁气滞比较明显者,导师常随症加入凌霄花、玫瑰花、代代花,花类其气轻巧而不重浊,其性轻灵而不呆滞,故用于伴有肝郁气滞的病人常可收效。心脾两虚证治疗一般用归脾汤加减,自汗出,加入浮小麦、麻黄根,腹胀加川厚朴、麸枳壳、佛手等健脾理气,恶心嗳气加入丁香、柿蒂等,纳呆加砂仁、焦三仙以助消化,急躁心烦加栀子、郁金疏肝理气、清热除烦,心悸怔忡、气短加用五味子、麦冬养心安神。导师常加入沉香粉,具有降逆调中,理气解郁,故引浊气下行,使中宮清虚,邪气无犯。心阴不足证其用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如心烦耳鸣,入夜后反兴奋而无睡意者合交泰丸以清心热,引火归原,并酌加甜百合、琥珀粉,如两目干涩者加枸杞子、滁菊花。若肾阴亏虚,心火炽盛,心肾不交,导师常选用黄阿胶汤。肝血不足证临床上导师常选用酸枣仁汤加味治疗。导师常配合百合,合欢花等使用对于肝血不足并伴有肾精亏损的病人,导师常联合五子衍宗丸使用。4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失眠症可以明显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工作、生活效率,且安全性高,未见明显副作用,临床多脏腑的综合论治,能够提高中医之力啊失眠的疗效,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践性。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 综述一、现代医学失眠研究现状
  • 睡眠的生理与周期
  • 失眠的现代研究现状
  • 1 失眠的病因
  • 1.1 心理因素
  • 1.2 不良习惯
  • 1.3 环境因素
  • 2 失眠的治疗
  • 2.1 一般原则
  • 2.2 催眠药物治疗的指征
  • 2.3 持续治疗与间断治疗
  • 2.4 巴比妥类及其他传统镇静催眠药
  • 2.5 苯二氮卓类药
  • 2.6 非苯二氯卓类
  • 2.7 镇静性抗抑郁药
  • 2.8 褪黑素(Melaton|n。MT)
  • 2.9 天然药物
  • 2.10 特殊患者的失眠治疗
  • 综述二、中医对失眠的认识
  • 1 历代医家对失眠的认识
  • 1.1 失眠的病因病机
  • 1.2 失眠的中医治疗
  • 2 现代中医药治疗失眠临床研究进展
  • 2.1 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研究
  • 2.2 针灸及其他疗法
  • 2.3 中医药治疗失眠机理实验探讨
  • 3 展望
  •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 前言
  • 观察病例的选择
  • 1 诊断标准
  • 1.1 西医诊断标准
  • 1.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 1.2.2 证候分类
  • 2 纳入标准
  • 3 排除病例标准
  • 4 剔除病例标准
  • 5 病例退出标准(即病例脱落标准)
  • 6 中医症状、体征记分法
  • 临床观察计划
  • 1 治疗方案
  • 1.1 给药方法
  • 1.2 疗程
  • 1.3 合并用药的规定
  • 2 观察指标
  • 2.1 疗效指标
  • 2.2 安全性指标
  • 3 疗效判定标准
  • 3.1 失眠症疗效(参照《中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 3.2 睡眠质量评定:用PSQI评分进行治疗前后评分
  • 3.3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4 统计方法
  • 4.1 统计描述
  • 4.2 分析方法
  • 4.3 统计表达
  • 4.4 统计软件
  • 4.5 统计分析内容
  • 总结报告
  • 1 有效性分析
  • 1.1 一般情况比较
  • 1.2 疗效分析
  • 2 安全性分析
  • 3 讨论
  • 3.1 疗效分析
  • 3.2 临床失眠证候常见类型及用药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简历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安神方剂[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7(02)
    • [2].舌头可反映疾病[J]. 益寿宝典 2017(24)
    • [3].上火别乱吃降火药[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7(07)
    • [4].秦氏“头八针”联合天王补心丹治疗心阴不足型失眠临床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 2020(14)
    • [5].治心阴不足型失眠的中药配方[J]. 科技创新导报 2016(09)
    • [6].左归丸治疗心阴不足型心肌缺血30例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 2010(S1)
    • [7].养阴熄风复脉汤治疗心阴不足风动心络证室早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 2017(16)
    • [8].养阴复脉汤联合西医治疗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心阴不足证41例临床研究[J]. 新中医 2019(02)
    • [9].情志伏邪优眠疗法治疗心阴不足证不寐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89)
    • [10].给心悸一剂强心丸[J]. 家庭中医药 2011(06)
    • [11].盛夏药膳4则[J]. 食品与健康 2008(08)
    • [12].夏季“吃出”养生[J]. 青春期健康 2010(08)
    • [13].早搏合并症中医证型规律性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18)
    • [14].天王补心丸临床应用解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1(03)
    • [15].更年期综合征的分型论治[J]. 中国实用医药 2010(18)
    • [16].徐富业辨治不寐经验[J]. 四川中医 2009(06)
    • [17].心律失常临证辨治体会[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09(02)
    • [18].仲景方麦冬用药剂量研究[J]. 国医论坛 2010(02)
    • [19].从心肝脾论治失眠[J]. 国医论坛 2015(02)
    • [20].养心助眠食物[J]. 民间传奇故事(A卷) 2011(06)
    • [21].麦冬滋阴润心肺[J]. 食品与健康 2008(02)
    • [22].经方治疗失眠症临床体会[J]. 新中医 2014(06)
    • [23].川麦冬的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4(10)
    • [24].从圆运动理论治疗不寐[J]. 中医学报 2020(04)
    • [25].胸痹概念的衍变及其病因病机分析[J]. 河北中医 2013(09)
    • [26].严世芸应用合方治疗心律失常经验[J]. 中医杂志 2014(20)
    • [27].中药治疗冠心病快速房颤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导刊 2010(01)
    • [28].冠心病舒张性心衰的中医辨治体会[J]. 江苏中医药 2010(12)
    • [29].分三焦论耳鸣的辨证治则[J]. 光明中医 2009(02)
    • [30].中医辨证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舌象影响的观察[J]. 天津中医药 2009(05)

    标签:;  ;  ;  

    失眠的中医辨证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